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无独有偶,英语的从句标记( (complementizer)也是来自于指代词,其中最常见 的两个为that和 which。然而英语的从句标记没有象汉语那样,向其它类型的偏正 结构发展。这很可能是由于英语的偏正结构缺乏一致的语序,除了定语从句一定位 于名词中心语之后外,其它相对于汉语的偏正短语都没有固定的语序,都是既可以 位于中心词之前,又可以位于中心词之后。总而言之,类推的范围和步骤受该语言 的总体语法结构特性的影响。 现在让我们根据自己的考察,总结一下几个分析语法化过程的步骤: 第一步确立语法化的具体句法环境。可以根据一个语法范畴在刚刚产生时的 结构、语乂和用法特点,确立其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一个词语在语法化之前,常常 会在某些语用格式的使用频率大幅度增加,该语用格式很可能就是诱发它语法化的 环境 第二步寻找类推的源动力。类推的源动力常常为业已存在的一个范式句法格 式。在语法化的具体句法环境被确立之后,尝试寻找它与其它范式语法结构的联 系。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找这种联系:一、新产生的语法范畴的特性;二、范式 的语法性质;三、诱发语法化的具体句法环境形成的时间;四、新的语法范畴产生 的时间。类推具有双重功能:诱发一个语法化过程,并且推动一个新产生的语法格 式向更广的范围扩展。 第三步注意重新分析发生的征状。在其它语言中重新分析往往只涉及边界的 改变,因此发生的初期不大能为人觉察。可是汉语的情况不一样,伴随重新分析的 往往是语序的改变,这与汉语有较固定的语序有关。汉语史上典型的重新分析形式 是两个成分的融合或者复合词化。当两个成分融合成一个句法单位时,原来插加其 间的成分就必须移到其它位置,结果会带来有关结构的语序变化。 新语法范畴的产生离不开类推和重新分析这两种机制,没有它们任何语法变化 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将会按照上述的分析步骤来考察动补结构的形成和它对现代汉 语语法系统建立的影响。 1.14句法理论框架 历史语言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从各个时期的口语资料中总结规律,任何规律 都要有足够的经验证据,任何规律都要经得起经验事实的考验。在这个领域里,纯 粹的理论假想、思辨不大能找到它们的市场,而且指导历史考察需要有尽量少的理 论前提和假设,只有这样我们在观察语言事实时才会保持最大的客观性。以下就是 我们总结语言规律时应该考虑的最基本的因素。 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从句和句子。语素是最 小的、不能再分析的、具有意义的语法单位;词是最小的、最基本的、可以独 立应用的语法单位。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单位叫做结构。 、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是指一组语法单位如何通过句法规则形成一个 具有意义的结构体,强调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有亲疏之分的。 三、线性序列。线性序列是指一组语法单位先后的排列顺序。 四、词类范畴。词类范畴是根据词语的语法特征对词语所分的类,主要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9 无独有偶,英语的从句标记(complementizer)也是来自于指代词,其中最常见 的两个为 that 和 which。然而英语的从句标记没有象汉语那样,向其它类型的偏正 结构发展。这很可能是由于英语的偏正结构缺乏一致的语序,除了定语从句一定位 于名词中心语之后外,其它相对于汉语的偏正短语都没有固定的语序,都是既可以 位于中心词之前,又可以位于中心词之后。总而言之,类推的范围和步骤受该语言 的总体语法结构特性的影响。 现在让我们根据自己的考察,总结一下几个分析语法化过程的步骤: 第一步 确立语法化的具体句法环境。可以根据一个语法范畴在刚刚产生时的 结构、语义和用法特点,确立其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一个词语在语法化之前,常常 会在某些语用格式的使用频率大幅度增加,该语用格式很可能就是诱发它语法化的 环境。 第二步 寻找类推的源动力。类推的源动力常常为业已存在的一个范式句法格 式。在语法化的具体句法环境被确立之后,尝试寻找它与其它范式语法结构的联 系。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找这种联系:一、新产生的语法范畴的特性;二、范式 的语法性质;三、诱发语法化的具体句法环境形成的时间;四、新的语法范畴产生 的时间。类推具有双重功能:诱发一个语法化过程,并且推动一个新产生的语法格 式向更广的范围扩展。 第三步 注意重新分析发生的征状。在其它语言中重新分析往往只涉及边界的 改变,因此发生的初期不大能为人觉察。可是汉语的情况不一样,伴随重新分析的 往往是语序的改变,这与汉语有较固定的语序有关。汉语史上典型的重新分析形式 是两个成分的融合或者复合词化。当两个成分融合成一个句法单位时,原来插加其 间的成分就必须移到其它位置,结果会带来有关结构的语序变化。 新语法范畴的产生离不开类推和重新分析这两种机制,没有它们任何语法变化 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将会按照上述的分析步骤来考察动补结构的形成和它对现代汉 语语法系统建立的影响。 1.1.4 句法理论框架 历史语言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从各个时期的口语资料中总结规律,任何规律 都要有足够的经验证据,任何规律都要经得起经验事实的考验。在这个领域里,纯 粹的理论假想、思辨不大能找到它们的市场,而且指导历史考察需要有尽量少的理 论前提和假设,只有这样我们在观察语言事实时才会保持最大的客观性。以下就是 我们总结语言规律时应该考虑的最基本的因素。 一、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从句和句子。语素是最 小的、不能再分析的、具有意义的语法单位;词是最小的、最基本的、可以独 立应用的语法单位。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单位叫做结构。 二、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是指一组语法单位如何通过句法规则形成一个 具有意义的结构体,强调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有亲疏之分的。 三、线性序列。线性序列是指一组语法单位先后的排列顺序。 四、词类范畴。词类范畴是根据词语的语法特征对词语所分的类,主要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