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年1月“大都会地区铁路”开始营业,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条地铁。由于机车采用 烧焦炭的蒸汽机,对环境污染严重。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人们设想用电动机来代 替蒸汽机作为地铁机车的动力。1890年,该设想如愿以偿,伦敦的第一条电气 化地铁建成通车。此后在伦敦又先后建了8条地铁线路,大大提高了客运运能。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发明的5个阶段的推进和关系: 1、“初识”阶段,伦敦的街道和交通问题,就是地铁发明的由头; 2、“准备”阶段,政府为改善道路交通问题,向大众征求解决方案: 3、“孕育”阶段,查理斯把老鼠洞与解决道路交通问题联系了起来; 4、“启发”阶段,由此想到了建地下铁的方案: 5、“验证”阶段,地铁方案的实现仅仅靠一个想法是不够的,还要通过科学 的求证,才能成为一个可行的方案。因此,伦敦第一条地铁从方案到建成通车历 时10年。而且,在建成后通过发现问题,以电气机车替代了蒸汽机车,使运行 环境大大改善。 尽管我们把创新思维分成五个阶段来讨论,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整体,互相 联系相当紧密,甚至在某两个阶段有来回多次的反复。创新思维本身就有灵活思 维的特点,常常还会同时解决多个问题。对于设计师个体来说,创新思维不一定 总是很自觉、审慎和注意力集中的,相反,会有跳跃思维的情况出现。很多好的 创意点子,往往建立在转移注意力和改变问题视角的基础上,如查理斯通过老鼠 洞转移到了交通和地铁。 2.2.2创造力实现的基础 “我为什么不能创造一个思想呢?”任何人都会毫不夸张的提出这一问题。 因为大量的事实证明想象力像记忆力一样普遍存在。智能的科学测量明显地说明 了创造潜力的相对普遍性。国外曾经的实验,在分析了很多组普通机械工人的才 能后,发现了三名工人中有两名具有中等以上的创造能力。心理学的实验分析也 得出结论:创造力是正态分布的。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创造能 力。我们在创造性方面的效率,更多取决于智力的运用,而不是天赋。 创造力的实现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一定的基础作支撑的。无数科学发现说 明普通人能够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在战争期间,普通人被爱国激情所感召,成 千上万的创造性思想,正是由那些根本不认为自己具有这种能力的普通人提出来 的。创造力需要外部因素激发,更与经验和智力有关,经验的获取与知识紧密相 联。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渴求得到未知事物,对创新有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验的影响并不总是有利的,有时会阻碍创 造力的发挥。相反,学生没有条条框框(经验)的束缚,想象力更丰富。创造力 并不只是一种技巧或天才的作为。显然,最低水平的智力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否则就不可能对问题作出起码的鉴定和理解。但是,智力的增长并不一定保证创 造力的增长。 纵观历史,许多伟大的思想都是由那些对有关问题没有进行过专门研究的人 所创造出来的。作为画家的塞缪尔·莫尔斯,却要发明连物理、电磁等方面的科 学家都没有想到的电报机。塞缪尔·莫尔斯(1791~1872)出生在一个牧师的 家庭。于1806年考入著名的耶鲁大学。然而,他很快就荒废了学业,迷上了绘画, 大学一毕业就成了职业画家。他曾两度赴欧洲留学,在肖像画和历史绘画方面成 了当时公认的一流画家。 他从四十多岁才开始致力于电报机的发明工作,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促成的。年 1 月“大都会地区铁路”开始营业,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条地铁。由于机车采用 烧焦炭的蒸汽机,对环境污染严重。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人们设想用电动机来代 替蒸汽机作为地铁机车的动力。1890 年,该设想如愿以偿,伦敦的第一条电气 化地铁建成通车。此后在伦敦又先后建了 8 条地铁线路,大大提高了客运运能。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发明的 5 个阶段的推进和关系: 1、“初识”阶段,伦敦的街道和交通问题,就是地铁发明的由头; 2、“准备”阶段,政府为改善道路交通问题,向大众征求解决方案; 3、“孕育”阶段,查理斯把老鼠洞与解决道路交通问题联系了起来; 4、“启发”阶段,由此想到了建地下铁的方案; 5、“验证”阶段,地铁方案的实现仅仅靠一个想法是不够的,还要通过科学 的求证,才能成为一个可行的方案。因此,伦敦第一条地铁从方案到建成通车历 时 10 年。而且,在建成后通过发现问题,以电气机车替代了蒸汽机车,使运行 环境大大改善。 尽管我们把创新思维分成五个阶段来讨论,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整体,互相 联系相当紧密,甚至在某两个阶段有来回多次的反复。创新思维本身就有灵活思 维的特点,常常还会同时解决多个问题。对于设计师个体来说,创新思维不一定 总是很自觉、审慎和注意力集中的,相反,会有跳跃思维的情况出现。很多好的 创意点子,往往建立在转移注意力和改变问题视角的基础上,如查理斯通过老鼠 洞转移到了交通和地铁。 2.2.2 创造力实现的基础 “我为什么不能创造一个思想呢?”任何人都会毫不夸张的提出这一问题。 因为大量的事实证明想象力像记忆力一样普遍存在。智能的科学测量明显地说明 了创造潜力的相对普遍性。国外曾经的实验,在分析了很多组普通机械工人的才 能后,发现了三名工人中有两名具有中等以上的创造能力。心理学的实验分析也 得出结论:创造力是正态分布的。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创造能 力。我们在创造性方面的效率,更多取决于智力的运用,而不是天赋。 创造力的实现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一定的基础作支撑的。无数科学发现说 明普通人能够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在战争期间,普通人被爱国激情所感召,成 千上万的创造性思想,正是由那些根本不认为自己具有这种能力的普通人提出来 的。创造力需要外部因素激发,更与经验和智力有关,经验的获取与知识紧密相 联。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渴求得到未知事物,对创新有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验的影响并不总是有利的,有时会阻碍创 造力的发挥。相反,学生没有条条框框(经验)的束缚,想象力更丰富。创造力 并不只是一种技巧或天才的作为。显然,最低水平的智力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否则就不可能对问题作出起码的鉴定和理解。但是,智力的增长并不一定保证创 造力的增长。 纵观历史,许多伟大的思想都是由那些对有关问题没有进行过专门研究的人 所创造出来的。作为画家的塞缪尔·莫尔斯,却要发明连物理、电磁等方面的科 学家都没有想到的电报机。 塞缪尔·莫尔斯(1791~1872)出生在一个牧师的 家庭。于1806年考入著名的耶鲁大学。然而,他很快就荒废了学业,迷上了绘画, 大学一毕业就成了职业画家。他曾两度赴欧洲留学,在肖像画和历史绘画方面成 了当时公认的一流画家。 他从四十多岁才开始致力于电报机的发明工作,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促成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