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70年代末80年代初·數字卦的研究,成為《周易》研究之熱點。數字卦的 硏究源於甲骨丶金文丶陶文中由數位組成的奇字。1956年’李學勤第一次把這 種奇字與《周易》的筮數聯繫在一起。1978年張政烺在長春召開的古文字學術 討論會上·第一次具體地運用〈繫辭》中的揲蓍法來解釋周原新岀土甲骨上的紀 數符號’確認它們是筮數°這為數字卦的硏究邁岀關鍵性的一步。其後諸多學者 參與了數字卦的硏究與討論,一直到今天,贊同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但不可 否認’數宇字卦已經成為易學硏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馬王堆帛書《周易》六 十四卦經文在1984年公佈以後’帛書《周易》硏究開始成為易學硏究的新熱點, 張政烺丶于豪亮丶韓仲民丶李學勤丶、張立文丶劉大鈞等學者先後發表了大量的硏 究文章,而帛書《易傳》的釋文直到90年代中期才先後發表,一經公佈,便在 學界引起一股硏究熱潮·隨即湧現一大批硏究成果·涉及到帛書《易傳》的成書 年代丶學派歸屬丶章句訓釋丶象數理論及其所反映的早期易學發展面貌等諸多方 面°隨著硏究的深人·學界越來越認識到帛書《易傳》作為岀土易學資料’不僅 能夠解決許多學術史上懸而未決的問題·而且能夠極大地推動早期易學的硏究走 问深人’展示早期易學的豐富樣貌和廣闊的晢學文仳內涵。這些都無可辯駁地說 明了帛書《易傳》研究的重大學術意義和價值。我以為’馬王堆帛書《周易》經 傳的出土面世·最大價值在於:它為研究失傳已一千多年的西漢今文經學提供了 一份未經後人改動的寶貴文獻資料。該資料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 所提供的戰國古文《易》互相印證’使我們今天可以看到漢代今文《易》和先秦 古文《易》的原貌’大大拓展了人們經學硏宄的視野。故而我將這些考古發現稱 之為易學硏究史上“石破天驚的大事”譬如’帛書《易傳》在探索孔子與易學 的關係問題(亦即《易》的學衠品格由卜筮向德義的轉換問題)及《易傳〉的完8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數字卦的研究,成為《周易》研究之熱點。數字卦的 研究源於甲骨、金文、陶文中由數位組成的奇字。1956 年,李學勤第一次把這 種奇字與《周易》的筮數聯繫在一起。1978 年張政烺在長春召開的古文字學術 討論會上,第一次具體地運用《繫辭》中的揲蓍法來解釋周原新出土甲骨上的紀 數符號,確認它們是筮數。這為數字卦的研究邁出關鍵性的一步。其後諸多學者 參與了數字卦的研究與討論,一直到今天,贊同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但不可 否認,數字卦已經成為易學研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馬王堆帛書《周易》六 十四卦經文在 1984 年公佈以後,帛書《周易》研究開始成為易學研究的新熱點, 張政烺、于豪亮、韓仲民、李學勤、張立文、劉大鈞等學者先後發表了大量的研 究文章,而帛書《易傳》的釋文直到 90 年代中期才先後發表,一經公佈,便在 學界引起一股研究熱潮,隨即湧現一大批研究成果,涉及到帛書《易傳》的成書 年代、學派歸屬、章句訓釋、象數理論及其所反映的早期易學發展面貌等諸多方 面。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界越來越認識到帛書《易傳》作為出土易學資料,不僅 能夠解決許多學術史上懸而未決的問題,而且能夠極大地推動早期易學的研究走 向深入,展示早期易學的豐富樣貌和廣闊的哲學文化內涵。這些都無可辯駁地說 明了帛書《易傳》研究的重大學術意義和價值。我以為,馬王堆帛書《周易》經 傳的出土面世,最大價值在於:它為研究失傳已一千多年的西漢今文經學提供了 一份未經後人改動的寶貴文獻資料。該資料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 所提供的戰國古文《易》互相印證,使我們今天可以看到漢代今文《易》和先秦 古文《易》的原貌,大大拓展了人們經學研究的視野。故而我將這些考古發現稱 之為易學研究史上“石破天驚的大事”。譬如,帛書《易傳》在探索孔子與易學 的關係問題(亦即《易》的學術品格由卜筮向德義的轉換問題)及《易傳》的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