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 说”。从《国粹学报》最初发表的六十四则《词话》来看,约略可分两个部分:前九则为 标举“境界说的理论纲领;后面部分则是以境界说”为基准的具体批评。王国维跳出浙 西、常州两派词论的牢笼而独标境界’,旗帜十分鲜明,其开宗明义即说(本节引文见於 《人间词话》者,一般不另注出处)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其第九则在比较“境界说”与前人理论高下时又十分自负地说: 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 探其本也。 所谓探其本”,就是说把握了文学艺术之所以为美的本质属性。那么,标举境界”何以 能探其本晛?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就必须先辩清境界”一词的·般意义与王国维作为批评 基准的“境界"的异同。 境界”一词,《诗·大雅冮江汉》“疆于理”句汉郑玄笺云:“正其境界,修其分 理。"谓地域的范围。《说文》训竟(俗作境)本义日:“竟,乐曲尽为境。"为终极之 意。而又云:“界,竟也。”后佛经翻译成风,“境界”—词频频岀现。如三国时翻译的《无 量寿经》上:“比丘白佛,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指教义的造诣境地。至唐代,开始 用"境¨或境界讼论诗,如传为王昌龄著的《诗格》云ˆ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 境”。到明清两代,“境界、意境ˆ巳成为文学艺术界普遍使用的术语。就在王国维同时代 的词学名著《白雨斋词话》、《蕙风词话》中,也屡次出现"境、境界”、“意境"的概 念。然而,各人所道境界的含义不尽相同,有的指某种界限,有的指造诣程度,有的指 作品内容中的情或景,或两者统一。即以王维国《人间词话》一书而论,其中提到境 界”一词,也并非都具同一的探本¨意义。如第二十六则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过三种之境界,即指修养的不同阶段,又如附录第十六则云:“抑岂独清景而巳,一切境 界,无不为诗人设。"此境界”当指客观景物。如此等等,当细致辨别这类境界”虽与作为 王国维境界说批评基准的特殊概念境界'有所联系,但并不相同。 作为王国维境界说所标举的“境界”有其特殊的含义。《词话》第六、七两则作了如 下说明 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 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弄"字而境界全 出矣 分析这两则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喨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第二,情景需真;第 三,“真景物,真感情'得以鮮明真切地表达。总之,王国维标举的¨境界乃是指真切鲜明 地表达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这主要是侧重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的角度上 来强调表达真感情、真景物的。在《词话》第三十六则后,王国维又连续使用 了“隔"与不隔的概念,对境界说”又偏重於从读者审美的角度加以补充。他说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 隔矣。池塘生舂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词 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凭春,晴碧远连云,干里万里,二 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 矣。白石《翠楼吟》:“呲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 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 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的 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一、“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 说”。从《国粹学报》最初发表的六十四则《词话》来看,约略可分两个部分:前九则为 标举“境界说”的理论纲领;后面部分则是以“境界说”为基准的具体批评。王国维跳出浙 西、常州两派词论的牢笼而独标“境界”,旗帜十分鲜明,其开宗明义即说(本节引文见於 《人间词话》者,一般不另注出处):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其第九则在比较“境界说”与前人理论高下时又十分自负地说: 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 探其本也。 所谓“探其本”,就是说把握了文学艺术之所以为美的本质属性。那么,标举“境界”何以 能“探其本”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就必须先辩清“境界”一词的一般意义与王国维作为批评 基准的“境界”的异同。 “境界”一词,《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句汉郑玄笺云:“正其境界,修其分 理。”谓地域的范围。《说文》训“竟”(俗作“境”)本义曰:“竟,乐曲尽为境。”为终极之 意。而又云:“界,竟也。”后佛经翻译成风,“境界”一词频频出现。如三国时翻译的《无 量寿经》上:“比丘白佛,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指教义的造诣境地。至唐代,开始 用“境”或“境界”论诗,如传为王昌龄著的《诗格》云“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 境”。到明清两代,“境界”、“意境”巳成为文学艺术界普遍使用的术语。就在王国维同时代 的词学名著《白雨斋词话》、《蕙风词话》中,也屡次出现“境”、“境界”、“意境”的概 念。然而,各人所道“境界”的含义不尽相同,有的指某种界限,有的指造诣程度,有的指 作品内容中的情或景,或两者统一。即以王维国《人间词话》一书而论,其中提到“境 界”一词,也并非都具同一的“探本”意义。如第二十六则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过三种之境界”,即指修养的不同阶段,又如附录第十六则云:“抑岂独清景而巳,一切境 界,无不为诗人设。”此“境界”当指客观景物。如此等等,当细致辨别这类“境界”虽与作为 王国维“境界说”批评基准的特殊概念“境界”有所联系,但并不相同。 作为王国维“境界说”所标举的“境界”有其特殊的含义。《词话》第六、七两则作了如 下说明: 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 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 出矣。 分析这两则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第二,情景需真;第 三,“真景物,真感情”得以鲜明真切地表达。总之,王国维标举的“境界”乃是指真切鲜明 地表达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这主要是侧重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的角度上 来强调表达“真感情、真景物”的。在《词话》第三十六则后,王国维又连续使用 了“隔”与“不隔”的概念,对“境界说”又偏重於从读者审美的角度加以补充。他说: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 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 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 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 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 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 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的 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