正在加载图片...
城市经济 【文章编号】1006-3862(2011)12-0074-06 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与经验借鉴 邱灵2方创琳2梁汉媚3(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 京,100038;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3.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 院,北京,100047) 【摘要】在世界主要国家竞相发展新能源技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最富活力、最具 前景的战咯性新兴产业。系统总结国内外先进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发现,新能源基地建设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新 能源基地发展战咯,创新体制机制、设立新能源基地建谖专项基全,依托特色优勢、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高地,培育龙头 企业、建设新能源产业区及优势产业集群,强化技术创新、建设新能源大学及国家研发国队,重视品牌推动、举办新能源国际 峰会及高端展览会 【关键词】新能源基地;建设模式;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式对于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 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征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新能源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新能源既包括太阳能、风 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型能源,也包括 国际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 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车用1.1苏格兰( Scotland):欧洲可再生能源之都、欧 新型燃料、智能电网等。世界能源领域的革命为新洲风能发电中心 能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在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格兰是以高耗能产业为 界主要国家竞相发展新能源技术、抢占新一轮经济基础的重工业地区,经过40多年的产业转型成功实 和科技竞争制高点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最富现了低碳发展,并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 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新能进水平6。其中,陆上风能海上风能和潮汐能等新 源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能源产业规模宏大、研发实力雄厚、企业创新活跃,正 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10月)和向加快建设“海洋能源领域之沙特王国”迈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1)政府推动建设“欧洲可再生能源之都”和 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明确提出将包括新能源“欧洲风能发电中心”。苏格兰政府提出建设“欧洲 产业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可再生能源之都”和“欧洲风能发电中心”,构建鼓 导性、支柱性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纲领励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政策框架。一是推行“可再生 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也将出台。在此形势能源义务”、鼓励可再生能源企业发展,要求电力公 下系统总结国内外先进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发电量的15%必须来自可再生能源或者从其他 可再生能源发电公司购买相同额度。二是政府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影助新能源技术开发,扶持创立“欧洲海洋能源中 化进程与用水保 ,设念证明基金窗助新能技术产业化 通讯作者:方创琳(1966-),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员,博士生 2)以海洋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开发作为新能 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等研究。Emal: fancl源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基于资源和技术优势,苏格兰 政府把海洋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开发作为新能源产 城市发展研究18卷2011年12期 Urban Studies Vol.18No.122011 9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城市经济 【文章编号】1006 - 3862( 2011) 12 - 0074 - 06 74 城市发展研究 18 卷 2011 年 12 期 Urban Studies Vol. 18 No. 12 2011 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与经验借鉴 邱 灵1,2 方创琳2,* 梁汉媚3 (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 所,北 京,100038;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 院,北京,100047) 【摘要】在世界主要国家竞相发展新能源技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最富活力、最具 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总结国内外先进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发现,新能源基地建设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新 能源基地发展战略,创新体制机制、设立新能源基地建设专项基金,依 托 特 色 优 势、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高地,培 育 龙 头 企业、建设新能源产业区及优势产业集群,强化技术创 新、建设新能源大学及国家研发团队,重 视 品 牌 推 动、举办新能源国际 峰会及高端展览会。 【关键词】新能源基地; 建设模式; 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影 响机理与紧凑度调整的计算实验系统”( 40971101) 、“干旱区域城镇 化进程与用水保障机理及动态调控研究”( 40901087) * 通讯作者: 方创琳( 1966 - ) ,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员,博士生 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等研究。E-mail: fangcl @ igsnrr. ac. cn 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 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征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 世界各 国 的 普 遍 重 视。新 能 源 既 包 括 太 阳 能、风 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型能源,也包括 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车用 新型燃料、智能电网等。世界能源领域的革命为新 能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在世 界主要国家竞相发展新能源技术、抢占新一轮经济 和科技竞争制高点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最富 活力、最具前景的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1 - 4]。我 国 新 能 源产业呈现 良 好 发 展 态 势,《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 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2010 年 10 月)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年规划纲要》( 2011 年 3 月) 明确提出将包括新能源 产业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 导性、支柱性 产 业,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纲领 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也 将 出 台。在 此 形 势 下系统总结国内外先进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 式对于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 新能源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国际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 1. 1 苏 格 兰( Scotland) : 欧 洲 可 再 生 能 源 之 都、欧 洲风能发电中心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苏格兰是以高耗能产业为 基础的重工业地区,经过 40 多年的产业转型成功实 现了低碳发展,并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5,6]。其中,陆上风能、海上风能和潮汐能等新 能源产业规模宏大、研发实力雄厚、企业创新活跃,正 向加快建设“海洋能源领域之沙特王国”迈进。 ( 1) 政 府 推 动 建 设“欧 洲 可 再 生 能 源 之 都”和 “欧洲风能发电中心”。苏格兰政府提出建设“欧洲 可再生能源之都”和“欧 洲 风 能 发 电 中 心”,构 建 鼓 励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政策框架。一是推行“可再生 能源义务”、鼓励可再生能源企业发展,要求电力公 司发电量的 15% 必须来自可再生能源或者从其他 可再生能 源 发 电 公 司 购 买 相 同 额 度。二 是 政 府 资 助新能 源 技 术 开 发,扶 持 创 立“欧洲海洋能源中 心”,设立“概念证明基金”资助新能源技术产业化。 ( 2) 以海洋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开发作为新能 源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基于资源和技术优势,苏格兰 政府把海洋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开发作为新能源产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