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太极'而发的”,以此推断“庄子及其弟子所见的说。张先生采取了郑玄、虞翻等人的说法,太极即 《系辞》当是‘易有太极'云云,而帛书《系辞》所谓太一,是指淳和未分之气,或称为元气,这种“天地 易有大恒’,应是后来改定的异文。”①最后得出未分的原始统一体”“为天地的根源”。他说:“天 结论:“田何传本《易系辞》不可能晚于帛书《系地未分的原始的整个叫做太极’,太’是最先最 辞》。”② 大的意思,极’是顶点的意思。‘太极’就是天地 关于《易传》作者和时代问题,学界争论近一万物最初的根源。”④世界万物皆由太极生成,由 个世纪,张先生以事实为据,对照诸家观点,按照太极生天地、四时、八卦,然后演化出万事万物这 自己的理解,对于《易传》的作者和时代问题作了是《易传》的世界生成说。⑤张先生把这种思想定 总结,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性为“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张先生对其他的观 《易传》哲学分析 点,一加以批驳。朱熹以理释太极,把太极视为 画卦开始,“虽然新颖,实不可通”,其实,“是唯心 张先生比较早地接受了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主义的揣测之辞”。而王弼等人主张揲蓍说,以 义哲学的观点和思想,形成一套研究中国哲学的 大衍之数五十”其一不用的“一”看做是太极。张 方法,如哲学阶级分析法、理论分忻法历史和逻先生认为,揲蓍无论是不用之一,还是四十九末 辑统一整理史料法等,③并将其运用于分析中分,皆象太极,不能说此即太极”“所以,斌说 国哲学思想和建构哲学体系之中。在《易传》研究也是不可取的。”⑥对于焦循提出太极是大中说 中,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法和整理史料法中的考张先生说“焦氏既承认晚周人所谓太一即是《系 证法。前面对于《易传》问题考辨就是整理史料中辞上》所谓太极,而又坚持太极即大中,就不能自 的考证方法。张先生对于易学突出的贡献,不是圆其说了。”⑦ 运用考辨方法对《易传》作者和时代进行考辨,而 太极生两仪,两仪即天地阴阳。张先生探讨 是比较早地用哲学理论分析法对《易传》哲学思想了天地阴阳概念。 的评述。 “阴阳”是西周末年出现的、中国哲学史的重 首先,从宇宙本体论角度考察和分析了《易要概念。《周易》古经有阴阳符号,却未见“阴阳 传》中哲学概念 概念,《易传》发挥了西周末年以来的“阴阳”观念 按照张先生的理解,哲学是以基本概念范畴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与变化。张先生分析了《易 为主要内容,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都有传》中阴阳概念的属性和特点。他说:“阴阳是二 一套晢学概念范畴体系,这样一些概念范畴反映种性质。在《易传》中,具有阳性的物体叫做阳 其哲学思想和思维形式,故研究哲学当从分析哲物’,具有阴性的物体叫做‘阴物’。最大的阳物是 学家的概念范畴开始,解释其内涵,考察其产生和天,最大的阴物是地。”“阳的特征是刚’,是‘健 演变,分析其层次和体系。他把概念范畴分析法刚是进取性,健是主动性。阴的特征是‘柔’,是 引入《易传》研究之中,详细分析《易传》的主要概顺’。柔是服从性,顺是受动性。简单地说,阳是 念范畴。“太极”是先秦著作中最具有哲学意义的运动,阴就是静止。阳就是正面,阴就是反面。”⑧ 概念,《易传》提出“易有太极”,却未对此做出任何 月阳是气,天地是由气构成的,继而,张先生 晢学的解释,故造成易学史上众说纷纭,莫衷 用阴阳之气阐明了“乾元”“坤元”的概念。“天所 是:或天地起源说,或画卦说,或揲蓍说,或大中具有的阳性的气,叫做乾元’;地所具有的阴性的 ①《初观帛书(系辞》,《张岱年全集》第七卷第38339页 ②《张岱年全集》第七卷,第339页 ③《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张岱年全集》第四卷,第103页 ④《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张岱年全集》第四卷,第23页 ⑤《张岱年全集》第四卷第23页。 ⑥《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张岱年全集》第五卷第221页 ⑦《张岱年全集》第五卷,第21页 ⑧《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张岱年全集》第四卷,第22-23页 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太极’而发的”,以此推断“庄子及其弟子所见的 《系辞》当是‘易有太极’云云 ,而帛书《系辞》所谓 ‘易有大恒’,应是后来改定的异文。”① 最后得出 结论 :“田何传本《易系辞》不可能晚于帛书《系 辞》。”② 关于《易传》作者和时代问题 ,学界争论近一 个世纪 ,张先生以事实为据 ,对照诸家观点 ,按照 自己的理解 ,对于《易传》的作者和时代问题作了 总结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易传》哲学分析 张先生比较早地接受了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观点和思想 ,形成一套研究中国哲学的 方法 ,如哲学阶级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历史和逻 辑统一、整理史料法等 , ③ 并将其运用于分析中 国哲学思想和建构哲学体系之中。在《易传》研究 中 ,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法和整理史料法中的考 证法。前面对于《易传》问题考辨就是整理史料中 的考证方法。张先生对于易学突出的贡献 ,不是 运用考辨方法对《易传》作者和时代进行考辨 ,而 是比较早地用哲学理论分析法对《易传》哲学思想 的评述。 首先 ,从宇宙本体论角度考察和分析了《易 传》中哲学概念。 按照张先生的理解 ,哲学是以基本概念范畴 为主要内容 ,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都有 一套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这样一些概念范畴反映 其哲学思想和思维形式 ,故研究哲学当从分析哲 学家的概念范畴开始 ,解释其内涵 ,考察其产生和 演变 ,分析其层次和体系。他把概念范畴分析法 引入《易传》研究之中 ,详细分析《易传》的主要概 念范畴。“太极”是先秦著作中最具有哲学意义的 概念《, 易传》提出“易有太极”,却未对此做出任何 哲学的解释 ,故造成易学史上众说纷纭 ,莫衷一 是 :或天地起源说 ,或画卦说 ,或揲蓍说 ,或大中 说。张先生采取了郑玄、虞翻等人的说法 ,太极即 太一 ,是指淳和未分之气 ,或称为元气 ,这种“天地 未分的原始统一体”“, 为天地的根源”。他说“: 天 地未分的原始的整个叫做‘太极’‘, 太’是最先最 大的意思‘, 极’是顶点的意思。‘太极’就是天地 万物最初的根源。”④ 世界万物皆由太极生成 ,由 太极生天地、四时、八卦 ,然后演化出万事万物 ,这 是《易传》的世界生成说。⑤ 张先生把这种思想定 性为“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张先生对其他的观 点 ,一一加以批驳。朱熹以理释太极 ,把太极视为 画卦开始“, 虽然新颖 ,实不可通”,其实“, 是唯心 主义的揣测之辞”。而王弼等人主张揲蓍说 ,以 “大衍之数五十”其一不用的“一”看做是太极。张 先生认为 ,揲蓍无论是不用之一 ,还是四十九未 分 ,皆象太极“, 不能说此即太极”。“所以 ,筮蓍说 也是不可取的。”⑥ 对于焦循提出太极是大中说 , 张先生说“: 焦氏既承认晚周人所谓太一即是《系 辞上》所谓太极 ,而又坚持太极即大中 ,就不能自 圆其说了。”⑦ 太极生两仪 ,两仪即天地阴阳。张先生探讨 了天地阴阳概念。 “阴阳”是西周末年出现的、中国哲学史的重 要概念。《周易》古经有阴阳符号 ,却未见“阴阳” 概念《, 易传》发挥了西周末年以来的“阴阳”观念 , 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与变化。张先生分析了《易 传》中阴阳概念的属性和特点。他说“: 阴阳是二 种性质。在《易传》中 ,具有阳性的物体叫做‘阳 物’,具有阴性的物体叫做‘阴物’。最大的阳物是 天 ,最大的阴物是地。”“阳的特征是‘刚’,是‘健’。 刚是进取性 ,健是主动性。阴的特征是‘柔’,是 ‘顺’。柔是服从性 ,顺是受动性。简单地说 ,阳是 运动 ,阴就是静止。阳就是正面 ,阴就是反面。”⑧ 阴阳是气 ,天地是由气构成的 ,继而 ,张先生 用阴阳之气阐明了“乾元”“坤元”的概念。“天所 具有的阳性的气 ,叫做‘乾元’;地所具有的阴性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 张岱年全集》第四卷 ,第 22 —23 页。 《张岱年全集》第五卷 ,第 221 页。 《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 张岱年全集》第五卷 ,第 221 页。 《张岱年全集》第四卷 ,第 23 页。 《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 张岱年全集》第四卷 ,第 23 页。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 张岱年全集》第四卷 ,第 103 页。 《张岱年全集》第七卷 ,第 339 页。 《初观帛书〈系辞〉》《, 张岱年全集》第七卷 ,第 338、339 页。 46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