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效率显著提高。二是公众沟通、动员机制逐步形成。各地通过手机短信、电台广播等措施, 使公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信息,提前应对灾害。三是社会管理机制为应急管理奠定了良好基 础。在社区、厂矿、农村等基层单位加强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群防群控,为应急管理打下 坚实基础 在法制建设方面,除了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意见、规划、方案之外,最重要的成果是今 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并 规范政府应急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这部法律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凸显执致理念“以人为本” “2006年的一天晚上,总理想了解西藏某地受灾群众的情况,电话打到了民政部国家 减灾中心。20分钟后,民政部就把灾区情况报告给了中央,包括有多少群众受灾,死了多 少牛羊,工作组到了哪里等等。”一位曾长期在西藏工作过的副部长感慨,“想不到,我们现 在的救灾信息和反应速度这么快!” 这是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告诉记者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振耀说:“这些年,我 国的救灾应急机制可以说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在装备比较落后、资金较少的情况 下。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应急速度。” 中国的救灾应急速度,连不少发达国家都难以做到。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 国南部数州,灾民3天后才见到联邦政府官员。而在我国,24小时内中央工作组就要到达 灾区。王振耀说,发生灾情后,我们要求做到:2小时内上报灾情:联合工作组在24小时 内到达灾区,救灾物资24小时内救助灾民到位,中央应急救助资金72小时内下拨到灾区: 当年完成恢复重建 民政部为此还设立了四级应急响应系统。当死亡人数达到30人~50人,或转移人数达 到10万人~30万人,或倒塌房屋达到1万间~1O万间时,就要启动四级紧急响应,由司长 带队赶赴灾区。王振耀回忆说,2003年浙江发生台风,造成巨大损失,晚上10点多民政部 接到灾情报告,马上叫醒了部长。晚上12点,部长决定启动二级响应,连夜组成工作组, 第二天一早部长就带队坐头班飞机赶赴灾区了。 为什么我们能创造救灾应急的“中国速度”?王振耀认为,关键是紧紧围绕老百姓的需 求,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应急建设的根本原则。王振耀说,要求救助在24小时内到位, 世界上只有我国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因为这个时候老百姓最需要政府的关怀,这时中央政府 官员出现了,哪怕只是先送上一瓶水、一片饼干,对灾民都是莫大的安慰,而救灾款的及时 到位更是对地方政府的最有力支持。 闪淳昌指出,“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是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首要原则。就是把保 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 危害。他解释说:“当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发生矛盾时,我们首先要保障人的生命健康,这 是执政理念的巨大飞跃。” 党和致府执政能力显著提升 党和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闪淳昌认 为,应急机制建设反映出党的执政能力显著提高,可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闪淳昌说:“世界上任何 一个国家的政府,能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能不能有效地管理和处置危机,能不能保障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检验这个政府能否取信于民的重要标志,成为检验这个 政府是否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试金石。”王振耀认为,救灾行政实际上是国家行政的最后一道 安全线,灾害管理在我国有着很强的政治性 第二,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应急体制机制建设,从社会实 践看,很多方面是为了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大量不和谐问题,如减少群体性事件、加强农村公效率显著提高。二是公众沟通、动员机制逐步形成。各地通过手机短信、电台广播等措施, 使公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信息,提前应对灾害。三是社会管理机制为应急管理奠定了良好基 础。在社区、厂矿、农村等基层单位加强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群防群控,为应急管理打下 坚实基础。 在法制建设方面,除了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意见、规划、方案之外,最重要的成果是今 年 8 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并 规范政府应急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这部法律将于今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凸显执致理念“以人为本” “2006 年的一天晚上,总理想了解西藏某地受灾群众的情况,电话打到了民政部国家 减灾中心。20 分钟后,民政部就把灾区情况报告给了中央,包括有多少群众受灾,死了多 少牛羊,工作组到了哪里等等。”一位曾长期在西藏工作过的副部长感慨,“想不到,我们现 在的救灾信息和反应速度这么快!” 这是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告诉记者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振耀说:“这些年,我 国的救灾应急机制可以说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在装备比较落后、资金较少的情况 下。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应急速度。” 中国的救灾应急速度,连不少发达国家都难以做到。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 国南部数州,灾民 3 天后才见到联邦政府官员。而在我国,24 小时内中央工作组就要到达 灾区。王振耀说,发生灾情后,我们要求做到:2 小时内上报灾情;联合工作组在 24 小时 内到达灾区,救灾物资 24 小时内救助灾民到位,中央应急救助资金 72 小时内下拨到灾区; 当年完成恢复重建。 民政部为此还设立了四级应急响应系统。当死亡人数达到 30 人~50 人,或转移人数达 到 10 万人~30 万人,或倒塌房屋达到 1 万间~lO 万间时,就要启动四级紧急响应,由司长 带队赶赴灾区。王振耀回忆说,2003 年浙江发生台风,造成巨大损失,晚上 10 点多民政部 接到灾情报告,马上叫醒了部长。晚上 12 点,部长决定启动二级响应,连夜组成工作组, 第二天一早部长就带队坐头班飞机赶赴灾区了。 为什么我们能创造救灾应急的“中国速度”?王振耀认为,关键是紧紧围绕老百姓的需 求,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应急建设的根本原则。王振耀说,要求救助在 24 小时内到位, 世界上只有我国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因为这个时候老百姓最需要政府的关怀,这时中央政府 官员出现了,哪怕只是先送上一瓶水、一片饼干,对灾民都是莫大的安慰,而救灾款的及时 到位更是对地方政府的最有力支持。 闪淳昌指出,“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是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首要原则。就是把保 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 危害。他解释说:“当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发生矛盾时,我们首先要保障人的生命健康,这 是执政理念的巨大飞跃。” 党和致府执政能力显著提升 党和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闪淳昌认 为,应急机制建设反映出党的执政能力显著提高,可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闪淳昌说:“世界上任何 一个国家的政府,能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能不能有效地管理和处置危机,能不能保障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检验这个政府能否取信于民的重要标志,成为检验这个 政府是否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试金石。”王振耀认为,救灾行政实际上是国家行政的最后一道 安全线,灾害管理在我国有着很强的政治性。 第二,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应急体制机制建设,从社会实 践看,很多方面是为了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大量不和谐问题,如减少群体性事件、加强农村公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