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854 心理科学进展 第20卷 皮质在内的一些脑区结构,是大脑静息态网络的 向被试呈现人格形容词,分别判断是否适合描述 组成部分,其显著特征是在静息状态(rest state)时 自我、他人或判断字形。结果发现,和判断他人 基线较高,在执行目标指向行为时活动反而降 或字形相比,自我参照加工时内侧前额叶皮质和 低。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皮质中线结构在 后扣带回皮质(posterior cingulated cortex,.PCC)激 自我相关的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程蕾,陈煦海, 活增强,说明自我主要表征于这些脑区(杨帅,黄 黄希庭,201l)。Uddin,.lacoboni,Lange和Keenan 希庭,王晓刚,尹天子,2012)。自此,内侧前额叶 (200)回顾了以往研究认为,皮质中线结构是抽 皮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加工自 象的、评价性的和整合性的自我和他人信息加工 我时的重要脑区而从皮质中线结构的众多脑区中 的基础,而自我和他人的身体表征主要是额顶镜 凸显出来。Zhu(2004)认为,自我面孔识别发生在 像神经元区(frontoparietal mirror-neuron areas)的 右侧大脑,自传记忆主要与海马有关,情景记忆 功能,该研究中的皮质中线结构被界定为包含内 提取主要与右侧前额叶有关,而内侧前额叶的激 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d 活仅仅是自我参照的表征(杨娟,张庆林,2010)。 cortex,ACC)和楔前叶(precuneus)的脑区结构。 Amodio和Frith(2006)的研究显示,内侧前额叶 Northoff等(2006)分析发现,各类自我参照加工和 皮质和后扣带回皮质同时参与了自我评价和自我 皮质中线结构激活均密切相关:皮质中线结构的 知识(self-knowledge)的加工;Rameson,Satpute和 腹侧编码与表征自我的刺激有关:背侧负责在与 Lieberman(2010)的研究发现,内隐和外显自我信 自我无关的刺激的背景下重新评估与自我相关的 息的加工主要是内侧前额叶皮质、后扣带回皮质/ 刺激,后部负责将自我相关的刺激放到一个暂时 楔前叶、次级前扣带回皮质(subgenual--ACC)、杏 的时间背景中,与过去的自我信息相联系。该研 仁核(amygdala)和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同 究中的皮质中线结构泛指言语、空间、情感、记 时参与。内侧前额叶皮质在自我参照加工中的重 忆、面孔、动作和社会等功能脑区,在结构上包 要作用在张力等(2005)、Gillihan和Farah(2005)、 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 Moran,Heatherton和Kelley(2009)、Zhu,Zhang. 带回皮质、后扣带回皮质、中眼窝前额皮质(medial Fan和Han(2007)等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还有研 orbital prefrontal cortex,.MOPC)、顶内侧皮质 究从更广的视角对fMRI和正电子发射扫描(PET) (medial parietal cortex,.MPC)和压后皮质 的自我研究进行了总结,Webber(20l1)分析了损 (retrosplenial cortex,RSC)等(关丽丽等,201l)。总 伤、神经功能紊乱和冥想(meditation)的研究认为, 之,皮质中线结构已普遍被认为是自我的主要神 意识状态下的各类自我主要定位于顶叶和和前额 经基础,但是:()皮质中线结构包含多个脑区, 叶,自我加工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对应关系尤为 不同研究所指的脑区及范围大小不尽相同;(2)个 密切。总之,自我参照加工涉及各种各样的刺激 体所表征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全脑表达的,Northoff 以及各个层面的认知过程,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 等(2006)也强调,在分析皮质中线结构和自我参 激活有密切关系,其中扣带回皮质、纹状体和杏 照加工的关系时,他们并未在脑区之间划分出明 仁核等脑区分别在相应过程中得到不同的激活。 显的解剖学界线;(3)皮质中线结构并不局限于执 这说明自我的神经基础主要定位但并不局限于内 行自我和社会认知任务,还支持多种其他心理功 侧前额叶皮质,反过来验证了Northoff等人(2006) 能。因此,一些研究更倾向于把自我及其神经基 和Uddin等人(2007)以皮质中线结构笼统指代自 础看作某种“集合”(黄希庭,2006;Powell,Macrae, 我神经基础的合理性。 Cloutier,.Metcalfe,&Mitchell,20lO),而非孤立地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自我加工 2 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某个特定脑区。 中的作用 1.2内侧前额叶皮质和自我参照加工 如何从皮质中线结构的众多脑区中进一步解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自我加工中的功能 析自我?认知神经科学家致力于探讨更为核心的 各有侧重。Schmitz和Johnson(2006)基于正常人 机制.Kelley等人(2002)较早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 的研究认为,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及周边系统主要 像(MRI)探测自我参照加工的神经基础,实验中 参与包含外部刺激在内的自我相关加工,背内侧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854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20 卷 皮质在内的一些脑区结构, 是大脑静息态网络的 组成部分, 其显著特征是在静息状态(rest state)时 基线较高, 在执行目标指向行为时活动反而降 低。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皮质中线结构在 自我相关的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程蕾, 陈煦海, 黄希庭, 2011)。Uddin, Iacoboni, Lange 和 Keenan (2007)回顾了以往研究认为, 皮质中线结构是抽 象的、评价性的和整合性的自我和他人信息加工 的基础, 而自我和他人的身体表征主要是额顶镜 像神经元区(frontoparietal mirror-neuron areas)的 功能, 该研究中的皮质中线结构被界定为包含内 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ACC)和楔前叶(precuneus)的脑区结构。 Northoff 等(2006)分析发现, 各类自我参照加工和 皮质中线结构激活均密切相关:皮质中线结构的 腹侧编码与表征自我的刺激有关; 背侧负责在与 自我无关的刺激的背景下重新评估与自我相关的 刺激; 后部负责将自我相关的刺激放到一个暂时 的时间背景中, 与过去的自我信息相联系。该研 究中的皮质中线结构泛指言语、空间、情感、记 忆、面孔、动作和社会等功能脑区, 在结构上包 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 带回皮质、后扣带回皮质、中眼窝前额皮质(medial orbital prefrontal cortex, MOPC)、顶内侧皮质 (medial parietal cortex, MPC) 和压后皮质 (retrosplenial cortex, RSC)等 (关丽丽等, 2011)。总 之, 皮质中线结构已普遍被认为是自我的主要神 经基础, 但是:(1)皮质中线结构包含多个脑区, 不同研究所指的脑区及范围大小不尽相同; (2)个 体所表征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全脑表达的, Northoff 等(2006)也强调, 在分析皮质中线结构和自我参 照加工的关系时, 他们并未在脑区之间划分出明 显的解剖学界线; (3)皮质中线结构并不局限于执 行自我和社会认知任务, 还支持多种其他心理功 能。因此, 一些研究更倾向于把自我及其神经基 础看作某种“集合” (黄希庭, 2006; Powell, Macrae, Cloutier, Metcalfe, & Mitchell, 2010), 而非孤立地 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某个特定脑区。 1.2 内侧前额叶皮质和自我参照加工 如何从皮质中线结构的众多脑区中进一步解 析自我?认知神经科学家致力于探讨更为核心的 机制。Kelley 等人(2002)较早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 像(fMRI)探测自我参照加工的神经基础, 实验中 向被试呈现人格形容词, 分别判断是否适合描述 自我、他人或判断字形。结果发现, 和判断他人 或字形相比, 自我参照加工时内侧前额叶皮质和 后扣带回皮质(pos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PCC)激 活增强, 说明自我主要表征于这些脑区(杨帅, 黄 希庭, 王晓刚, 尹天子, 2012)。自此, 内侧前额叶 皮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被认为是加工自 我时的重要脑区而从皮质中线结构的众多脑区中 凸显出来。Zhu (2004)认为, 自我面孔识别发生在 右侧大脑, 自传记忆主要与海马有关, 情景记忆 提取主要与右侧前额叶有关, 而内侧前额叶的激 活仅仅是自我参照的表征(杨娟, 张庆林, 2010)。 Amodio 和 Frith (2006)的研究显示, 内侧前额叶 皮质和后扣带回皮质同时参与了自我评价和自我 知识(self-knowledge)的加工; Rameson, Satpute 和 Lieberman (2010)的研究发现, 内隐和外显自我信 息的加工主要是内侧前额叶皮质、后扣带回皮质/ 楔前叶、次级前扣带回皮质(subgenual-ACC)、杏 仁核(amygdala)和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同 时参与。内侧前额叶皮质在自我参照加工中的重 要作用在张力等(2005)、Gillihan 和 Farah (2005)、 Moran, Heatherton 和 Kelley (2009)、Zhu, Zhang, Fan 和 Han (2007)等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还有研 究从更广的视角对 fMRI 和正电子发射扫描(PET) 的自我研究进行了总结, Webber (2011)分析了损 伤、神经功能紊乱和冥想(meditation)的研究认为, 意识状态下的各类自我主要定位于顶叶和和前额 叶, 自我加工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对应关系尤为 密切。总之, 自我参照加工涉及各种各样的刺激 以及各个层面的认知过程, 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 激活有密切关系, 其中扣带回皮质、纹状体和杏 仁核等脑区分别在相应过程中得到不同的激活。 这说明自我的神经基础主要定位但并不局限于内 侧前额叶皮质, 反过来验证了 Northoff 等人(2006) 和 Uddin 等人(2007)以皮质中线结构笼统指代自 我神经基础的合理性。 2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自我加工 中的作用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自我加工中的功能 各有侧重。Schmitz 和 Johnson (2006)基于正常人 的研究认为, 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及周边系统主要 参与包含外部刺激在内的自我相关加工, 背内侧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