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中国本位文化”论 1935年1月。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萨孟武等十教授在上海《文化建设》月刊上 联名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正式提出了“中国本位文化”论。“本位文化” 论的核心观点是:“此时此地的需要,就是中国本位的基础。”他们认为这就是建设新文化 的依据,也是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准则。具体说就是“把过去的一切,加以检讨,存其所 当存,去其所当去”;“吸收欧、美的文化是必要而应该的,但当吸收其所当吸收……吸收 的标准,当决定于现代中国的需要!”如何具体判定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呢?本位文 化派是这样回答的:现在西方世界有三套文化,即英美的资本主义、新的国家主义和苏俄 的共产主义,而这三者均不合于中国国情,中国需要的是“第四套文化”。什么是“第四套 文化”呢?《宣言》的后台陈立夫说:“‘将我国固有之道性智能从根救起,对西方发明之 物质科学迎头赶上’二语,实足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方针也。”这一方针原来就是“中体 西用”论的翻版。在这种文化建构中,没有给民主主义留下任何地位,所谓“此题,时此 地的需要”云云,说穿了,不过是适应蒋介石的文化统治政策的需要罢了。 对于“本位文化”论的实质,胡适一针见血地批评说: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不过 是“中体西用”论“最新式的化装”,讥讽《宣言》的作者们把“中国本位”解释为“此时 此地的需要”,而何健、陈济棠等军阀,一面从西方购买“最新模特儿”的飞机大炮,一面 又在提倡“读经祀孔”,这也正是根据“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而建设的“中国本位的文化”! 3、“全盘西化”论 针对20一30年代的“东方文化”派和“中国本位文化”派等的文化保守主义模式,胡 适于1929年首次提出“全盘西化”论,后又于30年代改为“充分世界化”。这两个词在胡 适和其他西化论者那里是通用的 胡适在论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时指出:凡是一种文明必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 个因子”,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精神的,也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物质的。“一部摩托车所代表的 人类心思智慧决不亚于一首诗所代表的心思智慧”,“精神的文明必须建筑在物质的基础之 上”。胡适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是建筑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西方现代文明是建筑在工业社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国要想在物质文明方面仿效西 方,就必须在精神文明方面也仿效西方,即不但在“机械”上,而且在“政治社会道德” 上仿效西方。另一位“全盘西化”论者陈序经说:“文化本身是分开不得,所以它所表现出 的各方面都有连带及密切的关系。设使因为内部或外来的势力冲动或变更任何一方面,则 他方面也受其影响,他并不像一间屋子,屋顶坏了,可以购买新瓦来补好……所以我们要 格外努力去采纳西洋的文化,诚心诚意的全盘接受他,因为他自己本身是一种系统,而他 的趋势,是全部的,而非部分的。”这就是说,要接受西方文化就必须全盘接受,不能有所 区分和选择。由此可见,“全盘西化”论表现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对于西方民主政治的热 烈追求,具有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主义的积极意义。它在理论上的合 理因素主要是分析了文化的整合性,强调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性。 然而过分强调了文化的整合性,把它看成是机械的统一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也不符 合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实际。首先,在中国和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近代文化发展过程中 直都是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并没有全盘西化;其次,虽然有什么样的物质文明就有 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同步发展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文 明)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反转过来给予社会经济和政治以巨大影响。因此 人类文化的发展在某一个历史时期主要表现为物质文化的进步,在另一个历史时期则主要 表现为精神文化的进步,二者表现为辩证的、动态的统一,而不是机械的、静态的统 在两个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时,一个民族总是根据自己物质文明发展的水平去吸收 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于是就表现出文化的选择性来。在近代,中西文化发生撞击时,中国2、“中国本位文化”论 1935 年 1 月。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萨孟武等十教授在上海《文化建设》月刊上 联名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正式提出了“中国本位文化”论。“本位文化” 论的核心观点是:“此时此地的需要,就是中国本位的基础。”他们认为这就是建设新文化 的依据,也是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准则。具体说就是“把过去的一切,加以检讨,存其所 当存,去其所当去”;“吸收欧、美的文化是必要而应该的,但当吸收其所当吸收……吸收 的标准,当决定于现代中国的需要!” 如何具体判定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呢?本位文 化派是这样回答的:现在西方世界有三套文化,即英美的资本主义、新的国家主义和苏俄 的共产主义,而这三者均不合于中国国情,中国需要的是“第四套文化”。什么是“第四套 文化”呢?《宣言》的后台陈立夫说:“‘将我国固有之道性智能从根救起,对西方发明之 物质科学迎头赶上’二语,实足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方针也。”这一方针原来就是“中体 西用”论的翻版。在这种文化建构中,没有给民主主义留下任何地位,所谓“此题,时此 地的需要”云云,说穿了,不过是适应蒋介石的文化统治政策的需要罢了。 对于“本位文化”论的实质,胡适一针见血地批评说: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不过 是“中体西用”论“最新式的化装”,讥讽《宣言》的作者们把“中国本位”解释为“此时 此地的需要”,而何健、陈济棠等军阀,一面从西方购买“最新模特儿”的飞机大炮,一面 又在提倡“读经祀孔”,这也正是根据“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而建设的“中国本位的文化”! 3、“全盘西化”论 针对 20-30 年代的“东方文化”派和“中国本位文化”派等的文化保守主义模式,胡 适于 1929 年首次提出“全盘西化”论,后又于 30 年代改为“充分世界化”。这两个词在胡 适和其他西化论者那里是通用的。 胡适在论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时指出:凡是一种文明必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 个因子”,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精神的,也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物质的。“一部摩托车所代表的 人类心思智慧决不亚于一首诗所代表的心思智慧”,“精神的文明必须建筑在物质的基础之 上”。胡适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是建筑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西方现代文明是建筑在工业社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国要想在物质文明方面仿效西 方,就必须在精神文明方面也仿效西方,即不但在“机械”上,而且在“政治社会道德” 上仿效西方。另一位“全盘西化”论者陈序经说:“文化本身是分开不得,所以它所表现出 的各方面都有连带及密切的关系。设使因为内部或外来的势力冲动或变更任何一方面,则 他方面也受其影响,他并不像一间屋子,屋顶坏了,可以购买新瓦来补好……所以我们要 格外努力去采纳西洋的文化,诚心诚意的全盘接受他,因为他自己本身是一种系统,而他 的趋势,是全部的,而非部分的。”这就是说,要接受西方文化就必须全盘接受,不能有所 区分和选择。由此可见,“全盘西化”论表现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对于西方民主政治的热 烈追求,具有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主义的积极意义。它在理论上的合 理因素主要是分析了文化的整合性,强调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性。 然而过分强调了文化的整合性,把它看成是机械的统一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也不符 合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实际。首先,在中国和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近代文化发展过程中, 一直都是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并没有全盘西化;其次,虽然有什么样的物质文明就有 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同步发展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文 明)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反转过来给予社会经济和政治以巨大影响。因此, 人类文化的发展在某一个历史时期主要表现为物质文化的进步,在另一个历史时期则主要 表现为精神文化的进步,二者表现为辩证的、动态的统一,而不是机械的、静态的统一。 在两个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时,一个民族总是根据自己物质文明发展的水平去吸收 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于是就表现出文化的选择性来。在近代,中西文化发生撞击时,中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