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7年第6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No.6,2017 (总第202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Total No, 202 复役而后得,所得·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也,可从语句语义方面对此段文字进行分析,认为 见,三国两晋之时已有将自心明理融合儒家学“耳”字是传抄过程中出现的衍字,在文句中并 说,从而引申至圣贤之言、圣贤之德之说。此说无实际意义。他在《论语新证》一文中明确表明 至今未衰。如,近人杨树达所著《论语疏证》用东了这一观点。同时推论,既然汉代时期已经有 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论衡·知实篇》为这了“耳”字在此文中的记载,那么此字衍生的时 种观点作合理性解释,称:“从知天命至耳顺,学期应该追溯到秦汉之际。秦汉时期的儒学之 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杨树达按王之说曰:“王仲士,传授经文,解读经典,增加或删除文字的情 任(充)之说甚确。《说文》云:圣,通也,从耳,呈况很常见,此句“或以下言心而上增耳字,或以 声。’耳顺所谓圣通也。盖孔子五十至六十之间,而与耳声韵相同,因之误衍。”并援引冯登府的 已入圣通之域,所谓声人心通也。此两句话解释《论语异文考证》为证 为:孔子六十圣通,七十则由圣入神矣。”54 此十四字应作四句读,六十而顺,七十而 对以上将“耳”作为实体器官,起传递圣人从,心所欲,不逾矩。从犹顺也,散文则通,对文 圣言作用的观点,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提出了不则从之义加于顺。下二句系阐述上二句顺从之 同看法。他认为,焦循所谓“言入于耳,隐其恶,义,且以结束全章。其本旨违凡心所欲,不勉而 扬其善,无所违也,此说尤误,孔子岂待六十方中,至六十、七十则一任自然,无所不合。古籍 知隐恶扬善乎?”1指出,孔子作为古代圣贤,每以顺、从为言,《易·颐》六五象传‘顺以从上 聪敏早慧,其四十已不惑于物,形成了相对稳定也。《易·革》上六象传‘顺以从君也。’是顺从 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情事理都有了比较清晰相属为词之证。《庄子·寓言》二年而从,三年 的认识,何必等到六十才知其“微旨”?(亦作而通。与六十而顺七十而从之语例相仿。于是 “微恉”。亦作“微指”。精深微妙的意旨。汉·从文章的语义理解上“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 许慎《〈说文解字》叙》:“究洞圣人之微恉。”)此发端,以心所欲不逾矩(矩指法则言之)为收束, 种说法存在逻辑上的漏洞。对于郑玄“耳顺,闻中间无涉于耳闻之事。且四十而不惑,是就接 其言而知其微旨也。”马融“矩,法也。从心所欲触外界事物而不迷惑为言,其语意已重于耳顺, 无非法。”等美化圣儒先师之言,于省吾更是批岂待六十始能耳顺乎。”6 驳其无所根据 面对众说纷纭的观点,应该如何选择才能 对韩愈《论语笔解》中不从耳顺之说,“ 正确理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当为‘而’既知天命,又如此顺天也。”认为,“耳”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字当为虚词“而”字,从而形成文章结构的对应,心所欲,不逾矩。”的含义呢?文学经典之所以 赞扬其“自具卓识”。于省吾欣赏韩氏不人云亦能够流传下来成为经典,原因不外乎:或是文学 云,敢于创新.坚持已见的精神,却并不认同其作品本身或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韵律便于传 观点。于先生依据多年对古文字的研究认知,唱;或乃是浑然天成的绝妙好辞予人陶醉;或具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National social ces Database2 0 1 7年 第 6 期 ( 总 第 2 0 2 期 )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哲 社 版 )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 6,2017 Total No. 202 复役而后得,所 得 ‘不 识 不 知 ,顺 帝 之 则 暞 也 ,可 见 ,三 国 两 晋 之 时 已 有 将 自 心 明 理 融 合 儒 家 学 说 ,从 而 引 申 至 圣 贤 之 言 、圣 贤 之 德 之 说 。此说 至今未衰。如 ,近人杨树达所著《论 语 疏 证 》用东 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论 衡 • 知 实 篇 》为这 种 观 点 作 合 理 性 解 释 ,称 椇 从 知 天 命 至 耳 顺 ,学 就 知 明 ,成圣之验也。”杨树达按王之说曰:“王仲 任 (充 )之说甚确。《说 文 》云 :‘圣 ,通 也 ,从 耳 ,呈 声 。’耳顺所谓圣通也。盖孔子五十至六十之间, 已人圣通之域,所谓声人心通也。此两句话解释 为椇L子六十圣通,七十则由圣人神矣。”椲椀椵2 对以上将“耳 ”作 为 实 体 器 官 ,起 传 递 圣 人 圣 言 作 用 的 观 点 ,古 文 字 学 家 于 省 吾 提 出 了 不 同 看 法 。他 认 为 ,焦循所谓“言 人 于 耳 ,隐 其 恶 , 扬 其 善 ,无 所 违 也 ,此 说 尤 误 ,孔 子 岂 待 六 十 方 知隐恶扬 善 乎 ?暠6:132指 出 ,孔 子 作 为 古 代 圣 贤 , 聪 敏 早 慧 ,其 四 十 已 不 惑 于 物 ,形成了相对稳定 的 人 生 观 、价值观棳对人情事理都有了比较清晰 的 认 识 ,何 必 等 到 六 十 才 知 其 “微 旨 ”? (亦作 “微 惜 ”。亦 作 “微 指 ”。精 深 微 妙 的 意 旨 。汉暏 许 慎 《〈说 文 解 字 〉叙 》:“究 洞 圣 人 之 微 惜 。”)此 种 说 法 存 在 逻 辑 上 的 漏 洞 。对于郑玄“耳 顺 ,闻 其 言 而 知 其 微 旨 也 。”马融“矩 ,法 也 。从心所欲 无 非 法 。”等 美 化 圣 儒 先 师 之 言 ,于 省 吾更是批 驳其无所根据。 对韩愈《论 语 笔 解 》中不从耳 顺 之 说 ,“‘耳暞 当 为 ‘而 ’既 知 天 命 ,又 如 此 顺 天 也 。”认 为 ,“耳 ” 字 当 为虚词“而 ”字 ,从 而 形 成 文 章 结 构 的 对 应 , 赞 扬 其 “自具卓识”。于省吾欣赏韩氏不人云亦 云 ,敢 于 创 新 ,坚 持 己 见 的 精 神 ,却 并 不 认 同 其 观 点 。于先生依据多年对古文字的研究认知, 暘 102暘 从 语 句 语 义 方 面 对 此 段 文 字 进 行 分 析 ,认为 “耳 ”字 是 传 抄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衍 字 ,在文句中并 无 实 际 意 义 。他在《论 语 新 证 》一文中明确表明 了 这 一 观 点 。同 时 推 论 ,既 然 汉 代 时 期 已 经 有 了“耳 ”字 在 此 文 中 的 记 载 ,那 么 此 字 衍 生 的 时 期 应 该 追 溯 到 秦 汉 之 际 。秦汉时期 的 儒 学 之 士 ,传 授 经 文 ,解 读 经 典 ,增 加 或 删 除 文 字 的 情 况 很 常 见 ,此 句 “或 以 下 言 心 而 上 增 耳 字 ,或以 而与耳声韵相同 ,因 之 误 衍 。”并 援 引 冯 登 府 的 《论 语 异 文 考 证 》为 证 : “此 十 四 字 应 作 四 句 读 ,六 十 而 顺 ,七十而 从 ,心所欲 ,不逾矩。从犹顺也 ,散文则通 ,对文 则从之义加于顺。下二句系阐述上二句顺从之 义 ,且 以 结 束 全 章 。其 本 旨 违 凡 心 所 欲 ,不勉而 中,至 六 十 、七 十 则 一 任 自 然 ,无 所 不 合 。 古籍 每 以 顺 、从 为 言 ,《易 . 颐 》六 五 象 传 ‘顺以从上 也 。,《易 . 革 》上 六 象 传 ‘顺 以 从 君 也 。,是顺从 相 属 为 词 之 证 。《庄 子 . 寓 言 》‘二 年 而 从 ,三年 而 通 。。与六十而顺七十而 从 之 语 例 相 仿 。于是 从 文 章 的 语 义 理 解 上 “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 发 端 ,以心所欲不逾矩(矩指法则言之)为 收 束 , 中 间 无 涉 于 耳 闻 之 事 。且 四 十 而 不 惑 ,是就接 触 外 界 事 物 而 不 迷 惑 为 言 ,其 语 意 已 重 于 耳 顺 , 岂待六十始能耳顺乎。”6 面 对 众 说 纷 纭 的 观 点 ,应 该 如 何 选 择 才 能 正 确 理 解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三 十 而 立 ,四十 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 十 而 耳 顺 ,七十而从 心 所 欲 ,不 逾 矩 。”的 含 义 呢 ?文 学 经 典 之 所 以 能 够 流 传 下 来 成 为 经 典 ,原 因 不 外 乎 :或是文学 作 品本身或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韵律便于传 唱 ;或乃是 浑 然 天 成 的 绝 妙 好 辞 予 人 陶 醉 ;或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