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 以说是奥义书哲学的核心 梵”( Brahman)一词在奥义书之前就已出现,梵书和森 林书的论及宇宙统一的神或根源时,除了提及作为神的“梵 天”( Brahm)之外,也都描述过“梵”①,但只是到了奥义书 时期,作为抽象哲学概念的“梵”才真正在当时的思想界的 讨论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在奥义书中,梵被大多数哲人描述 为是一切事物的本体或最高实在。梵在本质上是一种“识” (V i nana),但又不同于世间一般的意识。这些哲人还认为, 不能用世间一般的概念、言语来理解或描述梵。因为梵是超 越一般人的感觉经验的。人们所能感觉到和表达的仅是有限 之物,而梵则与之不同。对梵不能用一般的方式正面下一确 切定义,而只能通过不断否定梵有具体性质来领悟梵的最高 本质。对于梵只能说:“不是这个,不是这个”Neti,Neti)2。 奥义书哲人采用这种不断否定的方式来表达梵是为了突出它 的至高无上意义,把它严格与任何具体的事物或现象相区分, 以便牢固地确立其万物本体的地位 我” (A tman)一词梵语音译“阿特曼”。在奥义书中,它 经常在两种意义上来使用。一种意义是指“小我”(亦称个我 或个体灵魂),它是人的身体诸器官的主宰体或人生命活动的 中心(此概念后引申出现象界的含义);另一种意义指“大 我”,大我也就是梵,是世间万有的本体。许多奥义书在论述 万有本体梵时,不用“梵”这一词,而仅用“阿特曼 ,到果涂先 但从根本上以 说 是 奥 义 书 哲 学 的 核 心 。 “ 梵 ” ( B r a h m a n ) 一 词 在 奥 义 书 之 前 就 已 出 现 , 梵 书 和 森 林 书 的 论 及 宇 宙 统 一 的 神 或 根 源 时 , 除 了 提 及 作 为 神 的 “ 梵 天 ” ( B r a h m ā ) 之 外 , 也 都 描 述 过 “ 梵 ” ① , 但 只 是 到 了 奥 义 书 时 期 , 作 为 抽 象 哲 学 概 念 的 “ 梵 ” 才 真 正 在 当 时 的 思 想 界 的 讨 论 中 占 据 了 中 心 地 位 。 在 奥 义 书 中 , 梵 被 大 多 数 哲 人 描 述 为 是 一 切 事 物 的 本 体 或 最 高 实 在 。 梵 在 本 质 上 是 一 种 “ 识 ” ( V i j n ~ ā n a ) , 但 又 不 同 于 世 间 一 般 的 意 识 。 这 些 哲 人 还 认 为 , 不 能 用 世 间 一 般 的 概 念 、 言 语 来 理 解 或 描 述 梵 。 因 为 梵 是 超 越 一 般 人 的 感 觉 经 验 的 。 人 们 所 能 感 觉 到 和 表 达 的 仅 是 有 限 之 物 , 而 梵 则 与 之 不 同 。 对 梵 不 能 用 一 般 的 方 式 正 面 下 一 确 切 定 义 , 而 只 能 通 过 不 断 否 定 梵 有 具 体 性 质 来 领 悟 梵 的 最 高 本 质 。 对 于 梵 只 能 说 : “ 不 是 这 个 , 不 是 这 个 ” ( N e t i , N e t i ) ② 。 奥 义 书 哲 人 采 用 这 种 不 断 否 定 的 方 式 来 表 达 梵 是 为 了 突 出 它 的 至 高 无 上 意 义 , 把 它 严 格 与 任 何 具 体 的 事 物 或 现 象 相 区 分 , 以 便 牢 固 地 确 立 其 万 物 本 体 的 地 位 。 “ 我 ” ( A - t m a n ) 一 词 梵 语 音 译 “ 阿 特 曼 ” 。 在 奥 义 书 中 , 它 经 常 在 两 种 意 义 上 来 使 用 。 一 种 意 义 是 指 “ 小 我 ” ( 亦 称 个 我 或 个 体 灵 魂 ) , 它 是 人 的 身 体 诸 器 官 的 主 宰 体 或 人 生 命 活 动 的 中 心 ( 此 概 念 后 引 申 出 现 象 界 的 含 义 ) ; 另 一 种 意 义 指 “ 大 我 ” , 大 我 也 就 是 梵 , 是 世 间 万 有 的 本 体 。 许 多 奥 义 书 在 论 述 万 有 本 体 梵 时 , 不 用 “ 梵 ” 这 一 词 , 而 仅 用 “ 阿 特 曼 ” 。 1 2 印 度 哲 学 ① ② 许 多 奥 义 书 哲 人 在 实 际 上 还 是 用 了 不 少 具 体 的 修 饰 语 来 正 面 描 术 梵 , 但 从 根 本 上 说 , 他 们 认 为 梵 的 本 质 要 通 过 不 断 否 定 的 方 式 来 领 悟 。 参 见 黄 心 川 : 《 印 度 哲 学 史 》 , 商 务 印 书 馆 1 9 8 9 年 版 , 第 5 5 、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