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农业概论》学科发展简史与最新动态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也是当今世界涉及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广的产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著作是罗马时代的现存最早的《农业概论》。内容包括因地种植、 农事安排、栽培技术、家畜饲养、农产品加工等。 我国最早的一本农书是《汜胜之书》,概括地记载了黄河流域和关中一带的农业生 产经验。公元6世纪北魏的贾思勰写下了不朽名著《齐民要术》,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 的一部概论性农书。内容包括耕田、轮作、作物栽培技术、选种、畜禽饲养、货殖(交 易经营)、农产品储藏加工等。 17一18世纪以后,经验性科学逐步上升为实验性科学,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现代农 学科学兴起,最初也是以综合性的农业概论形式出现的。作为农学科学奠基人之一的泰 厄在1809一1812出版了《合理的农业原理》,涉及农业生产与农业经营等方面 1889年,德国的哥尔兹将农学划分为农业概论与农业特论两部分。以后,随着农业 生产与学科的发展,农业概论分化为农业生产学和农业经营学,农业生产学又进一步分 化为植物生产学与动物生产学,植物生产学又细分成土壤学、肥料学、植物学、耕作学、 生理学、生态学、育种学、植物保护学等。 1949年以前,中国的农业学科体系基本上是沿袭英美和日本的,只有《作物通论》 而无《农业概论》。 随着学科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微观化,客观上对概括性宏观性学科的要求也就越来 越迫切。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农业院校相继开设了《农业概论》、《农业导论》《农业 总论》《农业现代化》等概论性的课程。 二、课程的性质 1、属于应用基础课,强调基础性、知识性、概括性,强调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2、属于农业入门性课程,适于农业大专院校各个专业与网络教学、适于青年与成 人、适于自学。 三、学习目标 第一,了解什么是农业。搞清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功能、它的特点与基本 内容、它的系统性、层次性、农业与农村农民的关系、农业中各亚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学习了解有关农业及其组成成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这是课程的重点。 第三,初步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四、内容体系 ①先打地基,介绍什么是农业(一章)和农业要素(二章): ②进入中心,重点讲述农业的主体,即农业生产(三章、四章),农业经营(五章) 和科技保证(六章); ③放眼全局,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之上,上升到农业的大局与总体领域,即农业农村 的现代化(七章)和中外农业区域化(八章、九章)。 这三个层次是前后呼应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要素是基础,农业生产和经营是主 体,科学技术是保证,现代化和区域化是方向。 五、学习方法 1、要掌握好基本知识与原理,关键在于理解、融会贯通,不要硬记死背。 2、要学会思考,将基本知识与原理和周围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和曾接触过的农业、 农村、农民挂起钩来,和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联系起来。 第一章什么是农业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人类文明起源于农业,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据考古研究,人类的 出现大致已有300多万年的历史,其中,农耕前时期约二三百万年,原始农业发展时期 约1万多年,古代(包括近代)农业时期约1一2千年,而现代农业时期仅1百多年。 中国的原始农业约起源于七八千年以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一、农耕前的采集和渔猎时期 先民们以采集和渔猎为获得食品的主要手段。起初只是在自然界用手工采集现成可 食的植物和动物,以后,逐渐学会了人工制造简单的工具进行采集与渔猎。在这漫长的 农耕前时期中,人类模仿自然的过程,开始将采集来的种子播种在土地上,将捕获的野 生动物进行人工圈养与驯化,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的萌芽。 二、原始农业时期 原始农业的萌芽时期长达数十万年,但真正意义的原始农业时期起源于一万多年前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公元前9000到8000年,在西南亚的伞形地带,人类开始从野 营到定居,种植大麦、小麦、养畜。公元前6500年希腊爱琴海地区出现农业
在中国,公元前5000一3000年仰韶文化时代,陕西半坡村已有石斧、石镰、石刀、 粟、稻、白菜、芥菜、猪、狗。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公元前4900一3100年)已有 大量的稻谷、猪、些麻布。原始农业的特点是:刀耕火种、迁移农业、逐水草而居、以 石器为主要工具、生产力极其低下。 三、古近代农业时期 古近代农业时期指的是传统农业时期。铁犁牛耕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欧洲古代农业 前后经历了1千多年。中国的古代农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早于欧洲,经过漫长的两 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近代,当今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农业总 体上仍未脱离传统农业的范畴。 与原始农业相比,这一时期农业己获得长足的进步。士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有了显著 的提高,学会了使用铁制农具、役畜、有机肥料、灌溉、饲养畜禽等,创造了人类灿烂 的农业文明,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生产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 17一18世纪以后,近代欧洲产生了工业革命与科学革命,开始试验使用马拉农机 具、化肥,二圃制(谷物→休闲)向三圃制(谷物→谷物一→休闲)、四圃制(谷物→块 根块茎类一谷物一三叶草)过渡,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过渡,从而使传统农业开始 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现代农业时期 20世纪开始,发达国家开始建设并进入现代农业时期。1940年美国首先在世界上 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60年代,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进入现 代农业时期。 此期,尚处在传统农业阶段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开展了以技术革新为 中心的“绿色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局部地区已开始进入或准备进 入现代农业时期。 现代农业的发展,满足了人口增长的需要,奠定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其主要标志是:以机械电力代替人畜力;普及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优良品种、 化肥、农药、灌溉;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规模扩大、自给性生产转变 为商品性专业化生产、农民与农村富裕化:资源环境良化(在现代农业前期忽视对保护 资源环境的保护)。 第二节农业的内容与功能
一、什么是农业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在我国最早的甲骨文里已有“農”字的记载。古人说,“辟 土植谷曰農”(汉书,食货志)。英文Agriculture,是从拉丁文Agricultura转来, agri田地的意思,cultura耕种、教化的意思。 定义: ·“培育动植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活动”(经济大辞典) ·“利用土地生产农畜产品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经营活动”(Andreae) 二、内容 1993年发布的《农业法》规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 其他与农业有关的各种行业只能作为农业的外延而不是内涵。农产品加工业是介于农业 和工业之间的一种产业,它与农业关系至为密切。2003年作了修正,“农业是指种植 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至于农业与农村、农民的关系,这是密切相关的三位一体。农业活动的主体是农民, 农业活动的基地是农村。因此,《农业概论》要以农业为本体,同时必须与农村、农民 相联系,脱离农村、农民的农业是不存在的。 三、目标与功能 (一)目标: 农业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多目标性的。既要满足人类对各 种农产品的需要,又要增进经济效益,还要保护资源环境。既要满足农民本身的需要, 又要符合社会、国家的需求。农业的多目标性决定了农业的综合性,因此,在农业运作 中,要避免片面性或单面性。有人将农业单纯地归结为粮食农业、畜牧农业、生态农业、 自然农业等,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表述。 (二)功能: 1、满足农民农村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是农业的初始与基础功能:农民自身 的衣食温饱: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商品化。 2、对发展国民经济的贡献,这是农业的重要社会功能:为城市人口提供粮食、蔬 菜水果、肉奶蛋鱼等食品:为各种轻工业提供原料;广大的农村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市 场:各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为国家争取了外汇;为城市与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土 地、劳动力与资金等要素。 3、保护资源良化环境的生态、休闲功能日益显露
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层面,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首先,农业是人类 最早的经济活动,在农业生产的产品与资金的原始积累基础上,才开始有了工业、商业 活动;其次,在非农业的各部门(如工商业)发展起来以后,农业及其关联的产业仍是 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如美国、欧盟);再次,任何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从业人员都离不 开对农产品(如食品)的需求。 第三节 农业的特征 一、生物性生产 1、与工业等非生物性生产不同,农业生产是以生物为载体的,包括植物、动物与 微生物。生物有自己的生长发育生老病死的规律,生物与周围环境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2、与自然生物不同,作为农业生物生产必须符合人类的需要并受人类的调节控制。 二、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复合 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植物在光的作用 下,C02与H0转换成碳水化物,动物生产是在植物生产基础上进行的 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生产者在特定社会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藉助一 定的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对劳动对象(土地)进行具体的生产活动以获得农产品。 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必须与经济再生产的过程相互交错融合,必须与市场、价格、成 本、利润、经济政策等密切配合。 100 反射 射 热蒸 10-20 作物吸收 光合14 地 明最0.5-2 数 射 3-10 图:太阳能收支模式
三、对气候与土地的特殊依赖性 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宏观上决定了农林牧作物与农业的分布。由此衍生了农业生产的 季节性、周期性、波动性、风险性等。 农业是直接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广阔的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气候 与土地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农林牧的分布与生产。 四、地域性 农业活动是在广阔的土地上开展的,地球上各地由于地势、地貌、气候、土壤、植 被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经济、社会、交通、市场、文化、政策等人文因素的差异,导 致了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地域差异大则农业差异大,地域差异小则农业差异小。中国地 域差异甚大,故农业地域差异性突出。 五、农业的复杂性与弱质性 由于农业的复杂性、对气候的依赖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地域性、季节性、长周 期性,波动性再加上大宗农产品的低利润性,因而与工业生产相比较,农业生产具有相 对的弱质性。 其表现是: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在小规模经营下劳动生产率低、收益低。 第四节农业的系统性(农作制) 一、农业的系统性与农作制 任何一个农业单元(地区、农户、企业)的农业都是有序的,它有特定的系统目标、 组成、内容、层次以及运作规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国际上通用的名称叫“农 作制”(farming system)。 定义:农作制是指一个农业单元的自然和人工环境与农林牧等农业生物组成的多种 相互联系的亚系统的集合体。这种系统是多层次的,除了主系统外,还有亚系统(如种 植业、畜牧业系统)、子系统(如种植亚系统内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在农户内的生产、经营、生活部分之间、在农户内与农户外的硬软环境之间,有着 各种有形无形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相互有机联系的系统,这就是一个农户的农作制。一 群农户农作制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较高水平(社区、区域)的农作制
资金、原料,肥料、工具 产品 光 貂田 nLnL 产品 市 旱地 产品 居室 热 资金 果末/菜田 金 牛舍 水 房 劳力 猪舍 劳力 公共设院 肥料 鸡舍 库 资金 村二三产 井电路 鱼塘 业 投入 技术 政策 杜会 信 图:农作制(农户水平)示意图 由上图可见,一个单位的农作制是由环境与生物所组成。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与人工环境,生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微生物,还要加上产后的加工、流通等环节(下 图)。 环境 农业生物 ·产后升级元 大田作物 自 自然资源 园艺作物 植 人工植物 饲科作物 人工林草 境 非资源性环境 物 天然牧草 储 市 自然植物 原生林木 加 覆 场 生活因素 畜离 闻养动物 保 工 人 动 鱼类 流 鲜 生产茶件 环 物 擂获动物 境 社会经济 野生动物 技术因素 擂捞鱼类 图:农作制组成 系统决定环节,全局决定局部:研究农业可以从许多环节(如水肥土、种养加、稻 麦棉、猪牛羊等)或角度(如政策、法律、科技、经济、市场等)入手,就事论事。但
是,要研究一个单元农业的总体就必须从农作制(系统)出发,纵观全局、统筹兼顾、 纲日并举、扬长避短、抓住关键,以求取得最大的效益。 农作制(系统)是一个农业单元的核心内容。它以一条红线将单元外的资源环境和 软环境与单元内的种养加、农工商有机联系起来,目的是改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农 作制入手研究三农问题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本课程的体系与各章内容就是沿着这条红线 逐步展开的。 二、农作制的基本规律 (一)农作制是一个人工开放系统 在人类社会里,人使一些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人工农作系统。在这系统里,它不仅 包含自然环境与自然生物,而且包含了人工环境与人工生物:它不仅涉及生物与周围物 质性环境的生态系统,而且涉及动植物与相关的非物质性社会经济系统以及技术系统。 农作系统的最大特点:人是这种人工系统的组成者与调控者,人控制管理着农作系 统的目的与目标、结构与功能、产出与投入,人使自然的封闭系统变为人工的开放系统。 环境 生物 环端 生物 光 植物 动物 自然环境 作物 自然环境 热水 畜高鱼 人工环填 做生物 微生物 软环境 能减 一能液 物减 物液 …。货币液 A 图:自然生态系统A与人工农作系统B的区别 (二)能量加速散逸原理 任何物质都离不开运动,对运动所能做的一般度量就是能量。 无论在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农作系统中,能量的流动都要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 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指在孤立系统内“自然界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 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即能量散逸定律,即在非孤立系统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给低 温物体,一部分潜能(自由能)在系统内储存起来仍可继续传递与做功,另一部分能(无 效能)则不能继续传递与做功,而是以热的形式散失于系统之外,直到两者温度相等为 止,这种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系统内保留的自由能加上散逸的无效能其总量仍保持不 变,故第二定律并不违反第一定律。 无论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农作系统都是非孤立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 要来源是自然界的太阳能。太阳能被植物(生产者)吸收后,经植食动物一肉食动物的 转化,保留在系统内的自由能越来越少,为了维持系统的功能就需要不断地输入太阳能 量。 生者 辅食者 肉食者 PG 3000一1500- -15 -15 -03 一Kcavm2日 LA PN P2 P3 L太阳全光量LA植物可吸收的光PG一次总生产量R平吸量 PN一次净生产量U未利用能【班食量 NA粪尿 A同化量 P?捕食者净生产量 P3肉食者净生产量 图:自然生态系统能流示意图(E.P.Odum) 农作系统能量流动特征: 1、能流的双通道型。在农作系统中,输入的能量不但有自然界的太阳光而且有人 工输入的辅助能量(良种、肥料、灌水、饲料、农药、机械、电等),输出的能量不仅 有生物的自然散逸(热、废物),更重要的是人为地从系统中将植物动物产品大量取走, 因而保留在系统内的能量就越来越少。 2、能流的人控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流是自发进行的,但在人工农作系统中, 人是系统的重要组成者与干预者,这是农作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本质上的特 征。 (三)物质非闭合流动原理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从大气、水域或土壤中,通过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 然后转移给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转化后回到无机环境中去。 这些释放到环境中的物质以后又再次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进入食物链,如此反复循环 下去,这个过程就称为物质循环。在自然界物质循环是闭合型或半闭合型的,不扩大也 不缩小。 土城全P 土全P 土壤 土境 投 入★ 土烟 土壤 可溶P 有机P 可溶P 有机P 植物P 植物P (A) (B) 图:自然生态系统A与农作系统B的磷素流动 在人工农作系统中,物质的流动已不完全是循环型的,由于人类的需要与干预,大 量氮磷钾营养元素被移出系统之外,造成元素循环的衰减或中断,为此,必须人工地输 入短缺的元素,以维持或提高系统的功能。可见,在人工的农作系统中,物质流动已不 是循环型而是一种非闭合流动型。 (四)系统调控原理 1、人控原则。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对农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要予以积极、 适度的人工调控。“自然神圣论”、“无为论”、“天人合一论”等论点是与科学发展 与社会进步规律背道而驰的。 2、投入原则。在尽量促使系统内的物质循环与废物利用基础之上,要努力增加系 统外的物质与能量的投入,以提高系统的生产力、经济力与生态力。自然农业、生态农 业、不投入或低投入农业等是难以行的通的。 3、调控与投入的多元化原则。 第五节中国农业的进展、现状与前景 一、20世纪后半叶中国农业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