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柳州师专学报》:泰戈尔与老子之“和谐论”哲学美学观的阐释与比较(西南大学:王晓声)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168.9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25卷第2期 柳州师专学报 Vol 25 No.2 2010年4月 Joumal of L uzhou Teachers Colege ApE 2010 泰戈尔与老子之“和谐论”哲学美学观的阐释与比较 王晓声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和谐是泰戈尔与老子哲学美学观的思想基石、终极价值和最高境界。泰戈尔“梵我一如”的宗教哲学思想 尊崇至高无上的梵性精神,认为梵与人、梵与万物以及人与万物之问体现了一种梵性的和谐,美是梵性的和谐,美在韵 律之中。老子的和谐美论以“道法自然”为理论基础,理悟道的自然美与精神美,以道性精神的“自然无为”来把握、体 察“万物齐一”“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和谐之美。 关键词:泰戈尔:老子:和谐论:梵我合一道法自然 中图分类号:B83一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20(2010)02-0021-04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现代著名的“诗 对自然众生葆有一颗纯爱灵奇的文心,并在二者之间 哲”,被尊为“印度的良心”。泰戈尔以其丰硕的文学 发现了美与和谐。向慕神格、热爱生命、发现和谐、寻 创作成果诠释了“美是人生真理的亲证”,同时在诗 觅美组成了泰戈尔文艺美学思想的精神流脉。“梵我 思辉照的智慧光芒里透悟“美是梵性的和谐”、“美在 合一”的哲学美学观即体现了梵性与万物的和谐统 韵律之中”。泰戈尔“梵我合一”的和谐论哲学美学 一。从哲学本体论看,泰戈尔认为梵是惟一的、无所 思想同先素老子的哲学美学观在思想理路与精神追 不在的实在,梵是以人格化形式出现的神。“创造万 索上具有某种一致性。老子崇尚“道法自然”,“道” 物的精神本体梵在本质上与人的‘阿特曼’(自我)是 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本体,也是美的本原,道的基本特 同一的,但是‘阿特曼’又常被分为‘小我’和“大我 征即和谐,老子从自由性和超越性的精神维度上强调 (即梵)。‘小我’与大我'既对立又统一。”在泰戈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乃自然浑成之“大美”。自然 尔的艺术观里,“小我”与“大我”、人与梵、人与神以 万物虚静朴拙、本色无为,彰示出一种宁谧和谐的生 及万物与神之间呈现为一种和谐的融洽关系。正如 命气象,自然生命之美在万物中展开,和谐则是万物 诗人在《结檀迦利中的深情歌赞:“你赐给我们世人 化生的内在玄秘。“大音”、“大象”已然昭示出自然 的礼物,满足了我们一切的需要,可是它们又毫未减 万物与“道”性的融谐与冥合,实则一种秉具“道”性 少地返回到你那里。河水有它每天的工作,匆忙地穿 精神的天地大美。 过田野和村庄:但它的不绝的水流,又曲折地回来洗 一、“梵我合一”与“道法自然”的哲 你的双脚。花朵以芬芳熏香了空气,但它最终的任 务,是把自己献给你。”(《吉檀迦利》75首)这里的 性诗学观 “你”即诗人所说的“梵”、“神”、“最高精神”,诗人在 (一)泰戈尔一“梵我合” 淡雅和美的自然芬芳里深情地赞慕了和谐自由的人 和谐论是整个泰戈尔美学观的基核,“梵我合 神、神物关系。 一”、“梵我不二”的印度传统宗教哲学思想构成了泰 在认识论上,泰戈尔“梵我合一”、“梵我一如”思 戈尔美学观的哲学基础。“他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想表现为一种泛神论、泛爱论的认识论维度。泰戈尔 中既发现了美,又窥见了宇宙法则和梵的精神本 追求人与神的融合统一,至高无上的梵性精神在万物 质。”山泰戈尔深受印度传统宗教哲学尤其是《奥义 中呈现,神是无所不在的实在,“你是天空,你也是鸟 书》吠檀多论哲学思想的影响。印度宗教哲学认为, 巢。”(《吉檀迦利》67首)完满自足的神格与人格的 “梵”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梵是创造万物的最高精 冥合使得神能够倾听、感受和体验凡人众生的欢欣与 神本体,梵即无限完美、无所不在的神。泰戈尔以虔 苦痛,为此诗人写道:“抛弃礼赞和念珠吧!在这门扉 敬澄朗的赤子之心追慕至高无上的梵性与神性,同时 尽掩、幽黑荒寂的庙堂一隅,你在向谁膜拜顶礼?睁 [收稿日期]2010-03-15 [作者简介]王晓声(1987一),男,江西郡阳人,2009级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理论。 994-2010 China Academie Jour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enki

第 25卷第 2期 2010年 4月 柳 州 师 专 学 报 Journa l of L iuzhou Teachers Co llege Vol25 No2 Apr 2010 [ 收稿日期 ] 2010- 03- 15 [ 作者简介 ]王晓声 ( 1987 ), 男, 江西鄱阳人, 2009级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美学理论。 泰戈尔与老子之 和谐论 !哲学美学观的阐释与比较 王 晓 声 ( 西南大学 文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 和谐是泰戈尔与老子哲学美学观的思想基石、终极价值和最高境界。泰戈尔 梵我一如!的宗教哲学思想 尊崇至高无上的梵性精神, 认为梵与人、梵与万物以及人与万物之间体现了一种梵性的和谐, 美是梵性的和谐, 美在韵 律之中。老子的和谐美论以 道法自然!为理论基础, 理悟道的自然美与精神美, 以道性精神的 自然无为!来把握、体 察 万物齐一! 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和谐之美。 关键词: 泰戈尔; 老子; 和谐论; 梵我合一; 道法自然 中图分类号: B83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7020( 2010) 02- 0021- 04 罗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是印度现代著名的 诗 哲!, 被尊为 印度的良心!。泰戈尔以其丰硕的文学 创作成果诠释了 美是人生真理的亲证!, 同时在诗 思辉照的智慧光芒里透悟 美是梵性的和谐!、 美在 韵律之中!。泰戈尔 梵我合一!的和谐论哲学美学 思想同先秦老子的哲学美学观在思想理路与精神追 索上具有某种一致性。老子崇尚 道法自然!, 道! 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本体, 也是美的本原, 道的基本特 征即和谐, 老子从自由性和超越性的精神维度上强调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乃自然浑成之 大美!。自然 万物虚静朴拙、本色无为, 彰示出一种宁谧和谐的生 命气象, 自然生命之美在万物中展开, 和谐则是万物 化生的内在玄秘。 大音!、 大象!已然昭示出自然 万物与 道!性的融谐与冥合, 实则一种秉具 道!性 精神的天地大美。 一、 梵我合一 !与 道法自然!的哲 性诗学观 (一 )泰戈尔 梵我合一! 和谐论是整个泰戈尔美学观的基核, 梵我合 一!、 梵我不二!的印度传统宗教哲学思想构成了泰 戈尔美学观的哲学基础。 他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既发现了美, 又窥见了宇宙法则和梵的精神本 质。! [ 1]泰戈尔深受印度传统宗教哲学尤其是#奥义 书∃、吠檀多论哲学思想的影响。印度宗教哲学认为, 梵!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 梵是创造万物的最高精 神本体, 梵即无限完美、无所不在的神。泰戈尔以虔 敬澄朗的赤子之心追慕至高无上的梵性与神性, 同时 对自然众生葆有一颗纯爱灵奇的文心, 并在二者之间 发现了美与和谐。向慕神格、热爱生命、发现和谐、寻 觅美组成了泰戈尔文艺美学思想的精神流脉。 梵我 合一!的哲学美学观即体现了梵性与万物的和谐统 一。从哲学本体论看, 泰戈尔认为梵是惟一的、无所 不在的实在, 梵是以人格化形式出现的神。 创造万 物的精神本体梵在本质上与人的%阿特曼& (自我 )是 同一的, 但是%阿特曼& 又常被分为%小我& 和%大我& (即梵 )。%小我& 与%大我& 既对立又统一。! [ 2]在泰戈 尔的艺术观里, 小我!与 大我!、人与梵、人与神以 及万物与神之间呈现为一种和谐的融洽关系。正如 诗人在#吉檀迦利∃中的深情歌赞: 你赐给我们世人 的礼物, 满足了我们一切的需要, 可是它们又毫未减 少地返回到你那里。河水有它每天的工作, 匆忙地穿 过田野和村庄; 但它的不绝的水流, 又曲折地回来洗 你的双脚。花朵以芬芳熏香了空气, 但它最终的任 务, 是把自己献给你。! ( #吉檀迦利∃ 75 首 )这里的 你!即诗人所说的 梵!、 神!、 最高精神!, 诗人在 淡雅和美的自然芬芳里深情地赞慕了和谐自由的人 神、神物关系。 在认识论上, 泰戈尔 梵我合一!、 梵我一如!思 想表现为一种泛神论、泛爱论的认识论维度。泰戈尔 追求人与神的融合统一, 至高无上的梵性精神在万物 中呈现, 神是无所不在的实在, 你是天空, 你也是鸟 巢。! ( #吉檀迦利∃ 67 首 ) 完满自足的神格与人格的 冥合使得神能够倾听、感受和体验凡人众生的欢欣与 苦痛, 为此诗人写道: 抛弃礼赞和念珠吧! 在这门扉 尽掩、幽黑荒寂的庙堂一隅, 你在向谁膜拜顶礼? 睁 21

开双眼仔细看看,你的面前没有上帝!他在贫瘠土地 此,道的存在不依据超乎自然本性的先验原则,道只 的耕耘者那里,他在粉碎顽石的筑路者那里。他与他 依循自身本性,自然无为,是谓“天道自然,无为而无 们同沐阳光,同浴阴雨,他的衣裳沾满了尘埃。脱掉 不为”(《道德经》37章)。简言之,“无为而无不为” 你的神圣的披风,像他一样踏足到尘埃之地吧!” 即“自然”或“道”衣养万物、化生万物的根本法则,也 (《结檀迦利》11首)可见,泰戈尔所信仰、尊崇的 是美的根本法则。“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去 “神”既是形而上的抽象“实在”,具有人格化、自然化 妄为,其美学内涵在于自然而然、不事造作,顺物之性 的特征,也是自然万物和人自身。此外,诗人还将 而衣养孕蓄万物,所谓“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爱”作为实现真善美、达成和谐生命形态的途径之 (《道德经》64章)。“无不为”即道能“成功遂事”、 一。他在诗中深情描绘了神、人以及宇宙万物间纯实 “衣养万物”、“为而不争”、“不争而善胜”,道能通过 本真的爱。“你是一朵夜云,在我梦幻中的天空浮泛。 “无为”成就宇宙天地之大美、养运气象生命之和谐。 我永远用爱恋的渴想来描画你。”(《园丁集》30首) 道的“无为而为”的品格秉性正如老子所言:“万物恃 “你曾把爱赐给我。人间处处充满你的赠礼。”(《渡 之以生而不辞,成功遂事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 口》10首)“凝神谛听,我的心,快听那世界的细雨嘤 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 咛,那是它对你爱的呼应。”(《飞鸟集》13首)“世界 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34章)“道法自 面对它的爱人,揭开自己博大的面纱。它又倏忽变 然”、美原出于自然之道,故从某种角度来说,老子的 小,小得宛如一支歌谣,宛如永恒的亲吻。”(《飞鸟 道论即美论,老子对道的认识也是对美的认识与体 集》3首)“爱,在这光明与黑暗循环的战争舞蹈的中 验,道即自然,自然为美,自然全美。 心诞生:你的爱是绿色的小岛,那儿阳光亲吻着森林 统而观之,泰戈尔“梵我合一”的哲学美学观与 害羞的荫影,群鸟的欢歌在向静谧求爱。”(《游思集 老子“道法自然”的哲性诗学观具有内在的精神联 止30首》)“她贴近我的心,就像花草贴紧大地:她 系,无论是梵性精神,抑或道性精神,表征出泰戈尔与 对我来说是如此甜蜜,犹如睡眠之于疲惫的肢体:我 老子为追求、崇尚超验的精神境界之美。“梵我合 对她的爱就是我的整个生命的泛滥,似秋日上涨的河 一”的印度传统宗教哲学思想构成了泰戈尔和谐论美 水,无声地纵情奔流:我的歌和我的爱是一体,就像溪 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梵”是宇宙的本根与美的本原, 流的潺潺涟漪,以它的波浪和水流歌唱。”(《情人的 美是梵性的和谐。老子则以“道”为天地万物与美的 礼物》4首)“不是槌棒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 本原,“道”效法“自然”,无为而为,最终成就了天地 鹅卵石臻于完善。”(《飞鸟集》126首)宇宙万物在诗 大美以及宇宙万物生机和谐的生命状态,是谓“天人 人倾情演绎的光影斑斓的臻美乐章里激生了“雨点与 合一”。从哲学本体论维度看,“梵”与“道”分别成为 大地接吻”般的温情谐美的挚爱。 泰戈尔与老子哲学美学观的最高范畴。在泰戈尔那 泰戈尔的和谐论美学观建立在“梵我合一”的印 里,“大梵”与“小梵”、万物与梵性精神的冥合生成美 度传统宗教哲学基础之上,宇宙万物因分有了梵性精 与和谐。同样,老子“道”的自然精神漫溢浸染为宇 神而获具了美与和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梵或神、 宙万物朴拙虚淡的生态品格,道的“虚静恬淡,寂寞无 自然与人三者具有同质性,并先验地依循一定的精神 为”(庄子语)即美,美在一体圆融、自然浑成的天地 原则和谐地统一于宇宙之中,美是人与世界的和谐统 气象,宇宙天地大美即自然万生之大和谐,这是一种 一,此即诗哲泰戈尔毕生追求、呼唤亲证的“人生真 庄子所谓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境 理”一美。 界。 (二)老子一“道法自然” “梵我合一”与“道法自然”的哲性诗学观皆以美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根本性观念,也 与和谐为其思想基点与价值原点,美是和谐成为泰戈 是其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 尔与老子哲学美学观的精神折光。因此,在思想脉络 物与美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精神向度上,泰戈尔与老子达成了某种具有东方元 (道德经42章》)。“道”化生万物,“无为而无不 素性的“和谐”。当然,在认识论上,泰戈尔“梵我合 为”,成天地之“大美”。和谐,可谓道的基本特征,宁 一”与老子“道法自然”之“和谐论”的具体构成方式 淡朴拙的自然万物之美体现了“道”性的自然、本真 有所区别。泰戈尔“梵我合一”的和谐论思想深受印 与和谐。氤氲恍惚、阴阳和谐生成中和之气,呈现一 度民族宗教哲学影响,带有明显的泛神主义、泛爱主 种平衡和谐的生命状态,阴阳二气之中和是自然万物 义色彩。泰戈尔认为“神是无限完美的典范”,神无 和谐共济的内在基质。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 所不在,“神在火中,亦在水中,它解释着整个世界:神 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自然”即自然而 在植物中,也在树之中,对那样的神,我致以敬礼”)。 然,一种顺其本性之所是的存在状态。老子的“自 美则原于梵性的和谐,“梵就是梵,它是无限完美的观 然”是对“道”的本质属性的归结,自然性即道性,因 念”,“存在(指梵)的完美赋予变化的不美以美的特 2 1994-2010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开双眼仔细看看, 你的面前没有上帝! 他在贫瘠土地 的耕耘者那里, 他在粉碎顽石的筑路者那里。他与他 们同沐阳光, 同浴阴雨, 他的衣裳沾满了尘埃。脱掉 你的神圣的披风, 像他一样踏足到尘埃之地吧! ! ( #吉檀迦利 ∃ 11 首 ) 可见, 泰戈尔所信仰、尊崇的 神!既是形而上的抽象 实在!, 具有人格化、自然化 的特征, 也是自然万物和人自身。此外, 诗人还将 爱!作为实现真善美、达成和谐生命形态的途径之 一。他在诗中深情描绘了神、人以及宇宙万物间纯实 本真的爱。 你是一朵夜云, 在我梦幻中的天空浮泛。 我永远用爱恋的渴想来描画你。! (#园丁集∃ 30首 ) 你曾把爱赐给我, 人间处处充满你的赠礼。! (#渡 口∃ 10首 ) 凝神谛听, 我的心, 快听那世界的细雨嘤 咛, 那是它对你爱的呼应。! (#飞鸟集∃ 13 首 ) 世界 面对它的爱人, 揭开自己博大的面纱。它又倏忽变 小, 小得宛如一支歌谣, 宛如永恒的亲吻。! ( #飞鸟 集∃ 3首 ) 爱, 在这光明与黑暗循环的战争舞蹈的中 心诞生; 你的爱是绿色的小岛, 那儿阳光亲吻着森林 害羞的荫影, 群鸟的欢歌在向静谧求爱。! (#游思集 II∀ 30首∃ ) 她贴近我的心, 就像花草贴紧大地; 她 对我来说是如此甜蜜, 犹如睡眠之于疲惫的肢体; 我 对她的爱就是我的整个生命的泛滥, 似秋日上涨的河 水, 无声地纵情奔流; 我的歌和我的爱是一体, 就像溪 流的潺潺涟漪, 以它的波浪和水流歌唱。! (#情人的 礼物∃ 4首 ) 不是槌棒的打击, 乃是水的载歌载舞, 使 鹅卵石臻于完善。! (#飞鸟集∃ 126首 )宇宙万物在诗 人倾情演绎的光影斑斓的臻美乐章里激生了 雨点与 大地接吻!般的温情谐美的挚爱。 泰戈尔的和谐论美学观建立在 梵我合一!的印 度传统宗教哲学基础之上, 宇宙万物因分有了梵性精 神而获具了美与和谐。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 梵或神、 自然与人三者具有同质性, 并先验地依循一定的精神 原则和谐地统一于宇宙之中, 美是人与世界的和谐统 一, 此即诗哲泰戈尔毕生追求、呼唤亲证的 人生真 理! 美。 (二 )老子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根本性观念, 也 是其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老子认为 道!是天地万 物与美的本原,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 #道德经 42章∃ )。 道!化生万物, 无为而无不 为!, 成天地之 大美!。和谐, 可谓道的基本特征, 宁 淡朴拙的自然万物之美体现了 道!性的自然、本真 与和谐。氤氲恍惚、阴阳和谐生成中和之气, 呈现一 种平衡和谐的生命状态, 阴阳二气之中和是自然万物 和谐共济的内在基质。老子曰: 人法地, 地法天, 天 法道, 道法自然。! ( #道德经∃ 25章 ) 自然!即自然而 然, 一种顺其本性之所是的存在状态。老子的 自 然!是对 道!的本质属性的归结, 自然性即道性, 因 此, 道的存在不依据超乎自然本性的先验原则, 道只 依循自身本性, 自然无为, 是谓 天道自然, 无为而无 不为! ( #道德经∃ 37章 )。简言之, 无为而无不为! 即 自然!或 道!衣养万物、化生万物的根本法则, 也 是美的根本法则。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不去 妄为, 其美学内涵在于自然而然、不事造作, 顺物之性 而衣养孕蓄万物, 所谓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 ( #道德经∃ 64 章 )。 无不为!即道能 成功遂事!、 衣养万物!、 为而不争!、 不争而善胜!, 道能通过 无为!成就宇宙天地之大美、养运气象生命之和谐。 道的 无为而为!的品格秉性正如老子所言: 万物恃 之以生而不辞, 成功遂事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 主, 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可名为大。以其终 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 ( #道德经∃ 34 章 ) 道法自 然!、美原出于自然之道, 故从某种角度来说, 老子的 道论即美论, 老子对道的认识也是对美的认识与体 验, 道即自然, 自然为美, 自然全美。 统而观之, 泰戈尔 梵我合一!的哲学美学观与 老子 道法自然!的哲性诗学观具有内在的精神联 系, 无论是梵性精神, 抑或道性精神, 表征出泰戈尔与 老子为追求、崇尚超验的精神境界之美。 梵我合 一!的印度传统宗教哲学思想构成了泰戈尔和谐论美 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梵!是宇宙的本根与美的本原, 美是梵性的和谐。老子则以 道!为天地万物与美的 本原, 道!效法 自然!, 无为而为, 最终成就了天地 大美以及宇宙万物生机和谐的生命状态, 是谓 天人 合一!。从哲学本体论维度看, 梵!与 道!分别成为 泰戈尔与老子哲学美学观的最高范畴。在泰戈尔那 里, 大梵!与 小梵!、万物与梵性精神的冥合生成美 与和谐。同样, 老子 道!的自然精神漫溢浸染为宇 宙万物朴拙虚淡的生态品格, 道的 虚静恬淡, 寂寞无 为! (庄子语 )即美, 美在一体圆融、自然浑成的天地 气象, 宇宙天地大美即自然万生之大和谐, 这是一种 庄子所谓的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境 界。 梵我合一!与 道法自然!的哲性诗学观皆以美 与和谐为其思想基点与价值原点, 美是和谐成为泰戈 尔与老子哲学美学观的精神折光。因此, 在思想脉络 的精神向度上, 泰戈尔与老子达成了某种具有东方元 素性的 和谐!。当然, 在认识论上, 泰戈尔 梵我合 一!与老子 道法自然!之 和谐论!的具体构成方式 有所区别。泰戈尔 梵我合一!的和谐论思想深受印 度民族宗教哲学影响, 带有明显的泛神主义、泛爱主 义色彩。泰戈尔认为 神是无限完美的典范!, 神无 所不在, 神在火中, 亦在水中, 它解释着整个世界; 神 在植物中, 也在树之中, 对那样的神, 我致以敬礼! [ 3]。 美则原于梵性的和谐, 梵就是梵, 它是无限完美的观 念!, 存在 (指梵 )的完美赋予变化的不美以美的特 22

征,在所有的诗歌、戏剧和艺术中都能见到它的表 无止境的五光十色里把自己分割成千百份:而它的向 现。”【比较而言,老子“道法自然”的和谐论美论则 心力在唯一完整的和谐之中获得了五光十色的无穷 不具有泛神论色彩或宗教神秘性。道的基本特征即 欢乐。一方面是发展,另一方面是抗衡一美就产生 和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赋予万物 在发展与抗衡的韵律之中。”)韵律作为诗学美学范 生命体性却不居功自恃,道依循“无为而无不为”的 畴是泰戈尔和谐论美学思想的艺术折光,和谐是韵 自然法则化生衣养万物,成就宇宙天地之美,从而达 律的精神内质与终极指向,就这一层面而言,美在韵 到了最终目的,此过程意如康德所谓的“无目的的合 律亦即美在和谐,“一切都在生命中颤动”(《奥义 目的性”。于此,泰戈尔“梵我合一”的和谐美论同老 书》),世界宛然神性赋予的和谐。 子“道法自然”的和谐美论之区别可见一斑。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41章)的 美学思想与泰戈尔的韵律和谐论在自然观上具有可 二、韵律和谐论与真善美论 比性。“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即最美的音乐听起来 (一)泰戈尔的韵律和谐论与老子“大音希声,大 只有整体的自然韵律,却“听之不闻”:最完美的形象 象无形” 看起来气象浑成,却“视之不见”,这实际上是在追求 纵览泰戈尔的和谐论美学观.美是人与世界的和 自然、和谐、整体的美。老子从以道为美发展为以无 谐统一,其中韵律和谐论也是其和谐美论的有机组成 为美,追求自然浑成、万物和谐有序的生命境界。从 部分。“韵律”是泰戈尔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 本质上看,“大音”、“大象”应合了道性精神,宇宙天 念,在泰戈尔心目中,韵律是“打开宇宙万有奥秘的一 地的自然韵律得以朴真宁和地显现,这种大自然无比 把金钥匙”(季羡林语)。韵律和谐论融入了诗人的 美妙的韵律,庄子在《济物论以《天运》篇中称其为 艺术心性与生命质性,是一种凝结美与和谐的诗性思 “天籁”与“地籁”,其美学精义在于自然浑成与韵律 想,韵律节奏的协畅有格即美的体现,泰戈尔在《美和 和谐。 文学》一文中明确提出“美就产生在其韵律之中”。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审美价值观建立 什么是韵律?韵律之意关涉形式层,却重在内容层。 在“恒道至美”的哲学美学观基础上,泰戈尔的自然 早期泰戈尔主要是从诗歌的格律、节奏、体式等形式 韵律和谐论建立在“梵性和谐”的哲学认识论基础 层面来指称韵律,也就是说,诗的韵律主要体现在诗 上,“变化之声同不变之声的对立统一,就是韵论的哲 歌形式美与音乐感上。正如世人所说:“当河水不再 学思想基础”[网。其最终目的都在于探究、追求一种 受河岸禁锢而铺开成为单调的茫茫一片时它就失去 自然本真、韵律宁谧的美,这种美不依赖于人为的修 了它的美,就语言来说,韵律起着堤围的作用,赋予它 饰创造,是体现了宇宙万物生气灌注的美。所不同的 的形式、美和特征。”[1从哲学的自由与必然性上来 是,泰戈尔的韵律和谐论强调形式与内容统一、理性 说,对诗歌格律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对美与和谐的创 与感性融合,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诗性文艺观,泰戈尔 造。 是以诗思灵现的方式“一次次谛听着雨水淅沥声和树 后来,泰戈尔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哲 叶婆娑声”,并从中感受、体验自然万物美妙和谐的韵 学美学思考,将对“韵律”的理解与阐释提升到一种 律,这种诗性的自然韵律之美更感性地指应着“地 哲学高度。因而,韵律的内涵主要是指宇宙万物的自 籁”层面的美,是以热爱现实美为基础的对精神美的 然韵律,文学艺术的韵律只是其中小小乐章,韵律成 追慕,而老子的“大音”“大象”则超越了现实美,直指 为揭示宇宙万物奥秘的一种力量,韵律是以和谐为向 超验的“天籁”之美、恒道之美。 心力的有所促成有所制约的运动形式,如泰戈尔所 (二)泰戈尔、老子论真善美 言:“韵律就是运动,就是和谐限制所造成所制约的运 泰戈尔的和谐论美学思想强调真善美的和谐统 动”。韵律是生命的本质,是生命的循环、轮回与流 一,不仅美与真要统一,而且美与善也要统一,反对形 转,“生命作为自由的突变的延迟形式,在不断返回死 式主义、唯美主义,否定一切为艺术而艺术。首先,对 亡之中寻求自己的韵律”,“善与恶,哀与乐,生与死 美与真的认识。泰戈尔认为“美即真理,真理即 等一切现象都在抛起和掉落,不断变换着,创造者宇 美”【,美与真相统一,“获得真的现实就是享受,这就 宙音乐的韵律”。由此可见,泰戈尔将宇宙万物间 是最高形式的美”,艺术就是人的创造性灵魂对“真” 的和谐视为自然的韵律,韵律是宇宙万物间固有的本 的召唤的回答。泰戈尔曾说:“真理是‘一’,当我们 质属性,韵律是人与自然、个人与宇宙和谐统一关系 的心感知了这个‘一’时,我们的心便体会了那‘无 的体现,“美就产生在其韵律之中”。这一思想在《泰 限’了。而所谓的‘美’也就是这个‘一’的调和的实 戈尔论文学》一书中得到了清晰表达:“玫瑰花引起 现。”[泰戈尔肯定了真与美的统一,真通达宇宙法 我们美感的原因,也就是大千世界里普遍存在的或基 则,美显现宇宙和谐,真和美的统一是对宇宙万物和 本的原因。世界越富足,就越难自制。它的离心力在 谐法则的彰示。泰戈尔重视美的真实本质,视真实为 1994-2010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

征, 在所有的诗歌、戏剧和艺术中都能见到它的表 现。! [ 4]比较而言, 老子 道法自然!的和谐论美论则 不具有泛神论色彩或宗教神秘性。道的基本特征即 和谐,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道赋予万物 生命体性却不居功自恃, 道依循 无为而无不为!的 自然法则化生衣养万物, 成就宇宙天地之美, 从而达 到了最终目的, 此过程意如康德所谓的 无目的的合 目的性!。于此, 泰戈尔 梵我合一!的和谐美论同老 子 道法自然!的和谐美论之区别可见一斑。 二、韵律和谐论与真善美论 (一 )泰戈尔的韵律和谐论与老子 大音希声, 大 象无形! 纵览泰戈尔的和谐论美学观, 美是人与世界的和 谐统一, 其中韵律和谐论也是其和谐美论的有机组成 部分。 韵律! 是泰戈尔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 念, 在泰戈尔心目中, 韵律是 打开宇宙万有奥秘的一 把金钥匙! (季羡林语 )。韵律和谐论融入了诗人的 艺术心性与生命质性, 是一种凝结美与和谐的诗性思 想, 韵律节奏的协畅有格即美的体现, 泰戈尔在#美和 文学∃一文中明确提出 美就产生在其韵律之中!。 什么是韵律? 韵律之意关涉形式层, 却重在内容层。 早期泰戈尔主要是从诗歌的格律、节奏、体式等形式 层面来指称韵律, 也就是说, 诗的韵律主要体现在诗 歌形式美与音乐感上。正如世人所说: 当河水不再 受河岸禁锢而铺开成为单调的茫茫一片时它就失去 了它的美, 就语言来说, 韵律起着堤围的作用, 赋予它 的形式、美和特征。! [ 5]从哲学的自由与必然性上来 说, 对诗歌格律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对美与和谐的创 造。 后来, 泰戈尔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哲 学美学思考, 将对 韵律!的理解与阐释提升到一种 哲学高度。因而, 韵律的内涵主要是指宇宙万物的自 然韵律, 文学艺术的韵律只是其中小小乐章, 韵律成 为揭示宇宙万物奥秘的一种力量, 韵律是以和谐为向 心力的有所促成有所制约的运动形式, 如泰戈尔所 言: 韵律就是运动, 就是和谐限制所造成所制约的运 动!。韵律是生命的本质, 是生命的循环、轮回与流 转, 生命作为自由的突变的延迟形式, 在不断返回死 亡之中寻求自己的韵律!, 善与恶, 哀与乐, 生与死 等一切现象都在抛起和掉落, 不断变换着, 创造者宇 宙音乐的韵律! [ 6]。由此可见, 泰戈尔将宇宙万物间 的和谐视为自然的韵律, 韵律是宇宙万物间固有的本 质属性, 韵律是人与自然、个人与宇宙和谐统一关系 的体现, 美就产生在其韵律之中!。这一思想在#泰 戈尔论文学∃一书中得到了清晰表达: 玫瑰花引起 我们美感的原因, 也就是大千世界里普遍存在的或基 本的原因。世界越富足, 就越难自制。它的离心力在 无止境的五光十色里把自己分割成千百份; 而它的向 心力在唯一完整的和谐之中获得了五光十色的无穷 欢乐。一方面是发展, 另一方面是抗衡 美就产生 在发展与抗衡的韵律之中。! [ 7] 韵律作为诗学美学范 畴, 是泰戈尔和谐论美学思想的艺术折光, 和谐是韵 律的精神内质与终极指向, 就这一层面而言, 美在韵 律亦即美在和谐, 一切都在生命中颤动! ( #奥义 书∃ ), 世界宛然神性赋予的和谐。 老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德经∃ 41章 )的 美学思想与泰戈尔的韵律和谐论在自然观上具有可 比性。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即最美的音乐听起来 只有整体的自然韵律, 却 听之不闻!; 最完美的形象 看起来气象浑成, 却 视之不见!, 这实际上是在追求 自然、和谐、整体的美。老子从以道为美发展为以无 为美, 追求自然浑成、万物和谐有序的生命境界。从 本质上看, 大音!、 大象!应合了道性精神, 宇宙天 地的自然韵律得以朴真宁和地显现, 这种大自然无比 美妙的韵律, 庄子在 #齐物论∃、#天运∃篇中称其为 天籁!与 地籁!, 其美学精义在于自然浑成与韵律 和谐。 老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的审美价值观建立 在 恒道至美!的哲学美学观基础上, 泰戈尔的自然 韵律和谐论建立在 梵性和谐!的哲学认识论基础 上, 变化之声同不变之声的对立统一, 就是韵论的哲 学思想基础! [ 8]。其最终目的都在于探究、追求一种 自然本真、韵律宁谧的美, 这种美不依赖于人为的修 饰创造, 是体现了宇宙万物生气灌注的美。所不同的 是, 泰戈尔的韵律和谐论强调形式与内容统一、理性 与感性融合, 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诗性文艺观, 泰戈尔 是以诗思灵现的方式 一次次谛听着雨水淅沥声和树 叶婆娑声!, 并从中感受、体验自然万物美妙和谐的韵 律, 这种诗性的自然韵律之美更感性地指应着 地 籁!层面的美, 是以热爱现实美为基础的对精神美的 追慕, 而老子的 大音! 大象!则超越了现实美, 直指 超验的 天籁!之美、恒道之美。 (二 )泰戈尔、老子论真善美 泰戈尔的和谐论美学思想强调真善美的和谐统 一, 不仅美与真要统一, 而且美与善也要统一, 反对形 式主义、唯美主义, 否定一切为艺术而艺术。首先, 对 美与真的认识。泰戈尔认为 美即真理, 真理即 美! [ 9] , 美与真相统一, 获得真的现实就是享受, 这就 是最高形式的美!, 艺术就是人的创造性灵魂对 真! 的召唤的回答。泰戈尔曾说: 真理是 %一& , 当我们 的心感知了这个%一& 时, 我们的心便体会了那 %无 限& 了。而所谓的%美& 也就是这个%一& 的调和的实 现。! [ 10]泰戈尔肯定了真与美的统一, 真通达宇宙法 则, 美显现宇宙和谐, 真和美的统一是对宇宙万物和 谐法则的彰示。泰戈尔重视美的真实本质, 视真实为 23

最高形式的美。 性,后来老子又说:“美与恶,相去若何?”此言正如庄 泰戈尔的“真”主要是真理、真实、不伪之意, 子的“德有所长,形有所忘”,美丑、善恶之间的差异 “真”在老子的美学范畴里主要是自然质朴之意,真 是相对而言的。比较之,泰戈尔的和谐论美学思想主 与道合一,同时也具有真实、疾伪的思想倾向。“信言 张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真与善是美的本质,真善美的 不美,美言不信”(《道德经》81章),老子认为形式的 统一产生和谐,和谐是宇宙的本质。老子则是从道本 外在的美是不可信的,因而不是真正的美,只有不拘 体的哲学高度辩证地认识真善美之间的对立和谐关 于形式、不淡于表现的美才是葆有了自然清纯本性的 系,道的本质是自然和谐,真善美在道的精神维度上 真美,这反映了老子以真为美、真与美统一的认识论 对立和谐、辩证统一。 倾向,反对形式主义、否定形式美。可见,从这层意思 上来说,老子与泰戈尔关于真与美的认识达成了某种 [参考文献] 共识。此外,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命题中还 [1]帕德玛·苏蒂.印度美学理论[M].欧建平,译,北京:中国 蕴含着美与真的对立冲突,当然这种差异对立关系并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4 非一成不变。老子又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 [2习郁龙余,等.中国印度诗学比较[M].北京:昆仑出版社, 人”,在这里,美与真的对立倾向己经取消,二者己和 2006511 谐地统一起来。总言之,老子对真与美关系的认识是 [3)拉达克里希南.泰戈尔的哲学[M].伦敦:伦敦出版社, 辩证和谐的,美与真辩证统一。 191&46 其次,论美与善的关系。泰戈尔主张美与善统 [4泰戈尔.人生的亲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8889 一,认为“美的形象是善的完美形式,善的形象是美的 [5)泰戈尔.泰戈尔全集:第19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 完美本质。”善是本质与灵魂,美是感性与形式。泰戈 社,2000403 尔认为,当善的东西和周围世界建立了十分融洽的和 [可泰戈尔.秦戈尔全集:第22卷[M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 谐时,就产生了美,正如“一旦花朵把自己的色香变成 社.2000101 甘甜的果实,美和善就在发展的最高阶段里统一起 [7]泰戈尔.泰戈尔论文学[M].倪培耕,译.上海:上海译文出 来”。在泰戈尔看来,真善美完全统一于一体,共同组 版社,198857. 成“真理和美的活生生的世界”。老子对美善关系的 [8)邱紫华.东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29 论述与泰戈尔有所不同,老子辩证地看待美丑、善恶 [9习泰戈尔.泰戈尔全集:第21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 的对立和谐关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 社,2000213 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在这里,老子把美与善两概念 [10]奏戈尔.诗人的宗教[.小说月报,1923(9):1 加以区分,于是美与善、美与恶的关系具有区别对立 (责任编辑:雷文彪) Interpret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agore and Laozi sHamony in the V iew of PhilosophicalA esthetics WANG X iao-sheng Literature College of Southw est Un iversity Chongq ing 400715 Chna) Abstract Ham ony is the oomerstone ultin ate value and the h ghest level ofTagore and Laozi s ph ilosoph ical aesthetics Fan Wo YiRu-the supren acy of he sp irit in Tagore's relgious phibsophy regarded that a un ive sal hamony appears bew een the universe and human all hings and bebv een hum an and all hings And it also reganded that the beauty s a k nd of un iversalham ony and is n a thythm.Laozi s thought of ham on ous beauty tak ng the lm itation of Nature as his theoretical bas is a hamon ous beauty bew een he unierse and liv ing beings m ust bem astered and unde stood in a viw of theNature Inaction Everything as a whole and heH am ony of m an w ith the nature K ey words Tagore Laozi hought ofham ony Fan Wo YiRu;lm intion of Nature 24 1994-2010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最高形式的美。 泰戈尔的 真! 主要是真理、真实、不伪之意, 真!在老子的美学范畴里主要是自然质朴之意, 真 与道合一, 同时也具有真实、疾伪的思想倾向。 信言 不美, 美言不信! (#道德经∃ 81章 ), 老子认为形式的 外在的美是不可信的, 因而不是真正的美, 只有不拘 于形式、不淡于表现的美才是葆有了自然清纯本性的 真美, 这反映了老子以真为美、真与美统一的认识论 倾向, 反对形式主义、否定形式美。可见, 从这层意思 上来说, 老子与泰戈尔关于真与美的认识达成了某种 共识。此外, 老子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的命题中还 蕴含着美与真的对立冲突, 当然这种差异对立关系并 非一成不变。老子又曰: 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 人!, 在这里, 美与真的对立倾向已经取消, 二者已和 谐地统一起来。总言之, 老子对真与美关系的认识是 辩证和谐的, 美与真辩证统一。 其次, 论美与善的关系。泰戈尔主张美与善统 一, 认为 美的形象是善的完美形式, 善的形象是美的 完美本质。!善是本质与灵魂, 美是感性与形式。泰戈 尔认为, 当善的东西和周围世界建立了十分融洽的和 谐时, 就产生了美, 正如 一旦花朵把自己的色香变成 甘甜的果实, 美和善就在发展的最高阶段里统一起 来!。在泰戈尔看来, 真善美完全统一于一体, 共同组 成 真理和美的活生生的世界!。老子对美善关系的 论述与泰戈尔有所不同, 老子辩证地看待美丑、善恶 的对立和谐关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 皆知 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在这里, 老子把美与善两概念 加以区分, 于是美与善、美与恶的关系具有区别对立 性, 后来老子又说: 美与恶, 相去若何? !此言正如庄 子的 德有所长, 形有所忘!, 美丑、善恶之间的差异 是相对而言的。比较之, 泰戈尔的和谐论美学思想主 张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真与善是美的本质, 真善美的 统一产生和谐, 和谐是宇宙的本质。老子则是从道本 体的哲学高度辩证地认识真善美之间的对立和谐关 系, 道的本质是自然和谐, 真善美在道的精神维度上 对立和谐、辩证统一。 [参 考 文 献 ] [ 1] 帕德玛∀ 苏蒂. 印度美学理论 [ M ]. 欧建平, 译, 北京: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4. [ 2] 郁龙余, 等. 中国印度诗学比较 [M ]. 北京: 昆仑出版社, 2006: 511. [ 3] 拉达克里希南. 泰戈尔的哲学 [ M ]. 伦敦: 伦敦出版社, 1918: 46. [ 4] 泰戈尔. 人生的亲证 [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2: 88、89. [ 5] 泰戈尔. 泰戈尔全集: 第 19卷 [M ].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 社, 2000: 403. [ 6] 泰戈尔. 泰戈尔全集: 第 22卷 [M ].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 社, 2000: 101. [ 7] 泰戈尔. 泰戈尔论文学 [ M ]. 倪培耕,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 版社, 1988: 57. [ 8] 邱紫华. 东方美学史 [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929. [ 9] 泰戈尔. 泰戈尔全集: 第 21卷 [M ].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 社, 2000: 213. [ 10]泰戈尔. 诗人的宗教 [ J]. 小说月报, 1923( 9): 1. (责任编辑: 雷文彪 ) Interpret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agore and Laozi& sHarmony in the V iew of PhilosophicalAesthetics WANG X iao- sheng ( Literature Co llege o f Southw est Un iversity, Chongq ing, 400715 Ch ina) Abstrac t: H arm ony is the co rnerstone, u ltim ate value and the h ighest level of Tagore and Laozi& s ph ilosoph ica l aesthetics. Fan Wo Yi Ru the suprem acy of the sp irit in Tagore& s relig ious philosophy, rega rded that a un ive rsal ha rmony appears betw een the universe and human, a ll th ings, and betw een hum an and a ll th ing s. And it also regarded tha t the beau ty is a k ind o f un iversa l harm ony and is in a rhythm. Laozi& s thought of harm on ious beauty tak ing the Im itation of Nature as his theoretical basis, a harmon ious beauty be tw een the univ erse and liv ing beings m ust bem astered and unde rstood in a v iew o f theNature Inaction, E very thing as a whole, and theH arm ony of m an w ith the nature. K ey words: Tagore; Laoz;i thought o f harm ony; F an W o Yi Ru; Im itation of Nature 24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