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硕士课程《中医辨证学》参考资料 中医诊断学的现代研究方向与思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王天芳 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模式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取的病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 参考体内外各种因素(如体质、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对病人当前的“整体反应状态”给予概括(即 得出“证候”的判断),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该诊断模式通过从宏观水平获取疾病的外在征象,辨识疾病在某一阶 段的主要矛盾和症结所在,有利于临床上对患病者个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但上述传统诊断方法中也存在一定的 不足,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主要是依赖感觉器官收集病人的病情资料:医者主要是依据自觉症状及舌象、 脉象等外在征象对证候进行辨识,在证候的辨识过程中缺乏较为客观的诊断标准等。换言之,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主 要是凭借医者的主观诊察和患者对病感的主观描述,病情资料的来源及证候的辨识过程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加 上“病”、“证”、“症”的分类和描述存在不规范,使得辨证的精确性和重复性较差,一定程度地制约了中医诊断 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及中医学术的发展。 基于传统中医诊断的现状及其在中医学术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建国以来,人们吸取和借鉴现代多学科的理论、 思想及最新技术手段和方法,从文献、临床和实验等不同角度,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层次,围绕诊法与辨证的客观化 与规范化开展了大量的现代研究,以期发展中医诊断理论与技术,提高中医诊断水平,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完善。 如通过调查、分析古今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症、证、病及其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规范:从一般性临床观察, 逐步过渡到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群体调查方法,探索证候的分布及动态演变规律,建立证候的诊断标准;从单纯对人 的理化指标检测到借助证候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方证结合,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等多个层次探索证候的病理 生理学基础及微观辨证指标等。 纵观诊法与证候的现代研究方向,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症、证候及病的规范化研究,诊法的客观化研究, 证候的分布、演变规律及诊断标准的研究,证候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 第一节症、证及病的规范化研究 规范化、标准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诊断学中许多概念术语 还存在有表述的抽象模糊、称谓的繁杂及内涵与外延的含混不清、内容交错等不规范之处,以至于临床运用中的理解 不尽相同。因此,在当前开展症、证及病的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可进一步挖掘传统中医诊断的特 色和精华:二是可促进中医临床诊疗的可操作性及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三是有利于中医药的学术交流及其走向世界: 四是为开展中医诊断学其他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名的诊断,而病、证的诊断则以症状为依据,因此,中医诊断的规范化研究主要可概括为 症、证、病三部分内容。 一、症状的规范化研究 (一)症状术语及其内涵 中医的症状学内容非常丰富,但相当多症状的内涵模糊,表述不精确,加之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不同地区语言 使用的差异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仅导致临床上中医症状术语使用的不统一,而且容易引起概念的混淆。 由于症状是辨证与辨病的依据,因此,根据古代文献及临床实际首先开展症状的规范化研究,克服症名的不规范、内 涵欠明确、症状表述的模糊性及诊断意义认识上的差异等缺陷,是进行证与病规范化研究的前提 建国以来,在不同版本的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及《中医临证备要》(秦伯未主编)、《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赵金铎主编)等书中,对中医常见症状术语的概念、发生机理及其在辨证、辨病中的意义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促进了症状的规范。例如:将病人的“怕冷”现象界定为“恶寒”、“恶风”、“畏寒”、“寒战”四种情况,并赋予其特 定的概念。 (二)症状的量化分级 传统的中医诊断,多侧重于定性诊断,忽略对“病”或“证”严重程度的定量诊断。由于中医主要以症状为诊断 依据,因此,开展证的定量化诊断,不仅有利于掌握病情的严重程度,使临床施治更有针对性,而且也是现代临床研 究中的实际需求。例如:为了增加所纳入研究对象的齐同性以及提高不同课题组科研数据的可比性,不仅需要定性的 诊断标准,而且需要一个定量化的诊断标准。对于证的定量化诊断,是以科学、合理的症状量化为基础与依据的,因 此,开展症状的量化分级研究是必然的趋势。 对症状在量上的变化,古代文献中有一些记载,常以症状的有无(口不渴与口渴等)、症状出现的时日(热三日等) 症状涉及的范围(腰以下肿及一身悉肿等)、类比的方法(身重如带五千钱等)及在症状名称前后冠以“略”、“微”、“很”、 “甚”、“大”等程度词(口微渴、口大渴、微热、高热等)等方式进行量化表达,这种量化描述比较模糊、简朴,在1 硕士课程《中医辨证学》参考资料 中医诊断学的现代研究方向与思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 王天芳 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模式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取的病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 参考体内外各种因素(如体质、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对病人当前的“整体反应状态”给予概括(即 得出“证候”的判断),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该诊断模式通过从宏观水平获取疾病的外在征象,辨识疾病在某一阶 段的主要矛盾和症结所在,有利于临床上对患病者个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但上述传统诊断方法中也存在一定的 不足,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主要是依赖感觉器官收集病人的病情资料;医者主要是依据自觉症状及舌象、 脉象等外在征象对证候进行辨识,在证候的辨识过程中缺乏较为客观的诊断标准等。换言之,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主 要是凭借医者的主观诊察和患者对病感的主观描述,病情资料的来源及证候的辨识过程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加 上“病”、“证”、“症”的分类和描述存在不规范,使得辨证的精确性和重复性较差,一定程度地制约了中医诊断 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及中医学术的发展。 基于传统中医诊断的现状及其在中医学术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建国以来,人们吸取和借鉴现代多学科的理论、 思想及最新技术手段和方法,从文献、临床和实验等不同角度,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层次,围绕诊法与辨证的客观化 与规范化开展了大量的现代研究,以期发展中医诊断理论与技术,提高中医诊断水平,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完善。 如通过调查、分析古今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症、证、病及其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规范;从一般性临床观察, 逐步过渡到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群体调查方法,探索证候的分布及动态演变规律,建立证候的诊断标准;从单纯对人 的理化指标检测到借助证候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方证结合,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等多个层次探索证候的病理 生理学基础及微观辨证指标等。 纵观诊法与证候的现代研究方向,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症、证候及病的规范化研究,诊法的客观化研究, 证候的分布、演变规律及诊断标准的研究,证候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 第一节 症、证及病的规范化研究 规范化、标准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诊断学中许多概念术语 还存在有表述的抽象模糊、称谓的繁杂及内涵与外延的含混不清、内容交错等不规范之处,以至于临床运用中的理解 不尽相同。因此,在当前开展症、证及病的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可进一步挖掘传统中医诊断的特 色和精华;二是可促进中医临床诊疗的可操作性及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三是有利于中医药的学术交流及其走向世界; 四是为开展中医诊断学其他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名的诊断,而病、证的诊断则以症状为依据,因此,中医诊断的规范化研究主要可概括为 症、证、病三部分内容。 一、症状的规范化研究 (一)症状术语及其内涵 中医的症状学内容非常丰富,但相当多症状的内涵模糊,表述不精确,加之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不同地区语言 使用的差异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仅导致临床上中医症状术语使用的不统一,而且容易引起概念的混淆。 由于症状是辨证与辨病的依据,因此,根据古代文献及临床实际首先开展症状的规范化研究,克服症名的不规范、内 涵欠明确、症状表述的模糊性及诊断意义认识上的差异等缺陷,是进行证与病规范化研究的前提 建国以来,在不同版本的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及《中医临证备要》(秦伯未主编)、《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赵金铎主编)等书中,对中医常见症状术语的概念、发生机理及其在辨证、辨病中的意义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促进了症状的规范。例如:将病人的“怕冷”现象界定为“恶寒”、“恶风”、“畏寒”、“寒战”四种情况,并赋予其特 定的概念。 (二)症状的量化分级 传统的中医诊断,多侧重于定性诊断,忽略对“病”或“证”严重程度的定量诊断。由于中医主要以症状为诊断 依据,因此,开展证的定量化诊断,不仅有利于掌握病情的严重程度,使临床施治更有针对性,而且也是现代临床研 究中的实际需求。例如:为了增加所纳入研究对象的齐同性以及提高不同课题组科研数据的可比性,不仅需要定性的 诊断标准,而且需要一个定量化的诊断标准。对于证的定量化诊断,是以科学、合理的症状量化为基础与依据的,因 此,开展症状的量化分级研究是必然的趋势。 对症状在量上的变化,古代文献中有一些记载,常以症状的有无(口不渴与口渴等)、症状出现的时日(热三日等)、 症状涉及的范围(腰以下肿及一身悉肿等)、类比的方法(身重如带五千钱等)及在症状名称前后冠以“略”、“微”、“很”、 “甚”、“大”等程度词(口微渴、口大渴、微热、高热等)等方式进行量化表达,这种量化描述比较模糊、简朴,在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