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案例11949年上海财政经济困境的初步摆脱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这座东方大城市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 国民党政府行将垮台之际,上海经济已被拖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首先,资金与物资外流。在沪外资企业纷纷收缩和转移,转移的方向主要是日本和香港。 上海原有的1800多家外资企业,到1949年5月己减少到910家。国民党官僚资本控制的资 金、物资主要流向台湾或国外。例如,1948年冬,中央银行把黄金200万两运到台湾,解 放后接管中央银行时,黄金只剩下6180两。至于部分民族资本企业,在前途未卜的情形下, 也通过种种方式把资金抽往台湾、香港或国外,从而使留下来的企业更加难于维持。 其次,物价飞涨,市场环境恶化。在金银外币和重要物资流出上海的同时,从华北等地 被驱逐出来的金圆券涌入上海,国民党政府仍然大印钞票,金融市场混乱,人心恐慌,物价 一涨再涨。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场投机盛行,人民生活艰难。 再次,工厂停工减产。上海工业在抗战胜利后历经外货倾销、币制改革、限价强售等多 次冲击,早已元气大伤。上海刚解放时,“全市煤的存量只够用一个星期,棉花和粮食的存 量不足维持一个月的消费。全市一万三千六百四十七家私营工厂中,开工户数只占总数的四 分之一。相对景气的棉纺织业,每星期也只能开工三个昼夜。”1 总之,上海解放时,经济己陷入全面困境。帝国主义者断言中国的财政经济困难是无法 克服的。上海的资本家说:“共产党是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财经打零分。”面临这一 严峻考验,党和人民政府没有退缩,而是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一步一步地整顿经济秩序, 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上海的国营经济主要是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解放军占领上海后,立即 开始采取“自上而下,按照系统,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方法接管在沪官僚资本。 在工业方面,接管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制造公司、中华烟草公司、中央 工业试验所、中国油脂工业公司、亚细亚公司、上海钢铁公司等官僚资本企业。据1948年 的统计,这些企业拥有上海炼钢平炉的全部,电炉的85.7%,纱绽的38.5%,织布机的 59.2%。可见它们在上海工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实力。 解放前,上海的铁路、邮电、航空运输全部为官僚资本控制。接管上海时,邮电部门保 存较为完好;铁路部门的路线、桥梁、机车损坏严重,尤以桥梁为甚:航空部门只有一些破 旧飞机:航运部门接管了162艘轮船,计81,883吨,其中可航行的只有119艘小船,共 34,251吨。上述运输部门尽管破坏严重,但拥有大批不动产、配套企业和技术员工,解放 后经过抢修,铁路和航运迅速投入运营。 在金融方面,上海本是国内金融中心,也是官僚资本银行的大本营,集中了7家作为官 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第71页。 2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34页。案例 1 1949 年上海财政经济困境的初步摆脱 1949 年 5 月 27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这座东方大城市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 国民党政府行将垮台之际,上海经济已被拖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首先,资金与物资外流。在沪外资企业纷纷收缩和转移,转移的方向主要是日本和香港。 上海原有的 1800 多家外资企业,到 1949 年 5 月己减少到 910 家。国民党官僚资本控制的资 金、物资主要流向台湾或国外。例如,1948 年冬,中央银行把黄金 200 万两运到台湾,解 放后接管中央银行时,黄金只剩下 6180 两。至于部分民族资本企业,在前途未卜的情形下, 也通过种种方式把资金抽往台湾、香港或国外,从而使留下来的企业更加难于维持。 其次,物价飞涨,市场环境恶化。在金银外币和重要物资流出上海的同时,从华北等地 被驱逐出来的金圆券涌入上海,国民党政府仍然大印钞票,金融市场混乱,人心恐慌,物价 一涨再涨。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场投机盛行,人民生活艰难。 再次,工厂停工减产。上海工业在抗战胜利后历经外货倾销、币制改革、限价强售等多 次冲击,早已元气大伤。上海刚解放时,“全市煤的存量只够用一个星期,棉花和粮食的存 量不足维持一个月的消费。全市一万三千六百四十七家私营工厂中,开工户数只占总数的四 分之一。相对景气的棉纺织业,每星期也只能开工三个昼夜。” 1 总之,上海解放时,经济已陷入全面困境。帝国主义者断言中国的财政经济困难是无法 克服的。上海的资本家说:“共产党是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财经打零分。” 2面临这一 严峻考验,党和人民政府没有退缩,而是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一步一步地整顿经济秩序, 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上海的国营经济主要是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解放军占领上海后,立即 开始采取“自上而下,按照系统,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方法接管在沪官僚资本。 在工业方面,接管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制造公司、中华烟草公司、中央 工业试验所、中国油脂工业公司、亚细亚公司、上海钢铁公司等官僚资本企业。据 1948 年 的统计,这些企业拥有上海炼钢平炉的全部,电炉的 85.7%,纱绽的 38.5%,织布机的 59.2%。可见它们在上海工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实力。 解放前,上海的铁路、邮电、航空运输全部为官僚资本控制。接管上海时,邮电部门保 存较为完好;铁路部门的路线、桥梁、机车损坏严重,尤以桥梁为甚;航空部门只有一些破 旧飞机;航运部门接管了 162 艘轮船,计 81,883 吨,其中可航行的只有 119 艘小船,共 34,251 吨。上述运输部门尽管破坏严重,但拥有大批不动产、配套企业和技术员工,解放 后经过抢修,铁路和航运迅速投入运营。 在金融方面,上海本是国内金融中心,也是官僚资本银行的大本营,集中了 7 家作为官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 10 月版, 第 71 页。 2 何 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7 月第 1 版,第 34 页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