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70 工程科学学报,第44卷,第1期 数字编码表示的条款代码,尚不构成法律意义上 通过解释器逐一将源程序语句解释成可执行的机 的合同.进而,它可在不需要可信方的参与下由计 器指令.解释器中间层屏蔽了平台间的差异,同样 算机网络执行,且共识协议可确保执行正确性.或 的智能法律合约在不同平台的执行结果是相同 者说,智能合约是一种自动执行合约条款并自我 的,使智能法律合约能够具有“一次编写,随处运 验证和无需中介的计算机交易协议© 行”的平台独立性 (3)可移植性.作为现实合约和智能合约中间 2 智能法律合约 层次的合约形式,智能法律合约的编写和解释器 2.1智能法律合约定义及内涵 都应该对硬件或操作系统没有依赖性,在不同的 随着数字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块链技术的 系统或平台运行时经过很少改动或不经修改就 广泛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规范化需求日益强 可解释编译成等效的智能合约程序,即具有可移 烈.然而现有智能合约面临专业性强、可读性差、 植性 生产效率低等实际问题,现实法律合同到可执行 智能法律合约应建立在智能合约和现实合约 程序代码的高效转化难以实现,这不仅影响了行 之间,既具有合同的法律特征和易理解性,又有计 业应用与计算机及法律界人士的跨领域合作,而 算机程序代码的规范性4,以促进计算机、法律 且阻碍了智能合约的法律化进程山有鉴于此,智 等专业人员的跨领域协作.在区块链可确权基础 能法律合约被提出以: 上,智能法律合约将物理世界有价值的资产,包括 定义5智能法律合约:智能法律合约是一种含 房子、汽车、健康数据和版权等数字化为数字资 有合同构成要素、涵盖合同缔约方依据要约和承 产,并与可编程数字法币相结合,使其在区块链网 诺达成履行约定的计算机程序. 络上自由使用和流通,推动区块链智能合约快速 智能法律合约本质上是一种符合法律的智能 健康发展.同时,智能法律合约以程序代码表达合 合约一一“当事方之间以自然语言文本的形式,在 同条款,将现实法律合同与网络空间的程序代码 可计算逻辑的支持下,以数字协议的形式在不同 相衔接,可有效降低现实社会中法律合同生成智 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建立可移植的可执行义务”) 能合约的开发成本 智能法律合约是一种介于现实法律合同与智 2.2智能合约语言发展现状 能合约之间的过渡性手段.如图1所示,现实法律 编程语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理解智能合约 合同以自然语言为载体,可翻译成由智能法律合 语言也是掌握智能合约应用设计和运行机理的有 约语言撰写的智能法律合约,进而转化为由智能 效途径.智能合约语言是利用智能合约实现现实 合约语言编写的智能合约 业务的工具,是帮助智能合约使用者撰写智能合 约程序与代码的编程语言6从智能合约语言的 Smart legal Legal contract Smart contract 语言特点和运行环境分析,可将目前的智能合约 contract Smart contract framework 语言分为三类: (1)专有型智能合约:是一种针对特定功能区 Blockchain system 块链系统而开发的特定智能合约.典型代表是比 因1合同转化关系示意图 特币脚本系统下的货币型合约,它采用简单脚本 Fig.I Diagram of contract transformation relationship 指令系统和类Foth语言的栈式结构实现计算与 依据智能法律合约标准2-),智能法律合约需 条件控制 遵循符合现行法律的合约结构及语法规则,使智 (2)通用型智能合约:使用常见程序设计语言, 能法律合约满足以下性质: 运行在容器(Docker)与虚拟机(VM)中,采用预定 (1)自然语言描述.作为在智能合约和现实合 义接口与区块链进行交互.例如,超级账本叨支 约之间建立共同意思表示的桥梁,智能法律合约 持如Go、Java等语言直接编写 必须是一种简单易懂、条理清晰的语言描述形式, (3)专业型智能合约:采用领域专用语言(DSL) 既兼有现实合约的法律特征和易理解性,也具有 针对特定专业领域而开发的智能合约,如法律、保 智能合约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险、知识产权、供应链金融、银行清结算、企业贷 (2)平台独立性.智能法律合约所采用的语言 款等领域,这种智能合约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但通 属于解释型语言,不直接产生目标机器代码,而是 用性差,通常需要转化为通用型或专有型智能合数字编码表示的条款代码,尚不构成法律意义上 的合同. 进而,它可在不需要可信方的参与下由计 算机网络执行,且共识协议可确保执行正确性. 或 者说,智能合约是一种自动执行合约条款并自我 验证和无需中介的计算机交易协议[10] . 2    智能法律合约 2.1    智能法律合约定义及内涵 随着数字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块链技术的 广泛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规范化需求日益强 烈. 然而现有智能合约面临专业性强、可读性差、 生产效率低等实际问题,现实法律合同到可执行 程序代码的高效转化难以实现,这不仅影响了行 业应用与计算机及法律界人士的跨领域合作,而 且阻碍了智能合约的法律化进程[11] . 有鉴于此,智 能法律合约被提出[12] : 定义 5 智能法律合约:智能法律合约是一种含 有合同构成要素、涵盖合同缔约方依据要约和承 诺达成履行约定的计算机程序. 智能法律合约本质上是一种符合法律的智能 合约——“当事方之间以自然语言文本的形式,在 可计算逻辑的支持下,以数字协议的形式在不同 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建立可移植的可执行义务” [13] . 智能法律合约是一种介于现实法律合同与智 能合约之间的过渡性手段. 如图 1 所示,现实法律 合同以自然语言为载体,可翻译成由智能法律合 约语言撰写的智能法律合约,进而转化为由智能 合约语言编写的智能合约. Smart legal contract Smart contract Smart contract framework Blockchain system Legal contract 图 1    合同转化关系示意图 Fig.1    Diagram of contract transformation relationship 依据智能法律合约标准[12−13] ,智能法律合约需 遵循符合现行法律的合约结构及语法规则,使智 能法律合约满足以下性质: (1)自然语言描述. 作为在智能合约和现实合 约之间建立共同意思表示的桥梁,智能法律合约 必须是一种简单易懂、条理清晰的语言描述形式, 既兼有现实合约的法律特征和易理解性,也具有 智能合约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2)平台独立性. 智能法律合约所采用的语言 属于解释型语言,不直接产生目标机器代码,而是 通过解释器逐一将源程序语句解释成可执行的机 器指令. 解释器中间层屏蔽了平台间的差异,同样 的智能法律合约在不同平台的执行结果是相同 的,使智能法律合约能够具有“一次编写,随处运 行”的平台独立性. (3)可移植性. 作为现实合约和智能合约中间 层次的合约形式,智能法律合约的编写和解释器 都应该对硬件或操作系统没有依赖性,在不同的 系统或平台运行时经过很少改动或不经修改就 可解释编译成等效的智能合约程序,即具有可移 植性. 智能法律合约应建立在智能合约和现实合约 之间,既具有合同的法律特征和易理解性,又有计 算机程序代码的规范性[14−15] ,以促进计算机、法律 等专业人员的跨领域协作. 在区块链可确权基础 上,智能法律合约将物理世界有价值的资产,包括 房子、汽车、健康数据和版权等数字化为数字资 产,并与可编程数字法币相结合,使其在区块链网 络上自由使用和流通,推动区块链智能合约快速 健康发展. 同时,智能法律合约以程序代码表达合 同条款,将现实法律合同与网络空间的程序代码 相衔接,可有效降低现实社会中法律合同生成智 能合约的开发成本. 2.2    智能合约语言发展现状 编程语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理解智能合约 语言也是掌握智能合约应用设计和运行机理的有 效途径. 智能合约语言是利用智能合约实现现实 业务的工具,是帮助智能合约使用者撰写智能合 约程序与代码的编程语言[16] . 从智能合约语言的 语言特点和运行环境分析,可将目前的智能合约 语言分为三类: (1)专有型智能合约:是一种针对特定功能区 块链系统而开发的特定智能合约. 典型代表是比 特币脚本系统下的货币型合约,它采用简单脚本 指令系统和类 Forth 语言的栈式结构实现计算与 条件控制. (2)通用型智能合约:使用常见程序设计语言, 运行在容器(Docker)与虚拟机(VM)中,采用预定 义接口与区块链进行交互. 例如,超级账本[17] 支 持如 Go、Java 等语言直接编写. (3)专业型智能合约:采用领域专用语言(DSL) 针对特定专业领域而开发的智能合约,如法律、保 险、知识产权、供应链金融、银行清结算、企业贷 款等领域,这种智能合约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但通 用性差,通常需要转化为通用型或专有型智能合 · 70 · 工程科学学报,第 44 卷,第 1 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