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儒學的生死學——以晩明儒學文本 以引岀與其同時之高攀龍與劉蕺山二儒’此二儒之死皆極其悲壯與合人敬佩 且爲黃宗羲口中的「今日之學者·大概以高丶劉二先生,並稱鳥大儒’可以無 疑矣」·故以其二人壓軸·但高攀龍對死之義理猶有未瑩·所以最慾結穴在蕺 山身上 陽明的生死困惑及其解決之道 我們便從王陽明有名的龍場驛悟道開始談趄 當陽明因上疏欲救南京給事中〔諫官)戴銑與監察御史薄彥徽等人’而遭 詔獄丶廷杖’最後貶官貴州龍場驛驛丞劉瑾仍派人暗中跟蹤·陽明感覺有生 命危險的存在·於是投江假裝自殺身亡·暗中乘矞船至福建邊界·陽明本欲逃 亡遠方’但恰遇二十年前認識的道士·道上告訴陽明:汝有親在’萬一瑾怒逮 爾父·誣以北走胡·南走粤·何以應之?」爲了不拖累家人’陽明決定身赴龍 場。此時陽明三十七歲’《年譜》云 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鴃舌難語 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舊無居·使教之範土架木以居。時瑾憾未已 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乃為石瑯自誓曰:「 吾惟俟命而已!」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心中灑灑。而從者皆病 自析薪取水作麋飼之;又恐其懷抑鬱’則與歌詩’又不悦’復調越曲 1見黄宗羲《明儒學案》(台北:里仁書局,1987)·<蕺山學案>,頁1507,(《黄宗羲 全集〉第八冊) 宋明理學,一般合稱’但宋儒和明儒因時代機緣的問題·關切儒學的重點並不同,錢 穆先生會云:「人類對宇宙,對人生·有一個最迫切最重大的問題,便是生和死的問題 」(氏著:《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頁2)不過·在宋儒身上 「生死問題」並不成其問題意識·「生死」反而只是他們攻擊佛教的一個利器。以駑生 死其實是「本分事」°如明道曰:「佛學只是以生死恐動人。可怪兩千年來’無一人覺 此·是被他恐動也。聖賢以生死駑本分事·無可懼·故不論生死。佛之學駑怕生死 故只管說不休。」(宋·程顥丶程頭《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頁2。 ),又曰:「釋氏本怖生死駑利,豈是公道?」(同上書·頁139)象山亦云:「釋氏以人 生天地間·有生死丶有輪迴丶有煩惱·以駑甚苦而求所以免之。…故曰利曰私°(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台北∶台灣矞務印書館,1979·頁18·)晩明儒者和 宋代儒者有一大不同之處·即「死亡意識」常常成駑他們首出的觀念·如何了生死成 駑主要的問題·參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晩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 對生死議題的關談耙〉·中央硏究近代史硏先所集刊》第3期·199912·頁165-207儒學的生死學⎯⎯以晚明儒學為文本 ⎯⎯⎯⎯⎯⎯⎯⎯⎯⎯⎯⎯⎯⎯⎯⎯⎯⎯⎯⎯⎯⎯⎯⎯⎯⎯⎯⎯⎯⎯⎯⎯⎯⎯⎯⎯⎯ 以引出與其同時之高攀龍與劉蕺山二儒,此二儒之死皆極其悲壯與令人敬佩, 且為黃宗羲口中的「今日之學者,大概以高、劉二先生,並稱為大儒,可以無 疑矣」,13故以其二人壓軸,但高攀龍對死之義理猶有未瑩,所以最終結穴在蕺 山身上。14 二、陽明的生死困惑及其解決之道 我們便從王陽明有名的龍場驛悟道開始談起。 當陽明因上疏欲救南京給事中(諫官)戴銑與監察御史薄彥徽等人,而遭 詔獄、廷杖,最後貶官貴州龍場驛驛丞。劉瑾仍派人暗中跟蹤,陽明感覺有生 命危險的存在,於是投江假裝自殺身亡,暗中乘商船至福建邊界,陽明本欲逃 亡遠方,但恰遇二十年前認識的道士,道士告訴陽明:「汝有親在,萬一瑾怒逮 爾父,誣以北走胡,南走粵,何以應之?」為了不拖累家人,陽明決定身赴龍 場。此時陽明三十七歲,《年譜》云: 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鴃舌難語 ,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舊無居,使教之範土架木以居。時瑾憾未已 ,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乃為石墎自誓曰:「 吾惟俟命而已!」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心中灑灑。而從者皆病 ,自析薪取水作麋飼之;又恐其懷抑鬱,則與歌詩,又不悅,復調越曲 13見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里仁書局,1987),<蕺山學案>,頁 1507,(《黃宗羲 全集》第八冊)。 14宋明理學,一般合稱,但宋儒和明儒因時代機緣的問題,關切儒學的重點並不同,錢 穆先生曾云:「人類對宇宙,對人生,有一個最迫切最重大的問題,便是生和死的問題 。」(氏著:《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頁 2)不過,在宋儒身上, 「生死問題」並不成其問題意識,「生死」反而只是他們攻擊佛教的一個利器。以為生 死其實是「本分事」。如明道曰:「佛學只是以生死恐動人。可怪兩千年來,無一人覺 此,是被他恐動也。聖賢以生死為本分事,無可懼,故不論生死。佛之學為怕生死, 故只管說不休。」(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頁 2。 ),又曰:「釋氏本怖生死為利,豈是公道?」(同上書,頁 139)象山亦云:「釋氏以人 生天地間,有生死、有輪迴、有煩惱,以為甚苦而求所以免之。⋯⋯故曰利曰私。」(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頁 18。)晚明儒者和 宋代儒者有一大不同之處,即「死亡意識」常常成為他們首出的觀念,如何了生死成 為主要的問題,參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 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 期,1999.12,頁165-207。 22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