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有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9人们常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请写出它们所比喻的高贵品质。 《送东阳马生序》(全文见教材 (一)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弗之怠②门人弟子填其室③援疑质理④卒获有所闻⑤同舍生皆被绮绣⑥腰白玉之环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我的概括: 4.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求学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我的感受 5.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任意写出一句与“磨难”有关的古诗文或名言警句,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我的积累: ②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 式?我的观念: (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弗之怠 (2)走送之 (3)寓逆旅主人 (4)皆被绮绣 (5)未尝稍降辞色 (6)俟其欣悦 (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8)腰白玉之环 (9)俯身倾耳以请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从致书以观 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 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义正辞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 B.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足肤皲裂而不知 气可以养而致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B、弗之怠(指代抄书)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D、益慕圣贤之道(的) 5、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两处停顿。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答 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 9、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答: 10、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11、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答 12、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 13、与本文作者的求学之苦不同类的一项是() A.勾践卧薪尝胆B匡衡凿壁偷光C孙敬系发悬梁D苏秦引锥刺股 14、对第一段文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叙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之艰和用心之苦的经历,意在勉励后生勤苦学习 B.本段文字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文辞流畅,写得事信、情真、理足。 C.本段文字细节描写生动感人。如写从先达执经叩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D.作者的求学经历较好地体现了孔子的读书“三境界”思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宋濂从师是生活上的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 16.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 17.对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答: 28.孔子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宋濂也说:“以中 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根据文段及孔子的话,说说你对“乐”字的理解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 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5 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有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答: 9.人们常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请写出它们所比喻的高贵品质。 《送东阳马生序》(全文见教材) (一)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弗之怠 ②门人弟子填其室 ③援疑质理 ④卒获有所闻 ⑤同舍生皆被绮绣 ⑥腰白玉之环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我的概括: 4. 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求学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我的感受: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任意写出一句与“磨难”有关的古诗文或名言警句,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我的积累: ②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 式? 我的观念: (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弗之怠 (2)走送之 (3)寓逆旅主人 (4)皆被绮绣 (5)未尝稍降辞色 (6)俟其欣悦 (7)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8) 腰白玉之环 (9)俯身倾耳以请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 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义正辞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 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足肤皲裂而不知 气可以养而致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 B、弗之怠(指代抄书)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D、益慕圣贤之道(的) 5、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两处停顿。 以 是 人 多 以 书 假 余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答: 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 9、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答: 10、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11、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答: 12、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 13、与本文作者的求学之苦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勾践 卧薪尝胆 B.匡衡 凿壁偷光 C.孙敬 系发悬梁 D.苏秦 引锥刺股 14、对第一段文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段文字叙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之艰和用心之苦的经历,意在勉励后生勤苦学习。 B. 本段文字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文辞流畅,写得事信、情真、理足。 C. 本段文字细节描写生动感人。如写从先达执经叩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D. 作者的求学经历较好地体现了孔子的读书“三境界”思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宋濂从师是生活上的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6.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 17.对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答: 28.孔子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宋濂也说:“以中 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根据文段及孔子的话,说说你对“乐”字的理解。 (三)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 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