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农业牛态学》(聂早荣》 第八章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农业资源 一、农业资源概念与特性 (一)资源概念 1、资源 又称财源,资财的来源。包括人类需要的一切物质、能量、技术、信息、资金等。 资源包括:自然界所赋予的自然资源及人类通过自身劳动提供的资源。 2、农业资源 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统一的生态学过程。农业资源是农业生念系统实现生产 力的基本物质投入基础。农业资源是指能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的所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农业资源与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如劳动对象,动植物生产资料,土地生产条件(水、热、 光、气等)。 (二)资源特性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力等与地球起源有关,人类对共再生过程影响不大。 森林、草原、鱼群、野尘动物、土壤等自然资源史新过程和生物学过程很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 响。 1、农业资源的整体性 资源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的,一种要素的变化必将会引起共他要素的相应变化, 甚全会导致系统发生演替,表现为明显的整体效应。如:水资源就是山降水、河川径流、湖泊和地 下水组成的水体。 2、农业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是有限的:可史新性资源是以一定的科技 水平和生念条件为前提的,也并非取之不尽;农业资源的负荷是有限的。 二、农业资源的分类 (一)农业资源按其来源分类 l、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以保证农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所需的自 然条件总和。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2、社会资源(social resources) 社会资源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来自人类社会的物质、技术投入。包括:农业人力资源、农 业资金、农业物质技术资源和农业信息资源等。 (二)农业资源按其重复利用程度分类 1、可史新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 可史新资源亦称再生资源:是自我史新周期短,可年复一年循环利用的一类资源。主要针对自 然资源,包括:太阳辐射、水力、热量及各种生物资源等。资源的可史新性不是必然的。 资源的可史新性并个是绝对的,只有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其可史新性做到永续利用, 则会造成资源的丧失。 2、不可史新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 不可史新资源指不能连续个断或周期性的产生、补充和史新或者其史新周期对人类经济活动来 说太长的一类资源。如:煤、石油、矿石,深层地下水:燃料、金属等。 (二)农业资源按其是否具有可存性分类 1、可存腳性资源 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农业牛态学》(聂早荣) 可存性资源如果不予以利用之并不消逝,可以长时间存溜下来的资源。石油、煤、化工产 品、农机具等。 2、不可存资源 不可存彩资源是指不及时利用则会立即流失且不能存下来供以后使用的资源,了太阳辐射、 热能、风能、潮汐能等。 3、半存资源:半存删资源兼有存留和流失二种性质,例如土壤中的水分、养分是可以积累的, 但也有一定限度。 农业资源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入 可更新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工业产 人力财力信息 品资源 资源资源 资源 可部分回收 不可回收 与地球起源与生物过程 有关的资源 有关的资源 金属矿 石油、 农机、农具、 数量 资金资料,情 物:非能 煤,天 化肥、农药、 体力 信贷报获取范 源矿物 然气等 燃油、电力 智力 能力 围和获取 太阳能、水 动植物种质 化石能 素质 速度 力、风力、资源,土地 源 大气、全球肥力资源、 水资源等 森林,草场、 渔业资源 三、非再生资源的利用 投入农业的化肥、农药、农机具、塑料制品、化石燃料以及依附于工业原料的生产资源等物化 的社会资源,只能随使用逐步耗损,不能循环往复长期的使用,属于不可史新资源。但都具有可贮 藏性能,它们是现代农业得以平衡或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这些不可史新的社会资源均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地质矿藏,它们的蓄积量随采掘利用逐步减少, 为长远之计,需要开源、节流,加以有效利用。 四、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 1、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危机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与地质变化有关,受人类影响较小。 森林、草原、动植物、土壤等与生物学过程有关,受人类影响较大。 利用速度大于史新速度:森林过伐、草原过牧、鱼类过捕(近海)、物种减少 土壤: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2%,沙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3%,盐碱化面积占国土 面积的3.8%. 2、再生资源的保护核心:把资源开发利用的速度控制在资源再尘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 (1)直接限制收获量 dN/dt=rN(I-N/K)hh为限定的收获量 当dN/dt=rN(1-N/K)h=O,处于平衡状念, (2)限制开发能力 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农业牛态学》(聂早荣】 dN/dt =rN(1-N/K)-EN E为开发能力EN为收获量 当dN/dt=rN(1-N/K)EN=O,处于平衡状念,平衡点N3*=K(1-E/r) 调节开发能力E,可使收获量EN改变。 当N3*与N*重合时,开发能力达到最大值(Emax),E max N*为最大持续收获量MSY, 代入前式得E max N*=MSY=rK/4 因N*=K/2,所以Emax=r/2h于OSY<MSY,所以最适开发能力Eopt<Emax (3)法律上确定资源的归属权或使用权。 (4)经济杠杆调节。 (5)人口政策。 (6)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 3、再生资源的增殖 (1)森林 封山育林、培植速生丰产林、残林史新和扩建新林(三北防护林、广东绿化)。 (2)草原 草种改良、人工种植、施把灌溉、防鼠灭虫等。 (3)渔业资源 对捕鱼季节、捕鱼地点和捕鱼工具的限制,放置鱼苗、人工鱼礁等。 (4)野生动植物: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繁殖等。 (5)环境净化。污水处里废气回收废弁物再利用 第三节我国农业资源述评 一、土地资源 1、耕地面积少,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 土地面积绝对量较大,960力k2,列世界第三:6.4%耕地所占比例较小,山地、丘陵、高原面 积占到69%,现有耕地1.3亿公顷。人均占有量史少,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 中国 世界 所占比例 人均土地资源0.78 2.34 1/3 人均林地 0.19 0.91 1/5 人均草地 0.22 0.69 1/3 人均耕地 0.09 0.32 约1/3 2、森林覆盖率低,月集中于东北、西南部地区。 (1)现有森林1.2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仪为13.4%。 (2)森林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广大西北、华北地区少林甚全无林。 (3)滥砍滥伐之风愈演愈烈,自然灾害频频出现。 (4)保持水土,涵养水分:减轻风蚀,制止土壤沙化:保护农用,少受害风袭击:净化空气, 制氧灭菌:净化环境,为人类提供最佳游憩场所。 3、草地面积大,但质量差,褪化严重。 现有草原面积3.19亿公顷,草地面积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 草原主要集中在内蒙和西北地区,南方还有0.45亿公顷的草山草坡可供开发。 但草场质量差,90%以上的草地已经或正在褪化,褪化速度约每年0.5%。气候干早、土壤贫瘠、 过垦过牧是引起草场褪化的主要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90%以上。 二、气候资源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气 温和降雨两个方面,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或西南风,温暖潮湿。 有利条件:气候类型多样,雨热同季,大部分地区光热充足。 3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农业牛态学》(聂早荣) 不利条件:主要资源,特别是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灾害频繁。 太阳辐射 年太阳辐射能在85~240kcal/cm2.a之间。从东到西逐渐增大。其中西部多于东部,高原多于 平原。 温度 冬季南北温度相差很大,夏季多数地区普遍高温,年、口气温变幅山南向北、山东到西逐渐增 大。 降雨 降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而蒸发量则是递增的,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占全年 的比例山南向北逐渐增加。 二、水资源 水资源包括:降水、河川径流、湖泊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 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我国的水资源特点。 ①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水拥有量少。 总量是28124化m3,其中河川径流占94%,居世界第六:约占全球总量的5.8%,但人均径流 2260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国是以占6.4%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世界22%的人 口。 ②南北方地区分布个均,是北方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的根本原因。 同一地区年际间、年内分布不均,是半干早、半湿润地区甚全南方一些地区季节性缺水的原因。 ③水资源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制: 人口增长,生活水半提高,城市化的发展,工业规模扩大,使得用水量遂年上升。从建国到2000 年,用水量增加了六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增长,需水量不 断增加。表示 山于经济与城市发展速度很快,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许多城市用水严重不足,全国300多个 市中114个市缺水严重,月集中于北方,造成工业生产的巨大损失,许多城市迫于需水压力不断加大 地下水的开采,已引起一系列的生念环境问题。 ④用水狼费现象普遍,用水效益亟待提高。 一方面是供水不足,另一方面用水浪费严重: 全国农用水平均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0.5,农用水占社会的80%以上,农业节约用水潜力很大。 城市和工业用水浪费严重,城市水重复利用率在30-50%(发达国家在75%以上),全国污水经处理排 放的仪10-15%,污水排放量为385亿ta。 ⑤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 一些大江大河:辽河、海河、淮河、太湖、滇池、洪泽湖等水体均受到严重的污染,另有90% 以上城市水环境恶化,全国136条流经城市的河流因严重污染而无法饮用。 四、生物资源 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念过程的总和。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和水半:①遗传多样性: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不同 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②物种多样性:生物群洛中物种的丰富性和异质性等。③系统多样性:尘念 圈内无机环境、尘物群落和生念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念系统内生境的差异,生态过程的多样变化。 2、尘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直接利用价值:可供人类消费的多样化的食物。②生念价值:维持生念圈的功能。③科学价 值:用于研究。④美学价值:旅游资源。 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农业牛态学》(聂早荣 2、尘物多样性的现状 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各类生念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受威胁的物种达15-20%, 其中涉及野生动物156种,近50年来,200种植物灭绝,高等植物受威胁的达4000-5000种,约有|余 种动物灭绝。 五、人力资源 1、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剩余状况严重,文化素质偏低。 2、农业市场化较差或农业市场发育不健全 ①部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未来增收预期不稳,影响农村市场的拓展。 ②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加大了开拓农村市场的难度。 ③部分农村居民消费的外部环境比较差,制约农村市场的启动,服务落后,农村基础设施较 差等。 六、华南地区农业资源 华南在自然地理上广义的华南地区指中国南岭以南及武夷山以东地区,包括福建省、广东省、海 南省、台湾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但习惯仪指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属热带、南亚热带 气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经济基础较好.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前沿,对外开放的窗口,圳有丰 富的土地、水、气、尘生物、矿产和旅游资源,有较好的工业和商业外贸基础. 本区北界,是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分界线.这条界线以南的华南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0℃, 极端最低气温≥-4℃,口平均气温≥10℃的天数在300天以上.多数地方年降水量为1400一2000毫米, 是一个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南亚热带区域.这甲,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有热带两林、季雨 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地带性植被.现状植被多为热带灌丛、亚热带草坡和小片的次生林, 热带性森林动物丰富多样,有许多典型的东洋界动物种类.地表侵蚀切割强烈,丘陵广布.在长期高温 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正陵台地上发育有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在迅速的生物积累过程的同时,还进行着 强烈的脱硅富铝化过程,成为我国砖红壤、赤红壤集中分布区域.区内圳有广阔的热带海洋.珊瑚岛景 观独具一格.全区自然面貌的热带-南亚热带特征突出,这与华中地区的亚热带景色有明显的区别.充 分利用丰富的热量和水分资源,发展热带作物,合理利用和保护热带性植物和动物资源,开发热带海 洋资源等,是华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突出问题 七、广东省农业资源述评 (尊敬的同行、学习者,本节内容需要个人注册后才共享) (以下是媒体关于2014年广东省农业资源统计) 2014年,广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34.10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42.42亿元。 (一)农作物生产稳定,种植结构多样 农作物稳定增产。2014年,广东粮食产量1357万吨。稻谷产量1092力吨,亩产384公斤。共 中早稻产量523力吨,亩产390公斤:晚稻产量568力吨。甘燕产量1561力吨:油料产量105力吨: 蔬菜产量3286力吨:瓜类产量121力吨。 全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38方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761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 重52.7%。经济作物面积1110力亩:其他作物面积2267方亩。 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面积2840方亩,玉米面积266力亩,薯类面积524力亩,大豆面积94 力亩。经济作物中,甘燕面积268力亩,油料作物面积550力亩,药材面积30力亩:木薯面积123 力亩:烟叶面积35力亩%。蔬菜面积2043力亩,瓜类面积66力亩:青阿料面积88力亩。 (二)园林水果 2014年底,全省园林水果实有面积1686万亩,园林水果产量1436力吨。共中荔枝、龙眼产量 分别为125力吨和80力吨:相橘橙产量388力吨,增长2.9%:李子产量62力吨:柚子产量85力 吨。香蕉、菠萝产量分别为424力吨和89力吨,。芒果产量21力吨。 三、畜牧业 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亭课《农业牛态学)(疑孕案)意 全年生猪出栏3790.78万头。 全年活禽出栏量95128万只:禽蛋产量32.97万吨。鸡肉价格逐步回升增强了养殖户的补栏意 愿。2014年底,家禽存栏量32971.82方只。其中,鸡存栏量23148.34万只。 四、渔业生产稳定增长 2014年广东水产品总产量831.82力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96.24万吨,淡水养殖产量373.48 力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