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四章 麦类害虫(小麦害虫)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6,文件大小:12.27MB,团购合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麦蚜 第三节 小麦吸浆虫 第四节 麦茎蜂 第五节 麦圆叶爪螨 第六节 小麦害虫综合防治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4小麦害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麦蚜 第三节 小麦吸浆虫 第四节 麦茎蜂 第五节 麦圆叶爪螨 第六节 小麦害虫综合防治 小结

第一节概述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尤其是北方为我 国小麦的主产区。由于我国种植小麦面积大,历史 悠久,小麦害虫种类多,为害重,常因虫害而造成 严重的损失。因此,有效的防治小麦害虫的为害对 于小麦的保产增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小麦上发生的害虫约237种,分属11目57 科,由于小麦产区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农业环 境、种植制度各不相同,害虫的种类、发生为害特 点及为害也有差异。 ☑☑☑

1.地下害虫:特别是蛴螬、蝼蛄、金针虫是 我国小麦产区发生普遍的苗期害虫,是造成小麦苗 期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之一。 2.粘虫:是全国分布最广的禾谷类作物害 虫,每当猖獗发生的年份,冬、春小麦受到严重为 害。 3。麦蚜类: 广布全国麦区,但常以黄河流 域和西北一带大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尤以干旱年份 和地区发生重。当蚜虫猖獗时,小麦病毒病也伴随 流行,损失更重。 4.蝗虫类:包括飞蝗和其它多种蝗虫,广布 淮河流域的旱作区。1950年后基本得到控制。近年 来仅在个别地区发生。在西北地区常有土蝗侵入农 田为害。 ☑☑☑☑☑

5.小麦吸浆虫:曾是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的 主产麦区的毁灭性害虫。五十年代基本得到控制。 但80年代以来在全国有回升的趋势,为害严重。是 主要的防治目标之一。1998年在甘肃武威大发生, 损失小麦22万公斤,教训惨重。 6.麦杆蝇:在黄河流域以北直达新疆,麦杆 蝇发生较普遍,但常以内蒙、河北和山西北部等春 麦区受害最重。 7.麦蜘蛛:除华南以外,我国大部分麦区都 有发生。但以黄河流域冬麦区发生次数较多。 除上述种类之外,有些种类如麦茎蜂仅在局 部地区发生,造成较大的损失。 本章重点介绍麦蚜、小麦吸浆虫、麦茎蜂、 麦蜘蛛的生活史、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甘肃省所属全国小麦害虫害区的地方: 1.北方冬麦虫害区: 陇东、陇南主要害虫有蝼蛄、沟金针虫、宽背 金针虫、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条斑叶蝉、灰飞虱 等(灌区及平原)。 2.西北冬麦混播虫害区: 中西部地区。主要害虫有小麦黄、红吸浆虫、 麦二叉蚜、麦无网蚜、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 宽背金针虫、麦杆蝇、麦鞘毛眼水蝇、麦茎蜂、麦 穗金龟等

小麦害虫之所以重要,首先是为害直接造成减 产损失。一般为害小麦减产损失约10~20%,为害 严重的达30~50%,甚至绝产。 第二:小麦生育期长,在冬麦区是唯一的越冬 禾谷类作物,大量多食性害虫常在麦田越冬,成为 其它作物虫害的发源地。 第三:刺吸式害虫不仅直接为害而且还可传播 植物病毒,造成远比吸食为害大数十倍、百倍的灾 害。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耕作制度的改革,土地 的充分利用,高产品种的推产,近几年,小麦吸浆 虫、东亚飞蝗又有回生和蔓延。麦蚜、粘虫、地下 害虫等为害有加重趋势,有待于深入研究和解决。 ☑☑ 页

第二节麦蚜 、蚜虫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1、多型多态现象 蚜虫具有多型多态现象(Polymorphism),一般全周期的 蚜虫有5个或6个型。 (1)干母(fundatrix)无翅或有翅,大多有翅,由受精卵直 接孵化产生。 (2)干雌(fundatrigenia)即干母产生的下代。多为无翅 营孤雌胎生,生活在越冬寄主上。 (3)有翅孤雌蚜(alate viviparous femals) (4)无翅孤雌蚜(apterous viviparous females) (5)性母(sexupara)有翅或无翅,能产生二性蚜。 (6)雌性蚜(oviparous females)大都无翅。 ()雄蚜(Males)大多数种类雄蚜有翅,少数无翅

2、蚜虫的生活周期((life cycle) (1)不全周期(anholocyclic life cycle) 全年孤雌生殖,不发生性蚜世代叫作不全周期。 (2)全周期(holocyclic life cycle) 般在1年内有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交替发生的 叫作全周期。大多数蚜虫属于全周期。全周期的种类 中,又有同寄主全周期(autoecious holocyclic life cycle)和异寄主全周期(heteroecious holocyclic life cycle)之分。 全周期可分为留守式、越夏式、侨迁式和复迁式, 图

> 留守式同种蚜虫只为害一种或几种近缘寄主植物,在 其上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世代交替,如麦二叉蚜、绣线菊 蚜、苹果绵蚜在苹果属植物上等。 >越夏式与留守式近似,也是同寄主型。所不同的是世代 较少,夏季发生形态异常的第1龄越夏型,不食不动约4~5 个月之久,在秋末发育为无翅性母,产生两性蚜,交配产卵 越冬。如栾多态毛蚜、枫杨刻蚜等。 > 侨迁式此类蚜虫为异寄主型,有两类在分类上很不相同 的寄主植物。 原生寄主(primary hosts)又称第一寄主或越冬寄主, 大多是木本植物,有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次生寄主(secondary hosts)又称第二寄主、夏寄主或 侨居寄主,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植物,包括许多栽培植物。 侨迁式蚜虫种类很多,如禾谷缢管蚜、高粱蚜、棉蚜、 桃蚜、大豆蚜等 ☑☑☑

复迁式营异寄主型生活周期,也有原生寄主和 次生寄主之分。但世代交替更为复杂,常需二年以 上才能完成一个生活周期。如落叶松球蚜等。 3、蚜蚁共栖(aphid~ant coexist) 蚜虫和蚂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共栖关 系。这是因为蚜虫排泄的蜜露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 基酸等物质,是蚂蚁的营养品,为蚂蚁所嗜食。而 蚜虫受蚁访可增进蚜虫的取食力和繁殖力,又可排 除其蜜露污染,使蚜虫排泄更多的蜜露,有时蚂蚁 还可帮助蚜虫迁移扩散,驱逐天敌。蚜蚁共栖关系 有专化现象,一种蚜虫常与数种固定的蚂蚁共栖; 种蚂蚁常访数种或十多种固定的蚜虫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66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