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22 人类学学报 24卷 形态特征和可靠的古老年代数据使学术界认识到这一物种在亚洲和非洲的广泛分布,并普 遍认为直立人最初出现在非洲,然后向亚洲和欧洲扩散并成为后期人类的祖先。20世 纪90年代以来,在欧洲、亚洲及非洲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直立人化石,如在格鲁吉亚 Dmanisi 地点、意大利cepm地点、中国南京汤山及埃塞俄比亚Daka等地点发现的头骨化石= 这一系列化石的发现使直立人的分布扩大到了非洲、亚洲及欧洲更为广泛的地区。这些丰 富的化石材料使得学术界有可能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与直立人起源与演化有关的 问题开展细致深入的研究,并重新论证一些传统的直立人演化理论。 近20年来,学术界关于直立人演化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讨论以周口店直立人为代表的亚 洲直立人是否具有非洲直立人缺乏的独有形态特征,以及一些学者据此提出的将非洲和亚 洲的直立人分为两个种的观点。这种认为直立人是局限于东亚地区的一个演化旁支,而将 年代较早的非洲直立人归入后期人类祖先匠人的观点引发了有关直立人演化及亚洲与非洲 直立人关系的争论1=。在与此有关的一系列研究中,周口店直立人一直被作为亚洲直 立人的典型代表与非洲直立人进行对比研究。近年来,随着文持爪哇直立人的生存年代可 能早至距今180万年的证据日益增多,学术界对分布在广泛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亚洲直立 人内部的形态变异及其引发因素予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35-11。不断有研究显示亚洲直 立人内部,尤其周口店直立人与在其它亚洲地点发现的直立人之间具有明显的特征差 异1。除非测量性形态特征外,一些研究指出周口店直立人在颅骨测量特征方面也呈现 出不同于非洲及印度尼西亚直立人的表现。据此,有学者提出需要重新考虑将周口店直立 人化石特征作为亚洲直立人代表性特征的传统观点。值得注意的是,Amon等学 者=2在研究周口店直立人头骨特征变异时,对体现头骨不同部位大小比例的测量数据 予以了较多的注意 上述研究提出了周口店直立人可能具有不同于非洲、甚至其它亚洲直立人的形态及测 量特征变异。这些特征差异已经成为近年学术界论证支持非洲和亚洲的直立人属于不同的 分类单元,以及亚洲直立人地区性变异的主要证据。但学术界对上述研究发现及相应的解 释存在不同的看法。虽然近年有学者对中国直立人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但学术界对中国 直立人内部形态特征变异的程度还不是很清楚,尤其对中国直立人头骨测量特征变异的情 况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这些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准确地了解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 区直立人特征变异的实际情况,进而可能导致对东亚直立人演化认识的偏差 近年来,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直立人演化研究领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2。采用多 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化石人类头骨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主要优势在于这些方法可同时 分析若干测量数据,提供颅骨大小尺寸及形状比例关系方面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是用传统 的单一指数分析方法无法获得的。进而可以克服以往对古人类化石测量性状分析单一数据 或指数对比提供信息量较小、缺乏综合分析不同部位之间大小比例关系的不足。但目前已 经完成的一些研究在变量及对比标本的选取方面都存在一些局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更客观全面揭示可能存在于不同标本之间的差异。有鉴于此,本文准备对中国直立人头骨 测量数据与非洲、印度尼西亚爪哇及欧洲的直立人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探讨中国直立人头骨 测量特征的表现特点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直立人之间的差别程度,并对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 进行讨论。 20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形态特征和可靠的古老年代数据使学术界认识到这一物种在亚洲和非洲的广泛分布 ,并普 遍认为直立人最初出现在非洲 ,然后向亚洲和欧洲扩散并成为后期人类的祖先[7 —8 ] 。20 世 纪 90 年代以来 ,在欧洲、亚洲及非洲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直立人化石 ,如在格鲁吉亚 Dmanisi 地点、意大利 Ceprano 地点、中国南京汤山及埃塞俄比亚 Daka 等地点发现的头骨化石[9 —14 ] 。 这一系列化石的发现使直立人的分布扩大到了非洲、亚洲及欧洲更为广泛的地区。这些丰 富的化石材料使得学术界有可能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与直立人起源与演化有关的 问题开展细致深入的研究 ,并重新论证一些传统的直立人演化理论。 近 20 年来 ,学术界关于直立人演化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讨论以周口店直立人为代表的亚 洲直立人是否具有非洲直立人缺乏的独有形态特征 ,以及一些学者据此提出的将非洲和亚 洲的直立人分为两个种的观点。这种认为直立人是局限于东亚地区的一个演化旁支 ,而将 年代较早的非洲直立人归入后期人类祖先匠人的观点引发了有关直立人演化及亚洲与非洲 直立人关系的争论[13 ,15 —21 ] 。在与此有关的一系列研究中 ,周口店直立人一直被作为亚洲直 立人的典型代表与非洲直立人进行对比研究。近年来 ,随着支持爪哇直立人的生存年代可 能早至距今 180 万年的证据日益增多 ,学术界对分布在广泛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亚洲直立 人内部的形态变异及其引发因素予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3 ,15 —21 ] 。不断有研究显示亚洲直 立人内部 ,尤其周口店直立人与在其它亚洲地点发现的直立人之间具有明显的特征差 异 [1 —2 ] 。除非测量性形态特征外 ,一些研究指出周口店直立人在颅骨测量特征方面也呈现 出不同于非洲及印度尼西亚直立人的表现。据此 ,有学者提出需要重新考虑将周口店直立 人化石特征作为亚洲直立人代表性特征的传统观点[1 —2 ,22 ] 。值得注意的是 ,Anton 等学 者 [1 —2 ,22 ]在研究周口店直立人头骨特征变异时 ,对体现头骨不同部位大小比例的测量数据 予以了较多的注意。 上述研究提出了周口店直立人可能具有不同于非洲、甚至其它亚洲直立人的形态及测 量特征变异。这些特征差异已经成为近年学术界论证支持非洲和亚洲的直立人属于不同的 分类单元 ,以及亚洲直立人地区性变异的主要证据。但学术界对上述研究发现及相应的解 释存在不同的看法。虽然近年有学者对中国直立人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 ,但学术界对中国 直立人内部形态特征变异的程度还不是很清楚 ,尤其对中国直立人头骨测量特征变异的情 况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这些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准确地了解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 区直立人特征变异的实际情况 ,进而可能导致对东亚直立人演化认识的偏差。 近年来 ,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直立人演化研究领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1 ,22 ] 。采用多 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化石人类头骨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主要优势在于这些方法可同时 分析若干测量数据 ,提供颅骨大小尺寸及形状比例关系方面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是用传统 的单一指数分析方法无法获得的。进而可以克服以往对古人类化石测量性状分析单一数据 或指数对比提供信息量较小、缺乏综合分析不同部位之间大小比例关系的不足。但目前已 经完成的一些研究在变量及对比标本的选取方面都存在一些局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更客观全面揭示可能存在于不同标本之间的差异。有鉴于此 ,本文准备对中国直立人头骨 测量数据与非洲、印度尼西亚爪哇及欧洲的直立人进行对比分析 ,试图探讨中国直立人头骨 测量特征的表现特点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直立人之间的差别程度 ,并对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 进行讨论。 · 221 · 人 类 学 学 报 24 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