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徐公何能及君也!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7、下列评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两项是( A本文对邹忌的赞赏流于笔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直言敢谏的古代贤臣形象 B本文既表现了邹忌高明的讽谏方法,同时也表现了他大胆进谏的勇气。他用日常生活中的 一件小事,又是从自己的受蔽谈起,因此受到了好的效果,齐威王采纳了他的意见。 C邹忌进谏的成功,还在于齐威王能够纳谏;齐威王对于邹忌的进谏表示接受,并制定了奖 励进谏者的方案,可见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D齐威王以悬赏的方法鼓励群臣吏民提意见,结果各种人都为得奖而来,弄得门庭若市。 听到齐国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燕、赵、韩、魏都到齐国朝拜,表示尊重。 8、翻译下列各句。 (1)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9、填空 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三)阅读巩固: 阅读《召公谏厉王弭谤》,回答问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 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 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 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 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 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 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注】弭:止息。虐:残暴。国人:住在都城的工商业者及其他平民。谤:指责。 壅:堵塞。溃:决口。宣:放,指开放言路。听政:处理政事。列士:等级不同的士。 史:史官。百工:指百官。教诲;教诲国君(使他改善政治)。斟酌:权衡得失,决定取 舍。悖:违背。原隰:广平与低湿的地。阜:丰厚。宣:说出。 10、下列各句中“以”的意思与例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以事行而不悖 A以告,则杀之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皆以美于徐公(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徐公何能及君也!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7、下列评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两项是( ) A 本文对邹忌的赞赏流于笔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直言敢谏的古代贤臣形象。 B 本文既表现了邹忌高明的讽谏方法,同时也表现了他大胆进谏的勇气。他用日常生活中的 一件小事,又是从自己的受蔽谈起,因此受到了好的效果,齐威王采纳了他的意见。 C 邹忌进谏的成功,还在于齐威王能够纳谏;齐威王对于邹忌的进谏表示接受,并制定了奖 励进谏者的方案,可见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D 齐威王以悬赏的方法鼓励群臣吏民提意见,结果各种人都为得奖而来,弄得门庭若市。 听到齐国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燕、赵、韩、魏都到齐国朝拜,表示尊重。 8、翻译下列各句。 (1)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9、填空 令初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月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期年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巩固: 阅读《召公谏厉王弭谤》,回答问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 《国 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 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 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 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 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 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 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注】弭:止息。 虐:残暴。 国人:住在都城的工商业者及其他平民。 谤:指责。 壅:堵塞。 溃:决口。 宣:放,指开放言路。 听政:处理政事。 列士:等级不同的士。 史:史官。 百工:指百官。 教诲;教诲国君(使他改善政治)。 斟酌:权衡得失,决定取 舍。 悖:违背。 原隰:广平与低湿的地。 阜:丰厚。 宣:说出。 10、下列各句中“以”的意思与例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以.事行而不悖 A 以.告,则杀之 B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 皆以.美于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