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步骤应当是由各种利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身成熟程度决定的。从发达国家 看,成功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在步骤安排上的共同点是,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前提 下,对各种金融工具采取不同的利率放开步骤。如先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债利率,然 后再过渡到贷款利率,最后才放开存款利率,而且往往是从长期利率、大额交易开始放开, 逐步过渡到短期利率、小额交易,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必要前提。 在宏观经济形势稳定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制定者可以主动地改变政府管制体制中 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地方,利率改革容易取得成功。而在宏观经济不稳定时推进利率改革,由 于新的监管手段尚未形成,利率波动会引发一系列超出管理者所能有效调控的问题,导致改 革天折或失败。 (四)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健全的金融监管。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只有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才能为人们选择 多种金融工具提供可能和机会,这一方面可以分流中介机构的资金资源,对其形成压力,迫 使其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银行提高效率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为利率市场化打好基础:另一 方面也为中介机构开辟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分散银行风险,促使银行经营素质的提高, 使利率放开后对银行的冲击不大。健全的金融监管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从国 际上看,利率完全放开后,引起社会震动小的国家和地区,都建立起了一套有效运作的监管 体系,从而弥补了改革政策设计中的不足,缓和短期内的冲击,保证改革的正常进行。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 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突破口。 在银行没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实行利率市场化将会产生很大 的风险。从利率市场化实施对象的选择上,必须采取分步走,首先对法人治理结构相对完善、 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市场利率;其次对农村信用社和地方商业银行实施, 而对国有商业银行暂时实行计划内利率,在充实资本金、降低不良贷款比重、进行股份制改 造后再实施市场利率。 2、以票据贴现作为连接纽带。 利率市场化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互为条件。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货币市场,扩大其规 模和覆盖范围,提高其运行效率,增加其影响力,才有可能形成真正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的利率信号。一是近年来,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回购市场发展迅速,人民银行利用同业拆借 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实施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一步应重点发展票据市 场,由于票据市场对于企业、银行关联性较强,具备连接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天然优势, 央行应在强化票据市场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再贴现利率的调整频率,使其更加符合并反映市 场利率,并作为反映市场利率的重要指标:二是规范证券市场发展,择机实施股份全流通, 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证券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动效应:三是建立起金融期货市场、利率期 货市场,为利率风险的转化和摊销提供手段和支持。 3、商业银行应尽早建立并完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平均占总收入的七成左右。存款利率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成 本,贷款利率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收益,在管理费用和贷款风险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存、贷 款利差水平决定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加大银行竞争,导致利息收入减少, 在目前利息收入作为银行收入主要来源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 的经营收入。因此,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是增强对自身系统存、贷款利率的控制能力,以便实 现对经营成本和效益的有效控制。为此,一是建立先进科学的内控制度。巴塞尔委员会1997 年9月通过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规定,商业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基本原则包含以下四 方面内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对利率风险实行妥善监控: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fineprint..cn的步骤应当是由各种利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身成熟程度决定的。从发达国家 看,成功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在步骤安排上的共同点是,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前提 下,对各种金融工具采取不同的利率放开步骤。如先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债利率,然 后再过渡到贷款利率,最后才放开存款利率,而且往往是从长期利率、大额交易开始放开, 逐步过渡到短期利率、小额交易,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必要前提。 在宏观经济形势稳定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制定者可以主动地改变政府管制体制中 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地方,利率改革容易取得成功。而在宏观经济不稳定时推进利率改革,由 于新的监管手段尚未形成,利率波动会引发一系列超出管理者所能有效调控的问题,导致改 革夭折或失败。 (四)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健全的金融监管。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只有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才能为人们选择 多种金融工具提供可能和机会,这﹁方面可以分流中介机构的资金资源,对其形成压力,迫 使其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银行提高效率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为利率市场化打好基础;另一 方面也为中介机构开辟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分散银行风险,促使银行经营素质的提高, 使利率放开后对银行的冲击不大。健全的金融监管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从国 际上看,利率完全放开后,引起社会震动小的国家和地区,都建立起了一套有效运作的监管 体系,从而弥补了改革政策设计中的不足,缓和短期内的冲击,保证改革的正常进行。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 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突破口。 在银行没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实行利率市场化将会产生很大 的风险。从利率市场化实施对象的选择上,必须采取分步走,首先对法人治理结构相对完善、 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市场利率;其次对农村信用社和地方商业银行实施, 而对国有商业银行暂时实行计划内利率,在充实资本金、降低不良贷款比重、进行股份制改 造后再实施市场利率。 2、以票据贴现作为连接纽带。 利率市场化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互为条件。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货币市场,扩大其规 模和覆盖范围,提高其运行效率,增加其影响力,才有可能形成真正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的利率信号。一是近年来,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回购市场发展迅速,人民银行利用同业拆借 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实施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一步应重点发展票据市 场,由于票据市场对于企业、银行关联性较强,具备连接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天然优势, 央行应在强化票据市场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再贴现利率的调整频率,使其更加符合并反映市 场利率,并作为反映市场利率的重要指标;二是规范证券市场发展,择机实施股份全流通, 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证券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动效应;三是建立起金融期货市场、利率期 货市场,为利率风险的转化和摊销提供手段和支持。 3、商业银行应尽早建立并完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平均占总收入的七成左右。存款利率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成 本,贷款利率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收益,在管理费用和贷款风险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存、贷 款利差水平决定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加大银行竞争,导致利息收入减少, 在目前利息收入作为银行收入主要来源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 的经营收入。因此,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是增强对自身系统存、贷款利率的控制能力,以便实 现对经营成本和效益的有效控制。为此,一是建立先进科学的内控制度。巴塞尔委员会 1997 年 9 月通过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规定,商业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基本原则包含以下四 方面内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对利率风险实行妥善监控;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