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僚资本金融体系主体的金融机构,即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 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合作金库,所谓“四行二局一库”。这些银行控制着上海乃 至全国的金融命脉。人民政府接管这些银行后,分别不同情况加以改造利用。就这样,到 1950年上半年,经过对原官僚资本银行的改造,上海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国营金 融体系。 第二,打击银元贩子,占领金融市场。 上海解放时,金融市场混乱,金圆券最多只能作为辅币,真正的通货是金银、外币,而 金银、外币仅就数量而言也远不足以胜任通货职能。推行人民币是当时上海市场唯一的出路。 但是人民币要占领市场,不仅要取代金圆券,而且必须将当时最受人们信任的金银、外币逐 出流通领域。这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于1949年5月28日,即上海解放的次日,颁发《关于使用人民 币及禁用伪金圆券的布告》,宣布自即日起,不得再以金圆券或黄金银元及外币为计算及清 算本位。5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公布了收兑金圆券的办法。规定收兑日期从5 月30日开始到6月5日为止,收兑比价为人民币1元兑金圆券10万元,中国人民银行设兑 换所,并委托全市200多家银行、钱庄、信托公司及其所属各分支机构,代理收兑工作。 人民币流通的真正障碍是民间留存较多的银元。在恶性通货膨胀下生活太久的上海人 民,对于人民币的信心需要逐步建立。解放后,街头的银元贩子又叮叮当当地热闹起来了。 据估计,6月5日有银贩约2万人,6月8日晚增加到约4万人。银元黑市价格,袁头从5 月25日合人民币400元涨到6月8日合人民币1800-2000元。银元的暴涨,带动物价上扬, 大多数上海市民特别是工薪阶层蒙受了损失,人民币的信誉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这种情形,人民政府先发动舆论攻势,继而试行抛售银元打击银元贩子的办法,均 未奏效,遂决定采取强制措施。6月10日上午10点,上海市军管会采取断然措施,包围并 占领了作为银元交易中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将楼内涉嫌操纵银元者扣押,最终逮捕了 其中的238人。银贩亦随之敛迹。6月11日以后,人民政府继续发动全市各阶层群众,扩 大反银元投机的宣传运动,各公司、商店、报馆、社团均纷纷宣布拒用银元,银元风潮遂彻 底平息,使人民币得以比较顺利地进入流通市场。 第三,打击投机资本,抑制物价波动。 “银元之战”以后,人民币的地位得到巩固,但是上海以至全国的物价并没有停止上扬 的势头。在“银元之战”中受到打击的上海投机资本不甘心失败,很快转向粮食、棉纱和煤 炭市场,利用物资极其匮乏的机会,大做投机生意,引发又一次全国性涨价狂潮。从7月底 到10月中旬,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上海物价平均指数上涨了1.5倍,北京、天津等城市 上涨1.8倍。有些人发出狂言: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即:粮食、棉纱和煤炭),就能置上 3袁头即“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我国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的银元品种。俗话所说的“袁大头”,指的是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铸造的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 这种银元在抗战前曾广泛流通,此后也长期存在,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僚资本金融体系主体的金融机构,即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 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合作金库,所谓“四行二局一库”。这些银行控制着上海乃 至全国的金融命脉。人民政府接管这些银行后,分别不同情况加以改造利用。就这样,到 1950 年上半年,经过对原官僚资本银行的改造,上海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国营金 融体系。 第二,打击银元贩子,占领金融市场。 上海解放时,金融市场混乱,金圆券最多只能作为辅币,真正的通货是金银、外币,而 金银、外币仅就数量而言也远不足以胜任通货职能。推行人民币是当时上海市场唯一的出路。 但是人民币要占领市场,不仅要取代金圆券,而且必须将当时最受人们信任的金银、外币逐 出流通领域。这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于 1949 年 5 月 28 日,即上海解放的次日,颁发《关于使用人民 币及禁用伪金圆券的布告》,宣布自即日起,不得再以金圆券或黄金银元及外币为计算及清 算本位。5 月 29 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公布了收兑金圆券的办法。规定收兑日期从 5 月 30 日开始到 6 月 5 日为止,收兑比价为人民币 1 元兑金圆券 10 万元,中国人民银行设兑 换所,并委托全市 200 多家银行、钱庄、信托公司及其所属各分支机构,代理收兑工作。 人民币流通的真正障碍是民间留存较多的银元。在恶性通货膨胀下生活太久的上海人 民,对于人民币的信心需要逐步建立。解放后,街头的银元贩子又叮叮当当地热闹起来了。 据估计,6 月 5 日有银贩约 2 万人,6 月 8 日晚增加到约 4 万人。银元黑市价格,袁头 3从 5 月 25 日合人民币 400 元涨到 6 月 8 日合人民币 1800-2000 元。银元的暴涨,带动物价上扬, 大多数上海市民特别是工薪阶层蒙受了损失,人民币的信誉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这种情形,人民政府先发动舆论攻势,继而试行抛售银元打击银元贩子的办法,均 未奏效,遂决定采取强制措施。6 月 10 日上午 10 点,上海市军管会采取断然措施,包围并 占领了作为银元交易中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将楼内涉嫌操纵银元者扣押,最终逮捕了 其中的 238 人。银贩亦随之敛迹。6 月 11 日以后,人民政府继续发动全市各阶层群众,扩 大反银元投机的宣传运动,各公司、商店、报馆、社团均纷纷宣布拒用银元,银元风潮遂彻 底平息,使人民币得以比较顺利地进入流通市场。 第三,打击投机资本,抑制物价波动。 “银元之战”以后,人民币的地位得到巩固,但是上海以至全国的物价并没有停止上扬 的势头。在“银元之战”中受到打击的上海投机资本不甘心失败,很快转向粮食、棉纱和煤 炭市场,利用物资极其匮乏的机会,大做投机生意,引发又一次全国性涨价狂潮。从 7 月底 到 10 月中旬,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上海物价平均指数上涨了 1.5 倍,北京、天津等城市 上涨 1.8 倍。有些人发出狂言: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即:粮食、棉纱和煤炭),就能置上 3 袁头即“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我国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的银元品种。俗话所说的“袁大头”,指的是民国三年(1914 年)开始铸造的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 这种银元在抗战前曾广泛流通,此后也长期存在,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