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生理功能和来源 √尼克酰胺是脱氢酶的辅酶辅酶Ⅰ及辅酶Ⅱ的组成成分。辅酶Ⅰ为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或DPN),辅酶Ⅱ为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或IPN)。以NAD'为辅 酶的脱氢酶主要参与呼吸作用,即参与从底物到氧的电子传递作用的中间环节;以NADP为辅酶 的脱氢酶主要将分解代谢中间物上的电子转移到生物合成反应中所需要电子的中间物上 缺乏时出现癞皮病 尼克酸或尼克酰胺的来源除食物外,尚可由色氨酸在体内生物合成。谷类中与肽链或碳水化物结 合的尼克酸不能被利用 叶酸( Folic acid or folacin) √叶酸亦称蝶酰谷氨酸,为黄色结晶,不溶于冷水,但其钠盐很容易溶解。在pH4以下被分解为其 组成物:蝶啶( pteridine)、对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在pH5S以上比较稳定。不存在于自然界中也 无生物活性:但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叶酸盐( floate)的前体 生理功能和来源 √从病毒到人都需要叶酸盐,它是一碳基团转移的中间体。参与转羟甲基酶催化的丝氨酸与甘氨酸 转变的可逆反应、组氨酸中间代谢(生成N5-亚氨甲四氢叶酸及谷氨酸)、高半胱氨酸与N5-甲基 四氢叶酸作用合成蛋氨酸及四氢叶酸、嘌呤核苷酸和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叶酸盐的缺乏可能影响核酸代谢(尤其是胸腺嘧啶合成)而导致巨红细胞性贫血 叶酸盐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肝、肾、绿叶蔬菜、土豆、麦麸等含量丰富。在烹调及暴 露于空气及光中易被破坏(长时间烹调或制作罐头可破坏50~95%)。牛乳可用巴氏消毒法毒, 但煮沸1min则损失2/3。加入维生素C钠盐可以预防破坏 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 Ascorbic acid,vC),为水溶性,不易溶于乙醇,不溶于脂溶剂中。维生素C脱 氢后转化为脱氢抗坏血酸(DHVC) VC很容易氧化,加热、暴露于空气中、碱性溶液及金属离子CuP'、Fe3',都能加速氧化为DHVC 生理功能和来源 ˇVC作为体内水溶性的抗氧化剂,可消除自由基(如氧、臭氧、二氧化氮、洒精、四氯化碳等)对 机体的损害、通过与脂溶性抗氧化剂协同作用防止脂类过氧化作用 √影响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及基质中酸性粘多糖合成 √新鲜植物中vC较多,植物中的有机酸及其他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它免于破坏。在烹调与储存过程中 容易损失。新鲜土豆vC含量较多,储存4个月后仅剩1量。绿叶蔬菜更易损失,菠菜储存2日后, 损失2/3。中国的烹调方法,其保存率在50~70% √其酯类衍生物比较稳定。6位棕榈酸酯用于抗油脂氧化。维生素C磷酸酯虽为水溶性,在中性及碱 性溶液中稳定,不被Cu2+、Fe2等离子所破坏,甚至在烘烤过程中也不被破坏,又无毒性,具有 与ⅤC相同的生物的活性。 泛酸( Pantothenic acid) B族维生素中尚有泛酸及生物素,它们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但由于来源广泛,人体未发现有 典型的缺乏病例 √泛酸是丙氨酸藉肽键与α,Y-二羧-β-β-二甲基丁酸缩合而成,它是辅酶A(CoA)及酰基载体蛋生理功能和来源 ✓ 尼克酰胺是脱氢酶的辅酶 - 辅酶Ⅰ及辅酶Ⅱ的组成成分。辅酶Ⅰ为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 +或DPN +),辅酶Ⅱ为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或TPN +)。以NAD +为辅 酶的脱氢酶主要参与呼吸作用,即参与从底物到氧的电子传递作用的中间环节;;以NADP +为辅酶 的脱氢酶主要将分解代谢中间物上的电子转移到生物合成反应中所需要电子的中间物上 ✓ 缺乏时出现癞皮病 ✓ 尼克酸或尼克酰胺的来源除食物外,尚可由色氨酸在体内生物合成。谷类中与肽链或碳水化物结 合的尼克酸不能被利用 叶酸(Folic acid or folacin) ✓ 叶酸亦称蝶酰谷氨酸,为黄色结晶,不溶于冷水,但其钠盐很容易溶解。在pH4以下被分解为其 组成物:蝶啶(pteridine)、对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在pH5以上比较稳定。不存在于自然界中也 无生物活性;;但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叶酸盐(floate)的前体。 生理功能和来源 ✓ 从病毒到人都需要叶酸盐,它是一碳基团转移的中间体。参与转羟甲基酶催化的丝氨酸与甘氨酸 转变的可逆反应、组氨酸中间代谢(生成N5-亚氨甲四氢叶酸及谷氨酸)、高半胱氨酸与N5-甲基 四氢叶酸作用合成蛋氨酸及四氢叶酸、嘌呤核苷酸和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 叶酸盐的缺乏可能影响核酸代谢(尤其是胸腺嘧啶合成)而导致巨红细胞性贫血 ✓ 叶酸盐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肝、肾、绿叶蔬菜、土豆、麦麸等含量丰富。在烹调及暴 露于空气及光中易被破坏(长时间烹调或制作罐头可破坏50~95%)。牛乳可用巴氏消毒法毒, 但煮沸1 min则损失2/3。加入维生素C钠盐可以预防破坏。 维生素C ✓ 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VC),为水溶性,不易溶于乙醇,不溶于脂溶剂中。维生素C脱 氢后转化为脱氢抗坏血酸(DHVC) ✓ VC很容易氧化,加热、暴露于空气中、碱性溶液及金属离子Cu 2+ 、Fe 3+,都能加速氧化为DHVC 生理功能和来源 ✓ VC作为体内水溶性的抗氧化剂,可消除自由基(如氧、臭氧、二氧化氮、洒精、四氯化碳等)对 机体的损害、通过与脂溶性抗氧化剂协同作用防止脂类过氧化作用 ✓ 影响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及基质中酸性粘多糖合成 ✓ 新鲜植物中VC较多,植物中的有机酸及其他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它免于破坏。在烹调与储存过程中 容易损失。新鲜土豆VC含量较多,储存4个月后仅剩1/2量。绿叶蔬菜更易损失,菠菜储存2日后, 损失2/3。中国的烹调方法,其保存率在50~70% ✓ 其酯类衍生物比较稳定。6位棕榈酸酯用于抗油脂氧化。维生素C磷酸酯虽为水溶性,在中性及碱 性溶液中稳定,不被Cu 2+、Fe 2+等离子所破坏,甚至在烘烤过程中也不被破坏,又无毒性,具有 与VC相同的生物的活性。 泛酸(Pantothenic acid) B族维生素中尚有泛酸及生物素,它们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但由于来源广泛,人体未发现有 典型的缺乏病例 ✓ 泛酸是丙氨酸藉肽键与α,γ-二羧-β-β-二甲基丁酸缩合而成,它是辅酶A(CoA)及酰基载体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