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制向现代农作制迈进。 集约度东部农区集约度高。表现在垦植率高、投入(水、肥、机)较高、土地利用率高, 种植指数高、农业产值高(1一3区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3%)、农业产量高:西部集约度则相 对较低。灌溉面积是我国农作制集约度的突出表现,东部的2一5区和四川盆地(8区)有效 灌溉面积均占耕地50%以上,而半干旱的北部中低高原(6区)只占11%。千旱的7区灌溉 面积率最高,达85%。 土地利用据1997年普查,全国实有耕地约1.3亿hm,但农业部2000年《中国农业统 计资料》仍沿用的是原来未修正前的9547万hm2,本区划为了有关数字的可比性,故不得不 仍沿用原有未修正前的耕地数据。据此,全国县域统计共计耕地面积为9689万hm,占全国 土地面积约10%,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其中,黄淮海平原(2区)最高,达44%。3区、8 区为23%。7区(1.9%),10区(仅0.3%)最低。林地(包括有林地和宜林地)比例最高的是1 区、4区和9区,但森林的绝对面积主要集中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1区)、江南丘 陵(4区)和藏东南三大片(10区)。草地主要集中在大西北地区(10区、6区、8区),但 草地的生产力甚低。 农业总产值东部五个区(1~5区)农业总产值12360亿元,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80%, 其中以黄准海平原最高(2区),达5023亿元,(1990年不变价),其次是长江中下游(3区), 为3487亿元。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少,西北地区(6、7、10区)最少,仅有1101亿元,占 全国的7%。 农民收入总体上,全国各区农民收入都较低,2000年平均净收入共有1984元,东南 部地区(3区、5区)稍高,西部地区低(6一10区)。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是今后 农作制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表8-3)。 (三)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前景 表8-3全国一级区农作制特征(2000年) 土地利用结构 耕地结构 农业总产值结构 区号 土地 耕地林地草地 耕地 水田早地 有效 农业总种植 牧业林业 渔业 面积 面积 灌溉 产值 业 (%) (%) (%) (%) (%) (6) 等 (10hm) (10hm) () (10元)() () () 1037213.743.8 9.5 141714.8 85.222.2 124549.237.22.810.9 6145 44.510.1 3.7 2735 4.7 95.3 61.0 5023 58.829.6 2.3.9.3 3 5955 23.5 30.8 3.3 1400 76.1 23.9 65.5 3487 49.1 26.1 3.521.3 4 4693 8.8 55.7 6.5 414 71.0 29.0 67.3 1138 53.7 24.1 13.78.5 5 3744 11.4 25.0 3.8 426 62.5 37.5 57.2 1467 50.8 19.7 4.924.5 11860 13.4 12.2 53.7 1592 1.7 98.3 11.1 638 57.5 35.2 6.21.1 22643 1.9 2.5 34.2 434 4.2 95.8 84.7 395 70.3 26.5 2.11.2 8 2111 22.6 23.5 7.9 476 58.4 41.6 55.2 955 51.8 42.2 2.9 3.1 9 7913 9.1 47.9 16.5 724 33.3 66.7 35.1 980 60.2 30.7 7.7 1.4 10 20951 0.34.3 59.9 720.03 100.0 42.0 68 39.3 55.1 5.30.3 全国 9638610.018.431,1 968926.1 73.946.615396 54.529.3 4.212.0 目标争取在2020年前后基本实现农村小康化。到21世纪中叶,基本上将我国的传统 农作制转变为现代集约持续型农作制。其中沿海地区在2015~2020年进入现代商品外向型 农作制,中部粮食主产区在2040一2050午将粮猪型传统农作制转变为商品型现代农作制, 西部地区争取在2070~2080年,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将粗放型传统农作制及部分原始生态 1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