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 5 为正因佛性”、“即心是佛”等等唯心主义命题,掀起一股强 大的理论热潮。在此思潮影响下,唐初一批道教理论家如成 玄英、李荣、王玄览、司马承祯等,都将心性学作为研究的 主题。他们运用老子“涤除玄览”、“致虚极,守静笃”和庄 子“坐忘”、“心斋”等直觉主义的认识论方法,去探究人心 所具的“道性”,试图从中找到世人成仙的原因和根据。重玄 派成玄英、李荣等提出要用有、无双遣、不断否定的方法,去 掉一切妄心、执著,才能与“虚通妙理”的“道”相契合,而 入“不死不生”之境界。王玄览认为众生万物皆禀道而生, 众生有生灭,其道无生灾。”这个不生不灭的道,并不在人 心之外,而在人心之中,即人心中所具的“道性”。因此,修 道不用外求,而应内求于心。所谓“道”生万物,也就是 “心”生万物。故又说:“空见与有见,并在一心中,此心若 也无,空有之见当何在?……是故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 灭”,“十方所有物,并是一识知”。“一心一念里,并悉含 古今”。司马承祯《坐忘论》所讲的修炼方法,关键也是修心 他认为:“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谓 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故提 出一套“主静去欲”的修炼方法,包括信敬,断缘、收心、简 事、真观、泰定、得道七步骤,始终围绕着“心”的修炼下 工夫,最终达到“无心于定,而无所定,故曰泰定”的境界, 到那时:“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此 之谓“坐忘”。由此可见,心性论的探讨,也是唐代许多道士 关心的课题。 至宋代,一批儒学家如周敦颐、程颢、程颐等,汲取佛、为 正 因 佛 性 ” 、 “ 即 心 是 佛 ” 等 等 唯 心 主 义 命 题 , 掀 起 一 股 强 大 的 理 论 热 潮 。 在 此 思 潮 影 响 下 , 唐 初 一 批 道 教 理 论 家 如 成 玄 英 、 李 荣 、 王 玄 览 、 司 马 承 祯 等 , 都 将 心 性 学 作 为 研 究 的 主 题 。 他 们 运 用 老 子 “ 涤 除 玄 览 ” 、 “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 ” 和 庄 子 “ 坐 忘 ” 、 “ 心 斋 ” 等 直 觉 主 义 的 认 识 论 方 法 , 去 探 究 人 心 所 具 的 “ 道 性 ” , 试 图 从 中 找 到 世 人 成 仙 的 原 因 和 根 据 。 重 玄 派 成 玄 英 、 李 荣 等 提 出 要 用 有 、 无 双 遣 、 不 断 否 定 的 方 法 , 去 掉 一 切 妄 心 、 执 著 , 才 能 与 “ 虚 通 妙 理 ” 的 “ 道 ” 相 契 合 , 而 入 “ 不 死 不 生 ” 之 境 界 。 AD王 玄 览 认 为 众 生 万 物 皆 禀 道 而 生 , “ 众 生 有 生 灭 , 其 道 无 生 灾 。 ” AE这 个 不 生 不 灭 的 道 , 并 不 在 人 心 之 外 , 而 在 人 心 之 中 , 即 人 心 中 所 具 的 “ 道 性 ” 。 因 此 , 修 道 不 用 外 求 , 而 应 内 求 于 心 。 所 谓 “ 道 ” 生 万 物 , 也 就 是 “ 心 ” 生 万 物 。 故 又 说 : “ 空 见 与 有 见 , 并 在 一 心 中 , 此 心 若 也 无 , 空 有 之 见 当 何 在 ? … … 是 故 心 生 诸 法 生 , 心 灭 诸 法 灭 ” , AF“ 十 方 所 有 物 , 并 是 一 识 知 ” 。 AG“ 一 心 一 念 里 , 并 悉 含 古 今 ” 。 AH司 马 承 祯 《 坐 忘 论 》 所 讲 的 修 炼 方 法 , 关 键 也 是 修 心 。 他 认 为 : “ 心 为 道 之 器 宇 , 虚 静 至 极 , 则 道 居 而 慧 生 。 ” AI谓 “ 心 者 , 一 身 之 主 , 百 神 之 帅 , 静 则 生 慧 , 动 则 成 昏 ” 。 AJ故 提 出 一 套 “ 主 静 去 欲 ” 的 修 炼 方 法 , 包 括 信 敬 , 断 缘 、 收 心 、 简 事 、 真 观 、 泰 定 、 得 道 七 步 骤 , 始 终 围 绕 着 “ 心 ” 的 修 炼 下 工 夫 , 最 终 达 到 “ 无 心 于 定 , 而 无 所 定 , 故 曰 泰 定 ” 的 境 界 , 到 那 时 : “ 形 如 槁 木 , 心 若 死 灰 , 无 感 无 求 , 寂 泊 之 至 ” 。 AK此 之 谓 “ 坐 忘 ” 。 由 此 可 见 , 心 性 论 的 探 讨 , 也 是 唐 代 许 多 道 士 关 心 的 课 题 。 至 宋 代 , 一 批 儒 学 家 如 周 敦 颐 、 程 颢 、 程 颐 等 , 汲 取 佛 、 中 国 道 教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