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食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政府预算是财 政的核心内容。因为预算是政府财政资金运行和管理的总枢纽,集中体现一定时期内 政府的职能和政策,因此本课程被财政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为财政学专业必修课, 是财政学学科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帮助财政学本科生熟悉政府财政资金的收入与支出 的法律制度、基本理论和管理实务,掌握政府预算管理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为我 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添砖加瓦。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掌握政府预算的法律制度、理论、管理基础。 (2)理解政府预算对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实施国家治理 的重要作用。 (3)熟悉预算管理的实务操作要点。 2.能力目标 (1)了解世情国情民情,运用预算法律和知识分析政府预算问题,掌握政府理 财之道。 (2)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解决政府预算实际问题。 (3)熟练开展预算管理实务操作,运用法治方式参与预算公共事务。 3.育人目标 (1)促使学生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了解党情国情民情,传承中华文脉,培养学生 树立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 (2)掌握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 体,增强三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培养社会责任感。 2 2 展。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政府预算是财 政的核心内容。因为预算是政府财政资金运行和管理的总枢纽,集中体现一定时期内 政府的职能和政策,因此本课程被财政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为财政学专业必修课, 是财政学学科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帮助财政学本科生熟悉政府财政资金的收入与支出 的法律制度、基本理论和管理实务,掌握政府预算管理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为我 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添砖加瓦。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掌握政府预算的法律制度、理论、管理基础。 (2)理解政府预算对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实施国家治理 的重要作用。 (3)熟悉预算管理的实务操作要点。 2.能力目标 (1)了解世情国情民情,运用预算法律和知识分析政府预算问题,掌握政府理 财之道。 (2)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解决政府预算实际问题。 (3)熟练开展预算管理实务操作,运用法治方式参与预算公共事务。 3.育人目标 (1)促使学生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了解党情国情民情,传承中华文脉,培养学生 树立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 (2)掌握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 体,增强“三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培养社会责任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