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定性。就此而言,“迪韦尔热定律”还是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并证明了选举制度对于政党制度某种 程度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结论,目前已经被大多数政治学家所认同,同时产生了丰富的相关研究成 果,对一些国家的民主实践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分裂社会中民主选举的宪政工程学 分裂社会中民主是否以及如何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政治学争论的一个焦点。一些著名的政 治思想家都曾断言,稳定的民主只可能存在于相对均质的社会。在20世纪的民主化过程中,族群 主义和宗教分裂曾经引发亚非许多国家民主化的失败,而近年来由于缺乏民族、宗教认同所引发的 社会冲突已成为第三波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据统计,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110次主要的武装冲突 中,只有7次是国家间的,其余103次都是由国家内部异质性问题引起的.① 在分裂社会中民主是否可以稳定存在?对此,当代的一些研究结论是,借助政治制度的设计可 以使政治生态做出因应性改变。总的看来,以往的研究,展示了选举公式、选票结构和选区规模对 政党及其行为的影响,这为分裂社会族群间怎么走向融合提供了制度启示:®而新近的研究,则是 以合作、包容的理念来考虑选举的制度设计,这为分裂社会的族群融合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路。一 些学者将新老研究进行融合,试图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为分裂社会的民主化问题提供应对方案。概 括地说,相关的思路可分为两种:“向心主义”(centripe alisn和“联盟主义”(consocationalis), “联盟主义”是传统意义上的应对思路,代表了分裂社会构建民主政府的主要原则.③“联盟主 义”强调在分裂社会里要想使民主扎根建立政治精英间权力分享机制尤为需要,它具有四个主要 特征:(1建立所有重要集团都被代表的联合政府:(2)在立法机关席位的分配上充分考虑不同集 团的代表比例:(3)用诸如联邦制或其他类似的制度设计进行区域间的分割自治:(4)在关键的公 共事务上居于少数地位的群体也具有实质性的否决权,④具体到选举制度的选择上,“联盟主义”严 格拒绝任何形式的多数主义选举,坚持认为在分裂社会里只有施行某种形式的比例代表制才可以 确保民主成长。采取比例代表制,成为分裂社会民主化过程最为基本的选择,这是基于比例代表制 可以产生议会的多党格局,最终使得族群间的冲突具有互相协商的体制内平台。刘易斯通过对后 殖民地国家(如加纳、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等国)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民主化失败的经验的 总结,认为分裂社会需要比例代表制给居于少数地位的族群充分的代表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狭隘 的宗教分裂主义甚嚣尘上,使各种宗族性质的政党走向合作。⑤在具体的选择上,最近的学者多倾 向于“政党名单式比例代表制”(Pa议list PR,这使小党被代表的概率相对比较大。 然而,联盟主义的解决思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同族群间由于存在诸如宗教信仰等价值 层面的差异,往往不可避免地造成族际间持久牢固的敌对:其次,政治领袖为了在政治竞争中取胜 往往将族群间的问题政治化.大打“民族牌”,使政治议题的竞争转向种族身份的竞争:⑥最后,中间 多数的选民是不会出现的,按照安东尼·唐斯1957年的理性分析模型,一个社会要想使民主稳定 地存在,必须使选举的竞争最终成为对多数中间选民的竞争。然而,当政治家借助族群来形成自己 稳定的选民阵营时,政党、选民也都是族群性的,不管对方阵营提出的政治方案多么合理,它都不会 被另一方阵营中的选民所接受,由此形成萨托利所说的“极端多元主义”,选举的逻辑从对政策的 1 P W allensteen&M Sollenbe"Amed Conflict 1989-99 Joumal of PeaceResearch37 5(2000):635-49 2D I,Horwitz EthnicGroup n Conflict Berkeky C University ofCa lifmia Press 1985)628 Arend Liphart"The PowerSharng Approach"i J V Monville ed Con flict and Peacmmaking n Multi-ethnic Societies New York Lex ingon Books 1991). 1Arend LiPhart Democracy n PMml Societies A ComparativeExppration New Haven CT Ya leUn iversity Press 1977). ⑤ W.A Lew is Politics in West Africa Ladap Geoge Allen and Urwn 1965)73. 6A Rabushka&K Shepsle Politics n Plural Societies A Theory ofDemocmatic Insabilit Cokmbus OH Merrill 1970).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enki.定性。就此而言 , “迪韦尔热定律”还是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并证明了选举制度对于政党制度某种 程度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结论 ,目前已经被大多数政治学家所认同 ,同时产生了丰富的相关研究成 果 ,对一些国家的民主实践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 、 分裂社会中民主选举的宪政工程学 分裂社会中民主是否以及如何存在, 长期以来一直是政治学争论的一个焦点。一些著名的政 治思想家都曾断言,稳定的民主只可能存在于相对均质的社会 。在 20世纪的民主化过程中 ,族群 主义和宗教分裂曾经引发亚非许多国家民主化的失败, 而近年来由于缺乏民族、宗教认同所引发的 社会冲突已成为第三波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据统计 ,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 110次主要的武装冲突 中 ,只有 7次是国家间的,其余 103次都是由国家内部异质性问题引起的 。 ① 在分裂社会中民主是否可以稳定存在 ? 对此, 当代的一些研究结论是, 借助政治制度的设计可 以使政治生态做出因应性改变 。总的看来 ,以往的研究 ,展示了选举公式 、选票结构和选区规模对 政党及其行为的影响 ,这为分裂社会族群间怎么走向融合提供了制度启示 ;②而新近的研究, 则是 以合作 、包容的理念来考虑选举的制度设计,这为分裂社会的族群融合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路。一 些学者将新老研究进行融合,试图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为分裂社会的民主化问题提供应对方案。概 括地说 ,相关的思路可分为两种 :“向心主义”(centripetalism)和 “联盟主义 ”(consociationalism)。 “联盟主义”是传统意义上的应对思路 ,代表了分裂社会构建民主政府的主要原则 。 ③ “联盟主 义 ”强调在分裂社会里要想使民主扎根,建立政治精英间权力分享机制尤为需要, 它具有四个主要 特征:(1)建立所有重要集团都被代表的联合政府 ;(2)在立法机关席位的分配上充分考虑不同集 团的代表比例;(3)用诸如联邦制或其他类似的制度设计进行区域间的分割自治 ;(4)在关键的公 共事务上居于少数地位的群体也具有实质性的否决权。 ④具体到选举制度的选择上, “联盟主义 ”严 格拒绝任何形式的多数主义选举,坚持认为在分裂社会里只有施行某种形式的比例代表制才可以 确保民主成长。采取比例代表制,成为分裂社会民主化过程最为基本的选择 ,这是基于比例代表制 可以产生议会的多党格局 ,最终使得族群间的冲突具有互相协商的体制内平台 。刘易斯通过对后 殖民地国家 (如加纳、尼日利亚 、塞拉利昂等国)上世纪 50年代末 60年代初民主化失败的经验的 总结, 认为分裂社会需要比例代表制给居于少数地位的族群充分的代表权,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狭隘 的宗教分裂主义甚嚣尘上, 使各种宗族性质的政党走向合作。 ⑤ 在具体的选择上, 最近的学者多倾 向于“政党名单式比例代表制”(Party-listPR), 这使小党被代表的概率相对比较大 。 然而,联盟主义的解决思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不同族群间由于存在诸如宗教信仰等价值 层面的差异 ,往往不可避免地造成族际间持久牢固的敌对 ;其次, 政治领袖为了在政治竞争中取胜 往往将族群间的问题政治化,大打“民族牌 ”,使政治议题的竞争转向种族身份的竞争;⑥最后 ,中间 多数的选民是不会出现的 ,按照安东尼·唐斯 1957年的理性分析模型 ,一个社会要想使民主稳定 地存在 ,必须使选举的竞争最终成为对多数中间选民的竞争 。然而 ,当政治家借助族群来形成自己 稳定的选民阵营时,政党、选民也都是族群性的 ,不管对方阵营提出的政治方案多么合理, 它都不会 被另一方阵营中的选民所接受 ,由此形成萨托利所说的 “极端多元主义 ”,选举的逻辑从对政策的 12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P.Wallensteen& M.Sollenberg, “ArmedConflict, 1989 -99, ” JournalofPeaceResearch37.5(2000):635-49. D.L.Horowitz, EthnicGroupinConflict(Berkeley, 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1985)628. ArendLijphart, “ThePower-SharingApproach, ” inJ.V.Montville(ed.), ConflictandPeacemakinginMulti-ethnicSocieties (NewYork:LexingtonBooks, 1991). ArendLijphart, DemocracyinPluralSocieties:AComparativeExploration(NewHaven, CT:YaleUniversityPress, 1977). W.A.Lewis, PoliticsinWestAfrica(London:GeorgeAllenandUnwin, 1965)73. A.Rabushka& K.Shepsle, PoliticsinPluralSocieties:ATheoryofDemocraticInstability(Columbus, OH:Merrill, 197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