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眼里泛着泪珠 可以看到,只有在面对琴的时候,觉民才会敞开他勇敢坚强的一面:只有面 对琴的时候,觉民才敢于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让人想到鲁迅小说《伤 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他们在新的时代潮流里接受了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爱情 自由等新思想,为了争取获得个人幸福,敢于向封建势力展开挑战。但最终,还 是以离婚而告终。所以说,个人狭隘得反抗只是知识分子觉醒的起点。如果不超 越个性解放思想的水平,并且把事业扩大到社会解放上,他们的人生价值仍然是 渺小的。如果社会制度不改变,即使争取到了个人幸福也是很容易再失去的 四、“反抗者”觉慧 觉慧是这个家庭中真正的觉醒者和叛逆者,虽然他在面对鸣凤的命运和悲凉 的现实时偶尔会感到无奈和彷徨,内心矛盾而痛苦,但他终究比觉新甚至觉民勇 敢得多、坚毅得多。 觉新天天打牌,讨别人的喜欢;觉民天天去教琴读英文;而觉慧看不惯这些, 他认为这样活下去简直是在浪费青春。当梅表姐无奈地说自己无法掌控命运时 觉慧则热烈地说:“梅表姐,虽然环境的关系很大,但环境也是人造的。我们又 何尝不可以改变环境?人无论如何应该跟环境奋斗。能够征服环境,就可以把幸 福给自己争回来。”众人请巫师来给高老太爷“驱鬼”,觉慧则“一人当关”,以 其无可辩驳的道理和坚定的意志令众人悻悻而归。事实上,如果亲戚们要硬闯, 觉慧一个人哪里能拦得住!然而克明等人本就不信这封建迷信,只是碍于面子、 囿于礼教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自觉理亏的他们终究没有冲破觉慧把守的 大门。 随着高家的悲剧和牺牲不断增加,觉慧终于无法再忍受了。他决意不再受限 于这个家庭里任何的束缚,“甚至于踏着他们的尸首,也要向前走去”°,最终逃 离了这个家,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和社会的新出路去了。 °巴金.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84 °巴金.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3377 眼里泛着泪珠。 可以看到,只有在面对琴的时候,觉民才会敞开他勇敢坚强的一面;只有面 对琴的时候,觉民才敢于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让人想到鲁迅小说《伤 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他们在新的时代潮流里接受了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爱情 自由等新思想,为了争取获得个人幸福,敢于向封建势力展开挑战。但最终,还 是以离婚而告终。所以说,个人狭隘得反抗只是知识分子觉醒的起点。如果不超 越个性解放思想的水平,并且把事业扩大到社会解放上,他们的人生价值仍然是 渺小的。如果社会制度不改变,即使争取到了个人幸福也是很容易再失去的。 四、“反抗者”觉慧 觉慧是这个家庭中真正的觉醒者和叛逆者,虽然他在面对鸣凤的命运和悲凉 的现实时偶尔会感到无奈和彷徨,内心矛盾而痛苦,但他终究比觉新甚至觉民勇 敢得多、坚毅得多。 觉新天天打牌,讨别人的喜欢;觉民天天去教琴读英文;而觉慧看不惯这些, 他认为这样活下去简直是在浪费青春8。当梅表姐无奈地说自己无法掌控命运时, 觉慧则热烈地说:“梅表姐,虽然环境的关系很大,但环境也是人造的。我们又 何尝不可以改变环境?人无论如何应该跟环境奋斗。能够征服环境,就可以把幸 福给自己争回来。”众人请巫师来给高老太爷“驱鬼”,觉慧则“一人当关”,以 其无可辩驳的道理和坚定的意志令众人悻悻而归。事实上,如果亲戚们要硬闯, 觉慧一个人哪里能拦得住!然而克明等人本就不信这封建迷信,只是碍于面子、 囿于礼教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自觉理亏的他们终究没有冲破觉慧把守的 大门。 随着高家的悲剧和牺牲不断增加,觉慧终于无法再忍受了。他决意不再受限 于这个家庭里任何的束缚,“甚至于踏着他们的尸首,也要向前走去”9,最终逃 离了这个家,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和社会的新出路去了。 8 巴金. 家[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84. 9 巴金. 家[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33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