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医养生学讲义——第一部分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咸天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概括地说明了上古时期劳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情形。由此 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劳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命规律,并学会运 用自然规律去支配自然界,从而改善了人类生活环境,增长了智慧,强壮了身体,延长 寿命。这说明养生思想的原始萌芽在此时已经开始萌发 第二节先秦时期 般认为,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历史时期,统称为先秦时期。为与 上古时期区别,以夏朝的建立作为其上限 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一一夏。经过殷、商到周,奴隶制得 到较大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也相应发展,其突出的标志是知识分子数量 空前增加,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在先秦的学术争鸣中,人们关于世界本源、生 命学说及人生现象等方面,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由于金属工具的运用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在养生保健方面,则提出了主动改善个人、环境卫生,合理调 配饮食等措施,并有相应制度,以加强防病保健。 先秦养生思想 先秦诸子也正是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思想观点的。诸 子论述甚众,难以求全,现仅就易经、道家、儒家、杂家等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作简要介 绍 (一)周易 《周易》是我们祖先生活及生产斗争实践的产物,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 的总结。它蕴藏着深遂的思想,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即所谓:“一阴 阳之谓道”。宇宙万物时刻在运动着、变化着,天体的运转,地壳的变迁,四时寒暑,昼夜 晨昏的更替,无一例外,人亦如此,《周易》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变易”。然而,这种变化无 论在宇宙,还是人体生命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任何人的主观 意识而改变。因而,《周易》将这种规律称之为“不易”。了解了变易与不易的基本规律,就 可以知道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渐变及突变的动向,因而可以遵循、掌握它。《周易》称此为 简易”。故《易·系济上》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现于天文,俯以察 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周易》着眼于宇宙天地,立足于人 类自身,以求得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奧秘,从而懂得生与死的缘由和规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必变、 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这种学术巴想,也直接影响 着祖国医学理论。诸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学说等等,即源于易理。养生学中,顺应自然 调和阴阳,未病先防等原则,亦源于易理。故自古以来,即有医易则通之说。《周易》立论 的目的在于掌握自然变化规律,着眼于自身的安危,强调审时度势,顺应自然,力求主观与 客观的协调统一,以防患于未然。恰如《易·系辞下》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 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循易之道也”。 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 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第6页共195页中医养生学讲义——第一部分 第6页 共195页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咸天 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概括地说明了上 古时期劳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情形。由此 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劳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 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命规律,并学会运 用自然规律去支配自然界,从而改善了人类生活环 境,增长了智慧,强壮了身体,延长了 寿命。这说明养生思想的原始萌芽在此时已经开始萌发。 第二节 先秦时期 一般认为,在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历史时期,统称为先秦时期。为与 上 古时期区别,以夏朝的建立作为其上限。 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经过殷、商到周,奴隶制得 到较大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也相应发展,其突出的标志是知识分子数量 空前增加,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在先秦的学术争鸣中,人们关于世界本源、生 命学说及人生现象等方面,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由于金属工具的运用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在养生保健方面,则提出了主动改善个人、环境卫生,合理调 配饮食 等措施,并有相应制度,以加强防病保健。 一、先秦养生思想 先秦诸子也正是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思想观点的。诸 子论述甚众,难以求全,现仅就易经、道家、儒家、杂家等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作简要介 绍。 (一)周易 《周易》是我们祖先生活及生产斗争实践的产物,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 的总结。它蕴藏着深遂的思想,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即所谓:“一阴一 阳之谓道”。宇宙万物时刻在运动着、变化着,天体的运转,地壳的变迁,四时寒暑,昼夜 晨昏的更替,无一例外,人亦如此,《周易》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变易”。然而,这种变化无 论在宇宙,还是人体生命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任何人的主观 意识而改变。因而,《周易》将这种规律称之为“不易”。了解了变易与不易的基本规律,就 可以知道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渐变及突变的动向,因而可以遵循、掌握它。《周易》称此为 “简易”。故《易·系济上》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现于天文,俯以察 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周易》着眼于宇宙天地,立足于人 类自身,以求得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奥秘,从而懂得生与死的缘由和规 律。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必变、 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这种学术巴想,也直接影响 着祖国医学理论。诸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学说等等,即源于易理。养生学中,顺应自然、 调和阴阳,未病先防等原则,亦源于易理。故自古以来,即有医易则通之说。《周易》立论 的目的在于掌握自然变化规律,着眼于自身的安危,强调审时度势,顺应自然,力求主观与 客观的协调统一,以防患于未然。恰如《易·系辞下》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 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循易之道也”。这 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 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