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瑜伽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术论文)印度传统文化的哲学透视(黑龙江大学:姜玉洪)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377.9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2004年11月 学术交·流 ov.,2004 总第128期第11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28 No.11 印度传统文化的哲学透视 姜玉洪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哲学思想是文化的深层表现,文化又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哲学的视野。印度文 化底蕴丰厚,浸润菁内省沉思的宗教精神:修炼瑜伽、克服私欲,使人的灵魂或本质“我”从肉 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原于梵,追求“梵我如一”令印度人极端敬神;超越轮回、不生不灭、崇 尚“精神解脱”,使印度人关注来世,逃避现世;“践行达摩”、实现解脱,让印度人安于现状、消 极宿命。印度传统文化对印度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着深刻的彩响。 [关键词]印度;传统文化;哲学 [中图分类号]C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4)11-0019-04 哲学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哲学思想是文化的深层表现,它既是民族思维方式的产物,也是民族思 想文化深沉厚积的结晶,又是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体系碰撞、交流、挑战的结果。哲学是特定地域特定民 族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或文化模式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外显,特定的文化模式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特 定哲学的视野,特定的哲学也反过来规范特定的文化模式。印度传统文化是以印度教文化为主体、以宗 教思想和哲学思想交织为内容、以杜会道德伦理和社会生活方式为体现的多种文化的综合体,它自古以 来引导着人民的生活理想、道德操守,规定着印度社会的基本结构和风俗习惯,并影响和渗透到印度的 生活方式之中,对印度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梵我如一”:日常生活主体一“人本”的缺失 人本取代神本,无疑是人类思想的解放运动,它标志着古代人类用智慧战胜了愚味,用文明战胜了 野蛮,但人本的存在和发展,前提是人的作用得以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所以古希腊的赫拉 克利特曾说:认识自己,深思熟虑,这是属于一切人的。人本的存在和发展也要求必须具备一个相应的 杜会环境,保障人们之间的地位和权利的相对平等。在没有民主和自由的杜会里,人本是不能得到存在 和发展的,人将始终被一种外在的力量所制约,不可能认识自身的作用,也体现不出自身的价值。与众 多的东方国家一样,由于专制制度下人的等级身份的固定,严格的种姓制度的限制,印度人在外部世界 发展的机会不多,因而他们对外部客观世界相对谈漠,印度的村社又使“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 在小得可怜的土地上,静静地看着整个帝国的崩遗、各种难以形容的残暴行为和大城市居民的被屠杀, 就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而把认识更多地转向人自身,这种内省精神与宗教观念和宗教实 践相结合,形成东方文化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一些共同特点:在印度表现为“梵我如一”。奥义书的作者们 把梵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万物的始基,奥义书还把人的本质概括为“我”(即阿特曼)。“梵我如一”,就 是人的灵魂或本质“我”只是宇宙的灵魂或本质“梵”在人世间的外显,两者同源同体、同一不二的。“我” [收稿日期]2004-05-20 [作者简介]姜玉洪(1968-),勇,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 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印度文化研究。 19 万方数据

遗第翟潸臻月期 簟cad鑫c 交‘流 总第128期 Exchange Serial Nov..1,28200—411 No No.1—1. 第 期 Acade丽c ·128 · ≈=————====——=====—=—=—===—====—=—=一—=—=—=====≮——=—==—=——=—=——一 印度传统文化的哲学透视 姜玉洪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哲学思想是文化的深层表现,文化又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哲学的视野。印度文 化底蕴丰厚,浸润着内省沉思的宗教精神:修炼瑜伽、克服私欲,使人的灵魂或本质“我”从肉 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原于梵,追求“梵我如一”令印度人极端敬神;超越轮回、不生不灭、崇 尚“精神解脱”,使印度人关注来世,逃避现世;“践行达摩”、实现解脱,让印度人安于现状、消 极宿命。印度传统文化对印度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印度;传统文化;哲学 [中圈分类号]c,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12004)11—0019—04 哲学与文化有著不解之缘。哲学思想是文化的深层表现,它既是民族思维方式的产物,也是民族思 想文化深沉厚积的结晶,又是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体系碰撞、交流、挑战的结果。哲学是特定地域特定民 族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或文化模式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外显,特定的文化模式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特 定哲学的视野,特定的哲学也反过来规范特定的文化模式。印度传统文化是以印度教文化为主体、以宗 教思想和哲学思想交织为内容、以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生活方式为体现的多种文化的综合体,它自古以 来引导着人民的生活理想、道德操守,规定着印度社会的基本结构和风俗习惯,并影响和渗透到印度的 生活方式之中,对印度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梵我如一”:日常生活主体——“人本”的缺失 人本取代神本,无疑是人类思想的解放运动,它标志着古代人类用智慧战胜了愚昧,用文明战胜了 野蛮,但人本的存在和发展,前提是人的作用得以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所以古希腊的赫拉 克利特曾说:认识自己,深思熟虑,这是属于一切人的。人本的存在和发展也要求必须具备一个相应的 社会环境,保障人们之间的地位和权利的相对平等。在没有民主和自由的社会里,人本是不能得到存在 和发展的,人将始终被一种外在的力量所制约,不可能认识自身的作用,也体现不出自身的价值。与众 多的东方国家一样,由于专制制度下人的等级身份的固定,严格的种姓制度的限制,印度人在外部世界 发展的机会不多,因而他们对外部客观世界相对淡漠,印度的村社又使“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 在小得可怜的土地上,静静地看着整个帝国的崩溃、各种难以形容的残暴行为和大城市居民的被屠杀, 就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1],而把认识更多地转向人自身,这种内省精神与宗教观念和宗教实 践相结合,形成东方文化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一些共同特点:在印度表现为“梵我如一”。奥义书的作者们 把梵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万物的始基,奥义书还把人的本质概括为“我”(即阿特曼)。“梵我如一”,就 是人的灵魂或本质“我”只是宇宙的灵魂或本质“梵”在人世间的外显,两者同源同体、同一不二的。“我” 【收稿日期]2004—05—20 【作者简介】姜玉洪(1968一),男,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 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印度文化研究。 · 19· 万方数据

在人世间受到肉体和私欲的束缚,它无限的快乐和智慧的本性一时不能表现出来,但它有恢复其本来面 月还原于梵的要求,人只要进行瑜伽修炼,克服私欲,就能使“我”从肉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原于梵, 达到永生长乐的境界。“梵”和“我”均是幻化的东西,是一种终极,“梵”和“我”永远是终极世界的主体, 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真实的主体。“神的启示和人的默祷是同一个体验的两个方面。外即内,梵即我。 梵是内制者…‘不论何人,把神看做与我不同的东西来崇拜,认为神是一码事,我是另一码事,那就是 什么都不懂'。其实,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正是社会关系的延伸或折射。“人在其自我的最深处 与神之间,存在着生命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伦理创造力和宗教体验中,人吸取了这种源泉,或者更确 切地说,力量的源泉是通过人表现出来。”2()但在印度,人在社会关系中没有独立性,单个的人对于公 社来说是不独立的,它是公社的一个有机部分,必须依附于公社或氏族等共同体,这种田园风味的社会 机体把人牢牢地束缚于传统力量之下。自然的力量、种姓法规的力量、神的力量等都被看成是神圣不可 侵犯的,都是自然赋予的最高权力,个人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是无条件的服从。因此,在人与自然 的关系中,人必然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个人与共同体不能分离,人与自然也不能分离。按照弗 洛姆所说,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的个体的人尚未形成,人生活在与自然的或原始的关联之中,人的“命运 是悲剧性的: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要超越自然。倒东方古代这种对自然本体的依附性存在着严重的局 限,它“…使人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4这就造成了野蛮的、崇拜自然的迷信, 对人的本能欲望压抑,它关注群体而没有个体,它使人丧失了主体性,丧失了作为万物灵长的尊严,根本 无法发挥任何作用。印度人对神灵的敬仰根本忽视了人存在,印度人的“天人合一”是人合于天,而非天 合于人,它严重地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了人的创造力,使人产生了对天命的依赖和顺从, 造成人的愚昧和不开化。黑格尔指出:“在东方诸宗教中,只有一个实体是真实的,个人是与绝对的存在 相对立的,而只能保持住自己,其自身无法获得任何价值。只有当个人与这个实体合而为一,它才有真 正的价值。但与实体合而为一时,个人就停止其为主体。与此相反,在希腊的宗教和基督教中,主体知 道自身是自由的。”)可以说,印度文化对人与梵或自然的强调只是对原始的未分化“梵我合一"关系的 体悟,这种传统文化精神是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的人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的体现,不能与工 业文明下基于人与自然分化后形成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文化精神同日而语,因此,我们说:在印度传统 文化中没有“人”,只有神:没有“自我”,一切为“梵”,用印度人常说的就是:“我活着,但没有我,我是由神 组成的。” 二、“逃避现世”一“来世”情结对“现世”责任的淡漠 泰戈尔在其著作《人生的亲证》中指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东方文化注重精神,西方文化注重物质。 韦伯在研究宗教伦理和现世关系时,把世界上的宗教划分为四种类型:出世禁欲主义、入世禁欲主义,适 应现世、逃避现世。践行“精神解脱”的印度教基本信仰,使印度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逃避现世倾向和冥 想式神秘主义特征。 印度文化中的“解脱”就是使人的“精神”或灵魂从生死轮回中断开来,从业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 包括自我、世界在内的所有对象世界的束缚中超脱出来,通过冥想达到与“宇宙灵魂”的合一,达到超越 轮回、永生不灭、无限福乐的境界,这是印度人的最终目的。解脱的人与梵界冥合为一体,如同河流汇入 海洋,已失去梵与我的界限,失去孤立自限的人格,投入终极的世界本原。按照普遍而健全的日常经验 的判断标准,我们认为解脱这种观念是玄虚的,解脱这种境界也是渺花的,可千百年来,印度人争取解脱 的愿望及其努力却是虔诚的,他们把解脱当成人生的目标,生活的指南,从而创造了富有极浓厚宗教气 氛的印度文化。印度文化中为个人生活树立的终极目标是超脱现世,它把人们引导到逃避现实世界的 道路上去了。“业报轮回”使印度人消极、宿命,因为他们的终极在来世而不是此世。在印度,人们认为 任何行为都会引起果报,因此人不但不能作恶,甚至也不能行善,因为行善会带来善报,而善报又必须在 此岸世界接受,为了接受善报,人还要在这个世界投胎轮回,沉沦于现实世界。所以,为了解脱,就应该 远离人世的一切,避免任何行为,从而避免果报。这种思想导致了印度传统文化重视人类精神、轻视物 质的价值取向,极大地影响了人的积极的创造力,这种注重内心体验、灵魂的净化和解脱,不注重改变外 ·20· 万方数据

在人世间受到肉体和私欲的束缚,它无限的快乐和智慧的本性一时不能表现出来,但它有恢复其本来面 目还原于梵的要求,人只要进行瑜伽修炼?克服私欲,就能使“我”从肉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原于梵, 达到永生长乐的境界。“梵”和“我”均是幻化的东西,是一种终极,“梵”和“我”永远是终极世界的主体, 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真实的主体。“神的启示和人的默祷是同一个体验的两个方面。外即内,梵即我。 梵是内制者……‘不论何人,把神看做与我不同的东蹭来崇拜,认为神是一码事,我是另一码事,那就是 什么都不懂”[2J。其实,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正是社会关系的延伸或折射。“人在其自我的最深处 与神之间,存在着生命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伦理创造力和宗教体验中,人吸取了这种源泉,或者更确 切地说,力量的源泉是通过人表现出来。”[2](科’但在印度,人在社会关系中没有独立性,单个的人对于公 社来说是不独立的,它是公社的一个有机部分,必须依附于公社或氏族等共同体,这种田园风味的社会 机体把人牢牢地束缚于传统力量之下。自然的力量、种姓法规的力量、神的力量等都被看成是神圣不可 侵犯的,都是自然赋予的最高权力,个人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是无条件的服从。因此,在人与自然 的关系中,人必然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个人与共同体不能分离,人与自然也不能分离。按照弗 洛姆所说,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的个体的人尚未形成,人生活在与自然的或原始的关联之中,人的“命运 是悲剧性的: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要超越自然。”【31东方古代这种对自然本体的依附性存在着严重的局 限,它“……使人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145这就造成了野蛮的、崇拜自然的迷信, 对人的本能欲望压抑,它关注群体而没有个体,它使人丧失了主体性,丧失了作为万物灵长的尊严,根本 无法发挥任何作用。印度人对神灵的敬仰根本忽视了人存在,印度人的“天人合一”是人合于天,而非天 合于人,它严重地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了人的创造力,使人产生了对天命的依赖和顺从, 造成人的愚昧和不开化。黑格尔指出:“在东方诸宗教中,只有一个实体是真实的,个人是与绝对的存在 相对立的,而只能保持住自己,其自身无法获得任何价值。只有当个人与这个实体合而为一,它才有真 正的价值。但与实体合而为一时,个人就停止其为主体。与此相反,在希腊的宗教和基督教中,主体知 道自身是自由的。”【50可以说,印度文化对人与梵或自然的强调只是对原始的未分化“梵我合一”关系的 体悟,这种传统文化精神是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的人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的体现,不能与工 业文明下基于人与自然分化后形成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文化精神同日而语,因此,我们说:在印度传统 文化中没有“人”,只有神;没有“自我”,一切为“梵”,用印度人常说的就是:“我活着,但没有我,我是由神 组成的。” 二、“逃避现世”——“来世”情结对“现世”责任的淡漠 泰戈尔在其著作《人生的亲证》中指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东方文化注重精神,西方文化注重物质。 韦伯在研究宗教伦理和现世关系时,把世界上的宗教划分为四种类型:出僦禁欲主义、人世禁欲主义、适 应现世、逃避现世。践行“精神解脱”的印度教基本信仰,使印度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逃避现世倾向和冥 想式神秘主义特征。 印度文化中的“解脱”就是使人的“精神”或灵魂从生死轮回中断开来,从业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 包括自我、世界在内的所有对象世界的束缚中超脱出来,通过冥想达到与“宇宙灵魂”的合~,达到超越 轮回、永生不灭、无限福乐的境界,这是印度人的最终目的。解脱的人与梵界冥合为一体,如同河流汇入 海洋。已失去梵与我的界限,失去孤立自限的人格,投入终极的世界本原。按照普遍而健全的日常经验 的判断标准,我们认为解脱这种观念是玄虚的,解脱这种境界也是渺茫的,可千百年来,印度人争取解脱 的愿望及其努力却是虔诚的,他们把解脱当成人生的目标,生活的指南,从而创造了富有极浓厚宗教气 氛的印度文化。印度文化中为个人生活树立的终极目标是超脱现世,它把人们引导到逃避现实世界的 道路上去了。“业报轮回”使印度人消极、宿命,因为他们的终极在来世而不是此世。在印度,人们认为 任何行为都会引起果报,因此人不但不能作恶,甚至也不能行善,因为行善会带来善报,而善报又必须在 此岸世界接受,为了接受善报,人还要在这个世界投胎轮回,沉沦于现实世界。所以,为了解脱,就应该 远离人世的一切,避免任何行为,从而避免果报。这种思想导致了印度传统文化重视人类精神、轻视物 质的价值取向,极大地影响了人的积极的创造力。这种注重内心体验、灵魂的净化和解脱。不注重改变外 ·20· 万方数据

部环境或客观世界,偏重于改变内心世界,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平和,也制了社会的发展。“印度人… 自呱呱坠地,便被交付给了一种不可抵抗的命运,同时他们的‘精神'也提高到了‘理想性',所以他们的 心头显出矛盾的、互相抵触的各种过程,一方面许多一定的合理的概念消散在他们的‘理想性'中间,另 一方面这个理想性'又降为形形色色的感官事物…人世间发生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的心头上幻为错乱 的梦境…由于印度‘精神'既然是一种心不在焉的梦境…一种忘掉自已的放纵…所以它使种种对 象也放纵为不真实的形象和不定的空虚,这一点绝对地是他们的特色。6] 印度传统文化浸润着内省沉思、显现着逃避现世倾向的特点与西方的具有人世禁欲主义精神的新 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从文化的层面回答了为什么中国和印度的 政治、经济科学、艺术的发展没有像西方那样走上理性化的道路,他提出了一个杜会学假说:即任何一 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持这一事业,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的文化精神,他称为“社会 精神气质”。在西方,经过宗教改革后产生的以预定说、天职观和入世禁欲主义为核心的新教伦理成为 推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积极的文化精神。它是“入世”的文化精神,赋予世俗活动以伦理意义,为 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活动或理性活动提供根据与合法性:它又是“禁欲主义”的,人致力于经济活动的目的 不是为了放纵物欲、享受财富,而是尽天职以荣耀上帝。在尘世生活中,若想确保神恩的殊遇,就必须出 色地完成主所指派给每个人的工作。而崇信“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的印度人,关注的是时间的永恒性 和精神的超越性,对现实社会没有兴趣,他们把注意力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现实世界的背后,走上.了内 省的逃避现实的道路,甚至极端地靠遁世的冥思和残忍的苦行来完成自己与神的接近,实现精神解脱, 达到梵我如一。对超验世界的无休止追求,不仅使世俗世界丧失了神圣性和固有价值,而且也使个人的 杜会责任感、政治积极性以及经济上的努力都降至次要的地位,这更加阻止了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 上的价值观的形成。印度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不是要人们正视现实、改造和驾驭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 而是不断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逃避现实的道路上去,它的基本价值取向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要求是冲 突的。韦伯认为,印度产生资本主义的主要障碍正是整个种姓印度教社会制度下形成的传统主义的、反 理性化的“精神”。 三、“践行达摩”一僵化保守、消极宿命之根 印度历史学家高善必指出:“从阿育王时代起,印度的民族特征上就打上了‘达摩'的印记”。)“达 摩”是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只有深刻理解了“达摩”,才能真正把握印度文化的精髓和印度民族的性格。 在印度传统文化体系中,“达摩”具有多种涵义:它是“维持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或法则”,又是“人 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杜会义务,它是法律,还是宗教信仰。”由此可见,“达摩”在印度杜会生活中的地 位和作用,尤其是社会伦理意义上的“达摩”对印度人的生活影响最大。印度人认为死亡只是肉体外壳 的断灭,而内在的灵魂却是不死的,一个人死后,他的灵魂摆脱原来的肉体,可以在另一个肉体躯壳中复 活或再生,这种生生死死的不断循环就是所谓的“轮回”。人转世后的形态取决于生前的行为一“业”, “业”包括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三个方面,“业”也就是“达摩”。 印度人曾把理想人生设计为利(获得经济上的财富和利益)、欲(满足人的情感和爱欲)、达摩(履行 杜会义务和道德规范)、解脱(精神解放、梵我如一)的结合,实质上就是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的紧密结 合。印度人把达摩最为看重,认为达摩高于利与欲,是实现利欲的保证、实现解脱的条件、实现最高理想 的桥梁,一个人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达摩才能真正实现解脱。正是对达摩的如此关注,印度人遵守自己 的达摩至高无上。学习吠陀、传授吠陀、祭祀、替他人祭祀、布施和接受布施是婆罗门种姓的达摩:学习 吠陀、保护百姓、布施是刹帝利种姓的达摩;学习吠陀、经商、务农、畜牧、布施是吠舍种姓的达摩;心甘情 愿地侍奉上述三个种姓、从事社会上比较低贱的职业是首陀罗种姓的达摩。这些达摩在印度人的心目 中根深蒂固、泾渭分明,首陀罗种姓从来不敢奢求学习吠陀,婆罗门种姓更是难以从事宗教以外的世俗 和经济活动。具有强烈排他性和严格身份等级的种姓制度,强化了这种分明的界限,在印度人心目中这 些达摩是由人的内在本质决定的,是人天生而来的,是社会“固有的秩序”,每个人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 达摩,社会才能达到和谐统一,人们才能实现精神解脱。要达到梵我如一,“绝对必要的条件,是现世就 ·21· 万方数据

部环境或客观世界,偏重于改变内心世界,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平和,也制约了社会的发展。“FI]度人…… 自呱呱坠地,便被交付给了一种不可抵抗的命运,同时他们的‘精神’也提高到了‘理想性’,所以他们的 心头融出矛盾的、互相抵触的各种过程,一方面许多一定的合理的概念消散在他们的‘理想性’中间,另 .一方面这个‘理想性’又降为形形色色的感官事物……人世间发生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的心头上幻为错乱 的梦境……由于印度‘精神’既然是一种心不在焉的梦境……一种忘掉自己的放纵……所以它使种种对 象也放纵为不真实的形象和不定的空虚,这一点绝对地是他们的特色。”∞o 印度传统文化浸润着内省沉思、显现着逃避现世倾向的特点与西方的具有人世禁欲主义精神的新 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从文化的层面回答了为什么中国和印度的 政治、经济、科学、艺术的发展没有像西方那样走上理性化的道路,他提出了一个社会学假说:即任何一 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持这一事业,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的文化精神,他称为“社会 精神气质”。在西方,经过宗教改革后产生的以预定说、天职观和人世禁欲主义为核心的新教伦理成为 推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积极的文化精神。它是“入世”的文化精神,赋予世俗活动以伦理意义,为 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活动或理性活动提供根据与合法性;它又是“禁欲主义”的,人致力于经济活动的目的 不是为r放纵物欲、享受财富,而是尽天职以荣耀上帝。在尘世生活中,若想确保神恩的殊遇,就必须出 色地完成主所指派给每个人的工作。而崇信“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的印度人,关注的是时间的永恒性 和精神的超越性,对现实社会没有兴趣,他们把注意力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现实世界的背后,走上了内 省的逃避现实的道路,甚至极端地靠遁世的冥思和残忍的苦行来完成自己与神的接近,实现精神解脱, 达到梵我如一。对超验世界的无休止追求,不仅使世俗世界丧失了神圣性和固有价值,而且电使个人的 社会责任感、政治积极性以及经济上的努力都降至次要的地位,这更加阻止了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 上的价值观的形成。印度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不是要人们正视现实、改造和驾驭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 而是不断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逃避现实的道路上去,它的基本价值取向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要求是冲 突的。韦伯认为,印度产生资本主义的主要障碍正是整个种姓印度教社会制度下形成的传统主义的、反 理性化的“精神”。 三、“践行达摩”——僵化保守、消极宿命之根 印度历史学家高善必指出:“从阿育王时代起,印度的民族特征上就打上了‘达摩’的印记”。【7]‘‘达 摩”是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只有深刻理鳃了“达摩”,才能真正把握印度文化的精髓和印度民族的性格。 在印度传统文化体系中,“达摩”具有多种涵义:它是“维持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或法则”,又是“人 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社会义务,它是法律,还是宗教信仰。”由此可见,“达摩”在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地 位和作用,尤其是社会伦理意义上的“达摩”对印度人的生活影响最大。印度人认为死亡只是肉体外壳 的断灭,而内在的灵魂却是不死的,一个人死后,他的灵魂摆脱原来的肉体,可以在另一个肉体躯壳中复 活或再生,这种生生死死的不断循环就是所谓的“轮回”。人转世后的形态取决于生前的行为——“业”, “业”包括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三个方面,“业”也就是“达摩”。 印度人曾把理想人生设计为利(获得经济上的财富和利益)、欲(满足人的情感和爱欲)、达摩(履行 社会义务和道德规范)、解脱(精神解放、梵我如一)的结合,实质上就是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的紧密结 合。印度人把达摩最为看重,认为达摩高于利与欲,是实现利欲的保证、实现解脱的条件、实现最高理想 的桥梁,一个人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达摩才能真正实现解脱。正是对达摩的如此关注,印度人遵守自己 的达摩至高无上。学习吠陀、传授吠陀、祭祀、替他人祭祀、布施和接受布施是婆罗门种姓的达摩;学习 吠陀、保护百姓、布施是刹帝利种姓的达摩;学习吠陀、经商、务农、畜牧、布施是吠舍种姓的达摩;心甘情 愿地侍奉上述三个种姓、从事社会上比较低贱的职业是首陀罗种姓的达摩。这些达摩在印度人的心目 中根深蒂固、泾渭分明,首陀罗种姓从来不敢奢求学习吠陀,婆罗门种姓更是难以从事宗教以外的世俗 和经济活动。具有强烈排他性和严格身份等级的种姓制度,强化了这种分明的界限,在印度人心目中这 些达摩是由人的内在本质决定的,是人天生而来的,是社会“固有的秩序”,每个人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 达摩,社会才能达到和谐统一,人们才能实现精神解脱。要达到梵我如一,“绝对必要的条件。是现世就 ·21 · 万方数据

得严格履行种姓义务(达摩)和避免为挣脱原有种姓而试图采取的任何亵渎性的行动”(韦伯语)。对于 达摩的遵守,使印度人的性格偏于保守、偏于唯唯诺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深信一切均为梵 所注定,任何超越本种姓达摩的行为都是对神的要渎,都是在此世中没有很好“造业”,那将水远无法达 到精神解脱和梵我如一,宿命也就成为了印度人的共同性格特征。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曾 经区分了中国印度和西方三种文化模式,“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川剧,“走这 条路向的人…遇到问题他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对达摩的虔诚、对宿命的执著、对现 世的逃避、对解脱的僮慑,使印度人的生活千百年来始终如一,使印度文化传统至今典型而有特色。现 代历史学家潘尼迦认为:“史诗《摩珂婆罗多》所描写的杜会同印度现有的社会实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2500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所目睹的生活在这个大陆上继续下去,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人们仍然辩论着 ‘业'和‘幻'的问题,信仰着同样的教义,过着同样的生活。婚姻制度、丧葬礼仪、杜会关系组织,基本上 都没有不同。释迎牟尼佛如果生于今日,一定会将印度人民认作自己的人民。印度生活的这一连续性, 是喜马拉雅山的最大恩赐。”1“印度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在印度河流域,停滞是漫长的,而且 始终不变。n7(m) 印度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浸润着内省沉思、崇尚着精神解脱的传统文化深深地 发生着作用。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这种具有顽强生命力、高度凝聚力和极大同化力的传统文化,正在 不断地反思和整合,嬗变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但不失民族特色的印度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765 [2】巴沙姆.印度文化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0. [3)】弗洛姆.逃避自由[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1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3卷.148-149 [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17. [6]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205. [7]高普必.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86 [8]徐洪兴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一中国哲学卷[M].上海:复且大学出版社,1999.458 [9]潘尼迦.印度简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6.6. Probing into Indian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JIANG Yu-ho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China) Abstract:Philosophy is the heart of culture,while culture subtly impacts the former.The various Indian philosophies contain such a diversity of views,theories,and systems,including Yoga,absti- nence,moksa,atman,karma,etc.In details,the concept of karma signifies moral efficacy of hu- man actions and the concept of atman means a transcendental or absolute spirit self.These thoughts make Indians resist change and passively follow their fatality.Indian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pro- found impact upon he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progress. Key words:India;traditional culture;philosophy 〔黄任编辑:张正明〕 ·22· 万方数据

得严格履行种姓义务(达摩)和避免为挣脱原有种姓而试图采取的任何亵渎性的行动”(韦伯潇)。对于 达摩的遵守,使印度人的性格偏于保守、偏于唯唯诺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深信一切均为梵 所注定,任何超越本种姓达摩的行为都是对神的亵渎,都是在此世中没有很好“造业”,那将永远无法达 到精神解脱和梵我如一,宿命也就成为了印度人的共同性格特征。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曾 经区分了中国、印度和西方三种文化模式,“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8J,“走这 条路向的人……遇到问题他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8](哪),对达摩的虔诚、对宿命的执著、对现 世的逃避、对解脱的憧憬,使印度人的生活千百年来始终如一,使印度文化传统至今典型而有特色。现 代历史学家潘尼迦认为:“史诗《摩珂婆罗多》所描写的社会同印度现有的社会实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2500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所目睹的生活在这个大陆上继续下去,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人们仍然辩论着 ‘业’和‘幻’的问题,信仰着同样的教义,过着同样的生活。婚姻制度、丧葬礼仪、社会关系组织,基本上 都没有不同。释迦牟尼佛如果生于今日,一定会将印度人民认作自己的人民。印度生活的这一连续性, 是喜马拉雅山的最大恩赐。”【9】‘‘印度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在印度河流域,停滞是漫长的,而且 始终不变。”【7】(1'79) 印度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浸润着内省沉思、崇尚着精神解脱的传统文化深深地 发生着作用。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这种具有顽强生命力、高度凝聚力和极大同化力的传统文化,正在 不断地反思和整合,嬗变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但不失民族特色的印度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765. [2]巴沙姆。印度文化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0. [3]弗洛姆.逃避自由[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1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3卷.148—149. [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17. [6]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205. [7]高善必.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86. [8】徐洪兴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一中国哲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58. [9]潘尼迦.印度简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6.6. Probing into Indian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JIANG Yu-hong (胁渤喊踟蝴,凰拍讥胁如咖150080,‰口) Abstract:Philosophy is the heart of culture,while culture subtly impacts the fomler.ne vaufi吼峙 Indian philosophies contain such a diversity of views,theories,and systems,including Yoga,absti. nence,moksa,atman,karma,etc.In details,the concept of karma signifies moral efficacy of hu. mall actions and the concept of aUnan means a transcendental or absolute spirit self.These thoughts make Indians resist change and passively follow their fatality.Indian traditional cultuIe has a pro— found impact upon he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progress. Key words:India;traditional culture;philosophy [责任编辑:张正明] ·22· 万方数据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