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04年11月 学术交·流 ov.,2004 总第128期第11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28 No.11 印度传统文化的哲学透视 姜玉洪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哲学思想是文化的深层表现,文化又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哲学的视野。印度文 化底蕴丰厚,浸润菁内省沉思的宗教精神:修炼瑜伽、克服私欲,使人的灵魂或本质“我”从肉 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原于梵,追求“梵我如一”令印度人极端敬神;超越轮回、不生不灭、崇 尚“精神解脱”,使印度人关注来世,逃避现世;“践行达摩”、实现解脱,让印度人安于现状、消 极宿命。印度传统文化对印度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着深刻的彩响。 [关键词]印度;传统文化;哲学 [中图分类号]C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4)11-0019-04 哲学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哲学思想是文化的深层表现,它既是民族思维方式的产物,也是民族思 想文化深沉厚积的结晶,又是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体系碰撞、交流、挑战的结果。哲学是特定地域特定民 族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或文化模式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外显,特定的文化模式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特 定哲学的视野,特定的哲学也反过来规范特定的文化模式。印度传统文化是以印度教文化为主体、以宗 教思想和哲学思想交织为内容、以杜会道德伦理和社会生活方式为体现的多种文化的综合体,它自古以 来引导着人民的生活理想、道德操守,规定着印度社会的基本结构和风俗习惯,并影响和渗透到印度的 生活方式之中,对印度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梵我如一”:日常生活主体一“人本”的缺失 人本取代神本,无疑是人类思想的解放运动,它标志着古代人类用智慧战胜了愚味,用文明战胜了 野蛮,但人本的存在和发展,前提是人的作用得以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所以古希腊的赫拉 克利特曾说:认识自己,深思熟虑,这是属于一切人的。人本的存在和发展也要求必须具备一个相应的 杜会环境,保障人们之间的地位和权利的相对平等。在没有民主和自由的杜会里,人本是不能得到存在 和发展的,人将始终被一种外在的力量所制约,不可能认识自身的作用,也体现不出自身的价值。与众 多的东方国家一样,由于专制制度下人的等级身份的固定,严格的种姓制度的限制,印度人在外部世界 发展的机会不多,因而他们对外部客观世界相对谈漠,印度的村社又使“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 在小得可怜的土地上,静静地看着整个帝国的崩遗、各种难以形容的残暴行为和大城市居民的被屠杀, 就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而把认识更多地转向人自身,这种内省精神与宗教观念和宗教实 践相结合,形成东方文化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一些共同特点:在印度表现为“梵我如一”。奥义书的作者们 把梵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万物的始基,奥义书还把人的本质概括为“我”(即阿特曼)。“梵我如一”,就 是人的灵魂或本质“我”只是宇宙的灵魂或本质“梵”在人世间的外显,两者同源同体、同一不二的。“我” [收稿日期]2004-05-20 [作者简介]姜玉洪(1968-),勇,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 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印度文化研究。 19 万方数据遗第翟潸臻月期 簟cad鑫c 交‘流 总第128期 Exchange Serial Nov..1,28200—411 No No.1—1. 第 期 Acade丽c ·128 · ≈=————====——=====—=—=—===—====—=—=一—=—=—=====≮——=—==—=——=—=——一 印度传统文化的哲学透视 姜玉洪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哲学思想是文化的深层表现,文化又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哲学的视野。印度文 化底蕴丰厚,浸润着内省沉思的宗教精神:修炼瑜伽、克服私欲,使人的灵魂或本质“我”从肉 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原于梵,追求“梵我如一”令印度人极端敬神;超越轮回、不生不灭、崇 尚“精神解脱”,使印度人关注来世,逃避现世;“践行达摩”、实现解脱,让印度人安于现状、消 极宿命。印度传统文化对印度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印度;传统文化;哲学 [中圈分类号]c,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12004)11—0019—04 哲学与文化有著不解之缘。哲学思想是文化的深层表现,它既是民族思维方式的产物,也是民族思 想文化深沉厚积的结晶,又是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体系碰撞、交流、挑战的结果。哲学是特定地域特定民 族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或文化模式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外显,特定的文化模式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特 定哲学的视野,特定的哲学也反过来规范特定的文化模式。印度传统文化是以印度教文化为主体、以宗 教思想和哲学思想交织为内容、以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生活方式为体现的多种文化的综合体,它自古以 来引导着人民的生活理想、道德操守,规定着印度社会的基本结构和风俗习惯,并影响和渗透到印度的 生活方式之中,对印度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梵我如一”:日常生活主体——“人本”的缺失 人本取代神本,无疑是人类思想的解放运动,它标志着古代人类用智慧战胜了愚昧,用文明战胜了 野蛮,但人本的存在和发展,前提是人的作用得以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所以古希腊的赫拉 克利特曾说:认识自己,深思熟虑,这是属于一切人的。人本的存在和发展也要求必须具备一个相应的 社会环境,保障人们之间的地位和权利的相对平等。在没有民主和自由的社会里,人本是不能得到存在 和发展的,人将始终被一种外在的力量所制约,不可能认识自身的作用,也体现不出自身的价值。与众 多的东方国家一样,由于专制制度下人的等级身份的固定,严格的种姓制度的限制,印度人在外部世界 发展的机会不多,因而他们对外部客观世界相对淡漠,印度的村社又使“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 在小得可怜的土地上,静静地看着整个帝国的崩溃、各种难以形容的残暴行为和大城市居民的被屠杀, 就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1],而把认识更多地转向人自身,这种内省精神与宗教观念和宗教实 践相结合,形成东方文化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一些共同特点:在印度表现为“梵我如一”。奥义书的作者们 把梵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万物的始基,奥义书还把人的本质概括为“我”(即阿特曼)。“梵我如一”,就 是人的灵魂或本质“我”只是宇宙的灵魂或本质“梵”在人世间的外显,两者同源同体、同一不二的。“我” 【收稿日期]2004—05—20 【作者简介】姜玉洪(1968一),男,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 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印度文化研究。 · 19· 万方数据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