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国各地农业 内容提要 本章在理论上阐明农业的地域性原理以及中国农业的强地域性特点,重点介绍中国各地 区的农业和农作制,首先简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10个一级区和东中西三片地区农作制的 内容和特征,然后分析六大省域连片区的农业发展战略。 学习目的 1、学习农业地域分异原理和中国农业的强地域性。 2、已初步了解全国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一级区和东中西三片地区农作制的特点。 3、同时,初步了解全国以省域为基本单元而连片的六大区的农业发展战略。(对初学者 可不求甚解。) 学习提示 1、本章是以地域为载体将以前各章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运用。 2、学习时要抓住各地区农业和农作制的特点,不必强记大量的具体数字
第八章中国各地农业 第一节地域分异原理与中国农业的强地域性 由于地形地势、气候、土地、社会经济、人文等要素的相似与差异,区域存在着聚合与 分离的现象,同质则分离少,异质则分离多。在一个气候相近的大平原,分离相对较少,而 在一个地形地貌复杂的山区分离则较多。聚合与分离是相对的,宏观上的聚合可能包含着许 多微观上的分离,因此,分离总是绝对的。衡量分异程度可采用多样化系数,系数大则分离 多:反之,则分离少。公式是 x=∑[y1十(y:十y2)十(y1十y2十ys)十(y1十y2十y十…十y)] 式中:x为多样化系数,y1、y2、y、yn为各组成成分的比重且y>y2y>ym 一、自然与人文地理分异规律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曾在大西北地区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植树运动,结果事与愿 违,一哄而起。一阵风而散。近年,又在这干旱半干旱草原掀起了“退耕还林”的高潮,据 报道,有一个缺水多风沙的地方种树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什么原因?简单地讲,它们都 是违反了地域分异规律。森林喜水,干旱条件下树木难以成活、生长。硬着头皮蛮干,造成 了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极大浪费。 与工业不同,受天、地、人、物影响的农作(包括农、林、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形 成这种地域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自然条件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差异决定了农业生物的 适应范围与适应程度,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向,农林牧 布局、结构、经营方式和生产发展水平等,以下介绍的几个与地域性有关的规律是值得重视 的。 (一)自然地理分异规律 由于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及其运动的特点、地面上海陆分布的关系以及地质地貌的变化, 造成了地球上各个地区水热条件的差异,因此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差异在 地表上往往按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更迭并近于带状分布,形成了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 直地带性。中国的北寒南暖、东湿西干、“山下桃花山上雪”等现象就是这种地带性的表现, 除了地带性规律以外,还存在着由于地质地貌的差异而形成的非地带性差异。这些自然地理 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域农林牧、粮棉油的分布格局与生产基础。《齐民要术》(公元6世纪) 写道“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 获”。 (二)人文地理分异规律 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促成了地理环境的种种差异性,其中经济地理的分异是人文地理分 异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除自然条件外,不同地区的 2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类型还要受历史、政治、人口、资源、市场、科学技术等多种人为因 素的影响,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社会经济综合体。农业的发展不但受制于自然地理分异 规律,而且也受制于经济地理分异规律。海陆分布、城乡关系、交通条件、人口多少决定了 对农产品与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加工、流通、贸易等方面。例如,农业区位理论提出了以城市 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分布的农业地带性,离城市近的生产价值高,保存期短、不耐运输 的产品(如奶类),距离较远的则集约生产不腐烂便于运输的粮食等,距离再远则作为粗放 农作或粗放放牧用。与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不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地理的差异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方向、结构、农村经济状况、农业现代化进程等。 (三)资源配置与劳动地域分工规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日益增长,资源配置力求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无论什么样的分工都必须立足于特定的地区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 劳动的地域分工。具体地说,是指一定地区专门生产几种产品、一种产品甚至是某一产品的 某一部分生产的专门化,并与其它地区进行分工与协作。这种劳动地域分工是扬长避短原则 在区域农作制中的具体应用。 二、农作制地域分异规律 (一)生物地理分异规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对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形态、生理、分布、 移动与行为方式、结构等均产生重大的影响。农业生物的分布是有规律性的,它是根据自然 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规律以及社会、经济环境而决定的。中国的《诗经》、《禹贡》、《管子·地 员篇》早已记述了中国南北方植物的种类分布及与水文、土壤、气候的关系。《农桑通诀》 中指出:“九州田土,土各有异,田各有等,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 2002年秋笔者去河北坝上草原考察时,当地官员特邀我到康保县北部去看大片人工栽植的灌 木--柠条。这里降雨量只有300mm,种树效果差,种植的乔木几十年还是小老头树,既无生 产力、无经济效益,也不防风沙;但3一5年生的柠条却茂盛生长,既保土以免远扬到首都北 京,又可作为羊的饲料,有经济收入,深受农民欢迎。但有关业务部门却坚持要他们贯彻以 乔木为主造林的方针。因而当地人提出的防沙保土的方针即草与灌木为主,却没有被采纳。 (二)农业地域分异规律 既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生物地理都在进行着分离,那么作为生物与环境统一体的农 业也必然随之而分离。世界上农业类型多样,它们都是由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决定的,是 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例如,半干旱草原荒漠实行的是原始游牧制,经济文化极端落后 的湿热赤道附近盛行游耕制,发展中国家盛行传统自给性的粗放农作制,而欧美发达国家则 多实行现代商品性机械化农作。随着历史的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工环境及软环 节的不断改善,农作制也将从传统性、自给性、粗放性向现代性、商品性、集约性、可持续 性方向发展。尽管如此,农作制的地域性、多样性仍将长期存在。 三、中国地域与农业分异突出 3
中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格外复杂。中国的这种地域多样性与 复杂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一)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性差异极大 与世界上一些幅员广阔的大国,如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印度,巳西、澳大利亚等相 比较,中国在地势、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域差异之大是无 与伦比的。表现在:①地势上的三个阶梯,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少量农牧业可分布到海 拔4000m以上的地区。第二级阶梯是海拔2000~1000m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和内 蒙古高原等,这里分布着大量的早作农牧业。第三级阶梯是海拔500m以下低山丘陵以及海拔 200m以下的几个大平原,这里是中国农业的精华所在。②地貌上的三分天下。即山地、高原、 丘陵和平地各占1/3。山高坡陡,为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便,而水土流失则十分严重。 ③气候上的三大区域。即东部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雨热同季,但洪涝灾害多:西部内陆 干旱区,干旱少雨、草木稀疏:青藏高原高寒区,农、林业只局限于河谷地带。④植被上的 三大类型。即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森林地带,东西过渡半干旱地区的草原地带以及西部内 陆干旱荒漠与高寒草原地带。由上可见,如此复杂的自然状况必然会造成农业上的多样化与 显著的地域性(图8-1) 图8-1中国地势图(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二)东、中、西部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差异极大 与自然条件复杂性由西向东逐步减少的方向相反,中国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则由东向西 逐步变劣。农村经济水平、第二、三产业比重、农民收人逐步递减,而农业人口所占比例, 贫困人口比例及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农业的物质装备与投人水平、农民素质与科学 技术教育水平逐步降低。此外,由于城乡距离,交通状况、信息水平,民族素质与习惯等因 素又加剧了不同区域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复杂性。不了解这种复杂性与地域性,就难以找出 正确的对策与发展战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当笔者讲述到中国多数农民的收人还处在世界 银行规定的贫困线下,即一天一美元以下时,一位亚洲银行的代表站起来提出了异议,他说 “我看到的中国农村都已经富裕起来了”,我问他是从哪里看到的。他回答道:“我是在上海 和厦门郊区看到的”,随之,当场与会者发出了笑声。我们只请人家看沿海地区一些好的地 方,而没有介绍不同地域的状况,难怪外国朋友得出了这种结论。 4
(三)农业生产地域差异极大 由于山川阻隔、贫富不均,中国的东西南北农业的地域性很强.①东西地区差异大。500mm 年降水量等值线以东的东部农区约占全国面积的4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全国90%以 上的耕地和森林都分布在这里,耕地分布在平地,森林分布在山地,呈交错状态。这里土壤 肥沃,灌溉发达,物产丰富,全国的农林畜渔产品与农产品加工业绝大部分都集中于此。500m 等值线以西的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55%,人口占总人口的6%,耕地和森林占全国总面积 不足10%,草地则占70%以上,但饲养的草食牲畜头数仅占全国的1/3。②主要农区的南北差 异大。我国农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内的南北之间又差异极大。由北向南,≥10 ℃积温从2000℃增加到8000℃,年降雨量从500一600m增加到2000mm,由最北的寒温带走向 中温带、暖温带到淮河秦岭以南的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长城以北主要是一年一 熟,杂粮为主、,长城以南到淮河秦岭为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大豆)一年两熟,长江以南则 可种双季稻或一年三熟。这种农作制度的集约性与地域性也是很特殊的。③山区丘陵垂直差 图8-2中国气象植被图(引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域要览》,1987) I:寒温带针叶林区: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I: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V: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V:热带季雨林、雨林区:Ⅵ:温带草原区:Ⅶ:温带荒漠区;Ⅷ: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 异大。在中高山区由于地势的上升,温度降低,降雨增多,日照减少,有的一个地方上下可 以多达5~6个气候带的差异。大致上,高度每上升1000m,水热条件与作物种植可以在平地 距离向北走1000km。在低山丘陵地区,降水与气温差异较小,但由于坡度的影响,农田灌溉 困难,因而农作物的差异仍较大,一般坡丘上部为树木、中下部为果树或旱作物,低谷部则 为可灌溉的农田。④水土资源的错位。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则水多地少。北方水资源总 量占全国的19%,而土地面积、人口、耕地分别占全国的64%、45%和64%,南方水资源总量占 全国的81%,而土地面积、人口、耕地分别占全国的36%、55%和36%(图8-2)。 由上可见,中国农业的地域性特点是十分突出的,地域间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这种 地域上的巨大差异带来了农作制水平与类型的巨大差异。首先从农作制的第一层次看,历史 上的原始生态农作制、传统农作制,现代农作制在今天的中国都可以看的到。西南边疆、西 北地区还存在少数的刀耕火种的游耕制,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还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制;而 东北三江平原的少数国有农场(如二道河农场、洪河农场)其劳动生产率可达每劳力年生产 5
10万kg粮食,己与美国现代化农业水平相近。总体上,当前中国的多数地区实行的是传统农 作制。其次,从农作制的第二层次看,不同地区虽同样属于传统农作制阶段,但差别甚大。 西部(西北、西南)仍处在传统农作制的早期,盛行粗放自给性旱农制或雨养农作制:中 部地区己处在传统农作制的中后期,盛行灌溉两熟集约半商品农作制,其中黄淮海平原为旱 地灌溉两熟制,淮河长江以南为水田多熟制:东南沿海则处在传统农作制的后期,正在准备 条件争取在近期内(5一15年)向现代农作制迈进。根据中国科学院牛文元先生等预测,我国 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50年左右的时间,而有的地区甚至需要达百年之久。 由于区域间的巨大差异,带来了农业运作的极大复杂性。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分类分 区运作,主要是:①在科学农作制分区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法律法 规、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土地利用、生物结构、农林牧各业合理布局 等措施。制定政策时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权的关系,不要一刀切,以适应农作制类型与运作多 样性的需要。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要通过试验,示范后再予推广。③对外国、外地经验要 选择性吸收,不能硬搬死套;对待西方某些学派的思潮或主张,要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不 赶时鬃,不人云亦云。 第二节中国各地农作制 一、中国农作制综合分区 农业分类分区的目的在于将某地的农业定位和定性,将繁杂的事物系统化、纲领化、简 单化,人们可以藉此按图索骥、理顺关系、顺藤摸瓜。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展了全国 性大规模的农业自然资源普查,在此基础上曾先后出版了《全国综合农业区划》、《中国耕作 制度区划》等重要著作。2005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中国农作制》研究完 成,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刘巽浩、陈阜编著)。在该项目中,以县域为基本单元, 以2000年县域统计资料为蓝本,将全国以农作制为主的农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41个二级 区。在此基础上又归纳为东中西三片。与以省域为基本单元的分区方法(本章第三节)相 省界 区刻 图8-3全国农作制分区图 比,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做法,能更好地体现“物以类聚”的相似性区划原则,比较精细、 6
科学性强。例如,河北省既有冀中南平原,又有西部山区和冀北半干早区,如以省域为基本 单元,只能将不同性质的内容混杂在一起;如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则可予以精确地分别处理 (图8-3)。 现将中国农作制综合分区简介如下(图8-3,表8-1) 表8-1全国农作制分区与主要类型 区号 区名 主要农作制类型 1区 东北平原山区半湿润温凉雨养一熟农林平原雨养半机械化粮豆牛猪混合制、低地集约水稻 区 制、山地林农制、大规模雨养农场制、渔作制 兴安岭丘陵山地纯林区与山麓岗地温凉 1.1 山地纯林制、山麓岗地粗放一熟制 作物一熟区 1.2 三江平原温凉作物一·熟区 大规模机械化雨养粮豆制、水田制 1.3 松辽平原喜温作物一熟区 平原雨养半机械化农牧混合制、水田制、草地放牧 与舍饲结合制 1.4 长白山温和作物熟农林区 山地纯林制、山麓川岗地粗放一熟制 1.5 辽东滨海平原温暖作物一·熟农渔区 渔作制、水田制、雨养农牧制、果园制、设施蔬菜 制 2区 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灌溉集约二熟农 水浇地两熟集约农牧制、雨养二熟制、水田制、棉 田制、旱地雨养一熟制、设施蔬菜制、温带果园制、 区 城郊农作制 水浇地二熟集约制、渔作制、设施蔬菜制、果园制、 2.1 环渤海山东半岛滨海外向型二熟农渔区 城郊农作制 2.2 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水浇地二熟区 水浇地二熟集约制 海河低平原缺水水浇地二熟兼旱地一熟 2.3 区 水浇地二熟制、早地雨养一熟制 2.4 鲁西平原鲁中丘陵水浇地二熟兼一熟区 水浇地二熟集约农牧制、早坡地雨养二熟一熟制、 棉田制 2.5 黄淮平原南阳盆地水浇地早地二熟区 水浇地二熟与早地雨养二熟农作制 2.6 汾渭谷地水浇地二熟早地一熟兼二熟区 水浇地二熟农牧制、早地雨养二熟一熟制 2.7 豫西丘陵山地早坡地一熟水浇地二熟区 早地雨养一熟租放制、水浇地二熟制 长江中下游与沿海平原丘陵湿润中热水 水田多熟集约农畜禽渔混合制、岗坡地雨养农果 3区 制、低山丘陵林农制、渔作制、麦棉二熟制、城郊 田集约二三熟农区 农作制、园艺作物制、沿海外向型农作制 3.1 滨南黄海东海平原二三熟外向型农渔区 水田多熟集约农畜禽渔混合制、沿海渔作制 3.2 江淮江汉平原丘陵早水二熟兼三熟农区 水田多熟集约农畜禽渔混合制、低山丘陵林农制、 岗坡地雨养农果制 3.3 两湖平原丘陵水田三二熟农区 水田多熟粮猪型农作制、岗坡地雨养二 熟制、低山丘陵林农制 江南丘陵山地湿润中热水田二三熟农林 川盆地水田多熟集约农牧渔混合制、丘陵山地用材 4区 区 林经济林农牧立体制、旱地雨养二熟一·熟制 浙闽丘陵山地二三熟农林区 川盆地水田多熟农牧渔混合制、山区丘陵林农制、 4.1 早地雨养二熟一熟制 川盆地水田多熟农牧渔混合制、山区丘陵林农制早 4.2 南岭丘陵山地二三熟农林区 地雨养二熟一熟制 水田双季稻集约农牧渔棍合制、粗放二熟一熟制、 5区 华南沿海平原丘陵山地湿热水田多熟与 亚热带热带种植园制、山地丘陵林果农混合制、蔗 热作农区 田与蔗基鱼塘制、园艺作物制、渔作制、外向型农 作制 华南沿海平原丘陵山地水田多熟兼热作 水田双季稻集约农牧渔混合制、亚热带果园制、桑 5.1 农区 (蔗)基鱼塘制、城郊农作制、渔作制、外向农作 制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水田旱地二熟 水田单双季稻二熟制、早地粗放雨养二熟制、熟带 5.2 兼热作区 亚热带作物制 6区 北部低中高原半干旱凉温旱作一熟农区 早作粗放自给性农牧制、灌概半集约一熟制、草原 兼牧区 放牧制、园艺作物制、生态保护农作制 6.1 内蒙古高原北部半干旱干旱草原放牧兼干草原荒漠草原放牧制、农牧交错带旱作粗放自给 >
农区 性农牧混合制 后山坝上晋西北中高原山地喜凉作物 6.2 旱地粗放自给性喜凉作物一熟兼轮歇制 熟兼轮歇区 续表 区号 区名 主要农作制类型 6.3 黄上高原西部黄土丘陵半干旱喜凉作物 一熟农区 旱地租放自给喜凉作物一熟制、水浇地一熟制 6.4 蒙东南辽吉西冀北半干早喜温作物一熟 早地粗放自给喜温作物一熟制、水浇地一熟制 农 6.5 晋东土石山地半湿润易旱一熟填闲农区 早地自给一熟制兼二年三熟制 黄土高原东部丘陵易旱喜温作物一熟农 6.6 早地粗放自给一熟制、生态保护型农作制 区 6.7 黄上高原南部源区半湿润一熟填闲农区 旱地雨养一熟兼二年三熟农牧混合制、果园制 7区 西北干旱中温绿洲灌溉一熟农区与荒漠 绿洲灌溉集约粮作制、灌溉棉作制、半干旱早粗放农 作制、集约园艺作物制、干早荒漠草原游牧定牧制、 牧区 农场制 7.1 河套河西走廊灌溉一熟填闲农区与阿拉 善高地荒漠草原牧区 灌溉集约粮作制、棉作制、荒漠草原放牧制 7.2 北疆灌溉兼旱作一熟填闲农区与荒漠草 原牧区 灌溉集约粮作制、棉作制、荒漠草原游牧定牧制 7.3 南疆灌溉一二熟农区与荒漠草原牧区 灌溉集约粮作制、棉作制、园艺作物制、荒漠草原 放牧制 水田麦稻二熟集约粮猪型农作制、旱地雨养间套二 8区 四川盆地湿润中热麦稻二熟集约农区 熟粮猪型农作制、冬水田制、丘陵地雨养农果菜混 合制 8.1 成都平原水田麦稻二熟农区 水田麦稻二熟集约粮猪型农作制、旱地雨养二熟兼 农果菜混合型农作制 8.2 川中丘陵水田早地二熟农区 水田麦稻二熟制、旱地雨养间套二熟制、冬水田制、 丘陵地雨养农果混合制 9区 西南中高原山地湿热水旱二熟粗放农林 中低山区农林牧立体雨养粗放二熟制,山麓川盆地 水田二熟集约农牧混合制、纯林制、原始生态农作 区 制、烟茶制 9.1 秦巴山区旱坡地二熟一熟兼水田二熟林 农林牧立体雨养粗放制、用材林与经济林混合制 农区 川鄂湘黔交界低高原山地水田早地二熟平坝水田二熟制、早地雨养粗放二熟制、经济林木 9.2 林农区 制 9.3 贵州高原水田早地二熟兼一熟农林区 平坝水田二熟制、旱地雨养粗放二熟制、经济林木 制、烟作制 流中高原盆地水田早地二熟兼一熟农林平坝水田集约二熟制、早地雨养粗放二熟制、烟作 9.4 区 制 横东高原高山峡谷早地一二熟兼水田二 牧林农立体雨养粗放制、原始生态农作制、烟作制 9.5 熟农林区 水田二熟制 9.6 滇南中低山宽谷炎热旱地水田二熟农区 旱地水田雨养粗放二熟制、原始生态农作制 10区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兼河谷一熟农林区 游牧制、河谷灌溉麦作制、早地粗放杂粮兼原始休 闲摆荒生态农作制、山地纯林制 10.1 青甘干早半干早喜凉作物一熟轮歇农区 草原游牧制、早地粗放一一熟制 与高寒草原荒漠牧区 10.2 川西藏东南半湿润凉温作物一熟林农牧高山峡谷牧林农立体制、旱地雨养一熟制 区 藏西南谷地半干旱喜凉作物一熟兼草原河谷地灌概麦作制、农牧交错制 10.3 牧区 10.4 藏北高寒干早半干早半湿润放牧与荒漠高寒草原草甸与荒漠草原游牧制 区 由表8-1可见,当前中国农作制的大多数仍处在传统自给粗放型农作制和传统半自给半 商品集约型农作制阶段、极少数为原始农作制,也有少量的亚现代商品型农作制类型,准备 向现代农作制过渡。 8
二、全国各区农作制特征比较 为了对全国各区农作制有一个完整的比较性的了解,现将10个一级区农作制的特征简 述如下。 (一)农业要素 表8-2全国各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2000年) 区号海拔年均温 ≥10℃年降 积温雨量 总人口农业 粮食 人均净人均耕人均粮纯肥机械动人口密 人口总产 收入(元/地(hm/食(kg/(Kg/力(km/度(人 (m)(℃) (万人) (℃)(mm) (万人)(万吨)人)人) 人)hm)hm)/km) 10 -5-1500480 6937 4148 5414 1864 0.20 781 275 1.9 67 -100010.6-3600-870 20 一800 8~153500460 -4800-1000 33171 25638 14324 2174 0.08 432 576 9.4 540 3 50 14194800 900 一400 -6100-1500 25491 18716 10316 2571 0.05 405 624 6.4 428 150 一1000 16~2153001300 -6800-1900 8116 6778 3051 1949 0.05 376 620 5.5 173 5 0 18256501100 9483 7754 2930 2511 0.04 309 719 6.7 -600 -9300-2500 253 6 300 -2~111500100 4000-630 8154 6442 1 0. 135 2.1 -2600 30 69 7 450 4~132800 50 2821 I830 270 4.0 1500 13 ~4400-400 8 200 ~700 16-185000950 ~6700~1300 9724 779 41 13 0.05 428 508 3.8 461 9 250012~183000 290 800 11759 9359 3966 1290 0.06 337 432 5.1 8000-2000 149 102300 -4850030 828 626 257 1002 0.09 269 106 4.4 4 -5000 -2100-700 000-5-1915050 全四0 -8000-2000 116482 88833 48217 1984 0.10 414 444 5.5 121 气候与土地、森林、草原自然等资源相比较,我国的主要农区(东部地区)气候资源是 较好的。由北向南从1区到5区和8区、9区以温带亚热带的半湿润湿润气候为主,雨热同 季,适于各种作物、畜禽的生长。西部的6区7区为半干旱干旱温带气候,10区为高原高 寒旱气候,作物生育的限制因素多。 土壤平原、川盆地土层深厚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山区土层薄并易于流失。1一5区 和8区土壤条件好。6区、7区、9区、10区较差,但只要有灌溉条件,生产力仍是不低的。 植被自古以来,在年降水量500m线以东的我国东部农区(1~5区,89区)自然植 被是森林,由北向南,从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与雨林,西部地区 (6、7、10区)则为草原或荒漠。现在,东部地区的自然森林植被大部分已被人工植被(耕 地)所替代。 人口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1区一5区总人口与农业人口占总量的71%、人口密度最大 的是2区(540人/km)、3区(428人/km)、8区(461人/km),西北部地区人口稀少,6 区为69人/km2、7区为13人/km2、10区仅4人/km。 (二)农作制特征 农作制水平总体上,当前中国大多数地区尚处在传统自给型农作制水平。少数西部地 区还存在原始生态型农作制(游耕制、游牧制),少数东部沿海地区正在由传统自给型农作
制向现代农作制迈进。 集约度东部农区集约度高。表现在垦植率高、投入(水、肥、机)较高、土地利用率高, 种植指数高、农业产值高(1一3区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3%)、农业产量高:西部集约度则相 对较低。灌溉面积是我国农作制集约度的突出表现,东部的2一5区和四川盆地(8区)有效 灌溉面积均占耕地50%以上,而半干旱的北部中低高原(6区)只占11%。千旱的7区灌溉 面积率最高,达85%。 土地利用据1997年普查,全国实有耕地约1.3亿hm,但农业部2000年《中国农业统 计资料》仍沿用的是原来未修正前的9547万hm2,本区划为了有关数字的可比性,故不得不 仍沿用原有未修正前的耕地数据。据此,全国县域统计共计耕地面积为9689万hm,占全国 土地面积约10%,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其中,黄淮海平原(2区)最高,达44%。3区、8 区为23%。7区(1.9%),10区(仅0.3%)最低。林地(包括有林地和宜林地)比例最高的是1 区、4区和9区,但森林的绝对面积主要集中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1区)、江南丘 陵(4区)和藏东南三大片(10区)。草地主要集中在大西北地区(10区、6区、8区),但 草地的生产力甚低。 农业总产值东部五个区(1~5区)农业总产值12360亿元,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80%, 其中以黄准海平原最高(2区),达5023亿元,(1990年不变价),其次是长江中下游(3区), 为3487亿元。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少,西北地区(6、7、10区)最少,仅有1101亿元,占 全国的7%。 农民收入总体上,全国各区农民收入都较低,2000年平均净收入共有1984元,东南 部地区(3区、5区)稍高,西部地区低(6一10区)。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是今后 农作制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表8-3)。 (三)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前景 表8-3全国一级区农作制特征(2000年) 土地利用结构 耕地结构 农业总产值结构 区号 土地 耕地林地草地 耕地 水田早地 有效 农业总种植 牧业林业 渔业 面积 面积 灌溉 产值 业 (%) (%) (%) (%) (%) (6) 等 (10hm) (10hm) () (10元)() () () 1037213.743.8 9.5 141714.8 85.222.2 124549.237.22.810.9 6145 44.510.1 3.7 2735 4.7 95.3 61.0 5023 58.829.6 2.3.9.3 3 5955 23.5 30.8 3.3 1400 76.1 23.9 65.5 3487 49.1 26.1 3.521.3 4 4693 8.8 55.7 6.5 414 71.0 29.0 67.3 1138 53.7 24.1 13.78.5 5 3744 11.4 25.0 3.8 426 62.5 37.5 57.2 1467 50.8 19.7 4.924.5 11860 13.4 12.2 53.7 1592 1.7 98.3 11.1 638 57.5 35.2 6.21.1 22643 1.9 2.5 34.2 434 4.2 95.8 84.7 395 70.3 26.5 2.11.2 8 2111 22.6 23.5 7.9 476 58.4 41.6 55.2 955 51.8 42.2 2.9 3.1 9 7913 9.1 47.9 16.5 724 33.3 66.7 35.1 980 60.2 30.7 7.7 1.4 10 20951 0.34.3 59.9 720.03 100.0 42.0 68 39.3 55.1 5.30.3 全国 9638610.018.431,1 968926.1 73.946.615396 54.529.3 4.212.0 目标争取在2020年前后基本实现农村小康化。到21世纪中叶,基本上将我国的传统 农作制转变为现代集约持续型农作制。其中沿海地区在2015~2020年进入现代商品外向型 农作制,中部粮食主产区在2040一2050午将粮猪型传统农作制转变为商品型现代农作制, 西部地区争取在2070~2080年,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将粗放型传统农作制及部分原始生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