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8卷第5期 泰山学院学报 Vol 28 NO. 5 006年9月 JOURNAL OF TAISHAN UNIVERSITY Sp,2006 论《易传》变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邱双成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变易思想是《易传》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易传》作者认为运动变化是关于世界的普遍原则, 指出宇宙万物都是在变化中生成与发展的,在究明宇宙大自然的法则与精神之基础上,人类面对森罗万象,无 数纷繁杂乱的问题时,就能知变应变适就,从而得以促使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全人类造福。重新审视《易 传》的这些思想仍然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关键词]《易传》变易;变化发展,唯变所适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590200605-007-04 《易传》中包含有丰富的变易思想。《易传》的变易思地成形,变化见矣。”从日月星辰到山河大地,天地之间 想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对指导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有切事物都在不停的变化。《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 益的指导,其理论的积极意义应当予以肯定。并且这种理也将以顺性命之理,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 论的肯定方面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以下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几个方面对《易传》的“变易”思想作一探讨:一、《易传》变分阴分阳,选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意思是说,天道之 易思想的表现形式;二、《易传》变易思想的根源;三、《易阴、阳,地道之柔、刚,人道之仁、义作为宇宙生命的整体 传》变易思想的应变方法“唯变所适”。 则是同本,同根,都是遵循着统一的变化规则的。《彖传》 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 、《易传》变易思想的表现形式 时变”意思是说,日月星辰的错列,寒暑阴阳的代变 第一,《易传》的宇宙论是遵循着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成就了天文之采;观察日月星辰的错列寒暑阴阳的代变 便可以知道四时变化的规则。《彖传》又说:“日中则昃,月 张岱年先生说:“易传作者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在变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意思是说,太阳行至正中 化之中,整个宇宙是一个变化的大历程,唯有变化,然后宇 必将西斜,月亮圆满之后必将亏蚀。天地万物,有盈满就 宙可以不穷而久。Hm《易传》认为整个宇宙万物都是处有亏损都是因循着时光的流转或消衰、或生息。天地间 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的。《易传》作者把“道”有时叫做切事物的变化现象,无不以当时的时机与所处的地位, “易”,并提出了 易”为基础的世界构成摸式。《系或者成为阳刚或者成为阴柔,这一阳刚与阴柔的变化作 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用,永远反复不已,无穷无尽,而这一阴阳,亦即刚柔动静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意思是说,整个宇宙先有“易”变化作用不息的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要谛:就是 而后有“太极”,由“太极”产生阴、阳(两仪);由阴、阳产生天理,也就是人道。这说明,自然界的变化,有规律可循, 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四象);:由太阴、少阴、太阳、少阳产不相紊乱。《系辞下》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 生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即《系辞下》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 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成焉。往着屈也来者信也,届信相感而利生焉。”意思是 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这里说,太阳去,月亮来月亮去,太阳来;日与月交替推移,产 是说阳爻与阴爻的相互推移错综复杂,宇宙间的一切变生了光明。冬天去,夏天来夏天去,冬天来寒与暑交替 化就包含在内了。再附加爻辞指出吉凶的征兆,宇宙间推移,形成春夏秋冬的时序。所谓“往”并不是说一去不复 的一切活动,就包含在内了。《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返,而只是暂时的退缩所谓“来”也不是说永久的存在,只 [收稿日期]206-67-20 [作者简介]邱双成(1974-),男,山东滨州人,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2 o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p: /w. cnki. net©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论《易传》变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邱 双 成 (西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变易思想是《易传》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易传》作者认为运动变化是关于世界的普遍原则 , 指出宇宙万物都是在变化中生成与发展的 ,在究明宇宙大自然的法则与精神之基础上 ,人类面对森罗万象 ,无 数纷繁杂乱的问题时 ,就能知变、应变、适就 ,从而得以促使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全人类造福。重新审视《易 传》的这些思想仍然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关键词] 《易传》;变易 ;变化发展 ;唯变所适 [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2590 (2006) 05 - 0027 - 04 [收稿日期]2006 —07 —20 [作者简介]邱双成(1974 - ) ,男 ,山东滨州人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易传》中包含有丰富的变易思想。《易传》的变易思 想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对指导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有 益的指导 ,其理论的积极意义应当予以肯定。并且这种理 论的肯定方面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以下 几个方面对《易传》的“变易”思想作一探讨 :一《、易传》变 易思想的表现形式 ;二、《易传》变易思想的根源 ;三、《易 传》变易思想的应变方法“唯变所适”。 一《、易传》变易思想的表现形式 第一《, 易传》的宇宙论是遵循着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的。 张岱年先生说“: 易传作者认为 ,一切事物都是处在变 化之中 ,整个宇宙是一个变化的大历程 ,唯有变化 ,然后宇 宙可以不穷而久。”[1 ] (109)《易传》认为整个宇宙万物都是处 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的。《易传》作者把“道”有时叫做 “易”,并提出了一个以“易”为基础的世界构成摸式。《系 辞上》说“: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 八卦定吉凶 ,吉凶生大业。”意思是说 ,整个宇宙先有“易” 而后有“太极”,由“太极”产生阴、阳 (两仪) ;由阴、阳产生 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四象) ;由太阴、少阴、太阳、少阳产 生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 。[2 ] (130 - 131)《系辞下》 说“: 八卦成列 ,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 ,爻在其中矣。刚 柔相推 ,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 ,动在其中矣。”这里 是说阳爻与阴爻的相互推移错综复杂 ,宇宙间的一切变 化 ,就包含在内了。再附加爻辞指出吉凶的征兆 ,宇宙间 的一切活动 ,就包含在内了。《系辞上》说“: 在天成象 ,在 地成形 ,变化见矣。”从日月星辰到山河大地 ,天地之间一 切事物都在不停的变化。《说卦传》说 “: 昔者圣人之作易 也 ,将以顺性命之理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 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 ,故易六画而成卦。 分阴分阳 ,迭用柔刚 ,故易六位而成章。”意思是说 ,天道之 阴、阳 ,地道之柔、刚 ,人道之仁、义作为宇宙生命的整体 , 则是同本 ,同根 ,都是遵循着统一的变化规则的。《彖传》 说“: 刚柔交错 ,天文也 ,文明以止 ,人文也 ,观乎天文 ,以察 时变”。[3 ] (85) 意思是说 ,日月星辰的错列 ,寒暑阴阳的代变 , 成就了天文之采 ;观察日月星辰的错列 ,寒暑阴阳的代变 , 便可以知道四时变化的规则。《彖传》又说“: 日中则昃 ,月 盈则食 ,天地盈虚 ,与时消息”。意思是说 ,太阳行至正中 必将西斜 ,月亮圆满之后必将亏蚀。天地万物 ,有盈满就 有亏损 ,都是因循着时光的流转 ,或消衰、或生息。天地间 一切事物的变化现象 ,无不以当时的时机与所处的地位 , 或者成为阳刚 ,或者成为阴柔 ,这一阳刚与阴柔的变化作 用 ,永远反复不已 ,无穷无尽 ,而这一阴阳 ,亦即刚柔动静 变化作用不息的法则 ,正是宇宙的法则 ,人生的要谛 :就是 天理 ,也就是人道。这说明 ,自然界的变化 ,有规律可循 , 不相紊乱。《系辞下》说“: 日往则月来 ,月往则日来 ,日月 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 ,暑往则寒来 ,寒暑相推而岁 成焉。往着屈也 ,来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意思是 说 ,太阳去 ,月亮来 ;月亮去 ,太阳来 ;日与月交替推移 ,产 生了光明。冬天去 ,夏天来 ;夏天去 ,冬天来 ;寒与暑交替 推移 ,形成春夏秋冬的时序。所谓“往”并不是说一去不复 返 ,而只是暂时的退缩 ;所谓“来”也不是说永久的存在 ,只 第 28 卷第 5 期 2006 年 9 月 泰 山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TAISHAN UNIVERSITY Vol. 28 NO. 5 Sep1 2006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