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对象,是自己信仰的寄托所在。虽然没有人真正见到过神,虽然神是缥缈虚幻的,但教徒 们依然相信他,因为他是人们所期望的那种超越普通、无所不能、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的力量的代表与象征。人们对神的信仰,实际是对这种力量的信仰。人们受宗教的影响越深 对神性、对神性所代表的力量的渴望就越强烈。在印度,人们因为长期的宗教信仰和对神的 膜拜,其潜在意识中对代表神性的力量的渴求也就比较强烈。而智慧,它的一个重要内涵便 是表示超越常人、能够趋致美好的思维力量,这与印度人渴望的力量不谋而合。于是,在印 度文化中,智慧的内涵被扩大,不仅代表思维的力量,还可以代表物质的力量,但凡超越常 人、可以改变不好现状的力量都可归为智慧,即“神性”就是智慧,智慧的一个重要内容便 是“神性”。 智慧是“入圣”。正如前面所说,印度教深受佛教的影响,那么佛教的某些教义便依托 印度教而在印度的宗教文化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一点便是佛教“入圣”的教义 与神论性宗教不同,佛教是“人论性”或者说“圣论性”宗教。佛教有这样的教义:佛是人 而不是神;佛不是生而知之者: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世间没有顽劣不可教化 的人。佛教所尊奉的佛主释迦牟尼不像其他宗教的主神尽皆出之于混沌,生之于未有,可创 制天地,可孕化万物,而是出自一个小国君主之家,有父母妻子,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他自 己也说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都在于自己的努力和才智,而非其他。也就是说佛教的教义 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慧根,只要悉心修行,向化善教,都可以发悟真理,看透苦难,得到世人 敬仰而“超凡入圣”。这样的教义深深根植在印度教众心中,他们视像释迦牟尼那般经过虔 诚修行而“入圣”为至高的理想和追求。这样,那些能够“入圣”的人自然被认为与众不同 生具灵根,有大智大慧 印度历史上可称真正具有智慧的人的代表古有释迦牟尼,近有甘地。释迦牟尼宣扬佛教, 信徒数以万计,上至国王贵族,下至贱民奴隶,皆皈依入释,释迦牟尼为他们传道解惑,拯 救众生,影响广大深远;甘地倾其一生之力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担任国大党主席,影响 力遍及整个印度次大陆,号召所至,振臂一呼,应者如云——这两个人都可谓有力量,改变 印度众生的力量,即是有“神性”。再者,释迦牟尼坚守善道,舍弃王子至尊,抛却锦玉之 诱,事苦修行,终得大彻大悟,创立佛教,被尊为“佛祖”,万世崇仰;甘地内心善良,德 行高尚,信奉“非暴力”理念,在一生的斗争过程中不曾伤害一人,总以善念感化人,赢得 印度全体人民的尊重,被称为“圣雄”一这两个人也都达到了“入圣”的境界。释迦牟尼 与甘地既具“神性”,又能入圣,自然是有智慧之人 印度文化的灵魂是宗教,印度的智慧也就在与宗教息息相关的衍生文化中得以体现,智 慧没有开宗教这一根本。印度人信奉宗教,并因此而尊崇神性与入圣,他们的智慧就是在信 仰中去追求神性的获得和入圣的境界。 西方的智慧:科学的探索——哲性和求真 发轫于古希腊的西方文化与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传统与特 性。异于中国人的以自我为中心而追求心灵开悟和印度人的以宗教为中心注重对神的信仰 西方人则以自然界和社会为中心讲求对物质奥秘的探索与对现实人生问题的思考。虽然西方 也有着漫长的宗教历史并有为数众多的基督教徒,但对宗教的信仰没有阻碍西方人在更深层 次上对科学合理性的求索。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西方人是怀着理性进行信仰的,他们在更多意 义上是把宗教信仰当成了一种心灵的慰藉而非灵魂的寄托。这一点和印度相比差异尤为显 想一想两千五百年之前的历史,那时的中国还正处在春秋征战的分裂时期,诸子百家的 文化争鸣刚刚兴起,影响后世的主流文化尚在被塑造;那时的印度同样处在分裂动乱之中3 的对象,是自己信仰的寄托所在。虽然没有人真正见到过神,虽然神是缥缈虚幻的,但教徒 们依然相信他,因为他是人们所期望的那种超越普通、无所不能、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的力量的代表与象征。人们对神的信仰,实际是对这种力量的信仰。人们受宗教的影响越深, 对神性、对神性所代表的力量的渴望就越强烈。在印度,人们因为长期的宗教信仰和对神的 膜拜,其潜在意识中对代表神性的力量的渴求也就比较强烈。而智慧,它的一个重要内涵便 是表示超越常人、能够趋致美好的思维力量,这与印度人渴望的力量不谋而合。于是,在印 度文化中,智慧的内涵被扩大,不仅代表思维的力量,还可以代表物质的力量,但凡超越常 人、可以改变不好现状的力量都可归为智慧,即“神性”就是智慧,智慧的一个重要内容便 是“神性”。 智慧是“入圣”。正如前面所说,印度教深受佛教的影响,那么佛教的某些教义便依托 印度教而在印度的宗教文化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一点便是佛教“入圣”的教义。 与神论性宗教不同,佛教是“人论性”或者说“圣论性”宗教。佛教有这样的教义:佛是人 而不是神;佛不是生而知之者;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世间没有顽劣不可教化 的人。佛教所尊奉的佛主释迦牟尼不像其他宗教的主神尽皆出之于混沌,生之于未有,可创 制天地,可孕化万物,而是出自一个小国君主之家,有父母妻子,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他自 己也说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都在于自己的努力和才智,而非其他。也就是说佛教的教义 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慧根,只要悉心修行,向化善教,都可以发悟真理,看透苦难,得到世人 敬仰而“超凡入圣”。这样的教义深深根植在印度教众心中,他们视像释迦牟尼那般经过虔 诚修行而“入圣”为至高的理想和追求。这样,那些能够“入圣”的人自然被认为与众不同, 生具灵根,有大智大慧。 印度历史上可称真正具有智慧的人的代表古有释迦牟尼,近有甘地。释迦牟尼宣扬佛教, 信徒数以万计,上至国王贵族,下至贱民奴隶,皆皈依入释,释迦牟尼为他们传道解惑,拯 救众生,影响广大深远;甘地倾其一生之力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担任国大党主席,影响 力遍及整个印度次大陆,号召所至,振臂一呼,应者如云——这两个人都可谓有力量,改变 印度众生的力量,即是有“神性”。再者,释迦牟尼坚守善道,舍弃王子至尊,抛却锦玉之 诱,事苦修行,终得大彻大悟,创立佛教,被尊为“佛祖”,万世崇仰;甘地内心善良,德 行高尚,信奉“非暴力”理念,在一生的斗争过程中不曾伤害一人,总以善念感化人,赢得 印度全体人民的尊重,被称为“圣雄”——这两个人也都达到了“入圣”的境界。释迦牟尼 与甘地既具“神性”,又能入圣,自然是有智慧之人。 印度文化的灵魂是宗教,印度的智慧也就在与宗教息息相关的衍生文化中得以体现,智 慧没有开宗教这一根本。印度人信奉宗教,并因此而尊崇神性与入圣,他们的智慧就是在信 仰中去追求神性的获得和入圣的境界。 三、西方的智慧:科学的探索——哲性和求真 发轫于古希腊的西方文化与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传统与特 性。异于中国人的以自我为中心而追求心灵开悟和印度人的以宗教为中心注重对神的信仰, 西方人则以自然界和社会为中心讲求对物质奥秘的探索与对现实人生问题的思考。虽然西方 也有着漫长的宗教历史并有为数众多的基督教徒,但对宗教的信仰没有阻碍西方人在更深层 次上对科学合理性的求索。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西方人是怀着理性进行信仰的,他们在更多意 义上是把宗教信仰当成了一种心灵的慰藉而非灵魂的寄托。这一点和印度相比差异尤为显 著。 想一想两千五百年之前的历史,那时的中国还正处在春秋征战的分裂时期,诸子百家的 文化争鸣刚刚兴起,影响后世的主流文化尚在被塑造;那时的印度同样处在分裂动乱之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