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到闻所孕院《法律文书写作与训练》教学教案第5页总25页 (2)正确性法律文书是法律的运用和具体化,因而其主旨的确立必须以法律为准 绳,体现法的观念、法的精神和法的意志,体现国家法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从而使法 律文书具有高度的法理水平。在司法实践中,民事案件的主旨一般比较容易确立,这主 旨就是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即当事人争执的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或权益(诉讼标的)。 而刑事案件的主旨,就是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所触犯的罪名。但是,这 种罪名的确立要根据刑法规定的各种犯罪构成要件和犯罪的基本特征,对照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的具体犯罪事实、情节,才能得到正确认定。因此确立刑事案件的主旨,就 必须分析研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犯罪动机和目的、实施犯罪行为的方法和手 段、犯罪所侵犯的客体等等 可见,司法文书的主旨的确立,不仅要求制作主体对案件事实的特点了如指掌,而 且还要求对有关法律规定、政策精神以及法学理论运用得准确、恰当,具有针对性。 3〕鲜明性法律文书主旨必须明确、突出、集中,一目了然,绝不能隐晦、含糊 或让人产生歧义和误解。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有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产生争议,然 而法律文书却极力避免这种情况。制作主体对案件的性质持何种观点,是与非、罪与非 罪、肯定与否定都应清清楚楚鲜明地予以表达。这样才能体现法律的公正性、权威性 才能促使当事人明白如何遵纪守法,才能不断地加深公民的法律意识。例如一起因赌博 离婚的案件,在法院审理的过程中发现夫妻双方感情尚未破裂,而且男方(被告)对自 己赌博的恶习表示彻底悔改,在制作调解书时,出现了“以不离为宜”的商榷性用语, 这是不恰当的,离或不离应明确肯定,绝不能让略带犹豫的语言出现在文书中。 (二)选材 (1)法律文书材料的内涵 法律文书的材料主要也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案情的事实材料,是在叙述案情部分时 使用。二是指论证案件性质、分辨是非正误的法律条款材料,是在阐述理由部分使用。 (2)法律文书使用材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围绕主旨选材 这是一般文章的写作要求,也是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反映了写作的一般规律 主旨与材料,到底谁是第一位的,我们要看是处在写作的哪一个阶段。如果处在准 备阶段,主旨尚未形成和确定,那么材料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文书的制作者首先要接 触大量的事实材料,并且对这些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法律文书写作与训练》 教学教案 第5页 总25页 (2)正确性 法律文书是法律的运用和具体化,因而其主旨的确立必须以法律为准 绳,体现法的观念、法的精神和法的意志,体现国家法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从而使法 律文书具有高度的法理水平。在司法实践中,民事案件的主旨一般比较容易确立,这主 旨就是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即当事人争执的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或权益(诉讼标的)。 而刑事案件的主旨,就是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所触犯的罪名。但是,这 种罪名的确立要根据刑法规定的各种犯罪构成要件和犯罪的基本特征,对照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的具体犯罪事实、情节,才能得到正确认定。因此确立刑事案件的主旨,就 必须分析研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犯罪动机和目的、实施犯罪行为的方法和手 段、犯罪所侵犯的客体等等。 可见,司法文书的主旨的确立,不仅要求制作主体对案件事实的特点了如指掌,而 且还要求对有关法律规定、政策精神以及法学理论运用得准确、恰当,具有针对性。 (3)鲜明性 法律文书主旨必须明确、突出、集中,一目了然,绝不能隐晦、含糊 或让人产生歧义和误解。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有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产生争议,然 而法律文书却极力避免这种情况。制作主体对案件的性质持何种观点,是与非、罪与非 罪、肯定与否定都应清清楚楚鲜明地予以表达。这样才能体现法律的公正性、权威性, 才能促使当事人明白如何遵纪守法,才能不断地加深公民的法律意识。例如一起因赌博 离婚的案件,在法院审理的过程中发现夫妻双方感情尚未破裂,而且男方(被告)对自 己赌博的恶习表示彻底悔改,在制作调解书时,出现了“以不离为宜”的商榷性用语, 这是不恰当的,离或不离应明确肯定,绝不能让略带犹豫的语言出现在文书中。 (二)选 材 (1)法律文书材料的内涵 法律文书的材料主要也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案情的事实材料,是在叙述案情部分时 使用。二是指论证案件性质、分辨是非正误的法律条款材料,是在阐述理由部分使用。 (2)法律文书使用材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围绕主旨选材 这是一般文章的写作要求,也是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反映了写作的一般规律。 主旨与材料,到底谁是第一位的,我们要看是处在写作的哪一个阶段。如果处在准 备阶段,主旨尚未形成和确定,那么材料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文书的制作者首先要接 触大量的事实材料,并且对这些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