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事件独立性的定义,事件独立事件的等价命题。个事件相互独立的定 义,可列个事件相互独立的定义。事件独立性在概率计算中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重点:全概率公式及贝叶斯公式, 难点:古典概型中排列组合的计算。 (四)思考与实践 本章有很多的思政元素,比如在课程介绍里面,可以初步教导学生随机 事件和概率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小概率原理”,即一个小概率事件(<0.01 或p<0.05)在一次试验中不太可能发生。但是,当试验的次数无限增多时, 不太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又会转化为几乎会发生的必然结果,里面蕴含着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哲学思想,这是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看待 问题的契机。无论概率·如何小,只要不断独立地重复做试验,A迟早会发 生。“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就是这个道理,在河边走一次“湿鞋”的 概率很小,不太可能发生,但是当走的次数多了,“湿鞋”就几乎成为必然。 教师借此提醒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避免错误的发生,防 止可能会发生的违法犯罪事件。同样道理,提醒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 哪怕成功的概率很小,但坚持下去,成功也几乎会成为必然。类似的道理有 “愚公移山”“滴水石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勉励同学们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学习还是做事都要有毅力有恒心,培养坚韧不拔的优 秀品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第二课堂布置、课后作业检查等等 第二章随机变量(10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等概念与性质,熟练学 握它们之间的相互推导。 2.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会查正态分布表。 3、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特别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二)教学内容 2.1随机变量的定义 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连续型,混合型)。 2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 事件独立性的定义,事件独立事件的等价命题。n 个事件相互独立的定 义,可列个事件相互独立的定义。事件独立性在概率计算中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重点:全概率公式及贝叶斯公式, 难点:古典概型中排列组合的计算。 (四)思考与实践 本章有很多的思政元素,比如在课程介绍里面,可以初步教导学生随机 事件和概率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小概率原理”,即一个小概率事件(p<0.01 或 p<0.05)在一次试验中不太可能发生。但是,当试验的次数无限增多时, 不太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又会转化为几乎会发生的必然结果,里面蕴含着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哲学思想,这是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看待 问题的契机。无论概率 p 如何小,只要不断独立地重复做试验,A 迟早会发 生。“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就是这个道理,在河边走一次“湿鞋”的 概率很小,不太可能发生,但是当走的次数多了,“湿鞋”就几乎成为必然。 教师借此提醒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避免错误的发生,防 止可能会发生的违法犯罪事件。同样道理,提醒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 哪怕成功的概率很小,但坚持下去,成功也几乎会成为必然。类似的道理有 “愚公移山”“滴水石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勉励同学们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学习还是做事都要有毅力有恒心,培养坚韧不拔的优 秀品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第二课堂布置、课后作业检查等等。 第二章 随机变量(10 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等概念与性质,熟练掌 握它们之间的相互推导。 2. 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会查正态分布表。 3、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特别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二)教学内容 2.1 随机变量的定义 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连续型,混合型)。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