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采前侵染:园艺产品在田间生长期间有可能由土地、空气、昆虫、雨水、病株、野生寄主等 来源的病原物传到产品表面而带菌。侵入的方式: (1)直接穿透侵入:一部分真菌病原可以从健全的寄主表皮直接侵入。但一般穿透角质化的表 皮细胞比较困难,多穿透幼嫩组织。 (2)自然孔道侵入,气孔、皮孔、裂缝等,大多数真菌和细菌都可通过此途径侵入 (3)伤口侵入:产品表面的各种伤口、伤疤都是病原菌侵入的途径。 2.采收期和采后侵染 (1)采收切割伤及表面机械伤。 (2)生理损伤与表皮衰老:低温冷害,高温热伤,C02伤害,低02伤害,药害及其他不良环境引 起的生理伤害,会使新鲜产品失去抗性,病原菌容易侵入。 在产品衰老时,表面蜡质、角质发生变化,出现裂纹或气孔失去自身调控机能,致使一些病原 菌乘虚而入。 (3)采后处理与接触传染:采后洗涤、清选、预冷、化学处理等环节,也是病原传染的环节】 一些病原可由染病果实传向与其接触的健康果实。 (二)侵染过程(自学P192) (三)影响发病的环境因素 园产品采后的一切处理过程中,病原菌感染,病害的发生、发展除了与病菌和寄主本身的特性 有关外,与环境条件和寄主的生理生化状态关系密切。 1.温度:温度是影响病原菌侵染很重要的环境因子,它影响真菌病原孢子萌发和侵入速度,各 种真菌的孢子都具有其最高、最适及最低萌发温度,离开最适温度愈远,孢子萌发所需的时间越 长,超出最高或最低温度范围,孢子便不能萌发。例如,灰霉葡萄孢孢子接种在果实上,0-30℃均 可发芽,18℃为适温。在15-20℃大约15h孢子就萌发,10℃下4-5天,0-2.2℃下7天才萌发。因 此,低温环境有利于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减少侵染并抑制已形成的侵染组织的发展。但 是一些嗜冷性的微生物,它们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虽然在10-20℃,但在较低的温度下萌发的菌丝仍 能够缓慢生长。如灰霉孢真菌,在-2℃下虽然生长缓慢,但仍可致病。实际上,有些对果蔬危害较 大的真菌在0℃下仍可感染产品,如毛霉(苹果、梨、草莓、甜瓜等)、核盘霉(十合花科产品为主 要寄主)、青霉菌、链格孢(苹果、梨、番茄、甜椒、茄子、黄瓜、西葫芦、甜瓜、草莓、葡萄、 甘蓝、洋芋、甘薯等),在-2~0℃也可缓慢生长。而各种园产品贮运的温度都有一定的范围,最低 限一般都在0℃以上,因此,用低温并不能完全控制病害,有时还需配合其他防治方法。 2.空气湿度与寄主水分状态 (1)空气湿度:空气湿度对病害侵入的影响最大,因为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要求比较潮湿的 环境,最适宜的环境条件H都在90%以上,饱和湿度或液体水滴里萌发最快。通常低的空气湿度抑制 真菌的萌发,在95%-100%的高湿度条件下,低温也难以抑制孢子的萌发。 植物组织表面有自由水出现时,孢子萌发最快。 在高湿度条件下,寄主愈伤组织形成缓慢,气孔开张度大,保护组织脆性大,从而降低植物的 抗病能力。 (2)寄主水分状况:寄主的水分状况也影响到病害的发展。许多果蔬产品含水量高或组织饱满 时对病菌侵入更为敏感,采前大量灌水会明显降低对病菌的抗性,稍微的脱水可以减少腐烂。例 1.采前侵染:园艺产品在田间生长期间有可能由土地、空气、昆虫、雨水、病株、野生寄主等 来源的病原物传到产品表面而带菌。侵入的方式: (1)直接穿透侵入:一部分真菌病原可以从健全的寄主表皮直接侵入。但一般穿透角质化的表 皮细胞比较困难,多穿透幼嫩组织。 (2)自然孔道侵入,气孔、皮孔、裂缝等,大多数真菌和细菌都可通过此途径侵入。 (3)伤口侵入:产品表面的各种伤口、伤疤都是病原菌侵入的途径。 2.采收期和采后侵染 (1)采收切割伤及表面机械伤。 (2)生理损伤与表皮衰老:低温冷害,高温热伤,CO2伤害,低O2伤害,药害及其他不良环境引 起的生理伤害,会使新鲜产品失去抗性,病原菌容易侵入。 在产品衰老时,表面蜡质、角质发生变化,出现裂纹或气孔失去自身调控机能,致使一些病原 菌乘虚而入。 (3)采后处理与接触传染:采后洗涤、清选、预冷、化学处理等环节,也是病原传染的环节。 一些病原可由染病果实传向与其接触的健康果实。 (二)侵染过程(自学P192) (三)影响发病的环境因素 园产品采后的一切处理过程中,病原菌感染,病害的发生、发展除了与病菌和寄主本身的特性 有关外,与环境条件和寄主的生理生化状态关系密切。 1.温度:温度是影响病原菌侵染很重要的环境因子,它影响真菌病原孢子萌发和侵入速度,各 种真菌的孢子都具有其最高、最适及最低萌发温度,离开最适温度愈远,孢子萌发所需的时间越 长,超出最高或最低温度范围,孢子便不能萌发。例如,灰霉葡萄孢孢子接种在果实上,0-30℃均 可发芽,18℃为适温。在15-20℃大约15 h孢子就萌发,10℃下4-5天,0-2.2℃下7天才萌发。因 此,低温环境有利于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减少侵染并抑制已形成的侵染组织的发展。但 是一些嗜冷性的微生物,它们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虽然在10-20℃,但在较低的温度下萌发的菌丝仍 能够缓慢生长。如灰霉孢真菌,在-2℃下虽然生长缓慢,但仍可致病。实际上,有些对果蔬危害较 大的真菌在0℃下仍可感染产品,如毛霉(苹果、梨、草莓、甜瓜等)、核盘霉(十合花科产品为主 要寄主)、青霉菌、链格孢(苹果、梨、番茄、甜椒、茄子、黄瓜、西葫芦、甜瓜、草莓、葡萄、 甘蓝、洋芋、甘薯等),在-2~0℃也可缓慢生长。而各种园产品贮运的温度都有一定的范围,最低 限一般都在0℃以上,因此,用低温并不能完全控制病害,有时还需配合其他防治方法。 2.空气湿度与寄主水分状态 (1)空气湿度:空气湿度对病害侵入的影响最大,因为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要求比较潮湿的 环境,最适宜的环境条件RH都在90%以上,饱和湿度或液体水滴里萌发最快。通常低的空气湿度抑制 真菌的萌发,在95%-100%的高湿度条件下,低温也难以抑制孢子的萌发。 植物组织表面有自由水出现时,孢子萌发最快。 在高湿度条件下,寄主愈伤组织形成缓慢,气孔开张度大,保护组织脆性大,从而降低植物的 抗病能力。 (2)寄主水分状况:寄主的水分状况也影响到病害的发展。许多果蔬产品含水量高或组织饱满 时对病菌侵入更为敏感,采前大量灌水会明显降低对病菌的抗性,稍微的脱水可以减少腐烂。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