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心理科学进展》:内侧前额叶皮质——“自我”的神经基础*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0,文件大小:748.23KB,团购合买
自我神经基础的探讨常基于自我相关加工的研究,涉及皮质中线结构各个脑区甚至全脑协同作用。内侧前额叶皮质及其次成分在自我相关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较多支持默认模式下的自我加工、自我信息的觉察和“在线”自我加工,背内侧前额叶皮质主要参与有意识的自我参照加工、自我信息的评价和“主导的”自我加工。在自我-他人表征中,自我-他人表征的情感性、认知性和文化性因素均调节内侧前额叶皮质及次成分的活动。未来在动态的时间和人际背景中解析自我加工的神经机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心理科学进展2012,Vol.20,No.6,853-86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0L:10.3724/SPJ.1042.2012.00853 内侧前额叶皮质一“自我”的神经基础 杨帅1黄希庭1傅于玲2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自我神经基础的探讨常基于自我相关加工的研究,涉及皮质中线结构各个脑区甚至全脑协同作用。 内侧前颜叶皮质及其次成分在自我相关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较多支持默认模式下的自我 加工,自我信息的觉察和“在线”自我加工,背内侧前颜叶皮质主要参与有意识的自我参照加工、自我信息的 评价和“主导的”自我加工,在自我,他人表征中,自我他人表征的情感性、认知性和文化性因素均调节内侧前 颜叶皮质及次成分的活动。未来在动态的时间和人际背景中解析自我加工的神经机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内侧前额叶皮质:皮质中线结构:自我:自我参照加工 分类号B845 长期以来,自我的性质备受哲学家和心理学 加工任务中的自我,涉及各类与自我有关的研 家的关注。Rogers,Kuiper和Kirker(1977)发现, 究。已有研究表明,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与他人或字形加工比较,自我相关联的加工导致 prefrontal cortex,MPFC)几乎参与了所有与自我 记忆提升,这一现象被称为自我参照效应(slf 有关的加工:在认知任务中,如情节记忆提取、 reference effect),相应的加工被称为自我参照加 高级语言加工、思维推理任务、学习新规则等,内 工(self-reference process)。Zhu(2004)认为,自我 侧前额叶皮质得到激活:在社会认知领域中,如 参照加工是“我思故我在”在自我成像研究中的具 心理理论、情绪认知、社会推理与决策、道德判 体应用,指个体表征自我的人格特质或当前心理 断与发展、自我认知等,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探讨 状态的加工。在对2002~2004年自我脑成像研究 也非常重要(李稳,余细连,张力,2008,van 的元分析中,Northoff等(2006)将self-related Overwalle,2009)。各类认知任务分别主要涉及内 process self-relevant process self-reference 侧前额叶皮质不同的次成分:腹内侧前额叶皮质 process统称为自我参照加工,他们强调刺激与自 (VMPFC,ventral-.MPFC,靠近腹下部)主要和自我 我之间的关联强度,以自我参照加工指代那些与 加工有关,背内侧前额叶皮质(DMPFC,dorsal- 自我体验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的加工,与自我体验 MPFC,靠近顶上部)除和自我加工有关外,可能 关系不密切的则不属于此类。总之,自我参照加 还与广泛的社会认知过程有关Northoff et al., 工伴有独特的动机和情感意义,是人们对涉及自 2006,关丽丽,齐铭铭,张庆林,杨娟,2011)。总 身周围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 之,内侧前额叶皮质在研究自我时具有重要作用, 程(袁翠平,2010),主要包括加工个人特质的人格 以下将从自我加工的主要神经基础出发,分析内 形容词、自传体记忆的情节、自我有关的情绪刺 侧前额叶皮质及其次成分与自我的关系,并指出 激、自我面孔及他人情绪、思想、态度和信仰等(贺 未来在时间背景和人际背景中深度解析自我的重 熙,朱滢,2010)。本文的“自我”即主要指自我参照 要价值。 1 自我加工的主要神经基础 收稿日期:2011-09-23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委托项目 1.1皮质中线结构的功能 (2010 CQZDW07)资助. 皮质中线结构(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 通讯作者:黄希庭,E-mail:xthuang@swu.edu.cn CMS)指位于人类大脑皮质中线、包括内侧前额叶 853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Vol. 20, No. 6, 853–86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2.00853 853 内侧前额叶皮质—— “自我”的神经基础* 杨 帅 1 黄希庭 1 傅于玲 2 ( 1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2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 自我神经基础的探讨常基于自我相关加工的研究, 涉及皮质中线结构各个脑区甚至全脑协同作用。 内侧前额叶皮质及其次成分在自我相关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较多支持默认模式下的自我 加工、自我信息的觉察和“在线”自我加工, 背内侧前额叶皮质主要参与有意识的自我参照加工、自我信息的 评价和“主导的”自我加工。在自我-他人表征中, 自我-他人表征的情感性、认知性和文化性因素均调节内侧前 额叶皮质及次成分的活动。未来在动态的时间和人际背景中解析自我加工的神经机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内侧前额叶皮质; 皮质中线结构; 自我; 自我参照加工 分类号 B845 长期以来, 自我的性质备受哲学家和心理学 家的关注。Rogers, Kuiper 和 Kirker (1977)发现, 与他人或字形加工比较, 自我相关联的加工导致 记忆提升, 这一现象被称为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 相应的加工被称为自我参照加 工(self-reference process)。Zhu (2004)认为, 自我 参照加工是“我思故我在”在自我成像研究中的具 体应用, 指个体表征自我的人格特质或当前心理 状态的加工。在对 2002~2004 年自我脑成像研究 的元分析中 , Northoff 等 (2006) 将 self-related process 、 self-relevant process 和 self-reference process 统称为自我参照加工, 他们强调刺激与自 我之间的关联强度, 以自我参照加工指代那些与 自我体验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的加工, 与自我体验 关系不密切的则不属于此类。总之, 自我参照加 工伴有独特的动机和情感意义, 是人们对涉及自 身周围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 程(袁翠平, 2010), 主要包括加工个人特质的人格 形容词、自传体记忆的情节、自我有关的情绪刺 激、自我面孔及他人情绪、思想、态度和信仰等(贺 熙, 朱滢, 2010)。本文的“自我”即主要指自我参照 收稿日期: 2011-09-23 *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委托项目 (2010CQZDW07)资助。 通讯作者: 黄希庭, E-mail: xthuang@swu.edu.cn 加工任务中的自我, 涉及各类与自我有关的研 究。已有研究表明 , 内侧前额叶皮质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几乎参与了所有与自我 有关的加工:在认知任务中, 如情节记忆提取、 高级语言加工、思维推理任务、学习新规则等, 内 侧前额叶皮质得到激活; 在社会认知领域中, 如 心理理论、情绪认知、社会推理与决策、道德判 断与发展、自我认知等, 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探讨 也非常重要 ( 李 稳 , 余细连 , 张 力 , 2008; van Overwalle, 2009)。各类认知任务分别主要涉及内 侧前额叶皮质不同的次成分:腹内侧前额叶皮质 (VMPFC, ventral-MPFC, 靠近腹下部)主要和自我 加工有关, 背内侧前额叶皮质(DMPFC, dorsal￾MPFC, 靠近顶上部)除和自我加工有关外, 可能 还与广泛的社会认知过程有关(Northoff et al., 2006; 关丽丽, 齐铭铭, 张庆林, 杨娟, 2011)。总 之, 内侧前额叶皮质在研究自我时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将从自我加工的主要神经基础出发, 分析内 侧前额叶皮质及其次成分与自我的关系, 并指出 未来在时间背景和人际背景中深度解析自我的重 要价值。 1 自我加工的主要神经基础 1.1 皮质中线结构的功能 皮质中线结构 (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 CMS)指位于人类大脑皮质中线、包括内侧前额叶

854 心理科学进展 第20卷 皮质在内的一些脑区结构,是大脑静息态网络的 向被试呈现人格形容词,分别判断是否适合描述 组成部分,其显著特征是在静息状态(rest state)时 自我、他人或判断字形。结果发现,和判断他人 基线较高,在执行目标指向行为时活动反而降 或字形相比,自我参照加工时内侧前额叶皮质和 低。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皮质中线结构在 后扣带回皮质(posterior cingulated cortex,.PCC)激 自我相关的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程蕾,陈煦海, 活增强,说明自我主要表征于这些脑区(杨帅,黄 黄希庭,201l)。Uddin,.lacoboni,Lange和Keenan 希庭,王晓刚,尹天子,2012)。自此,内侧前额叶 (200)回顾了以往研究认为,皮质中线结构是抽 皮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加工自 象的、评价性的和整合性的自我和他人信息加工 我时的重要脑区而从皮质中线结构的众多脑区中 的基础,而自我和他人的身体表征主要是额顶镜 凸显出来。Zhu(2004)认为,自我面孔识别发生在 像神经元区(frontoparietal mirror-neuron areas)的 右侧大脑,自传记忆主要与海马有关,情景记忆 功能,该研究中的皮质中线结构被界定为包含内 提取主要与右侧前额叶有关,而内侧前额叶的激 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d 活仅仅是自我参照的表征(杨娟,张庆林,2010)。 cortex,ACC)和楔前叶(precuneus)的脑区结构。 Amodio和Frith(2006)的研究显示,内侧前额叶 Northoff等(2006)分析发现,各类自我参照加工和 皮质和后扣带回皮质同时参与了自我评价和自我 皮质中线结构激活均密切相关:皮质中线结构的 知识(self-knowledge)的加工;Rameson,Satpute和 腹侧编码与表征自我的刺激有关:背侧负责在与 Lieberman(2010)的研究发现,内隐和外显自我信 自我无关的刺激的背景下重新评估与自我相关的 息的加工主要是内侧前额叶皮质、后扣带回皮质/ 刺激,后部负责将自我相关的刺激放到一个暂时 楔前叶、次级前扣带回皮质(subgenual--ACC)、杏 的时间背景中,与过去的自我信息相联系。该研 仁核(amygdala)和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同 究中的皮质中线结构泛指言语、空间、情感、记 时参与。内侧前额叶皮质在自我参照加工中的重 忆、面孔、动作和社会等功能脑区,在结构上包 要作用在张力等(2005)、Gillihan和Farah(2005)、 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 Moran,Heatherton和Kelley(2009)、Zhu,Zhang. 带回皮质、后扣带回皮质、中眼窝前额皮质(medial Fan和Han(2007)等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还有研 orbital prefrontal cortex,.MOPC)、顶内侧皮质 究从更广的视角对fMRI和正电子发射扫描(PET) (medial parietal cortex,.MPC)和压后皮质 的自我研究进行了总结,Webber(20l1)分析了损 (retrosplenial cortex,RSC)等(关丽丽等,201l)。总 伤、神经功能紊乱和冥想(meditation)的研究认为, 之,皮质中线结构已普遍被认为是自我的主要神 意识状态下的各类自我主要定位于顶叶和和前额 经基础,但是:()皮质中线结构包含多个脑区, 叶,自我加工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对应关系尤为 不同研究所指的脑区及范围大小不尽相同;(2)个 密切。总之,自我参照加工涉及各种各样的刺激 体所表征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全脑表达的,Northoff 以及各个层面的认知过程,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 等(2006)也强调,在分析皮质中线结构和自我参 激活有密切关系,其中扣带回皮质、纹状体和杏 照加工的关系时,他们并未在脑区之间划分出明 仁核等脑区分别在相应过程中得到不同的激活。 显的解剖学界线;(3)皮质中线结构并不局限于执 这说明自我的神经基础主要定位但并不局限于内 行自我和社会认知任务,还支持多种其他心理功 侧前额叶皮质,反过来验证了Northoff等人(2006) 能。因此,一些研究更倾向于把自我及其神经基 和Uddin等人(2007)以皮质中线结构笼统指代自 础看作某种“集合”(黄希庭,2006;Powell,Macrae, 我神经基础的合理性。 Cloutier,.Metcalfe,&Mitchell,20lO),而非孤立地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自我加工 2 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某个特定脑区。 中的作用 1.2内侧前额叶皮质和自我参照加工 如何从皮质中线结构的众多脑区中进一步解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自我加工中的功能 析自我?认知神经科学家致力于探讨更为核心的 各有侧重。Schmitz和Johnson(2006)基于正常人 机制.Kelley等人(2002)较早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 的研究认为,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及周边系统主要 像(MRI)探测自我参照加工的神经基础,实验中 参与包含外部刺激在内的自我相关加工,背内侧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854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20 卷 皮质在内的一些脑区结构, 是大脑静息态网络的 组成部分, 其显著特征是在静息状态(rest state)时 基线较高, 在执行目标指向行为时活动反而降 低。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皮质中线结构在 自我相关的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程蕾, 陈煦海, 黄希庭, 2011)。Uddin, Iacoboni, Lange 和 Keenan (2007)回顾了以往研究认为, 皮质中线结构是抽 象的、评价性的和整合性的自我和他人信息加工 的基础, 而自我和他人的身体表征主要是额顶镜 像神经元区(frontoparietal mirror-neuron areas)的 功能, 该研究中的皮质中线结构被界定为包含内 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ACC)和楔前叶(precuneus)的脑区结构。 Northoff 等(2006)分析发现, 各类自我参照加工和 皮质中线结构激活均密切相关:皮质中线结构的 腹侧编码与表征自我的刺激有关; 背侧负责在与 自我无关的刺激的背景下重新评估与自我相关的 刺激; 后部负责将自我相关的刺激放到一个暂时 的时间背景中, 与过去的自我信息相联系。该研 究中的皮质中线结构泛指言语、空间、情感、记 忆、面孔、动作和社会等功能脑区, 在结构上包 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 带回皮质、后扣带回皮质、中眼窝前额皮质(medial orbital prefrontal cortex, MOPC)、顶内侧皮质 (medial parietal cortex, MPC) 和压后皮质 (retrosplenial cortex, RSC)等 (关丽丽等, 2011)。总 之, 皮质中线结构已普遍被认为是自我的主要神 经基础, 但是:(1)皮质中线结构包含多个脑区, 不同研究所指的脑区及范围大小不尽相同; (2)个 体所表征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全脑表达的, Northoff 等(2006)也强调, 在分析皮质中线结构和自我参 照加工的关系时, 他们并未在脑区之间划分出明 显的解剖学界线; (3)皮质中线结构并不局限于执 行自我和社会认知任务, 还支持多种其他心理功 能。因此, 一些研究更倾向于把自我及其神经基 础看作某种“集合” (黄希庭, 2006; Powell, Macrae, Cloutier, Metcalfe, & Mitchell, 2010), 而非孤立地 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某个特定脑区。 1.2 内侧前额叶皮质和自我参照加工 如何从皮质中线结构的众多脑区中进一步解 析自我?认知神经科学家致力于探讨更为核心的 机制。Kelley 等人(2002)较早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 像(fMRI)探测自我参照加工的神经基础, 实验中 向被试呈现人格形容词, 分别判断是否适合描述 自我、他人或判断字形。结果发现, 和判断他人 或字形相比, 自我参照加工时内侧前额叶皮质和 后扣带回皮质(pos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PCC)激 活增强, 说明自我主要表征于这些脑区(杨帅, 黄 希庭, 王晓刚, 尹天子, 2012)。自此, 内侧前额叶 皮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被认为是加工自 我时的重要脑区而从皮质中线结构的众多脑区中 凸显出来。Zhu (2004)认为, 自我面孔识别发生在 右侧大脑, 自传记忆主要与海马有关, 情景记忆 提取主要与右侧前额叶有关, 而内侧前额叶的激 活仅仅是自我参照的表征(杨娟, 张庆林, 2010)。 Amodio 和 Frith (2006)的研究显示, 内侧前额叶 皮质和后扣带回皮质同时参与了自我评价和自我 知识(self-knowledge)的加工; Rameson, Satpute 和 Lieberman (2010)的研究发现, 内隐和外显自我信 息的加工主要是内侧前额叶皮质、后扣带回皮质/ 楔前叶、次级前扣带回皮质(subgenual-ACC)、杏 仁核(amygdala)和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同 时参与。内侧前额叶皮质在自我参照加工中的重 要作用在张力等(2005)、Gillihan 和 Farah (2005)、 Moran, Heatherton 和 Kelley (2009)、Zhu, Zhang, Fan 和 Han (2007)等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还有研 究从更广的视角对 fMRI 和正电子发射扫描(PET) 的自我研究进行了总结, Webber (2011)分析了损 伤、神经功能紊乱和冥想(meditation)的研究认为, 意识状态下的各类自我主要定位于顶叶和和前额 叶, 自我加工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对应关系尤为 密切。总之, 自我参照加工涉及各种各样的刺激 以及各个层面的认知过程, 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 激活有密切关系, 其中扣带回皮质、纹状体和杏 仁核等脑区分别在相应过程中得到不同的激活。 这说明自我的神经基础主要定位但并不局限于内 侧前额叶皮质, 反过来验证了 Northoff 等人(2006) 和 Uddin 等人(2007)以皮质中线结构笼统指代自 我神经基础的合理性。 2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自我加工 中的作用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自我加工中的功能 各有侧重。Schmitz 和 Johnson (2006)基于正常人 的研究认为, 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及周边系统主要 参与包含外部刺激在内的自我相关加工, 背内侧

第6期 杨帅等:内侧前额叶皮质一“自我”的神经基础 855 前额叶皮质及周边系统发挥着认知控制的功能。 2.2自我信息的觉察与评价 van der Meer,Costafreda,Aleman David (2010) 自我同时作为表征者和被表征者,其信息加 基于精神病人脑成像研究的元分析认为,腹内侧前 工可分为觉察(awareness)和评价(evaluation)两个 额叶皮质负责标记(tagging)自我有关的信息,而背 方面,前者主要基于自己视角,多体现为自我信 内侧前额叶皮质负责自我和他人参照加工的评价和 息的表征(representation),后者主要基于评价者身 决策。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的功能区分在Jenkins 份或他人视角,多体现于反思自我评价(reflected 和Mitchell(20I1)等的文献中也得以论述。 self-appraisal)或视角采摘(perspective-taking)。 2.1默认模式和自我的自动化加工 Moran等(2009)比较了皮质中线结构在内隐和外 自我知识的自动化通达与大脑功能的默认模 显自我信息评价中的调节作用,认为腹内侧前额 式(default mode)共享了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和侧题 叶皮质主要参与自我信息的表征,背内侧前额叶 皮质(lateral temporal cortex,.LTC)等脑区的激活。 皮质主要参与自我信息的评价。D'Argembeau等 大脑允许个体在没有主动思考自己时进行自我参 (2007)比较了自我参照(如,你是友善的吗?)和 照加工,此时的脑区激活模式被称为默认模式, 视角采摘(如,在卡罗林看来,你是友善的吗?) 所激活的脑区称为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的加工,结果发现,自我参照主要激活腹内侧前 network,DMN)。默认模式网络在静息时振荡激活 额叶皮质和背内侧前额叶皮质,视角采摘主要激 较强,在执行目标导向任务时激活明显减弱,在 活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后部(posterior-DMPFC),两 脑区结构上包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 者的交互主要激活左侧背内侧前额叶皮质 横向顶叶皮质(lateral parietal cortex)和侧颗皮质 (Ieft-DMPFC)。该研究者认为左侧背内侧前额叶 等(Sheline et al,.2009)。Lieberman(2007)分析了 皮质可能发挥着将自我从他人视角剥离的功能。 自我的受控制和自动化加工认为,自我反思(slf 关于宗教信仰者的研究也认为自我信息的表 reflection)行为主要是控制性加工,而自我知识表 征与评价分属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和背内侧前额叶 征既有自动化通达也需要有意努力,后者与腹内 皮质的功能。许多宗教倡导“无我”的境界,鼓励其 侧前额叶皮质、杏仁核、基底神经节的腹侧纹状 信徒从上帝或神的视角评判自己(即视角采摘), 体(ventral striatum in the basal ganglia)、侧颞皮质 研究者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思路呢?Han等(2008) 和内侧顶皮质(medial parietal cortex,MPAC)的激 比较了基督徒和无宗教信仰者的自我参照加工, 活有关。许多实证研究对默认模式和自我的自动 实验中让被试进行自我参照或公众人物参照的特 化加工进行了探讨。Whitfield-Gabrieli等(20ll) 质判断。结果在行为水平上验证了自我参照效应 比较了默认模式与外显自我参照加工发现,两者 即自我参照均好于他人参照的记忆成绩,在神经 在脑区功能模式上既有关联又有差异:外显自我 水平上,自我参照加工中非宗教信仰被试(被认为 参照加工更多依赖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激活;默 较多参照自我)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较强,而 认模式时楔前叶参与较多;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及 基督徒(被认为较多参照耶稣或其他基督教领袖) 后扣带回皮质同时较多参与了外显自我参照加工 的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激活较强。Han等人(2010) 和默认模式。Lieberman,Jarcho和Satpute(2o04) 选取佛教徒所进行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在 在实验中让被试在经验丰富和经验较少的领域中 自我参照任务中,非宗教信仰者较多激活腹内侧 进行自我描述词的判断,前者被认为和自动化的 前额叶皮质,佛教徒较多激活背内侧前额叶皮 社会认知有关,后者涉及需要意识努力的社会认 质。Han(2009)对这些发现进行了阐释,认为自我 知及命题思维。结果发现,被试在经验丰富的领 参照加工时非宗教信仰者主要表征了自我相关的 域中所进行的加工较多激活腹内侧前额叶皮质、 刺激,而宗教信仰者则是以他人视角评价了自我 杏仁核和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总之,分析 相关的刺激。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与自我的关系发现,自我 2.3“在线”和“主导”的自我加工 知识的自动化通达和大脑功能的默认模式均较多 早期的神经科学家认为,背内侧前额叶皮质 激活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与之对应的目标导向任 主要参与控制和操纵的加工,对腹内侧前额叶皮 务则较多激活背内侧前额叶皮质。 质的功能不太明确,被假设为包括了维持、推理、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 6 期 杨 帅等: 内侧前额叶皮质—— “自我”的神经基础 855 前额叶皮质及周边系统发挥着认知控制的功能。 van der Meer, Costafreda, Aleman 和 David (2010) 基于精神病人脑成像研究的元分析认为, 腹内侧前 额叶皮质负责标记(tagging)自我有关的信息, 而背 内侧前额叶皮质负责自我和他人参照加工的评价和 决策。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的功能区分在 Jenkins 和 Mitchell (2011)等的文献中也得以论述。 2.1 默认模式和自我的自动化加工 自我知识的自动化通达与大脑功能的默认模 式(default mode)共享了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和侧颞 皮质(lateral temporal cortex, LTC)等脑区的激活。 大脑允许个体在没有主动思考自己时进行自我参 照加工, 此时的脑区激活模式被称为默认模式, 所激活的脑区称为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默认模式网络在静息时振荡激活 较强, 在执行目标导向任务时激活明显减弱, 在 脑区结构上包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 横向顶叶皮质(lateral parietal cortex)和侧颞皮质 等(Sheline et al., 2009)。Lieberman (2007)分析了 自我的受控制和自动化加工认为, 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行为主要是控制性加工, 而自我知识表 征既有自动化通达也需要有意努力, 后者与腹内 侧前额叶皮质、杏仁核、基底神经节的腹侧纹状 体(ventral striatum in the basal ganglia)、侧颞皮质 和内侧顶皮质(medial parietal cortex, MPAC)的激 活有关。许多实证研究对默认模式和自我的自动 化加工进行了探讨。Whitfield-Gabrieli 等(2011) 比较了默认模式与外显自我参照加工发现, 两者 在脑区功能模式上既有关联又有差异:外显自我 参照加工更多依赖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激活; 默 认模式时楔前叶参与较多; 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及 后扣带回皮质同时较多参与了外显自我参照加工 和默认模式。Lieberman, Jarcho 和 Satpute (2004) 在实验中让被试在经验丰富和经验较少的领域中 进行自我描述词的判断, 前者被认为和自动化的 社会认知有关, 后者涉及需要意识努力的社会认 知及命题思维。结果发现, 被试在经验丰富的领 域中所进行的加工较多激活腹内侧前额叶皮质、 杏仁核和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总之, 分析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与自我的关系发现, 自我 知识的自动化通达和大脑功能的默认模式均较多 激活腹内侧前额叶皮质, 与之对应的目标导向任 务则较多激活背内侧前额叶皮质。 2.2 自我信息的觉察与评价 自我同时作为表征者和被表征者, 其信息加 工可分为觉察(awareness)和评价(evaluation)两个 方面, 前者主要基于自己视角, 多体现为自我信 息的表征(representation); 后者主要基于评价者身 份或他人视角, 多体现于反思自我评价(reflected self-appraisal) 或视角采摘 (perspective-taking) 。 Moran 等 (2009)比较了皮质中线结构在内隐和外 显自我信息评价中的调节作用, 认为腹内侧前额 叶皮质主要参与自我信息的表征, 背内侧前额叶 皮质主要参与自我信息的评价。D’Argembeau 等 (2007)比较了自我参照 (如, 你是友善的吗?)和 视角采摘(如, 在卡罗林看来, 你是友善的吗?) 的加工, 结果发现, 自我参照主要激活腹内侧前 额叶皮质和背内侧前额叶皮质, 视角采摘主要激 活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后部(posterior-DMPFC), 两 者的交互主要激活左侧背内侧前额叶皮质 (left-DMPFC)。该研究者认为左侧背内侧前额叶 皮质可能发挥着将自我从他人视角剥离的功能。 关于宗教信仰者的研究也认为自我信息的表 征与评价分属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和背内侧前额叶 皮质的功能。许多宗教倡导“无我”的境界, 鼓励其 信徒从上帝或神的视角评判自己(即视角采摘), 研究者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思路呢?Han 等(2008) 比较了基督徒和无宗教信仰者的自我参照加工, 实验中让被试进行自我参照或公众人物参照的特 质判断。结果在行为水平上验证了自我参照效应, 即自我参照均好于他人参照的记忆成绩; 在神经 水平上, 自我参照加工中非宗教信仰被试(被认为 较多参照自我)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较强, 而 基督徒(被认为较多参照耶稣或其他基督教领袖) 的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激活较强。Han 等人(2010) 选取佛教徒所进行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在 自我参照任务中, 非宗教信仰者较多激活腹内侧 前额叶皮质, 佛教徒较多激活背内侧前额叶皮 质。Han (2009)对这些发现进行了阐释, 认为自我 参照加工时非宗教信仰者主要表征了自我相关的 刺激, 而宗教信仰者则是以他人视角评价了自我 相关的刺激。 2.3 “在线”和“主导”的自我加工 早期的神经科学家认为, 背内侧前额叶皮质 主要参与控制和操纵的加工, 对腹内侧前额叶皮 质的功能不太明确, 被假设为包括了维持、推理

856 心理科学进展 第20卷 控制和抑制加工(Owen,Evans,&Petrides,I996, 神经表征,在不同条件下体现为不同的表征方式 D'Esposito,.Postle,&Rypma,,2000)。在自我领域, (Lewis,Goto,&Kong,2008,孔繁昌,张妍,陈红, 研究者将通常意义上的自我参照加工称为“在线 2010),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情感的(在人际背 (on-line)”的,所表现的自我具有时间延续性,指 景中基于熟悉性)、认知的(在人际背景中基于自我 由过去和将来的各种事件组成的连贯的自我,与 分类)和文化的(独立性-相依性自我解释)(Ng, 之对应的是以符号指代等方式让个体在当下意识 Han,Mao,&Lai,2010)。脑成像研究的分析发现, 到自己是体验的直接主体,此时的自我被称为 自我他人-表征的情感性、认知性和文化性因素均 “主导的(agentic)”,指的是个体感知到自己就是 调节内侧前额叶皮质及其次成分的活动。 行为产生的原因(王玉娜,陈楚侨,2010)。前者较 3.1情感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 多涉及维持某个心理过程,后者较多涉及即时的 情感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通常有相似不相 心理控制倾向。Stuss和Levine(2002)较早分析了 似(similar--dissimilar)、亲密-非亲密(close-unclose)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在线”自我加工中的作 和熟悉-不熟悉(familiar-unfamiliar)等多个探讨维 用,认为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主要参与保持精确的 度。来自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发现,腹内侧前额 心理表征,旨在引导个体在情感、奖惩和行为抑 叶皮质较多参与和自我拥有较多相似或相容特质 制等方面产生合适的行为反应。Powell等(2010) 的他人表征,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则可能相反。在 验证了这一假设,实验中分别让被试完成概念自 面孔识别((facial recognition)的研究中发现,当他 我参照(判断自我或他人的人格特质)和自我主导 人的面孔被识别为与自我更相似时,更多观察到 任务(被试不直接做出评价,而是在计算机屏幕上 被试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Mitchell,Banaji,& 自由或被动地选择一个自我或他人的代理,即单 Macrae,.2005),在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 词YOU”或COMPUTER”,然后再进行人格特质 的研究中发现,被试在对陌生人形成印象时背内 判断)。结果发现,在行为水平上两者都产生了自 侧前额叶皮质激活较强,其强度大于对物体形成 我参照效应,但在神经水平上概念自我参照较多 印象或编排图片顺序时的激活(Mitchell,.Macrae, 激活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自我主导任务无法调节 &Banaji,2005)。Moran,Lee和Gabrieli(201l)对 其活动,而是和顶内沟(intraparietal sulcus,IPS)的 比了被试对自我、母亲(亲密他人)和总统(远距离 激活有关,顶内沟被认为主要参与计划和执行任 他人)的人格或外貌加工,结果发现,腹内侧前额 务,Beer,Lombardo和Bhanji(2009)考察了在线自我 叶皮质较多参与加工自我的人格和外貌、母亲的 评价(on-line self-evaluation)和自我评价偏差 人格,但不包括母亲的外貌。该研究进一步证明 (self-evaluation bias)所激活的脑区,前者让被试在 了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在加工亲密他人信息时的重 实验中自由评价(在线的),后者诱导被试偏离任务 要作用,同时也说明,亲密他人信息的各个成分 本身(非在线的),产生过度自信(overconfident)。结 对自我的重要性不同,例如,相对于母亲的外貌 果发现,内侧前额叶皮质主要参与在线的自我评价, 其人格可能更重要。 但在信息校正或过度自信中并不发挥特异性的作 上述研究关注了实际情感距离在自我-他人 用,这种非社会性信息判断的校正主要是眶额皮 神经表征中的作用,另一些研究则在实验中对情 质(Orbitofrontal cortex,OFC)的功能。可见,“在线” 感变量进行了操纵。Mitchell,Macrae和Banaji 自我加工与其他间接形式的自我加工有着不同的 (2006)通过控制熟悉性专门探讨了相似性因素, 神经基础,目前关于“在线”和“主导”自我加工的 实验中让被试阅读两个不熟悉他人的资料(分别 研究尚在探讨当中。 被描述为政治观点自由和政治观点保守),旨在创 3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自我-他人 设出与被试政治观点相似和不相似的目标人物; 表征中的作用 然后让被试分别判断这两个人物的观点、喜好和 憎恶,并给出自己在相同问题中的一系列反应。 自我,他人表征是自我在与他人交往时所形 结果发现,推理相似他人时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较 成的自我概念,是广义自我概念的重要成分。认 多参与;而推理不相似他人时背内侧前额叶皮质 知神经研究发现,自我-他人既有共享又有相异的 较多参与。基于此,Krienen,Tu和Buckner(201O)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856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20 卷 控制和抑制加工(Owen, Evans, & Petrides, 1996; D’Esposito, Postle, & Rypma, 2000)。在自我领域, 研究者将通常意义上的自我参照加工称为“在线 (on-line)”的, 所表现的自我具有时间延续性, 指 由过去和将来的各种事件组成的连贯的自我; 与 之对应的是以符号指代等方式让个体在当下意识 到自己是体验的直接主体, 此时的自我被称为 “主导的(agentic)”, 指的是个体感知到自己就是 行为产生的原因(王玉娜, 陈楚侨, 2010)。前者较 多涉及维持某个心理过程, 后者较多涉及即时的 心理控制倾向。Stuss 和 Levine (2002)较早分析了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在线”自我加工中的作 用, 认为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主要参与保持精确的 心理表征, 旨在引导个体在情感、奖惩和行为抑 制等方面产生合适的行为反应。Powell 等(2010) 验证了这一假设, 实验中分别让被试完成概念自 我参照(判断自我或他人的人格特质)和自我主导 任务(被试不直接做出评价, 而是在计算机屏幕上 自由或被动地选择一个自我或他人的代理, 即单 词“YOU”或“COMPUTER”, 然后再进行人格特质 判断)。结果发现, 在行为水平上两者都产生了自 我参照效应, 但在神经水平上概念自我参照较多 激活腹内侧前额叶皮质, 自我主导任务无法调节 其活动, 而是和顶内沟(intraparietal sulcus, IPS)的 激活有关, 顶内沟被认为主要参与计划和执行任 务。Beer, Lombardo 和 Bhanji (2009)考察了在线自我 评 价 (on-line self-evaluation) 和自我评价偏差 (self-evaluation bias)所激活的脑区, 前者让被试在 实验中自由评价(在线的), 后者诱导被试偏离任务 本身(非在线的), 产生过度自信(overconfident)。结 果发现, 内侧前额叶皮质主要参与在线的自我评价, 但在信息校正或过度自信中并不发挥特异性的作 用, 这种非社会性信息判断的校正主要是眶额皮 质(Orbitofrontal cortex, OFC)的功能。可见, “在线” 自我加工与其他间接形式的自我加工有着不同的 神经基础, 目前关于“在线”和“主导”自我加工的 研究尚在探讨当中。 3 内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自我-他人 表征中的作用 自我-他人表征是自我在与他人交往时所形 成的自我概念, 是广义自我概念的重要成分。认 知神经研究发现, 自我-他人既有共享又有相异的 神经表征, 在不同条件下体现为不同的表征方式 (Lewis, Goto, & Kong, 2008; 孔繁昌, 张妍, 陈红, 2010),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情感的(在人际背 景中基于熟悉性)、认知的(在人际背景中基于自我 分类)和文化的(独立性-相依性自我解释) (Ng, Han, Mao, & Lai, 2010)。脑成像研究的分析发现, 自我他人-表征的情感性、认知性和文化性因素均 调节内侧前额叶皮质及其次成分的活动。 3.1 情感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 情感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通常有相似-不相 似(similar-dissimilar)、亲密-非亲密(close-unclose) 和熟悉-不熟悉(familiar-unfamiliar)等多个探讨维 度。来自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发现, 腹内侧前额 叶皮质较多参与和自我拥有较多相似或相容特质 的他人表征, 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则可能相反。在 面孔识别(facial recognition)的研究中发现, 当他 人的面孔被识别为与自我更相似时, 更多观察到 被试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Mitchell, Banaji, & Macrae, 2005); 在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 的研究中发现, 被试在对陌生人形成印象时背内 侧前额叶皮质激活较强, 其强度大于对物体形成 印象或编排图片顺序时的激活(Mitchell, Macrae, & Banaji, 2005)。Moran, Lee 和 Gabrieli (2011)对 比了被试对自我、母亲(亲密他人)和总统(远距离 他人)的人格或外貌加工, 结果发现, 腹内侧前额 叶皮质较多参与加工自我的人格和外貌、母亲的 人格, 但不包括母亲的外貌。该研究进一步证明 了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在加工亲密他人信息时的重 要作用, 同时也说明, 亲密他人信息的各个成分 对自我的重要性不同, 例如, 相对于母亲的外貌, 其人格可能更重要。 上述研究关注了实际情感距离在自我-他人 神经表征中的作用, 另一些研究则在实验中对情 感变量进行了操纵。Mitchell, Macrae 和 Banaji (2006)通过控制熟悉性专门探讨了相似性因素, 实验中让被试阅读两个不熟悉他人的资料(分别 被描述为政治观点自由和政治观点保守), 旨在创 设出与被试政治观点相似和不相似的目标人物; 然后让被试分别判断这两个人物的观点、喜好和 憎恶, 并给出自己在相同问题中的一系列反应。 结果发现, 推理相似他人时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较 多参与; 而推理不相似他人时背内侧前额叶皮质 较多参与。基于此, Krienen, Tu 和 Buckner (2010)

第6期 杨帅等:内侧前额叶皮质一“自我”的神经基础 857 同时考察了相似性和亲密度两个因素,实验采用 中更多激活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研究者认为是由于 Mitchell等人(2006)的方法,操纵了被试与评价对 老年人更多对积极信息进行了控制性加工。除年龄 象之间的相似性,五个参照对象分别为自我、相 的自我分类,基于自我分类的研究还包括性别、种 似朋友、不相似朋友、相似陌生人和不相似陌生 族或国籍等分类,是未来研究应关注的方面。 人。结果发现,即使在不相似的朋友参照加工中 3.3文化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 仍较多激活腹内侧前额叶皮质,说明相似性的调 文化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的研究主要探讨 节作用较小,亲密度才是更重要的。这一结果在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在自我参照加工 孤独症被试的研究中得到了佐证,孤独症被试对 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评价人格特质时西 音节计算和非亲密他人的特质词记忆没有损害, 方人的自我比亲密他人(如母亲)参照加工表现 但是对自我或亲密他人的特质词记忆有大量损害 出更强的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而中国人的自我 (Lombardo,Barnes,Wheelwright,&Baron-Cohen, 和母亲参照加工时其激活没有显著差异(Zhu et al., 2007)。总之,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可能较多参与在 2007),说明自我-他人表征中的内侧前额叶皮质 情感上更接近自我的他人参照加工,背内侧前额 激活具有文化差异。与此研究一致,Chiao(2009) 叶皮质可能相反。 发现,具有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取向的日本和美 3.2认知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 国被试在一般(general)(如,一般来说,这个句子 认知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的研究主要关注 可以描述你吗?)而非背景化(contextual)(如,和 人际背景中自我分类(self-categorization)的影响, 妈妈谈话时,这个句子可以描述你吗?)自我参照 自我分类指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内化,并以此与 中表现出较强的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而具有集 他人相区分的动力过程(Turner,.Hogg,Oakes, 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的被试则相反,在背景而非一 Reicher,,&Wetherel,,1987,张莹瑞,佐斌,2006), 般自我描述中有此表现。此外,内侧前额叶皮质 其基本方式之一为内群体外群体的分类,分类时 次成分在自我-他人表征中的功能也受文化价值 人们会将自我纳入内群体,把符合内群体的特征 观的调节,这一论断得到来自双文化被试研究的 赋予自我。最近一些研究关注了基于年龄分类的 支持。Ng等人(2010)所进行的文化启动研究显示, 自我-他人神经表征,认为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可能 西方文化启动的自我比母亲和重要但无认同他人 较多参与同年龄群体属性的表征。Harrison和 (NP,如上司)参照加工都激活更强的腹内侧前额 Hole(2009)的行为实验发现,在面孔识别测试中, 叶皮质和右侧纹状体外皮质(right extrastriate 年轻、中年和老年被试均对其同龄人的识别时间 cortex)活动:中国文化启动的自我-母亲、自我 较短,异年龄人的识别时间较长。研究者将被试 NIP和母亲-NIP的全脑分析均无差异,说明腹内 对同年龄信息反应时间较短的现象称为“同年龄 侧前额叶皮质在分析文化影响自我-他人神经表 偏差(own-age bias)”,并在脑电研究中发现同年 征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Harada,.Li和Chiao 龄评价伴随着内侧前额叶皮质等脑区的激活增强 (2010)以亚裔美国被试进行的内隐评价加工研究 (Mitchell et al.,2009;Gutchess,Kensinger,& 显示,相对于控制组,无论何种文化启动,自我 Schacter,,2007).Ebner等人(2011)进一步探讨了内 和父亲参照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均增强:但 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该过程中的功能,实验采 是在个人主义启动中,父亲参照比自我参照和控 用2(年龄群体:年轻人Vs老年人)×3(评价目标: 制组的背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增强,集体主义启 年轻人vs.老年人vs.自我)混合设计,让年轻和老 动中则没有。换言之,文化启动不影响腹内侧前 年被试分别评价某个人格特质词多大程度上可用 额叶皮质但影响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激活(杨帅 于描述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老年人或自我。结 等,2012)。总之,文化调节自我-他人表征时的内 果发现,年轻和老年被试对同年龄对象评价时腹 侧前额叶皮质及其次成分的激活模式,这也是目 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前扣带回皮质的激活强于评价 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异年龄对象.Gutchess等人(2007)关注了情感效价 4展望 (emotional value)对年龄影响脑区激活的调节,发 现老年而非年轻人在积极词(相对于消极词)评价 自我作为人格的核心成分是心理学家关注的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 6 期 杨 帅等: 内侧前额叶皮质—— “自我”的神经基础 857 同时考察了相似性和亲密度两个因素, 实验采用 Mitchell 等人(2006)的方法, 操纵了被试与评价对 象之间的相似性, 五个参照对象分别为自我、相 似朋友、不相似朋友、相似陌生人和不相似陌生 人。结果发现, 即使在不相似的朋友参照加工中 仍较多激活腹内侧前额叶皮质, 说明相似性的调 节作用较小, 亲密度才是更重要的。这一结果在 孤独症被试的研究中得到了佐证, 孤独症被试对 音节计算和非亲密他人的特质词记忆没有损害, 但是对自我或亲密他人的特质词记忆有大量损害 (Lombardo, Barnes, Wheelwright, & Baron-Cohen, 2007)。总之, 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可能较多参与在 情感上更接近自我的他人参照加工, 背内侧前额 叶皮质可能相反。 3.2 认知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 认知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的研究主要关注 人际背景中自我分类(self-categorization)的影响, 自我分类指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内化, 并以此与 他人相区分的动力过程 (Turner, Hogg, Oakes, Reicher, & Wetherel, 1987; 张莹瑞, 佐斌, 2006), 其基本方式之一为内群体-外群体的分类, 分类时 人们会将自我纳入内群体, 把符合内群体的特征 赋予自我。最近一些研究关注了基于年龄分类的 自我-他人神经表征, 认为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可能 较多参与同年龄群体属性的表征。Harrison 和 Hole (2009)的行为实验发现, 在面孔识别测试中, 年轻、中年和老年被试均对其同龄人的识别时间 较短, 异年龄人的识别时间较长。研究者将被试 对同年龄信息反应时间较短的现象称为“同年龄 偏差(own-age bias)”, 并在脑电研究中发现同年 龄评价伴随着内侧前额叶皮质等脑区的激活增强 (Mitchell et al., 2009; Gutchess, Kensinger, & Schacter, 2007)。Ebner 等人(2011)进一步探讨了内 侧前额叶皮质次成分在该过程中的功能, 实验采 用 2 (年龄群体:年轻人 vs.老年人)×3 (评价目标: 年轻人 vs.老年人 vs.自我)混合设计, 让年轻和老 年被试分别评价某个人格特质词多大程度上可用 于描述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老年人或自我。结 果发现, 年轻和老年被试对同年龄对象评价时腹 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前扣带回皮质的激活强于评价 异年龄对象。Gutchess 等人(2007)关注了情感效价 (emotional value)对年龄影响脑区激活的调节, 发 现老年而非年轻人在积极词(相对于消极词)评价 中更多激活背内侧前额叶皮质, 研究者认为是由于 老年人更多对积极信息进行了控制性加工。除年龄 的自我分类, 基于自我分类的研究还包括性别、种 族或国籍等分类, 是未来研究应关注的方面。 3.3 文化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 文化性自我-他人神经表征的研究主要探讨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在自我参照加工 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 在评价人格特质时西 方人的自我比亲密他人(如母亲) 参照加工表现 出更强的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 而中国人的自我 和母亲参照加工时其激活没有显著差异(Zhu et al., 2007), 说明自我-他人表征中的内侧前额叶皮质 激活具有文化差异。与此研究一致, Chiao (2009) 发现, 具有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取向的日本和美 国被试在一般(general) (如, 一般来说, 这个句子 可以描述你吗?)而非背景化(contextual) (如, 和 妈妈谈话时, 这个句子可以描述你吗?)自我参照 中表现出较强的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 而具有集 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的被试则相反, 在背景而非一 般自我描述中有此表现。此外, 内侧前额叶皮质 次成分在自我-他人表征中的功能也受文化价值 观的调节, 这一论断得到来自双文化被试研究的 支持。Ng 等人(2010)所进行的文化启动研究显示, 西方文化启动的自我比母亲和重要但无认同他人 (NIP, 如上司)参照加工都激活更强的腹内侧前额 叶皮质和右侧纹状体外皮质 (right extrastriate cortex)活动; 中国文化启动的自我-母亲、自我 -NIP 和母亲-NIP 的全脑分析均无差异, 说明腹内 侧前额叶皮质在分析文化影响自我-他人神经表 征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Harada, Li 和 Chiao (2010)以亚裔美国被试进行的内隐评价加工研究 显示, 相对于控制组, 无论何种文化启动, 自我 和父亲参照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均增强; 但 是在个人主义启动中, 父亲参照比自我参照和控 制组的背内侧前额叶皮质激活增强, 集体主义启 动中则没有。换言之, 文化启动不影响腹内侧前 额叶皮质但影响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激活(杨帅 等, 2012)。总之, 文化调节自我-他人表征时的内 侧前额叶皮质及其次成分的激活模式, 这也是目 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4 展望 自我作为人格的核心成分是心理学家关注的

858 心理科学进展 第20卷 重要领域,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推进了人们对自 (2008)检测了脑区激活是否调节事件的时间距离, 我的认识。Klein,Rozendal和Cosmides(2002)总 实验中让被试想象可能发生于近或远未来的积极 结了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自我可能包含6个 和消极事件。结果表明,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前区 在功能上彼此分割又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个人情 在预测远的未来情感事件时激活强于近的未来事 景记忆、个人人格特质表征、自我事实的知识、 件,而尾状核(caudate nucleus)主要参与预测近的 时间连续性的经验、个人主导和主体感以及自我 未来情感(尤其是积极)事件。时间认知的分段性在 反思的能力:Zhu(2004)基于正常人的脑成像研究 D'Argembeau等人(2010a,2010b)的研究中得到了 认为,自我是由3个侧面构成的复合体:自我面 证实。可见,在时间背景中深度解析自我不但有 孔识别中知觉的自我,自传体记忆和情节记忆中 利于澄清自我信息的表征与评价等各微观成分的 保持记忆的自我,以及自我参照、自我反思中思 神经基础,而且能够丰富和深化时间认知的神经 考的自我(杨娟,张庆林,2010)。关于自我的神经 机制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基础,认知神经心理科学家由皮质中线结构追踪 在人际背景中解析自我包含他人的情境性和 到内侧前额叶皮质,再到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次成 差序性是未来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个体的生 分,似乎越来越接近“自我”的本质。然而,且不论 存依赖于他人的存在,对自我的探索也离不开他 自我参照加工在多大程度上代表自我,该任务涉 人,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探讨了他人在自我结构 及了皮质中线结构各个脑区甚至全脑的协同活动, 中的角色。自我扩展参照模型(self-expansion 单纯遵循上述思路,就有可能陷入把人解析为细 reference model)从亲密度出发,认为人类的核心 胞的纯生理学探讨。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重 动机之一是自我扩展。自我扩展的形式主要是与 在动态的时间背景和人际背景中解析自我,并致 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使他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 力于从文化、大脑和自我相结合的角度开展研究。 我的一部分,以获得他人的资源、视角以及身份 在时间背景中探讨自我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 认同,提升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这种通过与他 向,包括在微观和宏观时间进程上的自我解析。 人建立亲密关系将他人包括进自我的形式被称为 以往研究发现,自我信息的自动化表征和控制性 “自我包含他人模型”(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 评价似乎是分离的,分别主要由腹内侧前额叶皮 IOS),是自我扩展模型的一部分(Aron et al.,2004; 质和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参与。但是,在微观时间 周丽,2007)。关系自我理论(theory of relational self) 进程上区分自我信息表征和评价的脑机制非常困 从人际背景出发,认为自我是部分地被他人所定 难,这也为自我脑机制的探讨带来很大混淆(关丽 义的。和不同的重要他人一起,个体将体验到不 丽等,2011),因此,未来在微观时间进程上研究 同的自我,所有这些关于自我和行为的思维方式 自我还须把自我放在动态的时间背景中、将内侧 组成了各类自我,他们的差异在于被不同的人际 前额叶皮质和自我的关系放在全脑的背景中进行 背景所激活。自我解释理论(self-construal theory) 研究。在宏观时间进程上,过去自我的脑机制探 从文化出发,认为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体独 索集中于自传体记忆的研究:左侧和右侧前额叶 特性,人们把自我看作稳定的、自主的、与他人 在自传体记忆的时间属性、情绪性和自我属性的 和环境不同的实体,具有典型的独立性自我解释 神经机制上有不同的功能表现(梁丽娟,张力,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强 2009)。在宏观时间进程上探索自我的脑机制还依 调社会连接性,人们把自我看作动态的、不断受 赖于时间认知分段性的研究。时间认知的分段综 社会背景和关系所定义的实体,具有典型的相依 合模型及研究认为,人类对时间的认知以心理变 性自我解释(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Markus 化为依据,人们对知觉到的心理时间可划分为 &Kitayama,199I)。总之,他人在多大程度上包含 “较近的未来”或“较近的过去”、“近的未来”或“近 或分离出自我概念受文化或具体人际背景(即亲 的过去”和“远的未来”或“远的过去”,且不同时段 疏远近)所调节,并遵循一定的“差序格局”。 的认知加工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不同(黄希庭, Kitayama和Park(2010)认为,过去的20年里研究 2006)。这一论断在大脑的神经层面得到了验证, 者们曾低估了心理过程被社会文化环境塑造的程 D'Argembeau,Xue,Lu,van der Linden Bechara 度。该类研究致力于从文化和认知神经科学出发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858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20 卷 重要领域,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推进了人们对自 我的认识。Klein, Rozendal 和 Cosmides (2002)总 结了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认为, 自我可能包含 6 个 在功能上彼此分割又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个人情 景记忆、个人人格特质表征、自我事实的知识、 时间连续性的经验、个人主导和主体感以及自我 反思的能力; Zhu (2004)基于正常人的脑成像研究 认为, 自我是由 3 个侧面构成的复合体:自我面 孔识别中知觉的自我, 自传体记忆和情节记忆中 保持记忆的自我, 以及自我参照、自我反思中思 考的自我(杨娟, 张庆林, 2010)。关于自我的神经 基础, 认知神经心理科学家由皮质中线结构追踪 到内侧前额叶皮质, 再到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次成 分, 似乎越来越接近“自我”的本质。然而, 且不论 自我参照加工在多大程度上代表自我, 该任务涉 及了皮质中线结构各个脑区甚至全脑的协同活动, 单纯遵循上述思路, 就有可能陷入把人解析为细 胞的纯生理学探讨。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重 在动态的时间背景和人际背景中解析自我, 并致 力于从文化、大脑和自我相结合的角度开展研究。 在时间背景中探讨自我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 向, 包括在微观和宏观时间进程上的自我解析。 以往研究发现, 自我信息的自动化表征和控制性 评价似乎是分离的, 分别主要由腹内侧前额叶皮 质和背内侧前额叶皮质参与。但是, 在微观时间 进程上区分自我信息表征和评价的脑机制非常困 难, 这也为自我脑机制的探讨带来很大混淆(关丽 丽等, 2011), 因此, 未来在微观时间进程上研究 自我还须把自我放在动态的时间背景中、将内侧 前额叶皮质和自我的关系放在全脑的背景中进行 研究。在宏观时间进程上, 过去自我的脑机制探 索集中于自传体记忆的研究:左侧和右侧前额叶 在自传体记忆的时间属性、情绪性和自我属性的 神经机制上有不同的功能表现(梁丽娟, 张力, 2009)。在宏观时间进程上探索自我的脑机制还依 赖于时间认知分段性的研究。时间认知的分段综 合模型及研究认为, 人类对时间的认知以心理变 化为依据, 人们对知觉到的心理时间可划分为 “较近的未来”或“较近的过去”、“近的未来”或“近 的过去”和“远的未来”或“远的过去”, 且不同时段 的认知加工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不同 ( 黄希庭 , 2006)。这一论断在大脑的神经层面得到了验证, D’Argembeau, Xue, Lu, van der Linden 和 Bechara (2008)检测了脑区激活是否调节事件的时间距离, 实验中让被试想象可能发生于近或远未来的积极 和消极事件。结果表明, 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前区 在预测远的未来情感事件时激活强于近的未来事 件, 而尾状核(caudate nucleus)主要参与预测近的 未来情感(尤其是积极)事件。时间认知的分段性在 D’Argembeau 等人(2010a; 2010b)的研究中得到了 证实。可见, 在时间背景中深度解析自我不但有 利于澄清自我信息的表征与评价等各微观成分的 神经基础, 而且能够丰富和深化时间认知的神经 机制研究, 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在人际背景中解析自我包含他人的情境性和 差序性是未来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个体的生 存依赖于他人的存在, 对自我的探索也离不开他 人, 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探讨了他人在自我结构 中的角色。自我扩展参照模型 (self-expansion reference model)从亲密度出发, 认为人类的核心 动机之一是自我扩展。自我扩展的形式主要是与 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使他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 我的一部分, 以获得他人的资源、视角以及身份 认同, 提升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这种通过与他 人建立亲密关系将他人包括进自我的形式被称为 “自我包含他人模型” (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 IOS), 是自我扩展模型的一部分(Aron et al., 2004; 周丽, 2007)。关系自我理论(theory of relational self) 从人际背景出发, 认为自我是部分地被他人所定 义的。和不同的重要他人一起, 个体将体验到不 同的自我, 所有这些关于自我和行为的思维方式 组成了各类自我, 他们的差异在于被不同的人际 背景所激活。自我解释理论(self-construal theory) 从文化出发, 认为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体独 特性, 人们把自我看作稳定的、自主的、与他人 和环境不同的实体, 具有典型的独立性自我解释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强 调社会连接性, 人们把自我看作动态的、不断受 社会背景和关系所定义的实体, 具有典型的相依 性自我解释(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Markus & Kitayama, 1991)。总之, 他人在多大程度上包含 或分离出自我概念受文化或具体人际背景(即亲 疏远近)所调节, 并遵循一定的“差序格局”。 Kitayama 和 Park (2010)认为, 过去的 20 年里研究 者们曾低估了心理过程被社会文化环境塑造的程 度。该类研究致力于从文化和认知神经科学出发

第6期 杨帅等:内侧前额叶皮质一“自我”的神经基础 859 探讨两个重大问题:(1)文化特质(如价值观、信念、 探究.心理科学32(5),1192-1194 社会实践)如何塑造神经生物行为(如基因遗传、神 王玉娜,陈楚侨.(2010).自我缺损与精神分裂症.心理科 经过程),(2)神经生物学机制如何影响文化特质的 学进展18(12),1882-1891. 杨娟,张庆林.(2010).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角度谈自尊研 呈现和传播(Chiao,2009)。Ames和Fiske(2010)、 究.心理学探新.30(2),15-18. Kitayama和Tompson(2010)及Chiao(2009)等将这 杨帅,黄希庭,王晓刚,尹天子.(2012).文化影响自我解 个新兴的研究取向称为文化神经科学(Cultural 释的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149-157. neuroscience)。研究发现,在神经生理的激活水平 袁翠平.(2010).自我参照加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 上,文化影响了个体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 展.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6(12),2382-2384 (Chiao,.Li,&Harada,2008)、自我表征(self 杨国枢,陆洛.(2009).中国人的自我:心理学的分析(P即 86-306).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representations)(Chiao et al.,2010)及自我-他人表 张力,周天罡,张剑,刘祖祥,范津,朱滢.(2005).寻找 征(representation of self-others)(Chiao,.2009)等。 中国人的自我:一项MR1研究.中国科学C载35(5) 从文化、大脑和自我相结合的角度研究自我 472-478. 包含他人的情境性和差序性,在这点上中国文化 张莹瑞,佐斌.(2006).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 所孕育的心理学思想有着独特的优势。费孝通曾 进展14(3),475-480. 以“差序格局”解析中国人的关系结构,Hwang、杨 周丽.(2007).恋人参照效应的个体差异研究(Pp.6-7) 北京大学,顾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中芳、杨国枢和陆洛等分别论述了中国人关系背 Aron,A.,McLaughlin-Volpe,T.,Mashek,D.,Lewandowski, 景中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杨国枢,陆洛,2009)。中 G.,Wright,S.C.,Aron,E.N.(2004).Including others 国人所特有的关于自我-他人的社会文化成分正 in the self.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15(1), 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关注,如一些研 101-132. 究分别关注了“自己人”和“外人”(Cohen, Ames,D.L.,&Fiske,S.T.(2010).Cultural neuroscience. Hoshino-Browne,.&Leung,2007)、“人情”(Tsai,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3(2),72-82. Amodio,D.M.,Frith,C.D.(2006).Meeting of minds Chi,Hu,2009;Shi,C.C.,Shi,Y.Z.,Chan,Liu, The medial frontal cortex and social cognition.Nature &Fam,2011)、“面子”(Kim&Cohen,,2010)和“关 Reviews Neuroscience,7,268-277. 系”(Hu,2009)等概念。目前,立足于中国本土文 Beer,J.S.,Lombardo,M.V.,&Bhanji,J.P.(2009).Roles of 化或中西方跨文化探讨自我日渐兴起,从文化、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orbitofrontal cortex in 大脑和自我的关系探讨自我结构方兴未艾,各研 self-evaluation.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2(9), 究领域的结合特别是文化神经科学研究取向的出 2108-2119. Chiao,J.Y.(2009).Cultural neuroscience:A once and future 现丰富和发展了文化与大脑交互影响的探讨,未 discipline.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178,287-304. 来有望在深度解析自我包含他人的情境性和差序 Chiao,J.Y.,Hariri,A.R.,Harada,T.,Mano,Y.,Sadato,N., 性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Parrish,T.B.,et al.(2010).Theory and methods in cultural neuroscience.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参考文献 Neuroscience,5,356-361. 程蕾,陈煦海,黄希庭.(2011).左脑还是右脑?一自我 Chiao,J.Y.,Li,Z.,&Harada,T.(2008).Cultural 觉知神经机制的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99),1319-1327 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ness:From visual perception to 关丽丽,齐铭铭,张庆林,杨娟.(2011).自我面孔识别的 self-awareness.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脑机制.心理科学进展.19(9),1313-1318. 1510-11),58-69. 黄希庭.(2006).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pp.71-102).北 Cohen,D..Hoshino-Browne,E.&Leung.A.K.Y.(2007).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Culture and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 experience:Insider 贺熙,朱滢.(2010).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关于自我的研究 and outsider phenomenologies of the self and social world 北京大学学根(自然科学版1,79-83.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39(39), 孔繁吕,张妍,陈红.(2010).自我-他人表征:共享表征还 1-67. 是特异表征?心理科学进展18(8,1263-1268. D'Argembeau,A.,Ruby,P.,Collette,F.,Christian,D., 李稳,余细连,张力.(2008).内侧前额叶与社会认知.现 Balteau,E.,Luxen,A.,et al.(2007).Distinct regions of 代生物医学进展,811),2129-2131.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re associated with self- 梁丽娟,张力.(2009).前额叶在自传体记忆过程中的功能 referential processing and perspective taking.Journal of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 6 期 杨 帅等: 内侧前额叶皮质—— “自我”的神经基础 859 探讨两个重大问题:(1)文化特质(如价值观、信念、 社会实践)如何塑造神经生物行为(如基因遗传、神 经过程); (2)神经生物学机制如何影响文化特质的 呈现和传播(Chiao, 2009)。Ames 和 Fiske (2010)、 Kitayama 和 Tompson (2010)及 Chiao (2009)等将这 个新兴的研究取向称为文化神经科学(Cultural neuroscience)。研究发现, 在神经生理的激活水平 上, 文化影响了个体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 (Chiao, Li, & Harada, 2008) 、自我表征 (self￾representations) (Chiao et al., 2010)及自我-他人表 征(representation of self-others) (Chiao, 2009)等。 从文化、大脑和自我相结合的角度研究自我 包含他人的情境性和差序性, 在这点上中国文化 所孕育的心理学思想有着独特的优势。费孝通曾 以“差序格局”解析中国人的关系结构, Hwang、杨 中芳、杨国枢和陆洛等分别论述了中国人关系背 景中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杨国枢, 陆洛, 2009)。中 国人所特有的关于自我-他人的社会文化成分正 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关注, 如一些研 究分别关注了 “ 自己人 ” 和 “ 外 人 ” (Cohen, Hoshino-Browne, & Leung, 2007)、“人情” (Tsai, Chi, & Hu, 2009; Shi, C. C., Shi, Y. Z., Chan, Liu, & Fam, 2011)、“面子” (Kim & Cohen, 2010)和“关 系” (Hu, 2009)等概念。目前, 立足于中国本土文 化或中西方跨文化探讨自我日渐兴起, 从文化、 大脑和自我的关系探讨自我结构方兴未艾, 各研 究领域的结合特别是文化神经科学研究取向的出 现丰富和发展了文化与大脑交互影响的探讨, 未 来有望在深度解析自我包含他人的情境性和差序 性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参考文献 程蕾, 陈煦海, 黄希庭. (2011). 左脑还是右脑? —— 自我 觉知神经机制的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9(9), 1319–1327. 关丽丽, 齐铭铭, 张庆林, 杨娟. (2011). 自我面孔识别的 脑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9(9), 1313–1318. 黄希庭. (2006). 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 (pp. 71–102). 北 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贺熙, 朱滢. (2010).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关于自我的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79–83. 孔繁昌, 张妍, 陈红. (2010). 自我-他人表征: 共享表征还 是特异表征? 心理科学进展, 18(8), 1263–1268. 李稳, 余细连, 张力. (2008). 内侧前额叶与社会认知. 现 代生物医学进展, 8(11), 2129–2131. 梁丽娟, 张力. (2009). 前额叶在自传体记忆过程中的功能 探究. 心理科学, 32(5), 1192–1194. 王玉娜, 陈楚侨. (2010). 自我缺损与精神分裂症. 心理科 学进展, 18(12), 1882–1891. 杨娟, 张庆林. (2010). 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角度谈自尊研 究. 心理学探新, 30(2), 15–18. 杨帅, 黄希庭, 王晓刚, 尹天子. (2012). 文化影响自我解 释的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0(1), 149–157. 袁翠平. (2010). 自我参照加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 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6(12), 2382–2384. 杨国枢, 陆洛. (2009). 中国人的自我: 心理学的分析 (pp. 86–306).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张力, 周天罡, 张剑, 刘祖祥, 范津, 朱滢. (2005). 寻找 中国人的自我: 一项 fMRI 研究. 中国科学 C 辑, 35(5), 472–478. 张莹瑞, 佐斌. (2006).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心理科学 进展, 14(3), 475–480. 周丽. (2007). 恋人参照效应的个体差异研究 (pp. 6–7). 北京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Aron, A., McLaughlin-Volpe, T., Mashek, D., Lewandowski, G., Wright, S. C., & Aron, E. N. (2004). 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15(1), 101–132. Ames, D. L., & Fiske, S. T. (2010). Cultural neuroscience.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2), 72–82. Amodio, D. M., & Frith, C. D. (2006). Meeting of minds: The medial frontal cortex and social cogni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7, 268–277. Beer, J. S., Lombardo, M. V., & Bhanji, J. P. (2009). Roles of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orbitofrontal cortex in self-evaluation.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2(9), 2108–2119. Chiao, J. Y. (2009). Cultural neuroscience: A once and future discipline.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178, 287–304. Chiao, J. Y., Hariri, A. R., Harada, T., Mano, Y., Sadato, N., Parrish, T. B., et al. (2010). Theory and methods in cultural neuroscienc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5, 356–361. Chiao, J. Y., Li, Z., & Harada, T. (2008). Cultural 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From visual perception to self-aware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5(10-11), 58–69. Cohen, D., Hoshino-Browne, E., & Leung, A. K. Y. (2007). Culture and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 experience: Insider and outsider phenomenologies of the self and social worl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9(39), 1–67. D’Argembeau, A., Ruby, P., Collette, F., Christian, D., Balteau, E., Luxen, A., et al. (2007). Distinct regions of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re associated with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and perspective taking. Journal of

860 心理科学进展 第20卷 Cognitive Neuroscience,19(6),935-944. 1-15. D'Argembeau,A.,Stawarczyk,D.,Majerus,S.,Collette,F., Hu,M.L.(2009).Knowledge sharing and innovative service van der Linden,M.,Feyers,D.,et al.(2010a).The neural behavior relationship:Guanxi as mediator.Social basis of personal goal processing when envisioning future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37(7),977-992 events.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2(8), Jenkins,A.C.,Mitchell,J.P.(2011).Medial prefrontal 1701-1713. cortex subserves diverse forms of self-reflection.Social D'Argembeau,A.,Stawarczyk,D.,Majerus,S.,Collette,F., Neuroscience,6(3),211-218. van der Linden,M.,Salmon,E.(2010b).Modulation of Kelley,W.M.,Macrae,C.N.,Wyland,C.L.,Caglar,S., medial prefrontal and inferior parietal cortices when Inati,S.,Heatherton,T.F.(2002).Finding the self?An thinking about past,present,and future selves.Social event-related fMRI Study.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5(2),187-200. Neuroscience,14(5),785-794. D'Esposito,M.,Postle,B.R.,&Rypma,B.(2000). Kim,Y.H.,Cohen,D.(2010).Information,perspective, Prefrontal cortical contributions to working memory: and judgments about the self in face and dignity cultures.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fMRI studies.Experimenta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6(4), Brain Research,133,3-11. 537-550. D'Argembeau,A.,Xue,G,Lu,Z.L.,van der Linden,M., Kitayama,S.,Park,J.(2010).Cultural neuroscience of the Bechara,A.(2008).Neural correlates of envisioning self: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grounding of the brain. emotional events in the near and far future.Neurolmag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5(2-3), 401),398-407. 111-129. Ebner,N.C.,Gluth,S.,Johnson,M.R.,Raye,C.L., Kitayama,S.,Tompson,S.(2010).Envisioning the future Mitchell,K.J.,&Johnson,M.K.(2011).Medial of cultural neuroscience.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refrontal cortex activity when thinking about others Psycholog,132),92-101. depends on their age.Neurocase,17(3),260-269. Klein,S.B.,Rozendal,K.,&Cosmides,L.(2002).A Gillihan,S.J.,&Farah,M.J.(2005).Is self special?A social-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alysis of the self Social critical review of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Cognition,202),105-135.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Psychological Bulletin. Krienen,F.M.,Tu,P.C.,&Buckner,R.L.(2010).Clan 131(1).76-97. mentality:Evidence that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Gutchess,A.H.,Kensinger,E.A.,Schacter,D.L.(2007). responds to close others.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ging,self-referencing,and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3041),13906-13915. Social Neuroscience.2(2),117-133. Lewis,R.S.,Goto,S.G.,Kong,L.L.(2008).Culture and Han,S.H.(2009).Religious belief and neurocognitive context:East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processes of the self.In E.Voland&W.Schiefenhovel differences in P3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and (Eds.),The biological evolution of religious mind and self-construal.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behaviour.The Frontiers Collection(pp.195-204).Berlin 34,623-634. Heidelberg:Springer-Verlag. Lieberman,M.D.(2007).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A Han,S.H.,Gu,X.S.,Mao,L.H.,Ge,J.Q.,Wang,G.,Ma, review of core processe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Y.(2010).Neural substrates of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581),259-289. in Chinese Buddhists.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Lieberman,M.D.,Jarcho,J.M.,&Satpute,A.B.(2004). Neuroscience.5(2-3),332-339. Evidence-based and intuition-based self-knowledge:An Harrison,V.,Hole,G.J.(2009).Evidence for a fMRI stud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contact-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own-age bias in face 87(4),421435. recognition.Psychonomic Bulletin Review.16(2), Lombardo,M.V.,Barnes,J.L.,Wheelwright,S.J.,& 264-269. Baron-Cohen,S.(2007).Self-referential cognition and Harada,T.,Li,Z.,Chiao,J.Y.(2010).Differential dorsal empathy in autism.PLoS One 2(9),e883. and ventral medial prefront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Markus,H.R.,&Kitayama,S.(1991).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it self modulated by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 An fMRI study.Social Neuroscience,5(3),257-271. Psychological Review,98(2),224-253. Han,S.H.,Mao,L.H.,Gu,X.S.,Zhu,Y.,Ge,J.Q.,Ma, Mitchell,J.P.,Banaji,M.R.,Macrae,C.N.(2005).The Y.(2008).Neural consequences of religious belief on link between social cognition and self-referential thought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Social Neuroscience.3(1),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Journal of Cognitive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860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20 卷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9(6), 935–944. D’Argembeau, A., Stawarczyk, D., Majerus, S., Collette, F., van der Linden, M., Feyers, D., et al. (2010a). The neural basis of personal goal processing when envisioning future event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2(8), 1701–1713. D’Argembeau, A., Stawarczyk, D., Majerus, S., Collette, F., van der Linden, M., & Salmon, E. (2010b). Modulation of medial prefrontal and inferior parietal cortices when thinking abou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elves. Social Neuroscience, 5(2), 187–200. D’Esposito, M., Postle, B. R., & Rypma, B. (2000). Prefrontal cortical contributions to working memory: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fMRI studies.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33, 3–11. D’Argembeau, A., Xue, G., Lu, Z. L., van der Linden, M., & Bechara, A. (2008). Neural correlates of envisioning emotional events in the near and far future. NeuroImage, 40(1), 398–407. Ebner, N. C., Gluth, S., Johnson, M. R., Raye, C. L., Mitchell, K. J., & Johnson, M. K. (2011).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ctivity when thinking about others depends on their age. Neurocase, 17(3), 260–269. Gillihan, S. J., & Farah, M. J. (2005). Is self special? A critical review of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1(1), 76–97. Gutchess, A. H., Kensinger, E. A., & Schacter, D. L. (2007). Aging, self-referencing, and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Social Neuroscience, 2(2), 117–133. Han, S. H. (2009). Religious belief and neurocognitive processes of the self. In E. Voland & W. Schiefenhövel (Eds.), The biological evolution of religious mind and behaviour, The Frontiers Collection (pp. 195–204).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Han, S. H., Gu, X. S., Mao, L. H., Ge, J. Q., Wang, G., & Ma, Y. (2010). Neural substrates of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in Chinese Buddhists.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5(2-3), 332–339. Harrison, V., & Hole, G. J. (2009). Evidence for a contact-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own-age bias in face recogni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6(2), 264–269. Harada, T., Li, Z., & Chiao, J. Y. (2010). Differential dorsal and ventral medial prefront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mplicit self modulated by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An fMRI study. Social Neuroscience, 5(3), 257–271. Han, S. H., Mao, L. H., Gu, X. S., Zhu, Y., Ge, J. Q., & Ma, Y. (2008). Neural consequences of religious belief on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Social Neuroscience, 3(1), 1–15. Hu, M. L. (2009). Knowledge sharing and innovative service behavior relationship: Guanxi as mediator.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7(7), 977–992. Jenkins, A. C., & Mitchell, J. P. (2011).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subserves diverse forms of self-reflection. Social Neuroscience, 6(3), 211–218. Kelley, W. M., Macrae, C. N., Wyland, C. L., Caglar, S., Inati, S., & Heatherton, T. F. (2002). Finding the self? An event-related fMRI Study.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4(5), 785–794. Kim, Y. H., & Cohen, D. (2010). Information, perspective, and judgments about the self in face and dignity cultur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4), 537–550. Kitayama, S., & Park, J. (2010). Cultural neuroscience of the self: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grounding of the brain.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5(2-3), 111–129. Kitayama, S., & Tompson, S. (2010). Envisioning the future of cultural neuroscience.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2), 92–101. Klein, S. B., Rozendal, K., & Cosmides, L. (2002). A social-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alysis of the self. Social Cognition, 20(2), 105–135. Krienen, F. M., Tu, P. C., & Buckner, R. L. (2010). Clan mentality: Evidence that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responds to close other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0(41), 13906–13915. Lewis, R. S., Goto, S. G., & Kong, L. L. (2008). Culture and context: East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differences in P3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and self-construa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 623–634. Lieberman, M. D. (2007).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 review of core process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8(1), 259–289. Lieberman, M. D., Jarcho, J. M., & Satpute, A. B. (2004). Evidence-based and intuition-based self-knowledge: An fMRI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4), 421–435. Lombardo, M. V., Barnes, J. L., Wheelwright, S. J., & Baron-Cohen, S. (2007). Self-referential cognition and empathy in autism. PLoS One 2(9), e883.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253. Mitchell, J. P., Banaji, M. R., & Macrae, C. N. (2005). The link between social cognition and self-referential thought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Journal of Cognitive

第6期 杨帅等:内侧前额叶皮质一“自我”的神经基础 861 Neuroscience,17(8),1306-1315. Schmitz,T.W.,Johnson,S.C.(2006).Self-appraisal Mitchell,J.P.,Macrae,C.N.,Banaji,M.R.(2005). decisions evoke dissociated dorsal-ventral aMPFC Forming impressions of people versus inanimate objects: networks.Neurolmage,30(3),1050-1058. Social-cognitive processing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Sheline,Y.I.,Barch,D.M.,Price,J.L.,Rundle,M.M., Neurolmage,26(1),251-257. Vaishnavi,S.N.,Snyder,A.Z.,et al.(2009).The default Mitchell,J.P.,Macrae,C.N.,Banaji,M.R.(2006). mode network and self-referential processes in depression. Dissociable medial prefrontal contributions to judg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of similar and dissimilar others.Neuron,50(4),655-663.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06(6),1942-1947. Moran,J.M.,Heatherton,T.F.,Kelley,W.M.(2009). Shi,G C.,Shi,Y.Z.,Chan,A.K.K.,Liu,M.T.,Fam,K. Modulation of 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 by implicit and S.(2011).The role of renging in mediating customer explicit self-relevance evaluation.Social Neuroscience. relationship investment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in China. 4(3),197-211.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40(4),496-502. Moran,J.M.,Lee,S.M.,Gabrieli,J.D.E.(2011). Stuss,D.T.,&Levine,B.(2002).Adult clinical Dissociable neural systems supporting knowledge about neuropsychology:Lessons from studies of the frontal human character and appearance in ourselves and others. lobe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3,401-433.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3(9),2222-2230. Tsai,M.H.,Chi,S.C.S.,Hu,H.H.(2009).Salespeople's Mitchell,K.J.,Raye,C.L.,Ebner,N.C.,Tubridy,S.M., Renging orientation,self-esteem,and selling behaviors: Frankel,H.,&Johnson,M.K.(2009).Age-group An empirical study in Taiwan.Journal of Business and differences in medial cortex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Psycholog,242),193-200. thinking about self-relevant agendas.Psychology and Turner,J.C.,Hogg,M.A.,Oakes,P.J.,Reicher,S.D.,& Ag1mg.242),438-449. Wetherel,I.M.(1987).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Ng,S.H.,Han,S.H.,Mao,L.H.,Lai,J.C.L.(2010).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Oxford,UK:Blackwel. Dynamic bicultural brains:fMRI study of their flexible Uddin,L.Q.,lacoboni,M.,Lange,C.,&Keenan,J.P., neural representation of self and significant others in (2007).The self and social cognition:The role of cortical response to culture primes.Asian Journal of Social midline structures and mirror neurons.Trend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13(2),83-91. Sciences,11(4),153-157. Northoff,G,Heinzel,A.,de Greck,M.,Bermpohl,F., van der Meer,L.,Costafreda,S.,Aleman,A.,David,A.S. Dobrowolny,H.,&Panksepp,J.(2006).Self-referential (2010).Self-reflection and the brain:A theoretical review processing in our brain:A meta-analysis of imaging and meta-analysis of neuroimaging studies with studies on the self.Neurolmage,31(1),440-457. implications for schizophrenia.Neuroscience and Owen,A.M.,Evans,A.C.,Petrides,M.(1996).Evidence Biobehavioral Reviews.34(6),935-946. for a two-stage model of spatial working memory van Overwalle,F.(2009).Social cognition and the brain:A processing within the lateral frontal cortex:A positron meta-analysis.Human Brain Mapping.30(3),829-858.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Cerebral Cortex.6(1),31-38. Webber,S.(2011).Who Am I?Locating the neural correlate Powell,L.J.,Macrae,C.N.,Cloutier,J.,Metcalfe,J.,& of the self.Bioscience Horizons.4(2),165-173. Mitchell,J.P.(2010).Dissociable neural substrates for Whitfield-Gabrieli,S.,Moran,J.M.,Nieto-Castanon,A., agentic versus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s of self.Journal Triantafyllou,C.,Saxe,R.,&Gabrieli,J.D.E.(2011).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2(10),2186-2197. Associations and dissociations between default and Rameson,L.T.,Satpute,A.B.,Lieberman,M.D.(2010). self-reference networks in the human brain.Neurolmage.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relevant 551),225-232. processing.Neurolmage.50(2),701-708. Zhu,Y.(2004).Neuroimaging studies of self-reflection. Rogers.T.B.,Kuiper,N.A.,&Kirker,W.S.(1977).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14(4),296-302 Self-reference and the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Zhu,Y.,Zhang,L.,Fan,J.,Han,S.H.(2007).Neura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5(9) basis of cultural influence on self-representation. 677-688. Neurolmage,343),1310-1316.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 6 期 杨 帅等: 内侧前额叶皮质—— “自我”的神经基础 861 Neuroscience, 17(8), 1306–1315. Mitchell, J. P., Macrae, C. N., & Banaji, M. R. (2005). Forming impressions of people versus inanimate objects: Social-cognitive processing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NeuroImage, 26(1), 251–257. Mitchell, J. P., Macrae, C. N., & Banaji, M. R. (2006). Dissociable medial prefrontal contributions to judgments of similar and dissimilar others. Neuron, 50(4), 655–663. Moran, J. M., Heatherton, T. F., & Kelley, W. M. (2009). Modulation of 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 by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relevance evaluation. Social Neuroscience, 4(3), 197–211. Moran, J. M., Lee, S. M., & Gabrieli, J. D. E. (2011). Dissociable neural systems supporting knowledge about human character and appearance in ourselves and other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3(9), 2222–2230. Mitchell, K. J., Raye, C. L., Ebner, N. C., Tubridy, S. M., Frankel, H., & Johnson, M. K. (2009). Age-group differences in medial cortex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thinking about self-relevant agendas. Psychology and Aging, 24(2), 438–449. Ng, S. H., Han, S. H., Mao, L. H., & Lai, J. C. L. (2010). Dynamic bicultural brains: fMRI study of their flexible neural representation of self and significant others in response to culture prime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2), 83–91. Northoff, G., Heinzel, A., de Greck, M., Bermpohl, F., Dobrowolny, H., & Panksepp, J. (2006).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in our brain: A meta-analysis of imaging studies on the self. NeuroImage, 31(1), 440–457. Owen, A. M., Evans, A. C., & Petrides, M. (1996). Evidence for a two-stage model of spatial working memory processing within the lateral frontal cortex: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 Cerebral Cortex, 6(1), 31–38. Powell, L. J., Macrae, C. N., Cloutier, J., Metcalfe, J., & Mitchell, J. P. (2010). Dissociable neural substrates for agentic versus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s of self.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2(10), 2186–2197. Rameson, L. T., Satpute, A. B., & Lieberman, M. D. (2010).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relevant processing. NeuroImage, 50(2), 701–708. Rogers, T. B., Kuiper, N. A., & Kirker, W. S. (1977). Self-reference and the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9), 677–688. Schmitz, T. W., & Johnson, S. C. (2006). Self-appraisal decisions evoke dissociated dorsal-ventral aMPFC networks. NeuroImage, 30(3), 1050–1058. Sheline, Y. I., Barch, D. M., Price, J. L., Rundle, M. M., Vaishnavi, S. N., Snyder, A. Z., et al. (2009).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and self-referential processes in depress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6(6), 1942–1947. Shi, G. C., Shi, Y. Z., Chan, A. K. K., Liu, M. T., & Fam, K. S. (2011). The role of renqing in mediating customer relationship investment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in China.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40(4), 496–502. Stuss, D. T., & Levine, B. (2002). Adult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 Lessons from studies of the frontal lob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 401–433. Tsai, M. H., Chi, S. C. S., & Hu, H. H. (2009). Salespeople's Renqing orientation, self-esteem, and selling behaviors: An empirical study in Taiwa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4(2), 193–200. Turner, J. C., Hogg, M. A., Oakes, P. J., Reicher, S. D., & Wetherel, l. M. (1987).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Oxford, UK: Blackwel. Uddin, L. Q., Iacoboni, M., Lange, C., & Keenan, J. P., (2007). The self and social cognition: The role of 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 and mirror neuron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4), 153–157. van der Meer, L., Costafreda, S., Aleman, A., & David, A. S. (2010). Self-reflection and the brain: A theore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neuroimaging studi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schizophrenia.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34(6), 935–946. van Overwalle, F. (2009). Social cognition and the brain: A meta-analysis. Human Brain Mapping, 30(3), 829–858. Webber, S. (2011). Who Am I? Locating the neural correlate of the self. Bioscience Horizons, 4(2), 165–173. Whitfield-Gabrieli, S., Moran, J. M., Nieto-Castañón, A., Triantafyllou, C., Saxe, R., & Gabrieli, J. D. E. (2011). Associations and dissociations between default and self-reference networks in the human brain. NeuroImage, 55(1), 225–232. Zhu, Y. (2004).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self-reflection.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4(4), 296–302. Zhu, Y., Zhang, L., Fan, J., & Han, S. H. (2007). Neural basis of cultural influence on self-representation. NeuroImage, 34(3), 1310–1316

862 心理科学进展 第20卷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Neural Basis of the Self YANG Shuai;HUANG Xi-Ting';FU Yu-Ling? (School of Psychology,School of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udies,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neural basis of the self mainly relies on the researches of self-reference process.It refers to the cooperation of various regions of 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CMS),or even the whole brain.In self-reference process,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and its sub regions play important role: ventral-MPFC activates stronger when self in default mode,self awareness and on-line self are activated; however,dorsal-MPFC involves more when conscious self,self evolution and agentic self are activated.In self-other representation,activities of MPFC and its sub regions are modulated by the affective,cognitive and cultural factors.It's the future directions to put self in the dynamic temporal or interpersonal background to explore its neural mechanism. Key words:medial prefrontal cortex;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self;self-reference process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862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20 卷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Neural Basis of the Self YANG Shuai1 ; HUANG Xi-Ting1 ; FU Yu-Ling2 ( 1 School of Psychology; 2 School of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udi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neural basis of the self mainly relies on the researches of self-reference process. It refers to the cooperation of various regions of 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 (CMS), or even the whole brain. In self-reference process,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 and its sub regions play important role: ventral-MPFC activates stronger when self in default mode, self awareness and on-line self are activated; however, dorsal-MPFC involves more when conscious self, self evolution and agentic self are activated. In self-other representation, activities of MPFC and its sub regions are modulated by the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cultural factors. It’s the future directions to put self in the dynamic temporal or interpersonal background to explore its neural mechanism. Key words: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 self; self-reference process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