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4卷第2期 人类学学报 ACTA ANTHROROLOGICA SINICA kay,2005 中国直立人形态特征的变异 颅骨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刘武,张银运 (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 摘要:近年,亚洲直立人化石特征的变异及其意义引起了学术界较多的关注。不断有学者提出周口店直 立人无论在非测量性特征,还是在测量特征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印度尼西亚及非洲直立人的表现特点,有人 甚至对将周口店直立人化石特征作为直立人的典型特征的观点提出了置疑。为进一步探讨这些有争议的 问题,本文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33件非洲和欧亚地区直立人颅骨测量教据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 亚洲大陆的周口店和南京直立人与生活在东南亚群岛的印度尼西亚直立人具有不同的颅骨测量特征。中 国标本以较窄的前额部和枕部,以及宽阔的颅骨中部为特点。而印度尼西亚标本的额部和枕部的宽度与 颅骨中部的宽度相对较为接近。非洲直立人在这些颅骨测量特的表现上与印度尼西亚直立人接近,呈 现出相对宽阔的额部和枕部。中国的和县直立人在颅骨测量特征的表现上与印度尼西亚和非洲直立人接 近,而与周口店和南京直立人明显不同。基于这些发现,本文就直立人头骨测量特征的稳定性、周口店直 立人颅骨特征的表现特点、东亚直立人的地区变异与时代变化、头骨形态与测量特征的对应性等问题进 了讨论。 关键词:直立人;人类演化;颅骨测量特征;中国;印度尼西亚;非洲 中图法分类号:Q81.4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03193(2005)020121-16 自1890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Tinl地点首次发现直立人化石以来,相继在爪哇的 Sangiran mojokerto \ Ngandong、 Sambungmacan,以及中国的周口店、元谋、蓝田、和县、南京等地 点发现了大量的直立人化石。迄今,直立人在亚洲的分布跨越了从北纬40°的华北到南纬 8°的东南亚群岛的广泛区域"=。尽管学术界对其中一些化石地点的年代仍存在争议,但 系列年代测定显示直立人在亚洲的生存年代范围在距今180-20万年(甚至晚至距今10 万年以内)13。在众多亚洲直立人化石中,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的直立人化石在直立人起源 与演化研究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周口店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解决了 在爪哇发现的直立人化石是猿还是人的多年争论,并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上的系统地 位。魏敦瑞对周口店直立人化石的一系列研究所描述的直立人形态特征及测量数据一直是 世界各国古人类学家研究直立人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实际上,周口店直立人的形 态特征及测量数据一直被学术界作为亚洲(甚至全球范围内)直立人的典型特征广泛用于人 类演化研究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陆续发现了直立人化石 如OH9、MMER3733、 KNMER3883及KMWT15000等。这些非洲直立人化石以详实的 收稿日期:200408-31;定稿日期:20050217 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201)资助 作者简介:刘武(1959-),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人类学研究 91994-2006ChinaAcademicJou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enki.net第 24 卷 第 2 期 2005 年 5 月 人 类 学 学 报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Vol124 ,No12 May ,2005 中国直立人形态特征的变异 ———颅骨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刘 武1 , 张银运1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北京 100044) 摘要 : 近年 ,亚洲直立人化石特征的变异及其意义引起了学术界较多的关注。不断有学者提出周口店直 立人无论在非测量性特征 ,还是在测量特征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印度尼西亚及非洲直立人的表现特点 ,有人 甚至对将周口店直立人化石特征作为直立人的典型特征的观点提出了置疑。为进一步探讨这些有争议的 问题 ,本文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 33 件非洲和欧亚地区直立人颅骨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 亚洲大陆的周口店和南京直立人与生活在东南亚群岛的印度尼西亚直立人具有不同的颅骨测量特征。中 国标本以较窄的前额部和枕部 ,以及宽阔的颅骨中部为特点。而印度尼西亚标本的额部和枕部的宽度与 颅骨中部的宽度相对较为接近。非洲直立人在这些颅骨测量特征的表现上与印度尼西亚直立人接近 ,呈 现出相对宽阔的额部和枕部。中国的和县直立人在颅骨测量特征的表现上与印度尼西亚和非洲直立人接 近 ,而与周口店和南京直立人明显不同。基于这些发现 ,本文就直立人头骨测量特征的稳定性、周口店直 立人颅骨特征的表现特点、东亚直立人的地区变异与时代变化、头骨形态与测量特征的对应性等问题进行 了讨论。 关键词 : 直立人 ; 人类演化 ; 颅骨测量特征 ; 中国 ; 印度尼西亚 ; 非洲 中图法分类号 : Q9811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23193 (2005) 0220121216 收稿日期 : 2004208231 ; 定稿日期 : 2005202217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72011) 资助 作者简介 : 刘武(1959 - ) ,男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古人类学研究。 自 1890 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Trinil 地点首次发现直立人化石以来 ,相继在爪哇的 Sangiran、Mojokerto、Ngandong、Sambungmacan ,以及中国的周口店、元谋、蓝田、和县、南京等地 点发现了大量的直立人化石。迄今 ,直立人在亚洲的分布跨越了从北纬 40°的华北到南纬 8°的东南亚群岛的广泛区域[1 —2 ] 。尽管学术界对其中一些化石地点的年代仍存在争议 ,但 一系列年代测定显示直立人在亚洲的生存年代范围在距今 180 —20 万年(甚至晚至距今 10 万年以内) [3 —6 ] 。在众多亚洲直立人化石中 ,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的直立人化石在直立人起源 与演化研究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周口店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解决了 在爪哇发现的直立人化石是猿还是人的多年争论 ,并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上的系统地 位。魏敦瑞对周口店直立人化石的一系列研究所描述的直立人形态特征及测量数据一直是 世界各国古人类学家研究直立人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实际上 ,周口店直立人的形 态特征及测量数据一直被学术界作为亚洲(甚至全球范围内) 直立人的典型特征广泛用于人 类演化研究[1 —2 ] 。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陆续发现了直立人化石 , 如 OH 9、KNM2ER 3733、KNM2ER 3883 及 KNM2WT 15000 等。这些非洲直立人化石以详实的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