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义也;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 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言语。大历之诗,高者尚未失 盛唐,下者渐入晚唐矣。晚唐之下者,亦堕野狐外道鬼窟中。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 武德至天宝末六十五人,为唐初、盛唐诗。……自天宝至元和间四十八人,为中 唐诗。 自元和至唐末四十九人,为晚唐诗。 一一元·杨士弘《唐音》 有唐三百年,诗众体备矣,莫不兴于始,成于中,流于变,而移之于终。至于声律 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晩唐之不 同 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序》 2、断限 罗宗强《隋唐五代代文学思想史》 郭预衡《中国文学史》 初唐 高祖武德初——一睿宗景云中 高祖武德元年——玄宗先天元年 (618-711) (618-712) 盛唐睿宗景云中一一玄宗天宝初玄宗开元元年—代宗永泰元年 (711-742) (713-765) 中唐 德宗贞元中一穆宗长庆未 代宗大历元年—懿宗大中元年 (795-824) (766-859) 晚唐敬宗宝历初—昭宗天佑未 懿宗咸通元年—昭宗天佑四年 (825-907) (860-907) 般分法: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一一玄宗先天元年(618-712)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一一代宗永泰元年(713-765)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一一文宗太和元年(766-827) 晚唐:文宗太和元年一一昭宗天佑四年(827-907) 二、唐诗的发展轨迹 1、初唐(618-712) 初唐约百年,诗人大约270人,诗歌2757首,其中心任务是要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 融合南北文风,为诗歌发展开辟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初唐百年诗歌的演进,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唐的前五十年,是宫廷诗的时代。第二义也;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 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言语。大历之诗,高者尚未失 盛唐,下者渐入晚唐矣。晚唐之下者,亦堕野狐外道鬼窟中。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 自武德至天宝末六十五人,为唐初、盛唐诗。……自天宝至元和间四十八人,为中 唐诗。……自元和至唐末四十九人,为晚唐诗。 ——元·杨士弘《唐音》 有唐三百年,诗众体备矣,莫不兴于始,成于中,流于变,而移之于终。至于声律 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不 同。 ——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序》 2、断限 罗宗强《隋唐五代代文学思想史》 郭预衡《中国文学史》 初唐 高祖武德初——睿宗景云中 (618-711) 高祖武德元年——玄宗先天元年 (618-712) 盛唐 睿宗景云中——玄宗天宝初 (711-742) 玄宗开元元年——代宗永泰元年 (713-765) 中唐 德宗贞元中——穆宗长庆未 (795-824) 代宗大历元年——懿宗大中元年 (766-859) 晚唐 敬宗宝历初——昭宗天佑未 (825-907) 懿宗咸通元年——昭宗天佑四年 (860-907) 一般分法: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玄宗先天元年(618-712)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代宗永泰元年(713-765)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文宗太和元年(766-827) 晚唐:文宗太和元年——昭宗天佑四年(827-907) 二、唐诗的发展轨迹 1、初唐(618-712) 初唐约百年,诗人大约270人,诗歌2757首,其中心任务是要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 融合南北文风,为诗歌发展开辟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初唐百年诗歌的演进,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唐的前五十年,是宫廷诗的时代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