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全文 车板成功开发980MPa级镀锌复相钢:完成宝马等24家车企474个零件的认证并实现供货,福特、神龙和通 用三家合资车企批量供货实现突破;开发青岛太平冷轧高强集装箱S800NQ并供货;镀锡板完成超薄SR材等 新产品研发,高锡铁、K板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端领先产品比上年增加68.8万吨。汽车板比上 年增加28.9万吨,且产品结构更趋优化,镀锌、高强、外板和合资车企供货量冋比分别提高64.3%、96.9% 55.3%、111.6% (3)产线制造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工艺过程稳定性评价,梳理重点过程参数30项,健全评价体 系,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和过程控制能力。加强重点缺陷攻关,汽车双相钢红锈缺陷降级率从16.9%降 低到0,成功掌握高硅DP、TRIP汽车双相钢红锈控制技术。连续热镀锌钢带等3项产品荣获冶金实物质量“金 杯奖”,其中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热轧宽钢带、汽车用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双相钢被认定为“特优质 量奖” (4)大力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一批项目受到表彰。京唐公司荣获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13 个项目获得河北省、北京市、冶金行业及国家层级的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和科学技术奖。“镁钛低 硅新型球团矿的开发及其在京唐超大型高炉中的应用”“大型临港钢铁企业原燃料收发存成本管理的实践 与创新”分获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截止2016年末,京唐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278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2016年,获得授权专利63项, 其中发明专利2项 (5)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有序推进。以“环境一流”为目标,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持续开展 厂区环境提升工作。完成自备电厂1号300歴w机组低氮燃烧器改造、球团烟气脱硫项目,并双双通过了环保 验收;推进节能技改项目,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吨钢综合能耗、水耗连年降低,实现炼钢全工序负能冶炼。 履行社会责任,圆满完成唐山世园会等重大活动及重污染天气的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为区域环境改善作出 贡献。京唐公司荣获企业环保类第九届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钢铁企业,被誉为绿色 转型发展的先锋。1号高炉和3号转炉同时荣获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冠军炉” 荣誉称号 3、迁顺基地与京唐基地形成协同效应 (1)协同供销市场。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集中采购,提高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进一步共享客户资 源,提高协同能力,更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要求 (2)整体优化生产排程。首钢股份可根据运输成本、产能利用情况等因素更加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 优化迁顺基地、京唐基地专线化产品制造分工,实现产线能力、品种结构互补。更好发挥各基地的区位优 势,缩短产品交货期,满足客户需求。 (3)优化整合多种资源。迁顺基地和京唐基地通过原燃料、进口矿、备件联备联储,通过整合检修力 量,通过构建产销一体化系统、统一产品编码体系和标准体系提升信息化协同效应,进一步优化整合多种 资源,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产生“1+1>2”的效果。 (4)优化物流运输。在原材料及产品运输上可以更好地协同,迁顺基地、京唐基地可以更好实现钟摆 式运输;迁顺基地钢材可以通过京唐基地自有码头销往沿海地区,“对内”发挥京唐基地自有码头优势, 降低物流成本;“对外”围绕降低进口矿中间费、降低汽运、铁路运价积极开展集体议价,进一步降本增 效 (5)围绕技术协同,联合成立炼铁、炼钢、轧钢技术攻关组,通过组织举办“炉缸维护及治理高级研 修班”等各种技术交流方式,对企业内部的高炉炉缸进行逐一诊断,形成了对高炉长寿、高炉事故处理等 难点问题的技术共识,进一步强化技术协同攻坚,努力实现创新增效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年度报告全文 10 车板成功开发980MPa级镀锌复相钢;完成宝马等24家车企474个零件的认证并实现供货,福特、神龙和通 用三家合资车企批量供货实现突破;开发青岛太平冷轧高强集装箱S800NQ并供货;镀锡板完成超薄SR材等 新产品研发,高锡铁、K板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端领先产品比上年增加68.8万吨。汽车板比上 年增加28.9万吨,且产品结构更趋优化,镀锌、高强、外板和合资车企供货量同比分别提高64.3%、96.9%、 55.3%、111.6%。 (3)产线制造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工艺过程稳定性评价,梳理重点过程参数30项,健全评价体 系,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和过程控制能力。加强重点缺陷攻关,汽车双相钢红锈缺陷降级率从16.9%降 低到0,成功掌握高硅DP、TRIP汽车双相钢红锈控制技术。连续热镀锌钢带等3项产品荣获冶金实物质量“金 杯奖”,其中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热轧宽钢带、汽车用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双相钢被认定为“特优质 量奖”。 (4)大力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一批项目受到表彰。京唐公司荣获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13 个项目获得河北省、北京市、冶金行业及国家层级的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和科学技术奖。“镁钛低 硅新型球团矿的开发及其在京唐超大型高炉中的应用”“大型临港钢铁企业原燃料收发存成本管理的实践 与创新”分获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截止2016年末,京唐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278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2016年,获得授权专利63项, 其中发明专利22项。 (5)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有序推进。以“环境一流”为目标,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持续开展 厂区环境提升工作。完成自备电厂1号300MW机组低氮燃烧器改造、球团烟气脱硫项目,并双双通过了环保 验收;推进节能技改项目,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吨钢综合能耗、水耗连年降低,实现炼钢全工序负能冶炼。 履行社会责任,圆满完成唐山世园会等重大活动及重污染天气的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为区域环境改善作出 贡献。京唐公司荣获企业环保类第九届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钢铁企业,被誉为绿色 转型发展的先锋。1号高炉和3号转炉同时荣获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冠军炉” 荣誉称号。 3、迁顺基地与京唐基地形成协同效应 (1)协同供销市场。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集中采购,提高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进一步共享客户资 源,提高协同能力,更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要求。 (2)整体优化生产排程。首钢股份可根据运输成本、产能利用情况等因素更加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 优化迁顺基地、京唐基地专线化产品制造分工,实现产线能力、品种结构互补。更好发挥各基地的区位优 势,缩短产品交货期,满足客户需求。 (3)优化整合多种资源。迁顺基地和京唐基地通过原燃料、进口矿、备件联备联储,通过整合检修力 量,通过构建产销一体化系统、统一产品编码体系和标准体系提升信息化协同效应,进一步优化整合多种 资源,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产生“1+1>2”的效果。 (4)优化物流运输。在原材料及产品运输上可以更好地协同,迁顺基地、京唐基地可以更好实现钟摆 式运输;迁顺基地钢材可以通过京唐基地自有码头销往沿海地区,“对内”发挥京唐基地自有码头优势, 降低物流成本;“对外”围绕降低进口矿中间费、降低汽运、铁路运价积极开展集体议价,进一步降本增 效。 (5)围绕技术协同,联合成立炼铁、炼钢、轧钢技术攻关组,通过组织举办“炉缸维护及治理高级研 修班”等各种技术交流方式,对企业内部的高炉炉缸进行逐一诊断,形成了对高炉长寿、高炉事故处理等 难点问题的技术共识,进一步强化技术协同攻坚,努力实现创新增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