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1998年9 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 场利率招标发行。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 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探索贷款利率改革的途径。1998 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 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 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2年又进一步扩大试 点。同时,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体系。 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 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 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 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 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一、我国利率体系现状 如果按照市场化的程度,国内利率可以分三类:一类是被严格管制的利率,主要是针对 居民和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二类是正在市场化的利率,主要是银行的贷款利率和企业债 券的发行利率:三类是己经基本市场化的利率,包括除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以外的各种金融市 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外币市场存贷利率等。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最大的 任务就是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特别是居民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而这次央行出台的“各金 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贷款利率管住下限,放开上限:存款利率管制上限,放开下限”不仅稳 定推进国内利率市场化,而且也展现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未来趋势。 目前中国的利率体系仍是双轨并行的,银行利率与货币市场隔离,货币市场的市场化利 率不能够反映到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上。同时,在银行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存贷款利率 与存贷款期限结构严重扭曲。如银行存款利率与存款期限结构的短期化(即居民存款的利率 越来越低,活期存款的比重越来越高),贷款利率及贷款期限结构的长期化(即银行贷款利 率长短期趋向无差异,而使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从而使得银行资产负 债表的期限结构失配(即用居民短期的存款来支撑银行的长期贷款)等。 二、国外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 (一)选择渐进方式和从本国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改革现状出发,实施利率市场化。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二元化”特征,尤其是金融制度的“双重性”特征,如中央银行 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还未完全分离,国有商业银行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市场经营 上的市场性和数量上的计划性同时存在.另外,金融法制不够健全,货币市场不发达且交易 工具品种少,国有商业银行巨大的不良资产和改革不到位,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和经营上的现 实问题,银企关系扭曲和信用环境不够健康等现实的问题,决定了目前我国完全实现利率市 场化的初始条件尚未完全具备。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观点,一国实现 利率市场化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基本条件,即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 我们应积极创造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条件。 (二)找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和步骤。 利率市场化改革,合适的突破口非常关键。般说,这种突破口应具有联结自由市场利 率和管制利率的功能。美国找到的突破口是CD的发行与交易,而日本是以国债的发行利率 和交易利率市场化为突破口的。突破口找到之后,合理的步骤安排也至关重要。利率市场化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fineprint..cn1997 年 6 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 年 3 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1998 年 9 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1999 年 9 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 场利率招标发行。1999 年 10 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 3000 万元以上、5 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探索贷款利率改革的途径。1998 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 10%扩大到 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 高上浮幅度由 40%扩大到 50%;1999 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 30%,将 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 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2 年又进一步扩大试 点。同时,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体系。 2000 年 9 月 21 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 万美元以上 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2 年 3 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 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 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2 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 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一、我国利率体系现状 如果按照市场化的程度,国内利率可以分三类:一类是被严格管制的利率,主要是针对 居民和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二类是正在市场化的利率,主要是银行的贷款利率和企业债 券的发行利率;三类是已经基本市场化的利率,包括除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以外的各种金融市 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外币市场存贷利率等。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最大的 任务就是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特别是居民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而这次央行出台的“各金 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贷款利率管住下限,放开上限;存款利率管制上限,放开下限”不仅稳 定推进国内利率市场化,而且也展现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未来趋势。 目前中国的利率体系仍是双轨并行的,银行利率与货币市场隔离,货币市场的市场化利 率不能够反映到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上。同时,在银行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存贷款利率 与存贷款期限结构严重扭曲。如银行存款利率与存款期限结构的短期化(即居民存款的利率 越来越低,活期存款的比重越来越高),贷款利率及贷款期限结构的长期化(即银行贷款利 率长短期趋向无差异,而使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从而使得银行资产负 债表的期限结构失配(即用居民短期的存款来支撑银行的长期贷款)等。 二、国外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 (一)选择渐进方式和从本国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改革现状出发,实施利率市场化。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二元化”特征,尤其是金融制度的“双重性”特征,如中央银行 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还未完全分离,国有商业银行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市场经营 上的市场性和数量上的计划性同时存在.另外,金融法制不够健全,货币市场不发达且交易 工具品种少,国有商业银行巨大的不良资产和改革不到位,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和经营上的现 实问题,银企关系扭曲和信用环境不够健康等现实的问题,决定了目前我国完全实现利率市 场化的初始条件尚未完全具备。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观点,一国实现 利率市场化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基本条件,即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 我们应积极创造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条件。 (二)找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和步骤。 利率市场化改革,合适的突破口非常关键。_般说,这种突破口应具有联结自由市场利 率和管制利率的功能。美国找到的突破口是 CD 的发行与交易,而日本是以国债的发行利率 和交易利率市场化为突破口的。突破口找到之后,合理的步骤安排也至关重要。利率市场化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