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后汉书》:南朝刘宋时人范晔(炉)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光武帝, 下迄汉献帝。选为中学课文的有《乐羊子妻》、《张衡传》 《三国志》:西晋人陈寿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 天下。选为中学课文的原有《隆中对》,今删。我们读过的诸葛亮《出师表》,该 书已全文收入《诸葛亮传》。 《资治通鉴》:北宋人司马光为主编撰,编年体,通史,内容上起战国,下迄五代 选为中学课文的有:《赤壁之战》、《李停?雪夜人蔡州》。 教师补充说明:前四部纪传体史书,因为是旧时“二十四史”中头四部史书,史 学价值、文学价值均高,所以合称“前四史”,为旧时读书人必读的史书。《资治通 鉴》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也高,因非纪传体,没有列入“二十四史”。 (八)秦以后历史散文阅读能力综合训练 提示:下文是《汉书》中《霍光传》的最后部分,霍光,骠骑将军霍去病之弟, 以受汉武帝之命,辅佐汉昭帝、拥立汉宣帝,把持朝政一二十年。霍光死,其家族 犹权倾朝野,骄恣无节,发展到要谋反,被人告发后遭族灭。节选的这一部分,是 写霍氏被族灭后的论功行赏、交代霍氏族灭的由来,以及汉室最后对霍氏的处理 先通读一遍,标点“宣帝始立”一段,然后再分段细读,做段后和篇末的题目。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①,不逊必海上;侮上者, 逆道也。在人之有,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 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②”;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至 亡。”书三上,辄报闻③。 注:[不逊]不顺乎礼义常道。逊,通“驯”。②[泰盛指权力太大,气焰太盛。“泰”, 通“太”。③[辄报闻]封建皇帝处理臣下奏章的一种方式,只说“已知道”,不依言 处理 习题 (1)“逆道”,此处的意思是:A谋反之道:B违反顺于礼义之道:C违背待人接 物之道 (2)“在人之右,人必害之”,联系下几句看,“右”和“害”的意思是:A上、 害怕B右边、害怕;C上、忌恨:D右边、忌恨。 (3)“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几句的正确泽语是:A陛下即使 爱霍氏给以优厚待遇,也应及时加以抑制,不使他们发展到自取灭亡的地步:B陛 下如果厚爱霍氏,就应随时加以抑制,不让他发展到自取灭亡:C陛下即使厚爱他 们,也应随时加以打制,不让他们自取灭亡 参考答案:(1)B(2)C(3)A 其后,霍后沫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日:“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 灶会突①,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 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 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台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③,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 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 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 亡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 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④ 注:①[在突]直烟囱。②【上行】上座,行:读h?ng。这句言那些因救火烧得焦 头烂额的人坐于上座。③[不录言曲突没把建议改为弯曲烟囱的人计算在有功者之 内。录,计算。④[郎]郎官,宫廷侍卫。《后汉书》:南朝刘宋时人范晔(炉)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光武帝, 下迄汉献帝。选为中学课文的有《乐羊子妻》、《张衡传》。 《三国志》:西晋人陈寿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 一天下。选为中学课文的原有《隆中对》,今删。我们读过的诸葛亮《出师表》,该 书已全文收入《诸葛亮传》。 《资治通鉴》:北宋人司马光为主编撰,编年体,通史,内容上起战国,下迄五代。 选为中学课文的有:《赤壁之战》、《李停?雪夜人蔡州》。 教师补充说明:前四部纪传体史书,因为是旧时“二十四史”中头四部史书,史 学价值、文学价值均高,所以合称“前四史”,为旧时读书人必读的史书。《资治通 鉴》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也高,因非纪传体,没有列入“二十四史”。 (八)秦以后历史散文阅读能力综合训练。 提示:下文是《汉书》中《霍光传》的最后部分,霍光,骠骑将军霍去病之弟, 以受汉武帝之命,辅佐汉昭帝、拥立汉宣帝,把持朝政一二十年。霍光死,其家族 犹权倾朝野,骄恣无节,发展到要谋反,被人告发后遭族灭。节选的这一部分,是 写霍氏被族灭后的论功行赏、交代霍氏族灭的由来,以及汉室最后对霍氏的处理。 先通读一遍,标点“宣帝始立”一段,然后再分段细读,做段后和篇末的题目。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①,不逊必海上;侮上者, 逆道也。在人之有,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 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②”;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至 亡。”书三上,辄报闻③。 注:①[不逊]不顺乎礼义常道。逊,通“驯”。②[泰盛]指权力太大,气焰太盛。“泰”, 通“太”。③[辄报闻]封建皇帝处理臣下奏章的一种方式,只说“已知道”,不依言 处理。 习题: (1)“逆道”,此处的意思是:A 谋反之道;B 违反顺于礼义之道;C 违背待人接 物之道。 (2)“在人之右,人必害之”,联系下几句看,“右”和“害”的意思是:A 上、 害怕 B 右边、害怕;C 上、忌恨;D 右边、忌恨。 (3)“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几句的正确泽语是:A 陛下即使 爱霍氏给以优厚待遇,也应及时加以抑制,不使他们发展到自取灭亡的地步:B 陛 下如果厚爱霍氏,就应随时加以抑制,不让他发展到自取灭亡;C 陛下即使厚爱他 们,也应随时加以打制,不让他们自取灭亡。 参考答案:(1) B(2) C(3) A 其后,霍后沫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日:“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 灶会突①,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 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 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台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③,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 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 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 亡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 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④。 注:①[在突]直烟囱。②【上行】上座,行:读 h?ng。这句言那些因救火烧得焦 头烂额的人坐于上座。③[不录言曲突]没把建议改为弯曲烟囱的人计算在有功者之 内。录,计算。④[郎]郎官,宫廷侍卫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