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禾谷类杂粮害虫 概述 杂粮害虫主要是指为害玉米、高梁和糜子等禾本科作物的害虫。 在我国杂粮占作物总面积的47%。玉米、高梁和谷子大多分布于淮河以北的北方旱作区,其中玉 米在长江以南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但主要分布于丘陵地区。在北方,玉米的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 现已记载的杂粮害虫种类达500种,其中发生较广为害较重的的主要有以下类群: 1.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是杂粮作物苗期的主要害虫,在不同的地区历年都遭 受不同程度的危害。 2.粘虫:粘虫是禾谷类作物的重要害虫,在南方主要为害水稻、小麦,而在北方除危害麦类作物 外,也是为害玉米、高梁和谷子的主要害虫。 3.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高粱、谷子的重要蛀茎害虫。分布遍及全国。 4.蝗虫类:1950年以前是禾谷类杂粮的重要害虫。解放后,采取“改治并举”的措施,不少地 区己绝迹或降为次要害虫,己不造成危害。目前偶而有部分地区遭受蝗灾的报道,例如,1989年10月 河北省发生蝗灾,1000万亩粮食受到危害。在北方,有些地区土蝗有时侵入农田,造成一定的为害。 5.除上述几类外,还有其特有的或局部地区为害的种类,如甘肃省的谷叶甲等。 从杂粮作物来讲,玉米和高梁的主要害虫种类比较接近,除遭受玉米螟、粘虫为害外,在不同的 地区不同的年份还可遭受高粱条螟、高粱蚜、桃柱螟、棉铃虫、棉红蜘蛛,栗穗螟、小穗螟、高粱舟 蛾、麦根蝽、高梁根蚜、玉米枯心夜蛾、玉米旋心虫、高粱芒蝇和玉米铁甲虫等为害。 谷子除受玉米螟、粘虫等严重为害外,栗灰螟则为北方谷子产区的发生普遍的重要蛀茎害虫。其 它类群发生较少。 在甘肃,有一些特殊的类群,如糜子吸浆虫在陇东地区发生严重。玉米截形叶螨等对玉米的为害 严重。 第一节 粘虫 一.学名、分类地位及近缘种 1978年后我国对粘虫的学名采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Mythimna separata(Walker),但国内有关资 料中也用Leucania separata(Walker)。随着分类学的发展,其学名作过多次变动,1959以前均采用 Cirphis unipuncta (Haworth). 粘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别名有五色虫、行军虫、剃枝虫等。国内粘虫的近缘种类 尚有劳氏粘虫Leucania loreyi(Duponchel)和白脉粘虫Leucania venalba Moore。在甘肃省还有寡 粘虫、副粘虫等发生和危害。这些种类在同一地区常与粘虫一起为害农作物。 二.分布与危害 国内除西藏尚无报道外,各省市都有发生。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古北区、印澳地区及东南亚一 带。据邹树文(1956)考证,粘虫早在公元前1世纪已猖獗发生,近代有关地方志中都有关于粘虫发生危
害的记载。甚至,有些家谱中也有记载。甘肃以黄河、渭河、泾河、洮河和大夏河等河流沿岸发生严 重。 粘虫食性杂,可取食100余种植物,尤以禾本科为多。主要为害麦类、稻、玉米、高梁、谷子、 糜子等。大发生年份也能为害豆类、棉花和蔬菜。这些非禾本科的植物虽能取食,但对粘虫幼虫发育 有不良影响,或不能满足完成生活史的需要。野生寄主有芦苇、谷莠子、稗草、碱草、苇草等禾本科 杂草。 粘虫以幼虫咬食叶片,1一2龄幼虫仅食叶肉呈小孔,3龄后才形成缺刻,5一6龄达暴食期。大发 生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麦穗、稻穗亦能被咬断,当一块田被吃光之后,幼虫常 成群地迁到另一块田为害取食,故名“行军虫”。 1984年陇东地区粘虫大发生,1953、1956、1964、1976、1977年甘肃省粘虫大发生。 粘虫发生特点是突发性、多食性和暴食性。若防治不及时,常可造成极大的损失。 三.形态特征 成虫:一条斜线两圆斑,白斑两边两黑点。淡黄色、或淡灰褐色,体长17一20mm,翅展:35 一45mm,前翅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淡黄色圆斑,外侧圆斑较大,其下方有一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一 个小黑点。由翅尖向后方有一条暗色条纹。雄蛾稍小,体色较深,其尾端经压挤后,可伸出1对鳃盖形 的抱握器,其顶端具1长刺,这一特征是区别于其它近似种的可靠特征。雌蛾腹部末端有1尖形的产卵 器。 幼虫:幼虫6龄3龄弓,纵行条纹五色虫(白红黑红黑)。体长39mm,沿脱裂线有褐色“八”字 纹。背中线白色,边缘有细黑线;背中线两侧有2条红褐色至黑褐色、上下镶有灰白色细线的宽带。 四.习性及生活史 (一)习性 1成虫具有昼伏夜出习性:傍晚开始活动、取食、交配、产卵、直到黎明才寻找阴暗处如草垛、 灌木丛、茅棚、畜舍、树洞等处隐藏,也就是白天潜伏。成虫在夜间有两次活动高峰,第一次在傍晚8 一9时,第二次在黎明前。 2.成虫需要补充营养:成虫羽化后,必须取食花蜜作为补充营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发 育产卵。主要的蜜源植物有桃、李、杏、苹果、刺槐、油菜、大葱、苜蓿、刺儿菜等:对蚜虫、介壳 虫分泌的蜜露也很喜欢取食。此外,对腐烂的果实,酒糟、发酵液、甚至酸泔水、污水等也能吸引粘 虫蛾取食。 3.成虫有趋光趋化性:成虫对糖、酒、醋混合液的趋性尤其强烈。成虫对普通白炽灯的趋光性不 强,但用黑光灯可诱到大量的成虫。在测报工作常用到。 4.成虫产卵有选择性:成虫对产卵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喜欢产在植株的枯叶或或绿叶的尖 端的皱缝处。在麦株上多产卵于植株中、下部干枯叶尖上。在玉米上多产在枯叶尖或受虫害后萎蔫的 叶片面,也喜欢产在被拔除掉的玉米枯苗上。在谷子上多产在谷苗上部3一4个叶片尖端或者在枯心 苗、白发病株的枯叶缝间或叶鞘中。利用这种习性,可在田间插上小谷草把诱卵,观测卵量消长趋 势,作为预测预报的依据。 5.幼虫的食量和抗药性随幼虫的龄期增加而增强:1一2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 食,但食量少仅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呈麻眼状。3龄前幼虫头部无花纹,腹足发育不完全,行走时体拱成
弓形。3龄幼虫开始沿叶缘咬成缺口。食量渐大。当幼虫进入5一6龄时,食量骤增,到达暴食期,占幼 虫期总取食量的90一95%。低龄幼虫药剂防治效果好,高龄幼虫由于抗药性增强,而药效不好。在生 产中要求做到早发现,将幼虫消灭在3龄之前(可根据田间被害状和幼虫发育进度判断幼虫的龄期)。 6.幼虫有迁移习性:幼虫喜欢取食禾谷类作物。当一块田作物被食害完之后,由于缺乏食料,可 成群地迁移到邻近的田块危害。 7.幼虫还有潜土习性、假死性。4龄幼虫常潜伏在作物根旁的松土内或土块下,深度达1一2cm。 1一2龄幼虫受惊后常吐丝下垂,悬在空中,随风飘散;3龄后受惊立即落地,身体卷曲呈环状不动,片 刻后再爬上植株或在松土中。 8.幼虫老熟后在植株附近松土内化蛹,一般在1-2厘米深处作一土茧在内化蛹。 9粘虫具有迁飞习性及无滞育习性。 (二)生活史及我国我省的发生区划 1.生活史:粘虫在发育过程中无滞育现象,条件适宜时可以终年繁殖。因此,其发生世代数因地 区成异,纬度(或高度)愈高,世代数愈少。最多的如广东、广西一年可发生8代,最少的如东北和甘肃 西部一年只发生2代。在高塬地区,如云南、贵州,发生代数亦少。 粘虫在我国南北都有发生。经多年的研究发现,在北方冬季找不到越冬虫态,而在南方如广东、 福建等地在夏季又很难找到各虫态。许多学者,通过全国协作,用海面捕蛾,标记释放带色粘虫蛾, 分析粘虫飞翔能力和卵巢发育进度等技术手段,对粘虫在北方越冬和南方越夏问题进行了多年研究, 业己证明,粘虫可以远距离迁飞。这种迁飞理论现已为大多数人接受,并不断得到证实。 经过研究调查证实,粘虫在我国的越冬分界线大致在北纬33度,(甘肃省文县县城正好在这一纬 度线上),相当于1月份的平均温度0℃等温线。在此线以南,冬季气候温暖,粘虫可以越冬。在北纬 27度以南,1月份平均温度在8度以上,冬季粘虫可继续繁殖为害,无冬眠现象。在此线以北,粘虫不 能越冬。 2.粘虫在我国的发生区划 根据粘虫在我国东部地区具有季节性南北接续为害的特点,即从春季开始,从南向北逐代发生, 夏季后又从北向南发生,李光博等提出了粘虫迁飞的路线图和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五个不同 世代的发生区。 1.2一3代区大体位于北纬39以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东部及北部、山西 中部、北部及山东东部等地区。全年发生2一3个世代,以第2代(当地第1代)发生数量较多.6月中旬至7 月上旬为幼虫盛发期,主要为害麦、谷子、玉米、高梁、稻等作物.近年来由于气候与耕作制度改革的影 响,7一8月间3代(当地2代)粘虫发生也较严重,为害谷子、玉米等作物。 2.3一4代区大体上位于北纬36°一39°之间,包括山东西部及北部。河北中部、西部和南部、 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和东部等地。全年发生3一4个世代,以第3代发生数量最多。于7一8月间为害谷 子、玉米、高梁、水稻等作物。7月底至8月上、中旬为卵及幼虫盛发期。第1代多发生于5月间为害小 麦,第2代于6月间为害谷子、小麦及麦田内套种玉米的幼苗
3.4一5代区大体位于北纬33。一36·之间,包括江苏、安徽、上海、河南中部及南部、山东南 部、湖北北部等地区。全年发生4一5个世代,以第2代发生数量最多。于4一5月间为害小麦,4月下旬至 5月上、中旬为第1代幼虫盛发期,有的年份第2代或第3代也为害谷子、玉米及水稻等作物。 4.5一6代区大体位于北纬27·一33°之间,包括湖北中部及南部、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区,全年 发生5一6个世代,以第5代发生数量最多。主要于9一10月为害水稻,局部地区第1代幼虫发生也较严 重,为害小麦,有的年份第2代于6一7月间为害早稻,也较严重。 5.6一7代区大体位于北纬27。以南,主要包括广东及广西的东部、南部和西部、福建东部、南部 以及台湾省等地区。全年发生6一8个世代,主要以第1代于1、2月至3、4月间为害小麦、玉米等。第5代 于9一10月间为害晚稻,有的年份其它世代也为害早稻。 在西北、西南高原地区粘虫发生也相当严重,如云南省海拔1500米以下,年平均温度18°C以上的 南部温热地区,凡乎终年均可见到粘虫各个虫态,1月间即可诱到成虫,2一3月间危害小麦。海拔1500 一1900米,年平均温度14°C一18·C的中部温凉地区,冬季可查获越冬幼虫和蛹,个别年份2、3月间为 害小麦,常年6一7月为害玉米、水稻和陆稻等物。在海拔1900-3500米,年平均温度14C以下的北部 高寒地区冬季未查到越冬虫态,常在7月为害玉米。目前对西北、西南等地区的粘虫越冬习性、及大发 生世代的虫源与来龙去脉等规津问题尚未摸清,正在加强研究。 3.粘虫在甘肃省的发生区划 粘虫在甘肃省境内除陇南文县、武都河谷低地外,其余地区均不可能越冬。初始虫源从华南迁飞 而来。 根据我省地形特点(地处黄土高塬、青藏高塬和内蒙古高塬交汇处,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地 形复杂)和气候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渐低)和粘虫在各地发生代数不同,可分为三个区(注意: 迁入代又称为第一代,但迁入的越冬代成虫不称为第一代,不同资料上的叫法不同)。 1)陇南3一4代区:包括甘肃境内的渭水下游及其以南的陇南山区,全年发生3一4个世代。迁入 的越冬代蛾2月下旬始见,3月下旬产卵,4一5月间一代幼虫少量危害,6月中下旬羽化为本地一代成 虫。而大量一代成虫来源于江淮流域(4一5代区)的迁入,主要以二代幼虫严重危害。6月下旬至7月 上旬主要危害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其余世代零星发生。 2)中部2一3代区:包括陇东和中部大部分地县。全年发生2-3代。江淮流域迁入的一代成虫6 月盛发,以2代幼虫在7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为害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其中陇东泾河流域2代幼虫 常年偶发为害。在迁入蛾量大,5月下旬至6月雨水偏多的年份发生较重。中部地区沿黄河,渭河,祧 河,大夏河城的沿河川区2代幼虫常年发生较重。其余世代零星发生。 3)河西及甘南1-2代区:1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发,2代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害小 麦,谷子、糜子、大麦、青稞等作物。一般年份以2代幼虫波及为害(雨水偏多,陇东、陇南发生较重 的情况下)。 4)我省粘虫发生与东部地区各区粘虫发生关系
我省初始虫源来自华南地区,而2代粘虫的主要虫源来自江淮流域。江淮流域为4-5代区(该区第 一代成虫5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羽化后大部分迁飞至东北、向西北迁入甘肃。在甘肃产卵、繁殖、7月 中、下旬羽化为二代成虫,部分残留本地外,大部分迁至3-4代区为害,但也有一部分向东迁飞到到5 一6代区,6-8代区继续繁殖为害或越冬。 椐这一规律,在虫情和发生条件的调查中,对粘虫可进行中、长期预测预报。 (三)粘虫的越冬、越夏和迁飞规律 粘虫越冬问题一直是北方粘虫发生规律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在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每年夏 季又很难找到粘虫,因此还存在着越夏问题。从建国以来至1961年前后,各地都进行过大量调查研究工 作。认为北方地区粘虫不能在本地越冬,为害农作物的虫源是由南方经过远距离迁飞人境的。在1961一 1963年间,通过全国各地协作,用海面捕蛾、标放带色粘虫蛾,分析粘虫卵巢发育进度等方法,业己证明 粘虫蛾可以远距离迁飞;以迁飞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各地的粘虫发生规律就能比较合理的解释;因此迁飞 学说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现将目前对粘 虫越冬和迁飞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粘虫越冬的分界线,经过对各种环境的农田进行调查,从未发现粘虫的越冬虫态,室内试验 也证明粘虫的耐寒力很低,结果表明粘虫在我国北方地区越冬的可能性极少。 经过在南方的调查研究证实,粘虫越冬的分界线大致在北纬33°,相当于1月份平均温度0·C等 温线上,在此线以北不能越冬;此线以南,冬季气候温暖,粘虫可以越冬.在北纬27·以南,(福建、广 东)1月份平均温度在8。C以上,冬季粘虫可以继续繁殖为害,无冬眠现象。 2.粘虫迁飞的根据 (1)从我国各地多年诱蛾记录分析,大发生世代以前的粘虫蛾有明显的突增现象,而在大发生后羽 化出的粘虫蛾则出现突减的现象。充分说明是由相邻地区同期迁入的结果。 (2)1961-1963年期间,进行了粘虫蛾大量标记回收工作,前后共有23次以上,回收到标记成虫的共 有12次、16个地点和21头成虫,迁飞的最远直线距离可达1400公里。进一步证实粘虫蛾远距离迁飞的结 论,并且还可以看出粘虫存在着“水平迁飞”和“垂直迁飞”两种型式。 (3)通过对粘虫峨生殖系统的解剖,发现凡突增时期诱到的粘虫雌蛾,卵巢发育进度大部 分已达到卵粒可辩,或卵己成熟阶段。而在大发生后突减期间诱到的粘虫蛾,其雌性卵巢发育进度仅处 于卵末形成阶段,这说明粘虫蛾羽化后陆续迁飞远去的习性,经过不断迁飞后卵巢才逐渐成熟。 (4)粘虫蛾飞翔力很强,据测定每小时飞行速度可达20一60公里,并能持续飞行7一8 小时。除了粘虫蛾本身的飞翔力以外,据研究在我国东部5一6月间400一900米上空,常 有900一950毫巴的气流场,适于携带昆虫随气流场而远迁。 3.粘虫迁飞的理想路线从全国各地粘虫为害世代、发生时期的资料来分析此较,可以看出 在我国东部地区具有季节性南北持续为害的特点,即从春季开始,从南向北逐代发生,夏季以后又从北
向南发生。 关于粘虫迁飞问题也存在着一些相反的意见,其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春季诱到的粘虫蛾均十分新鲜,完好无损,而标记回收的个体则多为损伤的粘虫蛾,怀 疑经过远距离迁飞后的个体,能否保持完整无损:而且标记回收的数量大少。 第二、按迁飞学说中所划分的各发生区,其大发生世代的发生期并不完全互相衔接。 第三、粘虫迁飞习性可能是存在的,但认为粘虫具有类似侯鸟那样定时、定向的迁飞,即上半 年由南向北迁飞,下半年由北向南迁飞,证据还是不足。 第四、在广东、福建某些温度较低山区、林地还可找到一些越冬粘虫,这些粘虫还是有可能成 为当地秋季大发生的虫源。 根据上述理由,有人认为粘虫在北方某些生态条件下,仍有可能以某种虫态越冬。 总之,目前粘虫的越冬、越夏和迁飞规律还没有完全弄清、在学术上还存在着争论,而这些问题 的解决,对于粘虫中长期预测预报是很重要的,有待深人研究加以解决。 五、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粘虫是间歇性猖獗的害虫,有些年份大发生成灾,有些年份则发生很轻。在分析粘虫田间数量变 动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粘虫的虫源基数及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次是外界因子的影响。粘虫在一地 区能否大发生,与各种环境条件关系非常密切 影响粘虫发生的环境因子很多,如气候、营养、天敌和人类的生产活动等等,这些因子对粘虫的发 生与为害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们之间又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地对粘虫 的发生与为害起着错综复杂的综合作用。 (一)气候因子气候对粘虫的发生与为害规律的影响很大,在影响粘虫发生与环境因子中,常起 主导作用。在适宜的温、湿度的条件下,粘虫才能正常发育生长。在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区粘虫发生世代 应该较多,发生时间也较早。在同一地区由于各年度间的气候变化,各世代的发生时期也会有迟早之 分。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粘虫每年发生5、6个世代或者6、7个世代:而在北方比较寒冷的地区,每年只 发生2、3个世代,原因即在于此。 气候因子除影响粘虫发生世代及发生期外,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发生数量。湿度对粘虫种群 数量变动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在相对湿度75%以上时,对成虫产卵比较有利,在相对湿度低于40%时, 即使在适温条件下产卵量也很少。 降雨一般对粘虫的发育有利,但在成虫发生和产卵期间,暴雨和短时期的低温对雌蛾 的产卵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粘虫不耐0°C以下的低温和35°C以上的高温,各虫期适宜的温度在10一25·C之间, 适宜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也就是说粘虫所要求的是温暖高湿的条件。由于粘虫不耐高温,在我国南 方炎热的夏季不适其生活,又不耐低温,在北方冬季不能越冬,它长距离的迁飞则可能是粘虫在它长期 演化过程申所形成的对不良气候条件的一种适应性
总之,在粘虫发生季节,尤其是雌蛾产卵和卵孵化期,多雨、高湿、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有 大发生的可能, 般在水浇地,多肥密植、作物生长茂密的地块,因小气候湿度偏高、温度偏低,有利于成虫 产卵,也适于幼虫生长,所以虫口密度偏高,反之则低。有的地块,作物生长虽差,但杂草丛生,同样 会形成高湿、低温的小气候特点,也会引起粘虫的大发生。 (二)食物营养食料是粘虫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与水分的来源,不同营养对幼虫的成活率、 发育速度、蛹重、成虫羽化率及成虫繁殖力均有极大影响。 自然界在中,成虫的蜜源植物种类很多,各种蜜源植物的开花情况和蜜源的丰歉,对粘虫发生的轻 重,必然有所影响,也是测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三)栽培技术对粘虫发生的影响 农田是粘虫直接栖息的场所,粘虫成虫产卵对于农田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密植作物如水 稻、小麦、谷子等作物,地势低,潮湿,生长水稻、小麦、谷子、或杂草多的玉米、高梁地粘虫发生 就多。 (四)与天敌的关系 粘虫天敌很多。据调查,卵期有黑卵蜂和赤眼蜂,一般寄生率不高。幼虫期有寄生蜂(茧蜂和小 蜂),捕食性天敌如捕食性蜘蛛,步甲、草蛉等。特别是步行虫食量大,在田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蛹 期有寄生蜂和寄生蝇,其中以粘虫缺须寄蝇最为普遍。另外在粘虫大发生期,常流行一种病毒病,该 病毒属于核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侵染幼虫,可使幼虫死亡。目前国外应用粘虫病毒作为防治粘 虫的一种措施。 六、预测预报 粘虫是间歇性猖獗的害虫,发生时有暴发性特点。因而测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粘虫预测预报的 具体方法在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办法中详细规定。这里只简述,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可查阅有 关书籍。 对粘虫的测报据工作主要要做好三查工作即查成虫、查卵、查幼虫,另外,中长期的预测预报可 根据粘虫虫源基地发生程度来估计下一代世代发生区的发生程度。 1.成虫观测:虫源基数的多少是粘虫能否大发生的主要依据,其测定方法主要是利用粘虫诱蛾器、 内放糖醋液诱测,夏季由于田间密源植物丰富,糖蜜诱蛾器效率不高,而改用杨树枝扎把诱蛾或黑光 灯诱蛾。查发蛾高峰日,根据历年诱蛾记录来估计田间发生程度。指导田间查卵、查幼虫。 2.查卵:利用小谷草把(每3根扎成一把,5亩左右代表性地块插10把左右,3天更换一次)诱卵和 田间实际调查相结合。可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卵和二、三龄幼虫历期,推算三龄幼虫盛期,做到事前 准备,防治及时。 3.幼虫调查:在查卵的基础上,选代表性的田块和草地2-3块,每块5亩以上,进行定期定地调 查,当幼虫进入二、三龄盛期时,要大面积普查,以确定防治地块。除检查作物上的幼虫外还应包括 潜土的幼虫。过去的防治指标是当发现小麦有低龄幼虫5-10头/m2,谷子5头m2,高梁、玉米苗期20-
30头/100株,中后期50-100头/百株时,就应立即进行防治。现在的防治指标是20头/m2,作物不同 虫性表示不同。 五.防治方法 防治粘虫最关键的措施是做好预测预报,防治幼虫在3龄之前。如超过4龄,则进入暴食期,防治 效果降低并己使作物受到损害。目前,对粘虫的防治方法仍以药剂防治为主。在小麦抽穗期,常集聚 大量取食蚜虫的有益幼虫,为了减少药剂对这些天敌的伤害,使用药剂时要注意使用时期和使用的方 法,尽量减少与生物防治发生矛盾。 (一)药剂防治幼虫(主要在低龄阶段,只有6-7天时间) 1喷粉法:药剂有:2.5%敌百虫粉剂(对高粱有药害,禁止在高粱上应用):5%马拉硫磷粉剂: 3%的乙基稻丰散粉剂:3.5%甲敌粉剂,每亩约3-4斤,虫龄大时可适当增加。除用喷粉器外还组织人 力用纱布袋撒粉。也可飞机喷粉。较新的药剂有二氯苯醚菊酯粉,除虫精粉等。 2喷雾法:常用的药剂有:90%的晶体敌百虫1000一1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一3000倍 液,50%辛硫磷乳油5000一70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一500倍液。2.5%溴氰菊酯粉剂 2000倍液等菊酯类药剂。每亩喷药液150一200kg,对高龄幼虫效果好,缺点是工作进度慢。 此外还可用灭幼脲1号(1一29/亩),灭幼脲2号(10g/亩),施药3天后才能发挥作用,应提前到2龄 时施药。 3毒土法:每亩用2.5%敌百虫粉剂0.5kg斤兑过筛的细土或细砂20-25kg,在小麦地顺垄撒施,在玉 米上则撒于心叶上(高粱上禁用)。此法简便、比喷粉法效果好,特别有利于天敌的保护,还有兼治玉米 螟的效果。 4.超低容量喷雾:有条件的地方,用超低容量喷雾,如2.5%敌百虫油剂每亩120一160ml。用东 方红18型机超低容量喷雾大面积防治小麦、玉米地的粘虫。每亩用30%敌百虫水剂150ml,防治效果 达98%以上。 (二)田间诱卵和采卵 用小谷草把或者稻草把诱卵,每3根谷草或者10余根稻草扎成一把,每亩插60一100把,每3天更 换一次,带出地外及时处理,以免草把上的卵孵化后幼虫重新爬到作物上为害。 在谷子上,卵块多产在上部叶尖上,易寻找,可用人力消灭大量卵块。 (三)用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绝育剂、Y射线不育等进行防治亦有报道。可借鉴应用。也 可用糖醋酒液诱杀成虫。 第二节 亚洲玉米螟 一.分布及分类地位 学名:Ostrinia frunacalis Guenee 别名: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
在以往的资料中多用O.nubilalis(Hubner)即欧洲玉米虫,经研究鉴定我国这两个种都有,常混 合发生,形态极为近似,只有依靠雄性生殖器才能鉴别开来,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亚洲玉米螟,欧 洲玉米螟主要发生在新疆。 二.分布与危害 玉米螟在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印度。国内除西藏无报道外,其它各省都有分布。甘肃省 主要分布于东南部,以陇东受害最重。 亚洲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食性杂。据文献记载,寄主植物达200多种,分属于40个科131属。 主要有玉米、高粱、谷子、甜菜、豆类、棉花、大麻、甘蔗等。在作物中,以玉米受害最重,其次是 谷子和高梁。近年来,有些地区玉米螟有为害棉花的发展趋势。 玉米螟是一种钻蛀性的害虫,主要以幼虫蛀茎(茎及天花基)为害,破坏茎杆组织,影响养分运 输,使雌穗发育不良而减产。茎杆被蛀,易被风吹折,则损失更大。发生在穗期的螟虫,也可直接为 害雌穗,破坏嫩粒,降低籽粒品质。若以幼虫钻入玉米心叶,叶片展出后有排孔。 综合各地报道,一般春玉米被害后减产10%左右,夏玉米可达20一30%。谷子苗期被蛀,均呈枯 心,枯心率常达10%一30%。在棉株上,1一3龄幼虫主要蛀食嫩头,并逐渐蛀入主茎,至青铃出现以 后,大龄幼虫多蛀入青龄铃,并引起棉铃腐烂及落铃。 三.形态特征 成虫为黄褐色,前翅两条内外横线构成两条明显的波状横纹,前翅中央有两条褐色斑纹,后翅中 央和近外缘处各有一条褐色带。“两条波纹桥两翅,褐色两斑前翅中”。 幼虫体淡红褐色或灰褐色,有纵线三条,中后胸背面各有4个圆形毛瘤,腹部1一8节背面各有2列 横排的毛瘤,前列4个,后列2个。 四.生活史及习性 玉米螟每年发生代数依各地气候而异。一般随温度和海拔的升高面世代数减少。全国从北到南发 生1一6代。如黑龙江北部、甘肃的高山区1代,辽宁等及甘肃的陇南、陇东2代,河南、陕西等地年发 生3代,浙江等地4代,广东、广西、台湾5一6代,广西、云南等地6一7代。同一地区由于纬度不同, 或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发生代数有明显的差异,不论发生几代,各地都以最后一代老熟幼虫在玉米、 谷子、高粱等寄主植物的桔杆中、穗轴和根茬内越冬,来春化为蛹、羽化繁殖。 据在我省陇南观察,一年发生2代,越冬幼虫5月上旬至6月中旬化蛹羽化为成虫,6月上旬为羽化 产卵盛期,6月中旬至7月初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春玉米和高粱,一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7月 中旬为羽化产卵盛期。二代幼虫发生于8一9月间,主要为害夏玉米。陇东地区各虫态的发生期较陇南 推迟15-20天。 习性 成虫:1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成虫一般多于夜间羽化。白天一般隐藏在杂草和茂密的作物间。 而越冬代成虫则常多藏在麦田,首蓿地,大豆和大麻等田间。黄昏后开始活动,交尾,产卵,在前半 夜活动频繁。飞翔能力强,对黑光灯的趋性比白炽灯强。可利用黑光灯掌握发蛾期及发蛾的消长情 况。 2产卵习性
A、对产卵的部位和植株高度有选择性:卵多产高度在50c以上的植株叶背中脉两侧,有时产 在茎杆,雌穗包皮等处。大多卵20-30粒排成鱼鳞状的卵块。在生长高大茂密的丰产田产卵量大。 B、产卵时间与玉米生育时期,在二代区,1代玉米螟产卵主要在春玉米和春高梁的心叶期(玉米 叶期标志:株高1尺到打苞以前这一生育阶段),春谷子苗期。在同种春布作物上,其着卵量随着布期 的提前而增加。二代玉米螟的卵主要落于夏玉米的心叶期和夏谷子苗期。因此,在发生2代的两作区, 春玉米、春高梁,和春谷子等主要1代螟害,2代为害较轻,而夏玉米夏谷子主要2代螟害。因此,在2 代区,田间防治玉米螟应以心叶期为重点。但是在有些地方,有麦套玉米(夏玉米)的情况,应该以 穗期控制第二代为主。 幼虫1)初孵幼虫有取食卵壳和吐丝垂扩散的习性。 2)幼虫有趋糖,趋触、趋嫩及负趋光性。所以多选择玉米植株含糖量高,组织比较嫩,便于潜藏 而较阴暗潮湿的部位进行取食为害。趋触性一幼虫要求整个体壁尽量保持与被害部位相接触。 3)幼虫5个龄期在玉米上,1-3龄幼虫多潜藏在心叶内,未开的雄穗中,雌穗的苞叶内为害,4龄 幼虫蛀茎为害。蛀入的部位有雄穗柄,雌穗上下节内,雌穗顶部成者穗柄蛀入。 4)玉米螟以幼虫为害损失,据研究,心叶期被害产量损失,比穗期(也就是吐丝授粉期)大,而 心叶末期受害又明显比心叶中期大。因此,田间防治玉米螟的策略是:狠抓心叶期防治,控制穗期为 害。 如何识别心叶中期和末期见:方法如下:当玉米快要进入打苞期前,抽样拔取有代表性的心叶 丛,剥取外面已经变绿的叶片,将剩下的黄白嫩叶,逐片展开,如展开2-3片叶后,露出其中幼嫩的雄 穗,即为典型的心叶末期。如展开4-5片才见到雄穗,则为心叶中期。如只展开一片叶即见到雄穗,则 过心叶末期而到了打苞期。 5)据研究,一代玉米螟幼虫的田间分布型极符合核心型分布和负二项式分布。幼虫的扩散活动趋 向于波松分布(随机)可作抽样调查时参考。 五、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因素:玉米螟喜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高温干燥的环境条件不利于发生,影响玉米 螟消长的主要因素是雨量和温度。一般来说,温度15-30℃,相对温度60%以上时,最适合玉米螟各 种虫态发生,湿度影响其发生,而温度则影响其发生时期和年发生代数。湿度和雨水对玉米螟的发生 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影响越冬幼虫的化蛹和羽化:在春季越冬幼虫恢复活动时,幼虫必但须咬潮湿的秸杆,或者吸 露水,雨水,从中吸取足够的水分后才能化蛹,成虫羽化后世必须饮水才能正常产卵。例如:1972 年,河南商丘5-6月干旱,第一代玉米螟就发生很轻。 2、影响成虫产卵:据山东寿张县观察,当相对湿度在2%以下时,成虫不产卵或极少产卵, 40%时产卵量增加,80%以上时,产卵量达到则高峰。 3、影响卵的孵化和幼虫的存活。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卵的孵化。据北京地区观察,田间春玉米心 叶期螟卵孔出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干燥,致使螟卵脱落和干瘪而造成死亡。通常气温在20-30℃,相对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