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理论讲稿 、大学体育概论 1、我国体育发展概述 在我国,周代学校教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含有德育、智育、体育的 意思。射、御是军事技能和身体的训练,礼、乐中的舞蹈也含有锻炼身体的作用。在我国古代 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没有“体育”这个词,只有相应表达部分近代体育内容的文字表述,如“养 生”、“导引”、“武勇”等名称。我国最早把“体育”这个词引入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是梁启超, 他主张“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部分民 主主义者及进步知识分子,把体育作为向封建文化开战的一条重要战线,开始用近代科学的观 点研究和提倡体育。1927年12月,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全国体育指导委员会”;1928年5 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有关体育学校和体育师资的决议案。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把学校体育视为培养人才全 面发展的重要方面。1958年国家体委为了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表彰了一批体育工作先进 院校,我校被授“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锦旗。新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是从一个体育教 育极为落后的国家,发展为体育教育快速发展的国家 2、大学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1)目的: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社会造就大批体育骨干,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即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驿站,又是学生从学校体育走向 社会体育转折点。高校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成熟的青年时期,这时期正是他们学习体育知识技能, 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最佳时期。因此,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也具有独特优势。 (2)基本任务:增强大学生体质:掌握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 观 3、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重点介绍体育课) 体育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再分为基础体育课、选项体育课、选修体育课、保健体育课 4、大学体育中的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①身体素质②心理素质③道德素质④文化素质⑤能力素质。 体育文化 1、体育运动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1)体育运动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 (2)体育运动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 (3)体育运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现代化 三、体育锻炼与体育保健 1、体育锻炼的原则 (1)循序渐进:安排运动量,有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2)全面发展: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3〕区别对待: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 到区别对待。 (4)经常性原则:短时间锻炼对身体机能产生的一定影响会在停止锻炼后,很快消失,所以 要想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就必须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5)超负荷原则:进行体育锻炼时身体或特定的肌肉所受到的刺激强于不锻炼或强于已适应 的刺激强度 (6)百分之十原则:指锻炼者既运用超负荷原则,又避免过度运动而损伤的一种监控方法 其含义为:每周的运动强度或持续运动时间的增加不得超过前一周的10% (⑦)专门性原则:指锻炼者针对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一机能进行反复练习。 (8)安全性原则:注意安全,遵循科学规律 2、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机能的影响 (1)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促进骨骼发育,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等方面的能力有较大提理论讲稿 一、大学体育概论 1、我国体育发展概述 在我国,周代学校教育的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含有德育、智育、体育的 意思。射、御是军事技能和身体的训练,礼、乐中的舞蹈也含有锻炼身体的作用。在我国古代 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没有“体育”这个词,只有相应表达部分近代体育内容的文字表述,如“养 生”、“导引”、“武勇”等名称。我国最早把“体育”这个词引入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是梁启超, 他主张“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部分民 主主义者及进步知识分子,把体育作为向封建文化开战的一条重要战线,开始用近代科学的观 点研究和提倡体育。1927 年 12 月,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全国体育指导委员会”;1928 年 5 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有关体育学校和体育师资的决议案。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把学校体育视为培养人才全 面发展的重要方面。1958 年国家体委为了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表彰了一批体育工作先进 院校,我校被授“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锦旗。新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是从一个体育教 育极为落后的国家,发展为体育教育快速发展的国家。 2、大学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1)目的: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社会造就大批体育骨干,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即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驿站,又是学生从学校体育走向 社会体育转折点。高校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成熟的青年时期,这时期正是他们学习体育知识技能, 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最佳时期。因此,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也具有独特优势。 (2)基本任务:增强大学生体质;掌握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 观。 3、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重点介绍体育课) 体育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再分为基础体育课、选项体育课、选修体育课 、保健体育课。 4、大学体育中的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①身体素质 ②心理素质 ③道德素质 ④文化素质 ⑤能力素质。 二、体育文化 1、体育运动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1)体育运动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 (2)体育运动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 (3)体育运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现代化 三、体育锻炼与体育保健 1、体育锻炼的原则 (1)循序渐进:安排运动量,有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2)全面发展: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3)区别对待: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 到区别对待。 (4)经常性原则:短时间锻炼对身体机能产生的一定影响会在停止锻炼后,很快消失,所以 要想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就必须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5)超负荷原则:进行体育锻炼时身体或特定的肌肉所受到的刺激强于不锻炼或强于已适应 的刺激强度。 (6)百分之十原则:指锻炼者既运用超负荷原则,又避免过度运动而损伤的一种监控方法。 其含义为:每周的运动强度或持续运动时间的增加不得超过前一周的 10%。 (7)专门性原则:指锻炼者针对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一机能进行反复练习。 (8)安全性原则:注意安全,遵循科学规律。 2、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机能的影响 (1)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促进骨骼发育,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等方面的能力有较大提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