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四期 本文基於以上兩點·欲從儒學中攫取其有關「解決生死」的智慧以作爲 「時代的回應」°又因駑在先秦儒學中·孔孟荀的思考重點在於解決「周文疲弊 」丶「禮壞樂崩」的文化秩序問題,對於生死問題·常隱而不發的只有幾句話 如《論語》中,便只有少數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朝 聞道’夕死可矣」幾句話’致合有些人以孔子乃「懊疑論」者,因此本文 以晩明理學爲主要論迒範圍’之所以如此·乃因晩明政治黑喑’儒者求取功名 以經世濟民之時·常不免面臨生死的威脅·因而便不免有一套楊儒賓先生所謂 的「刀鋸鼎鏤之學」’楊先生曰 我們不能不注意到明儒真有一套「刀鋸鼎錢」之學。明儒從王陽明以下 如楊爵丶楊繼盛丶鄒元標丶東林諸君子以迄明末劉宗周丶黃道周等人 他們都將最惡劣的廷杖丶詔狱獄丶廠衛制度’視為對自己人格的考驗 也視為「此道丶此學」最好的試金石。 所謂的「刀鋸鼎鏤」不只指明代儒者所面對的生活上的「橫逆困頓」或 身體上的病痛絕症」’更重要的的是指其隨時所面臨的「生死存亡」’他們所面 對的死亡’恐怕比前文之傅偉勳先生與之搏鬥的淋巴腺癌’更叫人感到驚心動 魄。以王陽明爲例·即使被劉瑾所陷·貶至貴州龍場驛’但甚至在到龍場驛的 路程中·還要隨時提心防範劉瑾派人暗殺·不得已·只好投水詐死·以脫險境 其驚險若此。因此本文便以其人之「刀鋸鼎鏤之學μ來說明他們如何解決生 死問題。 本文的論迒步驟由陽明龍場驛悟道廴手·此因其時陽明對人世一切得失榮 辱皆能放下,「惟生死一念尙覺未化」(詳下文),故是一個很好的進入生死問題 的線索。再由此說明,陽明後,以「良知了生死」思潮的形成·在這部分以泰 州王門之周海門與其弟子陶奭簖二先生爲對象’這是因爲他們正是以「生死問 題」爲他們的問題意識·而提岀「良知」駑解決之鑰·另一原因是作暠對比 8参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第3講,頁45-68 °此二句分別見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肚,1999),頁172·95。 °参陳榮捷:<西方對於儒學之硏究>·《王陽明與磾》(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 楊儒賓:<死生與義理—一劉宗周與髙攀龍的承諾>·收入鍾彩釣主編:(劉蕺山學 術思想論集〉(台北∶中央硏’院文晢所籌備處·1998),頁537-538 參吳光等人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5)卷33<年譜一 頁1227-1228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第四期 ⎯⎯⎯⎯⎯⎯⎯⎯⎯⎯⎯⎯⎯⎯⎯⎯⎯⎯⎯⎯⎯⎯⎯⎯⎯⎯⎯⎯⎯⎯⎯⎯⎯⎯⎯⎯⎯ 本文基於以上兩點,欲從儒學中攫取其有關「解決生死」的智慧,以作為 「時代的回應」。又因為在先秦儒學中,孔孟荀的思考重點在於解決「周文疲弊 」、「禮壞樂崩」的文化秩序問題,8 對於生死問題,常隱而不發的只有幾句話, 如《論語》中,便只有少數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朝 聞道,夕死可矣」9 幾句話,致令有些人以為孔子乃「懷疑論」者,10因此本文 以晚明理學為主要論述範圍,之所以如此,乃因晚明政治黑暗,儒者求取功名 以經世濟民之時,常不免面臨生死的威脅,因而便不免有一套楊儒賓先生所謂 的「刀鋸鼎鑊之學」,楊先生曰: 我們不能不注意到明儒真有一套「刀鋸鼎鑊」之學。明儒從王陽明以下 ,如楊爵、楊繼盛、鄒元標、東林諸君子以迄明末劉宗周、黃道周等人 ,他們都將最惡劣的廷杖、詔獄、廠衛制度,視為對自己人格的考驗, 也視為「此道、此學」最好的試金石。11 所謂的「刀鋸鼎鑊」不只指明代儒者所面對的生活上的「橫逆困頓」或「 身體上的病痛絕症」,更重要的的是指其隨時所面臨的「生死存亡」,他們所面 對的死亡,恐怕比前文之傅偉勳先生與之搏鬥的淋巴腺癌,更叫人感到驚心動 魄。以王陽明為例,即使被劉瑾所陷,貶至貴州龍場驛,但甚至在到龍場驛的 路程中,還要隨時提心防範劉瑾派人暗殺,不得已,只好投水詐死,以脫險境 ,其驚險若此。12因此本文便以其人之「刀鋸鼎鑊之學」來說明他們如何解決生 死問題。 本文的論述步驟由陽明龍場驛悟道入手,此因其時陽明對人世一切得失榮 辱皆能放下,「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詳下文),故是一個很好的進入生死問題 的線索。再由此說明,陽明後,以「良知了生死」思潮的形成,在這部分以泰 州王門之周海門與其弟子陶奭齡二先生為對象,這是因為他們正是以「生死問 題」為他們的問題意識,而提出「良知」為解決之鑰,另一原因是作為對比, 8 參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第 3 講,頁 45--68。 9 此二句分別見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頁 172、95。 10參陳榮捷:<西方對於儒學之研究>,《王陽明與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 ,頁 96。 11楊儒賓:<死生與義理--劉宗周與高攀龍的承諾>,收入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 術思想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8),頁 537—538。 12參吳光等人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卷 33<年譜一>, 頁 1227—1228。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