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水利建设投资力度,例如,在柬埔寨,已经开工建设或者处于考察研究或者可行 性研究的水电站一共有30多家,其中中国参与投资建设的有9家;在越南,目 前规划建设的77座水利工程项目,大约有15座有中国的投资,据统计,从2001 年到2010年,中国共在越南投资高达10亿美元的300个项目建设,其中水利工 程居投资首位。1中国希望通过水利工程的援助投资建设,可以帮助邻国充分利 用被改变的水文环境,提升当地人的就业和基本设施建设,为当地创造客观的经 济收益 第二种职能: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中国水资源安全治理的核心内容,主要 是针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因水资源安全问题引起的各种危机进行及时反映,快速介 入与有效遏制,包括平息争端,开展协商与和平对话,重建友好关系等,这样不 仅能维护中国的安全利益,而且能彰显作为国际负责任大国的治理能力。比较典 型的例子是2005年的中国吉化双苯厂发生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使俄罗斯哈巴 罗夫斯克(中国名为伯力)的应用水源受到污染,居民生活用水被迫切断。此次 水污染事件之后,中国政府及时向俄罗斯政府知会,一方面与俄罗斯组成应急小 组,及时通报污染状况,协商治理办法;另一方面,援助俄罗斯液体色谱仪和 150吨活性炭,帮助当地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水样检测结果,并及时用物理办法 来尽可能的清洁水源。此次水资源外交鐘中国负责任的态度与做法,不仅及时的 化解了威胁两国人民健康与安全的污染问题,消除了灾难性后果,还推动了两国 的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赢得了俄罗斯远东老百姓对中国的认同。 第三种职能:推动区域合作。自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继 续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 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的周边战略之后,中国政府就日益注重通过区域合作来密切与周边国家关系,改 善周边地区安全环境。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发展程度,利益需求等方面都存在巨大 差异,加上历史认知,领土纠纷,美日等域外国家介入等因素,建立一揽子区域 合作机制的难度较大。但是水资源问题作为中国周边不断涌现的非传统安全问 题,仅凭一国之力是很难解决的,需要涉及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合作潜 力巨大,达成合作协定的难度较小,中国可以将水资源合作作为突破口或合作起 点,大力拓展双边或多边合作,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水平。从 2002年开始,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老挝,缅甸,泰 国等周边国家和组织在监测防护,开发利用,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双边或多边 合作,将水资源合作议题列入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的对话框架之内。另外,中国 还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东盟一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等机制,与湄公河 委员会建立对话关系,与周边国家合作开展有关航道开发和水电站建设等水能开 发工作。 在合作安全观的指导下,为了真正实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现实目标, 在周边地区,中国政府已经搭建起了多层次的水资源外交格局 首先,双边性水资源外交。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边性水资源外交中,合作 援引自澳大利亚援助署官员 John dore2010年5悦12日在北京大学所作的“澜沧江一湄公河跨界水资源 的开发利用”的主题演讲。 6/96 / 9 水利建设投资力度,例如,在柬埔寨,已经开工建设或者处于考察研究或者可行 性研究的水电站一共有 30 多家,其中中国参与投资建设的有 9 家;在越南,目 前规划建设的 77 座水利工程项目,大约有 15 座有中国的投资,据统计,从 2001 年到 2010 年,中国共在越南投资高达 10 亿美元的 300 个项目建设,其中水利工 程居投资首位。18中国希望通过水利工程的援助投资建设,可以帮助邻国充分利 用被改变的水文环境,提升当地人的就业和基本设施建设,为当地创造客观的经 济收益。 第二种职能: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中国水资源安全治理的核心内容,主要 是针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因水资源安全问题引起的各种危机进行及时反映,快速介 入与有效遏制,包括平息争端,开展协商与和平对话,重建友好关系等,这样不 仅能维护中国的安全利益,而且能彰显作为国际负责任大国的治理能力。比较典 型的例子是 2005 年的中国吉化双苯厂发生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使俄罗斯哈巴 罗夫斯克(中国名为伯力)的应用水源受到污染,居民生活用水被迫切断。此次 水污染事件之后,中国政府及时向俄罗斯政府知会,一方面与俄罗斯组成应急小 组,及时通报污染状况,协商治理办法;另一方面,援助俄罗斯液体色谱仪和 150 吨活性炭,帮助当地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水样检测结果,并及时用物理办法 来尽可能的清洁水源。此次水资源外交鐘中国负责任的态度与做法,不仅及时的 化解了威胁两国人民健康与安全的污染问题,消除了灾难性后果,还推动了两国 的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赢得了俄罗斯远东老百姓对中国的认同。 第三种职能:推动区域合作。自 2007 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继 续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 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的周边战略之后,中国政府就日益注重通过区域合作来密切与周边国家关系,改 善周边地区安全环境。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发展程度,利益需求等方面都存在巨大 差异,加上历史认知,领土纠纷,美日等域外国家介入等因素,建立一揽子区域 合作机制的难度较大。但是水资源问题作为中国周边不断涌现的非传统安全问 题,仅凭一国之力是很难解决的,需要涉及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合作潜 力巨大,达成合作协定的难度较小,中国可以将水资源合作作为突破口或合作起 点,大力拓展双边或多边合作,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水平。从 2002 年开始,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老挝,缅甸,泰 国等周边国家和组织在监测防护,开发利用,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双边或多边 合作,将水资源合作议题列入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的对话框架之内。另外,中国 还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等机制,与湄公河 委员会建立对话关系,与周边国家合作开展有关航道开发和水电站建设等水能开 发工作。 在合作安全观的指导下,为了真正实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现实目标, 在周边地区,中国政府已经搭建起了多层次的水资源外交格局。 首先,双边性水资源外交。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边性水资源外交中,合作 18 援引自澳大利亚援助署官员 John Dore2010 年 5 悦 12 日在北京大学所作的“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水资源 的开发利用”的主题演讲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