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教育研究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按假设的性质来分类,也可分为三类 1.特定假设 特定假设是推测特定对象之间关系的假设,指向个别的、具体的、特定的事例。如,“在思 维能力上,甲班学生比乙班学生推理能力强”。在这个假设中,甲班学生和乙班学生是具体的、 特指的。这个假设只能用于这个甲班和乙班,不能推论到其他班级中去 2.一般假设 般假设是推测一般种类之间关系的假设,指向普通的、抽象的、可推广的事例。如,“在 思维能力上,男生比女生的推理能力强”。这个假设中的男生和女生涉及一般种类。尽管这项研 究只是在某个班上进行的,但这项研究的结论可以推广到同类的男生和女生中去。 3.虚无假设 虚无假设( null hypothesis)又称统计假设,是推测某种不存在的、无倾向的关系的假设, 指向中性的、无差异的、无区别的事例。这种假设实际上就是统计学上的零假设。虚无假设在 表述上大多采用某变量与某变量之间“无差异”、“不相关”、“没有影响”等形式来陈述变量之 间的关系。如:“在推理能力上,男生与女生无差异”。“学生的学业成就与自我概念无关”。 为理解起见,我们再举一例说明这三种假设。我们对某小学一年级甲班儿童的侵犯性行为 进行了几周的观察,发现该班男孩好动,好惹是生非,于是我们作了个特定假设,“甲班学生中 男孩的侵犯性行为比女孩多”。在这里研究对象是特定的,特指甲班学生,不涉及其它班的学生, 研究结论也只适用于甲班的情况。我们也可以作一个一般假设,“男孩的侵犯性行为比女孩多”。 在这里男孩和女孩是指一般种类,尽管这项研究只是在某个随机抽样的学校或班上进行的,但 研究结论可推广到其他同类学校或班级的男孩和女孩中去,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 们还可以作一个虚无假设,“男孩的侵犯性行为和女孩的侵犯性行为一样多”。在这里设想的男 女学生的侵犯性行为是无差异的、无区别的,至于实际上是否有差异,则由事实数据来检验。 虚无假设一般不反映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待,人们之所以使用虚无假设是为了使假设与 推论统计逻辑相适应。虚无假设的本意是想通过事实的检验来否定自己,否定了虚无假设,结 果的倾向性也就明显地显现出来了。虚无假设虽然比特定假设和一般假设难以理解,但是为了 避免研究过程中主观偏向的先入为主,为了易于提出假设,便于统计检验,现在许多研究者开 始乐意采用虚无假设 按假设在表述变量关系所具有的倾向性可分为 1.定向假设 定向假设( directional hypothesis)在陈述中示意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指出变量之间差异 的特点和倾向。采用定向假设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易于理解和讨论,特定假设和一般假 设通常为定向假设。如: “男生的推理能力比女生的推理能力强 “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则学习成绩好”。 “教师的口头警告次数越多,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越分散 2.非定向假设 非定向假设( nondirectional hypothesis)在陈述中不提示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而是期望通 过收集数据、检验结果来揭示变量间差异,常用虚无假设来表示。如,当“男孩的侵犯性行为 和女孩的侵犯性行为无差异”这个非定向假设被收集到的事实数据拒绝时,我们便可以从实际 的男生和女生侵犯性行为的平均次数上判定其方向性,得出研究结果 按照研究假设的概括程度,还可以把假设分为普遍性假设和存在性假设 普遍性假设 普遍性假设所陈述的变量关系具有普及性、规律性。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概括变量的所有 变化情景。例如:“学生在校必要学习时间越少,学习成绩也就越差”:“中学生谈恋爱会影响学 业成绩”。然而由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很多,不免产生种种例外。所以当表述普遍性假设 时,要把假设的适用程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存在性假设在教育研究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按假设的性质来分类,也可分为三类: 1.特定假设 特定假设是推测特定对象之间关系的假设,指向个别的、具体的、特定的事例。如,“在思 维能力上,甲班学生比乙班学生推理能力强”。在这个假设中,甲班学生和乙班学生是具体的、 特指的。这个假设只能用于这个甲班和乙班,不能推论到其他班级中去。 2.一般假设 一般假设是推测一般种类之间关系的假设,指向普通的、抽象的、可推广的事例。如,“在 思维能力上,男生比女生的推理能力强”。这个假设中的男生和女生涉及一般种类。尽管这项研 究只是在某个班上进行的,但这项研究的结论可以推广到同类的男生和女生中去。 3.虚无假设 虚无假设(null hypothesis)又称统计假设,是推测某种不存在的、无倾向的关系的假设, 指向中性的、无差异的、无区别的事例。这种假设实际上就是统计学上的零假设。虚无假设在 表述上大多采用某变量与某变量之间“无差异”、“不相关”、“没有影响”等形式来陈述变量之 间的关系。如:“在推理能力上,男生与女生无差异”。“学生的学业成就与自我概念无关”。 为理解起见,我们再举一例说明这三种假设。我们对某小学一年级甲班儿童的侵犯性行为 进行了几周的观察,发现该班男孩好动,好惹是生非,于是我们作了个特定假设,“甲班学生中, 男孩的侵犯性行为比女孩多”。在这里研究对象是特定的,特指甲班学生,不涉及其它班的学生, 研究结论也只适用于甲班的情况。我们也可以作一个一般假设,“男孩的侵犯性行为比女孩多”。 在这里男孩和女孩是指一般种类,尽管这项研究只是在某个随机抽样的学校或班上进行的,但 研究结论可推广到其他同类学校或班级的男孩和女孩中去,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 们还可以作一个虚无假设,“男孩的侵犯性行为和女孩的侵犯性行为一样多”。在这里设想的男 女学生的侵犯性行为是无差异的、无区别的,至于实际上是否有差异,则由事实数据来检验。 虚无假设一般不反映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待,人们之所以使用虚无假设是为了使假设与 推论统计逻辑相适应。虚无假设的本意是想通过事实的检验来否定自己,否定了虚无假设,结 果的倾向性也就明显地显现出来了。虚无假设虽然比特定假设和一般假设难以理解,但是为了 避免研究过程中主观偏向的先入为主,为了易于提出假设,便于统计检验,现在许多研究者开 始乐意采用虚无假设。 按假设在表述变量关系所具有的倾向性可分为: 1.定向假设 定向假设(directional hypothesis)在陈述中示意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指出变量之间差异 的特点和倾向。采用定向假设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易于理解和讨论,特定假设和一般假 设通常为定向假设。如: “男生的推理能力比女生的推理能力强”。 “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则学习成绩好”。 “教师的口头警告次数越多,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越分散”。 2.非定向假设 非定向假设(nondirectional hypothesis)在陈述中不提示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而是期望通 过收集数据、检验结果来揭示变量间差异,常用虚无假设来表示。如,当 “男孩的侵犯性行为 和女孩的侵犯性行为无差异”这个非定向假设被收集到的事实数据拒绝时,我们便可以从实际 的男生和女生侵犯性行为的平均次数上判定其方向性,得出研究结果。 按照研究假设的概括程度,还可以把假设分为普遍性假设和存在性假设。 1、普遍性假设 普遍性假设所陈述的变量关系具有普及性、规律性。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概括变量的所有 变化情景。例如:“学生在校必要学习时间越少,学习成绩也就越差”;“中学生谈恋爱会影响学 业成绩”。然而由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很多,不免产生种种例外。所以当表述普遍性假设 时,要把假设的适用程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存在性假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